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毋庸置疑,管理会计信息化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SharedServiceCenter,简称FSSC)已成为当前热点问题,国内外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然而关于两者结合的研究还很缺乏。2014 年财政部发布的《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也为基于财务 FSSC 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提供了政策支持。一方面,财务共享服务有助于高效推动管理会计的发展。财务共享服务通过 IT 技术集中高效提供标准化、制度化、流程化的财务基础服务,使得企业财务人员结构得以优化,释放出更多人力关注更加高端的问题。另一方面,财务共享有助于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财务共享服务的构建,其本身就可以看作是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不仅推动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而且能有效克服非财务共享服务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的某些难题,如财务数据难以实现共享问题(熊磊,2015)。由此可以看出,基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搭建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不仅顺应政策倡导,而且符合管理会计的发展要求,既可以引导企业在建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又能推动企业核算型财务向管理型财务进而向价值型财务的成功转型,从而实现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协调同步发展。
二、文献综述
(一)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综述
从目前来看,国内关于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截至 2015 年 5 月,通过 CNKI 期刊检索,我们发现以“管理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信息化”或“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作为篇名检索词可检索到的直接相关文献尚不足 20 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在应用的必要性方面,陈婉玲、韦沛文(1997)在《计算机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一文中,指出了发展管理会计电算化的必要性以及可能性,并指出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不仅包括财务会计更应该包括管理会计,会计软件应该兼具核算与管理双重作用。黄正瑞(1997)在《论管理会计软件及其设计》中详细探讨了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功能、发展步骤和设计等问题。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方面,王定迅(1997)在《企业管理会计电算化系统研究》中提出管理会计电算化系统应该由财务分析子系统等八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构成。在实施路径方面,陈婉玲、韦沛文(1997)提出管理会计电算化的三种主要实施路径 :一是利用财务会计核算子系统进行管理会计核算,二是开发独立的管理会计子系统,三是利用电子表格软件和统计、运筹软件辅助实现管理会计功能。此外,另有一些学者从管理会计信息化分模块角度、行业应用等做出具体研究。如高翔、刘峰(2010)基于数据仓库技术针对目前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和成本控制存在的不足 ,设计了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王东旭(2013)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与组织特征设计了房地产行业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综述
亚当·斯密提出的分工理论,奠定了工业社会以来企业管理理论的基础,而具有“科学管理之父”之称的泰勒提出的时间动作研究,从而将小作坊变成了工业化的流水线,而流水线直到现在都依然被企业所采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依托信息技术,将分工理论与科学管理理论相结合应用到了极致,把不同的财务管理职能按流水线进行专业化分工,进行了全方位颠覆式的重新改造(董兴荣,2014)。关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着名学者 BryanBergeron 在 2004 年发表文章称共享服务是将部分已有职能集中到一个新的半自动的业务单元的合作战略,以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及提高服务质量等。AndrewK(2005)在《服务共享》中提出,共享服务的经营准则是获得经营上的成功。共享服务中心向客户提供增加价值的服务,而组织的价值来源于对客户服务的专注以及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国内学者张瑞君(2008)根据 FSSC 在中国企业的实践,指出 FSSC 是通过提供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高效率、低成本、高服务质量的共享服务集中统一处理各成员单位的财务业务,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关于管理会计信息化,学者们仅对其概念、必要性、实施路径等相关基本理论问题及特定行业具体应用等进行了初步研究,而对财务共享服务的研究则较多集中于组织模式构建、案例分析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对于管理会计信息化实现影响因素、具体实践及策略的研究十分缺乏,更鲜有管理会计信息化与财务共享服务相结合的研究。而管理会计的成功实践与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必然要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并伴随现有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一起成长。因此,本文基于财务共享服务的视角,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相关问题予以讨论分析,以期为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基础借鉴和新的方向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