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明德”“本性”“诚”内涵阐述
(一)“明明德”内涵
《大学》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将“明明德”放在首位,突出体现了其基础地位,表明了“明明德”是“亲民”和“止于至善”的基础。只有“明明德”之后才能做到亲民和止于至善。“明明德”具有两重含义:一是明自己之明德,二是明他人之明德。《大学》中先是表明了能够自明其明德,而后推及他人,明他人之明德。那么如何“明明德”呢?关于这一点,《大学》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正其心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即要从格物、致知开始做起,然后才能正心、诚意,然后才能修身;以上五点可以看做是自明其明德的条目,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看做是明他人之明德的条目。可以这么说,《大学》八目谈的皆是“明明德”之事。《大学》讲明明德,不单单是讲自明其明德,更重要的是讲推己及人,明他人之明德。
(二)“本性”的内涵
何谓“本性”?《中庸》说:“天命之谓性。”意思是天所赋予的即是本性。《礼记正义》解释说:“天本无体,亦无言语之命,但人感自然而生,有贤愚吉凶,若天之付命遣使之然,故云‘天命’。……但人自然感生,有刚柔好恶,或仁,或义,或礼,或智,或信,是天性自然,故云‘之谓性’。”
这也就是说本性是上天赋予的,人所拥有的仁义礼智信都是本来即有的天赋之性。“天命之谓性,言天之所以命乎人者,是则人之所以为性也。……以性言之,则曰仁、义、礼、智,而四端五典,万物万事之理,无不统于其间。……此吾之性,所以纯粹至善……”
天所赋予人的,表现在人的“性”方面便是仁义礼智等,人们的本性是纯粹至善的。所谓“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
人或者物是得到了上天所赋之理,形成了健顺、仁义礼智信等美德,便是人物的本性。至此,对于本性,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点结论:(1)本性是人或物所得于天的,是生来就有的;(2)人的本性即是仁、义、礼、知、信等,是纯粹至善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中庸》中所论本性,是承袭了儒家传统的本性观念,是认为性本善的。
(三)“诚”的内涵
《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判断句式,意思是“诚是天道,使自己诚是人道。”它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天道的诚,一是人道的诚之。天道的诚,即是后文所说“至诚”,是一种最高的境界,是可以“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的,只有修为达到了圣人的境界,才可以达到这种“诚”。《中庸》中的“诚”是对孔子“忠信”观念的发展。人道的“诚之”是一个运动的过程,是一个人不断完善自身以达到“诚”的过程。那么我们一般人应该如何达到“诚”呢?
首先应该明善。《中庸》说:“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即让自己诚是有方法的,先要明白什么是善,才能让自己达到诚。如果一个人不明白什么是善,便不能让自己做到诚。那么,什么是善呢?善即是“好”,是一个广泛而相对的概念。譬如就好恶来说,好便是善,恶便是不善;就信与不信而言,信便是善,不信便是不善。可以说,明善,是达到诚的基础。
其次,明善之后便要择善。正所谓“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如果不选择“善”去践行,便是明白什么是善也是没用的。择善是非常难的,然而择善之后要坚持就更加难了,正所谓“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所以,要想达到诚就要明白什么是善,选择善行去为,并且坚持到底。正如朱熹所说:“未至于圣,则不能无人欲之私,而其为德不能皆实。故未能不思而得,则必择善,然后可以明善;未能不勉而中,则必固执,然后可以诚身,此则所谓人之道也。”
二、“明明德”“本性”“诚”的关联。
(一)明明德是明本性之德,本性之德至诚无伪,至诚方可尽性。
朱熹对明德解释说:“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对“性”解释说:“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
人与物出生就得到了上天所赋之理,形成了仁、义、礼、智、信等美德,这就是本性。明德与本性皆是人所得于天的东西,本性是人与物都具有的,而明德只是人才拥有的,明德的主体是人,进一步说是人的本性,所以明明德是彰明本性的仁义礼智等美德。《中庸》又说“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和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至诚的圣人不仅仅是自我完善,还能完善外物。完善自身是仁,完善外物是智。仁和智都是出于本性的美德,符合外物和自身的原则,任何时候施行都是合适的。也就是说本性之德任何时候都可以施行的,是至诚无伪的。
所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只有达到了至诚的圣人才可以充分显示自身的本性,反过来就是说要想充分显示自身的本性,必须达到至诚。达到至诚才可以充分显示自身的本性,而充分显示了自身的本性后也就自然达到了至诚的境界。可以说,至诚和尽性二者之间是互相成就的。
(二)圣人:明明德、尽性、诚的完美融合。
《大学》中并未直接提到“圣人”。而在解释明明德时引用了《康诰》:“克明德”和《帝典》:“克明峻德”。第一处出自《尚书?周书》,原文是:“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
也就是说“克明德”的主语是文王,是文王克明德。第二处出自《尚书?尧典》,原文是:“若稽古帝尧,曰放勋,……克明峻德,以亲九族。”
也就是“克明峻德”的主语是帝尧,是帝尧克明峻德。文王和帝尧均是儒家所公认的圣人。也就是说圣人是彰显了自身全部明明德的人。《中庸》中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朱熹说:“天下至诚,谓圣人之德之实,天下莫能加也。尽其性者德无不实,故无人欲之私,而天命之在我者,察之由之,巨细精粗,无毫发不尽也。”
意思是只有达到了至诚的圣人才能充分显示天所赋予的本性。由此可见,圣人是显示了全部的明德,充分发挥了本性,达到了至诚的境界的人,是明明德、尽性和诚的完美融合。
三、明明德、本性、诚的当代价值
(一)明明德:由己及人的责任意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根据朱熹的注解亲民当作“新民”理解,“然其所谓明德者,又人人之所同得,而非有我之私得也。……今吾既幸有以自明矣,则视彼众人之同得乎此而不能自明者,方且甘心迷惑没溺于卑污苟贱之中而不自知也,岂不为之恻然而思有以救之哉?
