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管理会计论文 >

国外国内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研究文献回顾(2)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0-10 共5974字
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市场经济的起步比较早,在市场经济下,整个市场都是靠供需关系来进行自动调节的,由于外部大环境的自动调节,造成企业无法从外界得到一个明确的信息应该做什么,什么时间做,如何做,缺乏计划的指导,市场上没有一个现成的计划要企业来遵循,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预测外界环境的变化,同时有计划的整理内部的资源,设定企业的目标来有效地化解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也就是外部越是没有计划,越是要求企业要做好自己的计划,这样全面预算管理就成了企业内部整合资源的一个有效手段,有效的帮助企业来做好内部的计划。这样,全面预算管理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有效的利用、发展。从最初的预测,发展到预算,发展到现在的全面预算管理---根据预测来预设企业的未来。全面预算管理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全面推行和利用,当然对于预测、预算、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是非常的成熟和广泛,很多学者和专家对于预算、全面预算管理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比较典型的观点有如下几种:
  
  克里斯·阿吉里斯对预算的定义是一种由人来控制成本的会计技术。他强调了三个方面:第一,预算是一种会计技术;第二,预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成本;第三,预算是由人来控制的。他阐明了预算是以会计技术为基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有效地控制成本,体现了以财务为核心、重视成本管理的理念。特别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理念,到现在仍然非常符合时代潮流,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意义,但是也有一定的不足和局限,他把预算定义为一种会计技术,有较大的局限性,预算管理更是一种管理工具和方法,不仅仅是会计技术;另外,预算管理不仅仅是为了控制成本,更多的是有效利用内部资源,克服外部环境的影响,最终有效地达到目标。
  
  哈罗德·比尔克曼将预算分成两类:一类是预测,其目的是告诉经理人员他在未来将可处于何种地位;另一类为标准,其目的是告诉经理人员预定的效率水准是否已经维持或达成。将两者结合起来看,哈罗德·比尔克曼的观点实际上就是估计未来的情况,对比自己与预定的标准目标的符合性,是预测一个未来的可能情况,并且制定了一个标准目标给自己,看看最终是否能够实现。他的观点更加关注效率水准,也就是有效性,而不是单纯的强调成本,有一定的突破和外延。不足的是过多的强调了预测,而没有强调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自己对未来的控制能力和影响力。
  
  弗雷姆根认为预算是一种广泛而协调的计划,以财务条件来表达。弗雷姆根的观点扩展了预算的范围,定义为一种广泛而协调的计划,体现了预算无处不在,体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全范围,更体现了预算是目标和资源以及各个目标之间、资源利用之间的协调,计划性则体现了对未来的预测和规划,体现了主动影响的概念;以财务条件的表达,则体现了预算一定是以“钱”的形式来反映所有的活动,只有“钱”才是预算表达的最终方式。他的观点有了进步和创新,到现在都非常有价值。但是,他的观点没有体现预算是战略的着陆,预算和战略的关系,预算如何协调和平衡企业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关系。
  
  查尔斯·霍恩格里将预算定义为行动计划的数量表达。非常简洁、非常概括地说出了预算实际上体现的是数字背后的故事--行动计划。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人的影响,有了预设的概念。他的观点仍然没有有效的阐述行动和目标、战略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关系。
  
  格伦·韦尔给预算的定义是,预算是一种涵盖未来一定期间内所有营运活动的计划,它是企业最高管理者为整个企业及其各部门所预先设定的目标、战略及方案的正式表达。格伦·韦尔的观点已经相当的成熟和完善,他的观点体现了运营或计划,也就是要做什么事情、如何去做,体现了预设的概念,也让预算得以着陆。他提出了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利益相关方的概念,提出了预算和目标、战略的关系。
  
  二、国内文献综述
  
  预算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的生产、销售全部纳入国家的计划和财政预算,没有形成独立的属于自己的企业预算。20 世纪50 年代以后,我国部分企业实行定额管理,60 年代开始推行班组核算管理,到80 年代又逐步推行了内部银行、责任会计、经济责任制、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等企业管理方法,为预算管理的实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80 年代初期,西方管理会计理论被洋为中用,预算管理以全面预算的形式作为管理会计的一个分支在部分企业被应用。由于预算管理在我国实践的时间比较短,因此遇到了种种问题,许多学者从实际出发做了深入的研究。
  
  王斌(1999)最早提出了预算管理起点的选择,并且以生命周期为依据,把预算编制起点与企业的各个发展阶段相结合,将预算管理按起点分为四种模式。王斌(2001)又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论证了预算管理目标确定的过程以及方法,并结合企业集团进行了分析。随后,王斌、高晨(2004)在《论管理会计工具整合系统》一文中论述了不能将预算管理割裂来看,而是要将预算管理与其他管理会计工具整合,才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用这方面的问题。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管理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