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城市台都在做本土化新闻,有的做得风生水起,有的则平淡无奇。本土化新闻这个概念本身不是城市台的救命稻草,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发展,时时思考“做什么样的本土化新闻”才是真正的灵丹妙药。也就是说,本土化新闻必须要量体裁衣,而绝不能削足适履。什么是一个媒介的生存法则?有效的传播,无效传播就会自断生路。本土化新闻的本意,就是让城市电视台真正地按照媒介的生存法则来自我生存。对于城市台的新闻节目来说,两种类型的新闻无法回避---时政类新闻和民生类新闻。这两种类型的新闻既是城市电视台新闻的命脉,也是城市电视台生存的命脉。以下就这两种类型的新闻谈一谈关于城市台本土化新闻的一些思考。
时政类新闻:把有意义的新闻做得有意思
时政类新闻是城市电视台履行党的喉舌义务的重要阵地,在时代风起云涌的变化中,曾经值得城市电视人骄傲和自豪的阵地却成了城市台的软肋。受众对时政新闻的印象是官话多、套话多、距离远,新闻人自己的感觉是过度的模式化、发挥的空间小。
其实,时政新闻绝对可为!城市台主频道做时政新闻最大的核心优势在于“权威性”,而面对受众,这种权威性就要转化为“可信性”.现在的新媒体非常地发达,信息传播速度很快,但传统媒体依然存在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可信性。城市台作为一个城市的百姓了解本市政治经济生活中发生大事的主要渠道,关键就在于权威、可信,只是权威不必过于威严,可信更要可亲。时政新闻内容本身都是具有较为重大意义的事件,想要让受众尽快接受,达到传播效果,就要想办法把有意义的事讲得有意思!
首先,要用大民生的方式解读权威的内容
我们自问,什么是时政新闻,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时事政治类的新闻,而在现在这个时代,什么是时政类新闻最关注的主题?经济!经济是最大的政治,政府关心经济,百姓关心经济,角度不同但都是在关心“民生问题”,所以你看,时政新闻本身也是一种“民生新闻”,只不过不是小民生,而是大民生,所以现在对时政新闻新的解释不只是时事政治,而是时事政经。城市台时政新闻的选题应该时刻关注城市发展进程中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现象、经验和理念,及时把握大政方针,及时将大政方针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正确解读政策法规和经济事件。
第二,让时政新闻柔软下来
时政新闻的内容通常很硬朗,但讲述的方式却可以刚柔并济。有意义的事情一样可以通过表达的方式和画面的运用讲得有意思,这里的意思不止是好玩,也是意韵深长。通过有意思的形式、有味道的语言让意义深度更加拓展,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人心,把时政新闻做得好看、好懂、能用,增强时政新闻的贴近性和服务性,让时政新闻不仅为全市的中心工作服务,也为老百姓的生活服务。
第三,时政新闻有社会监督和社会管理的长尾效应,有利于搭建沟通互动的参政、议政、施政的平台
关于这个方面,有些城市台已经有很成功的尝试。当然,这种类型节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城市环境做具体论证。
民生类新闻:把有意思的新闻做得有意义
时政新闻要做得好看、吸引人,就要用有意思、有意味的方式来讲述意义重大的事件,而我们通常所说的讲述百姓生活点点滴滴的民生新闻则存在相反的困惑。民生新闻概念出现的初衷就是对模式化、刻板化的新闻传播方式的一种矫正,我们不得不说,在矫正的过程中似乎也有一些矫枉过正。老百姓的家长里短确实都挺有意思,但如果长时间地就事论事,婆婆妈妈,受众也会出现审美疲劳,最重要的是你呈现给受众的似乎都是一些和他无关的事,看热闹只能一次两次,时间长了必然会敬而远之。民生新闻难道只能做百姓诉苦的通道?本土化的民生新闻必然要在有意思的前提下,提升自己内在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重新认识民生这个概念
这些年几乎所有的城市台都在做本地化的民生新闻,民生新闻在有些频道的节目贡献比重是相当大的,甚至成为一个频道最重要的支撑。但不是所有的民生新闻都是灵丹妙药,那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本土化的民生新闻也在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内涵和外延。
有一段时间,很多地方台特别喜欢做方言类的节目,觉得这样的节目吸引本地受众的效果很好,收视率也非常火爆,但现在这样的节目逐渐地少了。为什么呢?因为用语言来区分本地人和外地人这样的界限开始慢慢模糊了。很多城市外来人口激增,他们在这个城市里工作、生活,慢慢地也成了本地人。沈阳是一个大城市,常住人口里的外来人口比例非常大。如果新闻工作者只关注沈阳本地人的想法和故事,而忽视这些外来的沈阳人的生活,那么我们做的本土化的民生新闻就是片面的。