故必推吾之所自明者以及之,始于齐家,中于治国,而终及于平天下。使彼有是明德而不能自明者,亦皆有以自明而去其旧染之污焉。”
明德是人人都有的东西,一个人有幸能够自明其明德之后,一定要推己及人,去明他人之明德,也就是《大学》所说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意味着当人明白‘大学之道’,应进一步去启迪自己去掉杂念和私欲,才能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而‘亲民’告诫人们,要将通过自我完善而获得心性提升的成果推而及人。因为知识权力告诉人们,知识不能独享,一旦人经过自我启蒙达到了刚健清新的人生境界后,还有去除其他人理智之‘蒙’的义务,从而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去掉蒙昧,走向新生。”
引文所说的“义务”,其实也就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并非是法律的硬性规定,而是儒家“兼济天下”的主张的一种体现。总之,也就是说自明其明德之后还应该要推己及人,使他人之明德得以彰显,这种责任意识对我们今天来说有重大的意义。儒家向来推崇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济世观念,所以孔子、孟子才会奔走于各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儒家所讲求的决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兼济天下。凡此种种,都是一种责任意识,这种心怀天下、心怀人民的责任意识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二)本性:人我、物我同性的平等观念
“天命之谓性, ……使人感觉到,自己的性,是由天所命,与天有内在的关连,因而人与天,乃至物与天,是同质的,因而也是平等的。”“天命之谓性的另一重大意义,是确定每个人都是来自最高的价值实体——天——的共同根源,每个人都秉赋了同质的价值;因而人与人之间是彻底平等的,可以共喻共信,因而可以建立为大家所共同要求的生活常轨,以走向共同的目标,并且进一步向上去求索时,则人我是一体,人物是一体,人类还有什么矛盾冲突可言呢?”
这就是说因为每个人、每个物的本性都是天所赋予的,所以人与人、人与物在本质上,也就是在充分显示由天所赋予的本性上来说是平等的。任何人、任何事物都拥有充分显示自身本性的权利。就人与人之间来说,每个人都应该享有正当的衣食住行的权利,接受教育、享有知识的权利等等;就人与物来说,则是所有人和事物都有生存并且发展的权利,哪怕是作为人,我们也不能随意剥夺别的事物生存发展的权利。但是现实却并非如此:“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巨大反差在当今也是存在的;偏僻地区的孩子因为种种原因不能享有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人类为了满足自身过度的欲望而虐杀动物、砍伐植物等等,不平等现象比比皆是。
现今所说的建设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即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实它的理论渊源正在于“天命之谓性”所内含的物我同质性,平等性。只有真正理解了“天命之谓性”所蕴含的物我同质、平等性,才能真正做到让每一个人和每一个事物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尊重每一个生命,也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
(三)诚:择善固执的为人和为学主张
《中庸》在论述如何达到诚时说到要“择善固执”,随后则有一段关于择善固执的论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这段话是说要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虽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起来,虽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刚强起来。这种学习、思考、践行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于我们为人和为学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特别是“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给了我们一种信心,不管资质如何,只要能够努力并且坚持不懈,一定会有所收获。在我们为人和为学之时,一定要谨记这段话。如何做人是一辈子的学问,如果能一直“择善固执”,那么一个人的个人修养必定能达到一个高层次。《中庸》中说:“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颜回能做到“择善固执”,所以他的人格修养是很高的,因此被列入孔门四学德行之首。同时做学问也是如此,学问之事非一朝一夕能成的,而是要有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在为学的过程中,如果能“择善固执”,相信在自己所处的领域中也一定能做出一番成绩来的。
参考文献:
[1]《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423.
[2](宋)朱熹.朱子全书·卷六·四书或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50,507.
[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二版)[M].北京:中华书局, 2012:17,33.
[4]《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汉)孔安国注,(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59,26.
[5]王岳川.大学中庸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3.
[6]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124,125.
中国古代对人的社会关系的群体性异常重视,具体表现为五伦,即五种最基本亦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相关内容记录于传为子思所作的《礼记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伦之排序,首伦君臣乃封建政治之基石,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