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赋咏渭南及渭南有关的诗歌作家及作品评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6-30 共3857字
论文摘要

  渭南地处关中东部,东濒黄河,西接长安,南依秦岭,北连延安,是陕西的东大门。渭南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有远古时代人类初期与“蓝田人”齐名的“大荔人”遗址,也有“禹门口洞穴堆积”遗址。有沙苑文化、龙山文化、西岳庙、太史祠、仓颉庙等。其绝本经典,记载着华夏民族的悠久历史。周秦汉唐两千年间,渭南一直都是都成长安的京畿重地。风景秀丽的合阳洽川,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关雎》的发源地,西岳华山,被称为“华夏之根”,潼关天险,被称为天下第二雄关。渭南也是一块英雄的土地,历史上曾出过六位皇帝、八十多位宰相、三百多位将军。其中著名的有东汉“四知”太尉杨震、隋文帝杨坚、唐名将郭子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宋明相寇准、清明相王杰和王鼎,还有著名的爱国将领杨虎城等。他们如一幅幅画卷,代表着一个又一个时代,推动着中华民族历史的进程,成为这块土地永恒的骄傲。从“大荔人”到大禹,到汉代,到唐,到明清,到现在,可以说,渭南,就像一部活的史书,折射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浓缩着华夏儿女的苦难与辉煌。

  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诗歌创作的顶峰,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中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有唐一代,出现了一大批久负盛名的诗人和诗歌。而《全唐诗》是整个有唐一代诗歌的总汇。据记载,《全唐诗》是清彭定求等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编定,全书共900卷,总收诗48900余首,涉及诗人2520余人。

  此书卷帙浩繁,是了解唐代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的重要著作,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1999年,中华书局编辑部又重新点校了《全唐诗》,此次在前版的基础上,将王重民先生的《补全唐诗》、《补全唐诗拾遗》,童养先生的《全唐诗续补逸》等几本书合而汇编《全唐诗外编》全部列入,共辑的逸作4600多首,新增作者800多人。这样,《全唐诗》总辑得诗人3300余人,总收诗53500多首,可以说是目前版本中收诗最全的一部《全唐诗》了。

  本文以中华书局1999年版的《全唐诗》为蓝本,辑录文中全部的赋咏渭南及渭南有关的诗歌作家及作品,并分类整理,列举其要,略作评析,为唐诗与渭南地方文化研究填补一项空白,为渭南地方文化建设增添史料。

  一、唐诗中咏渭南自然景观的诗歌

  自然景观是指只受到人类间接或偶尔影响,自然风貌无明显变化的天然景观,如山岳、水域、海滨、森林、草原、地质、气候、风景等。唐诗中咏渭南自然景观的诗歌包括咏华山诗、咏潼关诗、咏渭南所辖县市地方诗等,如咏合阳洽川诗、咏韩城龙门诗、咏同洲(今渭南大荔县)和同洲冯翊等地方诗歌,还有咏流经渭南境内黄河、渭河、洛河“三河”诗等。其中咏西岳华山、咏潼关诗最多。据笔者统计,《全唐诗》咏华山的诗歌有19首,作者16人。其中著名的有“诗仙”李白的《古风(其十九)》(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其首句为“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还有杜甫的《望岳》,盛唐诗人张说的《奉和圣制途经华岳应制》,王维的《华岳》,刘长卿的《关门望华山》、《华山歌》,“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古意》、《华山女》。韩愈的《华山女》全诗三十句,共二百一十字,深刻地揭露、批评了佛道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更有孟郊的《游华山云台观》、张籍的《华岳庙》、李商隐的《华山题王母祠》、郑谷的《华山》、罗隐的《仙掌》、刘象的《咏仙掌》、王昌龄的《过华阴》、杨师道的《还山宅》。值得一提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咏华山之作《途径华岳》,其诗曰:“饬驾去京邑,鸣鸾指洛川。遁途经太华,回跸暂周旋。翠萼留斜影,悬岩冒夕烟。四方皆石壁,五位配金天,仿佛看高掌,依稀听子先,终当铭岁月,从此记灵山”。诗句间充满了帝王的金粉御气,也写出了华山的奇陡险峻,表现了一代帝王对大自然及神仙的崇拜、虔敬之心。而郑谷、罗隐、刘象、杨师道虽少有人闻,但《全唐诗》中都名录赫然,其诗也为华山文化增添了光彩。

  唐诗中也有咏潼关的诗。潼关古城在渭南市潼关县城北。古潼关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它东制洛阳,西扼长安,是汉末以来东入中原、西进关中必经之学研究地、关防要隘,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的美誉。唐诗中咏潼关的诗计有12首,作者12人,主要有:唐太宗李世民的《入潼关》,唐玄宗李隆基的《潼关口号》,贤相魏征的《出关》,杜甫“三吏三别”中的一吏《潼关吏》,岑参的《东归晚次潼关》,杜牧《咏歌圣德,远怀天宝,因题关亭长句四韵》,温庭筠《过潼关》,薛逢《潼关驿亭》,韦庄的《关河道中》,郭文之的《出关怀古》,崔颢的《题潼关城楼》,晚唐许浑的《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其中最为著名的当然要数杜甫的《潼关吏》,其一方面写出了潼关的地势险要,另一方面也写出了战争给百姓戍卒带来的无边灾难和痛苦。

