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浅谈王维的身世和诗歌创作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0-14 共1703字
论文摘要

  别林斯基说,诗人比任何人都应该是他们自己时代的儿子。杜甫的“三吏”“三别”是两组名垂千古的诗篇,杜诗虽有“诗史”之称,但笔者认为王维的身世和诗歌创作更能全面地反映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称得上他那个时代的儿子。

  开元盛世与王维的少年得志

  开元年间,唐帝国的强盛达到了顶点,王维少年得志,创作了大量的游侠诗、政治感遇诗和边塞诗。盛唐时期,建功立业成了知识分子最热烈的人生追求,诗人们怀着宏伟的理想和抱负,以蓬勃的生气和热烈的感情,表现着那个时代激动人心的生活。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是这种激情燃烧的杰出代表。同处这个时代的王维同样是有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做一番大事业。王维幼年聪明过人,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开元九年,21 岁的王维就考中了进士。关于王维考状元的故事载于《集异记》《太平广记》以及明代传奇《郁轮袍》,当代学者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一文里也津津有味地讲了此故事。王维可谓少年得志,盛唐的时代精神滋养了他,激发了他追求立功扬名的理想: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少年行》其一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少年行》其二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少年行》其三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少年行》其四
  
  第一首写长安城里游侠少年意气风发的风貌和豪迈气概;第二首写少年们怀着为国牺牲的豪情壮志。第三首诗人以“金鞍”为映衬,镜头对准“偏坐”这一姿势,又以“调白羽”这一特写镜头,突出了诗中主人公的雄姿英发。最后借五单于被射下马鞍的画面,再现少年英雄所向无敌的战绩。第四首反映了诗人追求的目标“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真正的“汉家儿郎”本应如此:诗中的他们就像汉家少年的成长史,从一个意气风发满腔热血的少年游侠,成长为抗击外族侵略的汉军战士。

  王维的山水诗有“覆盖古今”之盛誉,但他的边塞诗却没有被公正地对待,其实王维的边塞诗的成就很高,他在盛唐边塞诗派中应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政治大变动与王维的明哲保身

  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罢相,朝政大权落到李林甫手中,政治大变动,王维“既寡遂性欢,恐遭负时累”(《赠从弟司库员外絿》),从此逐渐走上了明哲保身、远祸自全的道路,思想也日趋消极,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过半官半隐的生活。这一时期王维写下的山水诗,有极高的成就,但也流露出消极避世的人生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

  王维深湛的艺术修养,对于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韵,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耐人玩味。他的诗取景状物,极有画意,色彩映衬鲜明而优美,写景动静结合,尤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的光色和音响变化。

  安史之乱后王维意志消沉

  王维其母崔氏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自幼生活在佛教气氛非常浓厚的家庭里他受到很深的佛教影响。王维官场受到冷遇,自感失节,意志消沉,从此便摒弃世事,一心奉佛,以求精神上的解脱。他在《谢除太子中允表》中感慨陈词说 :“朝容罪人食禄,必招屈法之嫌 ;臣得奉佛报恩,自宽不死之痛”过着“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的生活。诗歌创作也是去表现“空“”寂”的禅理。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一切寂静无为,虚幻无常,没有目的,没有意识,没有生的喜悦,没有死的悲哀,一切又不朽、永恒,如胡应麟《诗薮》和姚周星《唐诗快》所评 :使人“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有此妙诠”。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古代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