广播电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广播电视论文 >

传统电视剧与网络剧的比较分析

来源:新闻研究导刊 作者:傅映雪
发布于:2020-03-13 共3146字
广播电视学论文第四篇:传统电视剧与网络剧的比较分析
 
  摘要:随着近几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对在电视平台播出的影视剧的内容政策逐年收紧,网络平台的各类自制剧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生态,并产生了良好的受众影响与市场效益。从洛阳纸贵的《老男孩》再到《匆匆那年》《余罪》,网络剧在技术与艺术上都达到了较好的水准。近几年,许多学者关于探讨网络剧这一发展迅猛的剧种的论文更是数不胜数,但多是将网络剧的后现代特色所带来的颠覆性与传统电视剧分离开来探讨。本文不再多探讨网络剧的颠覆特征,而是希望通过几部高质量的网络剧,管窥传统电视剧特征在网络剧中的延续,这对引导“互联网+”“台网融合”思路指导下的影视创作尤为必要。
 
  关键词:网络剧; 传统电视剧; “互联网+”;
 
  网络剧是指“一种主要通过网络传播,并且网络视频媒体对其享有独立的版权和资源的新型演剧形式,主要包括网络自制短剧、长剧、微电影和电影”。[1]这是网络剧狭义上的定义。广义上的网络剧还包括网络用户自己拍摄并分享的视频,其诞生可追溯至2006年胡戈剪辑制作的恶搞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随着近几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对在电视平台播出的影视剧的内容政策逐年收紧,网络平台的各类自制剧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生态,并产生了良好的受众影响与市场效益。从洛阳纸贵的《老男孩》再到《匆匆那年》《余罪》,网络剧在技术与艺术上都达到了较好的水准。网络剧的发展势头之快、之猛,超乎了电视业界对其的想象。近几年许多学者关于探讨网络剧这一发展迅猛的剧种的论文更是数不胜数,但多将网络剧的后现代特色带来的颠覆性与传统电视剧分离开来探讨。本文不再多探讨网络剧的颠覆特征,而是希望通过几部高质量的网络剧,管窥传统电视剧特征在网络剧中的延续,这对引导“互联网+”“台网融合”思路指导下的影视创作尤为必要。
 
  一、网络剧对传统电视剧样式的移植
 
  每一门独立的艺术在诞生之初,因其规范与定义的模糊性,都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尝试,电视剧也不例外。从1980年到1990年这10年间,我国电视剧编导在不同长度的电视剧作品上做了许多尝试。除“单本剧”,即以一集或上下集形式播出的标准长度电视剧以外,还有以30分钟为一集的电视短剧,以15分钟为一集的电视小品,以六七分钟为一集的微型系列电视剧,以一两分钟为一段的“超微型”电视小品。最后则是不同长度的(由四五集到二三十集)中、长篇电视连续剧和“超长篇”(50集以上)电视连续剧。[1]最后一种样式是今天最为普遍的电视剧样式。
 
  网络短剧的时间一般不长,有的可能连1分钟都不到,但就是在这样一个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呈现出无限的信息量。2013年8月,一部由万合天宜制作的迷你剧《万万没想到》于优酷网站首播,并迅速占据了网络热门话题,豆瓣评分更是达到了8.2,人们纷纷爱上了该剧所塑造的王大锤的“屌丝”形象。该剧每集为5分钟,每集讲述不一样的故事,固定在每周二的零点与观众见面。迷你剧的样式,栏目化的播出,每集独立成篇,巧妙地与20世纪80年代的电视小品、微型系列电视剧实现了耦合。
 
  再有,从以《暗黑者》《心理罪》《太子妃升职记》《上瘾》《法医秦明》为代表的单集长度为20分钟到30分钟的小型网络剧,到以《最好的我们》《无心法师》《灵魂摆渡》《余罪》为代表的长度为45分钟的大型网络剧,均可窥见网络剧这一样式几乎对早期电视剧的多种规格的创作进行了全面移植。这种复苏除了有背后观众接受环境的改变、时间越来越碎片化等逻辑,显而易见的,电视剧于电视平台上鲜有的创业与创新,在新世纪的网络平台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网络剧放大了传统电视剧所具有的随意性与日常性
 