  唐诗中除有咏华山、咏潼关自然景观的诗句外,还有咏韩城龙门、大荔、沙宛和流经渭南境内黄河、渭河、洛河的诗歌。这些诗共计19首,其中咏龙门的有薛能的《龙门八韵》、宋之问的《谒禹庙》两首。咏大荔、沙宛、华州、白水县城的诗主要有杜甫的《沙宛行》、唐玄宗李隆基的《早渡蒲津关》(注:蒲津关今在陕西渭南大荔县东)、许安贞《奉和圣制早渡蒲津关》。杜甫咏华州的诗歌主要有《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瘦马行》、《夏日叹》、《夏夜叹》,杜甫咏白水的诗歌有《白水明舅宅喜雨》、《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彭衙行》等。还有马戴《同州冬日陪吴常侍闲》、苏颋《奉和圣制至长春宫登楼望稼穑之作》、李贺《经沙宛》、郑谷《沙宛》等。咏合阳县木偶戏的有李隆基的《傀儡吟》,其诗曰:“刻木牵毕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赞扬了合阳木偶制作的造型逼真,也写出了看完演出之后的人生感悟,看戏如经历人生,看完一场,好像做了一场梦一样。要说明的是,白居易关于渭南地方所作的诗歌很多,我们将专题论述。

  二、《全唐诗》中咏渭南人文景观的诗

  人文景观是指历史形成的、与人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人为创造的景观,如庙宇、建筑、名胜、古迹、文物、艺术、民间风俗等。唐诗中咏渭南人文景观的诗歌共计有15首,涉及作者10人,主要有:杜甫《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其中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千古流传。还有咏渭南华县的《题郑县亭子》,郑谷的《渭阳楼闲望》,王昌龄的《小敷谷龙潭祠作》,耿韦《华州客舍奉和崔端公春城晓望》,刘禹锡《途经华阴,陪钱大夫登城北楼春望,因睹李、崔、令狐三相国唱和之什,翰林旧侣,继踵华城,山水清高,鸾凤翔集,皆忝宿眷,遂题此诗》(其诗感叹唐王朝山色壮美,翰林同僚的深情厚谊),刘禹锡《贞元中,侍郎舅氏牧华州,时余再忝科第,前后由华觐谒,陪登伏毒寺屡焉,亦曾赋题诗于栋梁,今典冯翊,暇日登楼,南望三峰,浩然生思,追想昔年之,因成篇题旧寺》。还有晚唐诗人张乔《有少华山甘露寺》、吴融《题华州飞泉亭》、姚合的《寄华州崔中丞》、白居易《和钱并华州题少华清光绝句》、“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端《与萧远上人游少华山寄皇甫侍御》、唐布衣诗人司马扎《自渭南晚次华州》、杜牧《望少华山》等。这些诗歌和作家,无疑为渭南及所辖县市的地方文化增添了光彩。

  三、唐诗中咏渭南历史人物及重大事件的诗歌

  唐诗中咏渭南历史人物的诗歌共有5首,涉及作者5人,主要有唐汉南从事胡曾的《关西》,赞扬东汉著名的华州籍太尉“四知太尉”杨震,感叹他的清廉,唐末诗人周昙也有咏作《杨震》。韩愈赞王剪的《丰陵行》,还有大诗人杜甫赞扬郭子仪的诗歌《承闻河北诸节度使入朝欢喜口号绝句》。杜牧的《云梦泽》也赞扬郭子仪,说他智超韩信,堪与范蠡相媲美等。

  四、《全唐诗》中咏渭南诗歌作品最多的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是唐代继李白、杜甫之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据《新唐书·白居易传》记载,白居易祖居山西太原,但从白居易的曾祖父白温起,即把家迁到了华州下邽下邑里(今陕西渭南下邽镇),后来白居易又把家定居在下邽县义津乡金氏村(今陕西渭南市临渭区信义乡太庄村西南约一华里处),并在为其母丁忧期间,迁葬了其祖父白鍠、祖母薛氏、外祖母白氏、父亲白季庚及幼弟金刚奴灵柩于金氏村,在此建立了白氏坟茔与家园,因此,渭南便成了他的家乡。

  据本册《全唐诗》辑录,白居易一生的作品共撰为39卷,收录其诗作3840余首。另据考证,他一生创作于渭南及居外怀乡创作和渭南有关的诗作共264篇,其中在渭南下邽创作141篇(其中诗歌132首,赋1篇,文8篇)。他一生在渭南居住了十年,尤其在为其母丁忧期间,没有了俸禄,和农民打成一片,亲自下地耕作,作了大量的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诗歌,如《纳粟》、《采地黄者》、《村居苦寒》、《闲居》、《闻哭者》等诗篇,用自己亲历的一手材料,描写了唐王朝农村生活的现实状况、农民的种种困苦和煎熬,其诗其作,对于研究当时的农村生活历史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资料。可以说,白居易,他的根在渭南。

  综上所述,《全唐诗》中有许多作家和作品诗咏过渭南,这是渭南人民的荣幸,是渭南人民的财富,渭南人民应当珍惜它,阅读它,研究它。渭南悠久的历史文化、众多的人物故事,为唐代诗人创作提供了素材,而唐代诗人的吟咏诗歌,也为渭南的地方文化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耀眼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宋)欧阳修.新唐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褚斌杰.白居易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中华书局编辑部.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4]渭南市地方志办公室.白居易与下邽故里[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5]蹇长春.白居易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古代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