第二,注重“出镜人”与受众间的情感和信息互动
民生新闻往往给人小气、俗气的印像,是因为它过于碎片化的呈现方式。单体化的故事不是不能讲,但一个人、一件事都不会是孤立的,你我他都是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有着这个城市的气质和情怀,每件事都能折射出这个城市生活的某个方面。时政新闻呈现的通常的是事件的意义,而民生新闻一定要呈现出“人”的意义。这个人就是“出镜人”.所有的电视画面都是将镜头所见的人、事和物串接并演绎出来的,“出镜人”在电视剧里是演员,他演绎的是别人的故事,而在新闻中,“出镜人”就是记者或者新闻事件中的主人公,他们演绎的是自己,是真实的同步记述或者事后再现。民生新闻想要表现出自己的意义和深度,就要特别注重“出镜人”的作用。观众关注屏幕,更多的是与主角出镜人之间发生信息或者情感的沟通交流,主角出镜人留住观众的能力往往表现为收视率的高低。
如何办好办活晚报时事新闻版,一直是各家晚报努力研究的方向,晚报的主要作用是服务读者、赢得读者。高水平的时事新闻稿件、精炼的宣传主题、画龙点睛的标题制作以及精心的版面设计让晚报时事新闻版成为广大群众知晓天下大事、获取实际工作和生活经验的窗口...
广播电视作为一种传统行业,有较长的发展经历,如今已经形成体系,然而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逐渐忽略了广播电视这一传统信息传播媒介的存在,转而将视线聚集在手中的手机和面前的电脑上,这使得广播电视新闻难以进一步发展。...
电视新闻记者在基层采访中抓活新闻,尽管已是老生常谈,但是,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那么简单.若想做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我们要深入基层、勇接地气,充分认识抓活新闻的重要性,真正了解和掌握怎样做才能抓活新闻,才能使我们的新闻真切鲜活,眼前一亮,...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新闻编辑很有必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强化他们的时代性和技术性,提高新闻编辑自身实力,更新各种新闻编辑的编辑方法和理念,以便吸引到更多的新闻群体,促进新媒体的发展。...
在多年的新闻工作实践中,笔者深深地感受觉到:一家新闻媒体在受众中的认可度高低可以从两个方面反映出来:一是受众面。二是广告。非业内人士在无从知晓这家媒体状况的前提下,广告就成了晴雨表。一家媒体的好坏,是和它所刊发创意的广告有着很大关联的。好...
2013年10月12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广发[2013]68号文件),《通知》要求按周计算,平均每天至少要播出30分钟的国产纪录片。这样一来,国产纪录片每年可增加数千小时的播...
有人认为,老年人上了年纪,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主要考虑的是休闲养生,他们对新闻对时事不大关心了。这种观点未免有失偏颇,其实,老年人还是很爱看报纸的。据《老友报》调查显示,90%的老年读者首选的版面是新闻版。可见,老年人对时事政治的关注...
时政新闻是关于时事和政治方面的新闻,在电视新闻中占有重要位置,承担着传播党委和政府方针、政策的任务。目前,电视时政新闻普遍采用报纸的通稿为解说词,能够达到一定宣传效果,但与电视传播效果相比仍有差距。采用通稿的信息是真实的,但有时做出...
时政新闻,爱国主义教育活教材人是社会性动物,政治则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政治新闻能够让我们了解所处社会的政治生态、了解世界。我国地域辽阔,如何使各地人们向着同一目标形成同一股力量,增强国家的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发展?新闻起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是...
2013年12月24日,一条新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上海《新闻晚报》将在2014年1月1日停刊。与此同时,这则新闻又一次将报纸是否会被取而代之的论断推到一个高度。众所周知,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兴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和手机阅报的兴起,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