  在《论电视剧美学——再谈电视剧的创业与创新》这篇论文中,谈到过“第一文化环境”与“第二文化环境”的概念。在“第一文化环境”中,各类艺术已发展到高级阶段,就被供奉在各自的神殿中了,它们在那里接受观众的朝拜。而电视剧诞生在由现代尖端电子科学创造的“第二文化环境”中,在此环境中,所有在“第一文化环境”中被视为不可缺少的那些艺术殿堂都消失不见,变成了清一色的家庭环境。家庭中狭小而时常受到现实生活干扰的放映环境使观众永远处于一种清醒或半清醒的心理状态。例如,当观众正被一种激情感动时,邻居的笑声完全可能破坏了这种受到了感染的情绪,街道上传来的车辆声、室外的路灯、邻居的活动声都使电视难以对观众产生巨大的心理冲击。这种不同的心理感应决定了电视剧永远不曾也不会像电影或其他艺术门类那样表现一些富于幻想的故事。可以说,这并不只是简单地改变了观众的观赏方式,同时也改变了观众对待艺术的态度和价值观念。
 
  如果说电视文化环境是“第二文化环境”的话,那么我们现在早已置身于“第三文化环境”——网络文化环境中。观众的观看时间越来越碎片化,人们更倾向于在短时间便能把自己“喂饱”的网络剧。传统的审美标准、严肃深刻的主题、崇高的价值取向,都通通被后现代的颠覆文化解构,呈现给观众的是无厘头的语言、碎片化的叙事、小人物的命运以及彰显个性的情愫抒发。以《太子妃升职记》为例,其在20分钟到30分钟内完成了信息量的堆积,将足够的笑料呈现给观众,并成功实现了反精英化的剧情设置。20分钟到30分钟的时间,可能是许多上班族上下班的时间,或饭后的闲暇。观众在这个时候并不需要也没有精力对某一问题进行太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一部怡情而又简短的作品便足以填补这段时间的空缺。许多网络剧的存在或能延续电视剧原本“寓教于乐”的功能,或是连“教”都省了,仅仅追求娱乐,亦无伤大雅。
 
  三、网络剧延续了传统电视剧对镜头语言的运用
 
  网络剧延续了传统电视剧对镜头语言的运用方式。以网络短剧《万万没想到》第一季第一集为例,其在短短5分钟之内,运用了6个特写镜头、37个近景镜头、11个中景镜头、4个全景镜头以及4个远景镜头。这样的镜头安排设置,背后自有一套属于网络世界的运行逻辑。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介,最重要的一点是突破了大众媒体的传播模式,由“一对多”变为“一对一”的传播。[2]此前,电视的大量普及使得大量的影视作品从影院搬进了小小的屏幕上,收视习惯也由大众群体变为家庭式、小范围的群体文化行为。而伴随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影视剧向手机、平板电脑、PC端等多种终端设备的延伸,网络自制剧不再同于电视剧的家庭式群体文化行为。其进一步缩小了范围,直接走向了“个体文化”。然而,即便我们的接受环境变为了“个体文化”,我们的交流欲仍然存在,并且由于这种“个体行为”愈加突显的观看方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如网络剧《太子妃升职记》中,主人公张芃芃更是打破了传统电视剧对“第四堵墙”的禁忌,直接在观众面前与观众交流,配合近景镜头的设置,距离感被彻底打破。如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晓红所说:“有了网络视频,人类的影像表达从依靠电视代言日常生活,发展成了日常话语本身。在很多情况下,视频表达的艺术性乃至信息性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维系交流和联络情感。”
 
  四、结语
 
  今日,仍然有许多电视工作者或电视评论家不断质疑网络剧的艺术性,或者不屑于将其定义为一门艺术而拒不合作,或者即便应和了所谓的“融媒体”论、“三网合一”论乃至“三屏合一”论,抢占网络媒体的入口,也只是把其看作电视本体论的某种变形,仍然是从电视人的立场和眼光出发,从旧的媒体形式出发。历史所呈现的惊人的相似性给予我们一种警醒,我们需要正视自己的文化软实力,以一种更开放、更包容的态度对待网络剧这门新兴艺术,而不应因网络剧诞生之初所呈现出的一些看似不符合艺术规范的现象而否定它。同时,我们要贯彻文化软实力战略,善于利用新媒体用于艺术创作带来的诸多可能性,培养用户思维,更好地发挥作品的服务功能,打造新时代的美学,增强文化软实力,给受众带来更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蔡骧.论电视剧美学——再谈电视剧的创业与创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3(02):4-23.
  [2]周传艺,何静.我国网络自制剧状况解读[J].当代电视,2015(06):42-43.
点击查看>>广播电视学论文(最新范文8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原文出处:傅映雪.试论网络剧对传统电视剧特征的延续[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1):166-167.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广播电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