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金融学论文 >

华尔街垄断财团大规模掠夺财富的手段

来源:学术堂 作者:刘老师
发布于:2014-06-21 共7830字


论文摘要
  一、美国金融垄断资本的新格局

  当代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新特点,是为发动金融战争和掠夺财富而形成了新型高度垄断格局。正是由于这种大规模掠夺财富的新型金融战争,导致了美国联邦、地方政府和民众财富迅速流失,导致了美国政府调节经济的各种政策工具日趋失灵,导致了美国的贫富差距迅速恶化并濒临社会动荡的边缘。列宁曾指出,金融高度垄断是帝国主义的重要特征,自然也是当代新帝国主义的重要特征。不过,今天西方金融高度垄断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只有从金融战争的角度考察,才能很好地理解这种新特点。当代西方金融垄断的这种新特点可称之为“新型的金融战争垄断”,或者说是出于发动金融战争掠夺财富的需要,当代西方金融资本形成的新型特殊高度垄断格局。当年,摩根、洛克菲勒、花旗银行等几大财团曾紧密操控美国政府,但是,今天这种相互渗透和勾结又获得了令人惊讶的发展。高盛公司与美国政府的相互渗透,远远超过了传统大财团。

  高盛一家公司的高管,几乎囊括了美国历届政府的经济要职。比如,克林顿政府的前财长罗伯特·鲁宾曾在高盛工作36 年,布什政府的前财长保尔森也曾担任高盛公司前总裁,高盛公司的前高管还担任了世界银行的高管、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主管、纽约美联储的上两位主席,高盛公司的高管们甚至还出任了欧洲各国的政府要职。高盛公司的亲信,不仅在爆发危机前曾出任希腊、意大利等国政府要职,而且 2012 年出任希腊、意大利的新总理,也都曾经为高盛公司效力,以至于欧洲媒体惊呼高盛公司已开始接管欧洲各国政府。显而易见,高盛虽然不像传统大财团那样拥有庞大资产,但是对美国政治经济的某种控制和垄断程度却远远超过了传统大财团。

  高盛公司垄断力量不断加强的现象,虽然符合列宁论述的垄断趋势,但这种新现象并非源于社会生产的集中以及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相互融合。这是因为,高盛公司擅长在金融市场和虚拟经济领域中进行投机,不像传统的商业银行那样同工业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令人困惑的是,贪婪追逐利润的不同垄断财团之间应该有激烈的竞争,那些拥有更加庞大资产的传统垄断财团,为何会默认高盛公司的亲信担任如此多的政府要职? 难道不担心美国政府可能过于偏袒高盛而忽视其他财团的利益? 认识和理解这种不同于列宁所处时代的新型高度垄断现象,有必要从金融战争角度来考察垄断资本的新掠夺财富方式。

  传统大财团默认高盛公司享有特殊垄断地位,是缘于发动大规模掠夺财富的金融战争的需要,只有进行金融战争才需要建立一个高度集中的指挥部,这样才能操纵金融市场的暴涨暴跌,并获取大量投机暴利,稍有信息沟通、调动力量、指挥协调的步调不一致,不同垄断财团之间稍有市场判断分歧和多空下注差异,都无法形成统一的压倒优势实力来操纵市场暴涨暴跌,非但无法分别获得超额投机暴利,反而会共同蒙受巨大的交易损失。不同的金融垄断财团,为了在掠夺财富的金融战争中获取胜利,只能将指挥权交给擅长投机的一家金融垄断企业并在相当程度上服从其领导,由其疏通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制定市场游戏规则,通过煽动舆论、诱发泡沫、多空交易进行分秒不差的指挥,从而赢得金融战争总体胜利,瓜分战利品。于是,形成了拥有更大资本实力的不同传统大财团,默认后起的高盛公司享有如此优越地位的新型特殊垄断格局,默认高盛公司成为操纵性的世界主宰和通吃赢家,并共同发动金融战争,以操纵各种全球化市场,尽情地大规模洗劫世界财富。

  2010 年 5 月 6 日,道·琼斯股指经历了历史上最突然的暴跌,短短十分钟内暴跌了 700 点。

  令人感到蹊跷的是,此时恰逢美国国会对是否拆散华尔街大银行的提案进行投票表决。美国国会对这些问题进行辩论表决的背景是: 社会公众对华尔街大银行的所作所为深感愤怒,特别是高盛有预谋做空次贷有毒债券的证据曝光,国会正在就高盛是否涉嫌欺诈犯罪进行听证和辩论,社会上将高盛等“大到不能倒”的银行拆散的呼声日益高涨,同时公众还要求美联储公开其救市的暗箱操作,社会公众的愤怒可能迫使国会通过威胁高盛等华尔街大银行利益的提案。

  西方主流媒体后来将这一完全违反常理的事件,归咎于一位低级业务员按错了键盘引发的连锁反应,但是,作为高频率交易计算机程序的专利发明人的麦克斯·凯瑟事后明确指出: “2010 年 5月 6 日的股市暴跌,可以确切无疑地说是金融恐怖主义的行动,是高盛强盗发出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引发了市场暴跌,监管立法者本身就持有被监管银行、企业的大量股票,金融恐怖分子动用了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将利剑高悬于监管立法者的头顶,结果迫使监管立法者屈服妥协了,这是一个完全被操纵的市场,华尔街可以随心所欲决定市场的涨跌走向。”

  ①高盛操纵道·琼斯股指,需要同时做空成百上千支重要股票,倘若缺乏高盛公司作为高度统一的金融战争指挥部,几家金融垄断财团在多空下注和时机选择上进行分秒不差的配合,根本不可能将成百上千支股票在短短几分钟内打压数百点。正常的市场交易中成千上万的股票交易商心态各异,不可能协调一致在短短数分钟内采取统一的行动。这就充分显示出,美国所谓规范的股票交易市场已经部分沦为以高盛为首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掌上玩物,沦为大规模洗劫各国民众财富的金融战争武器。以高盛为首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平时对此加以掩饰,但是当其重大利益受到威胁时,就迫不得已暴露出险恶面目。

  由于当代世界已进入金融主导型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世界各国的股票、证券、期货、外汇、商品等各种市场,都已经通过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网络信息化相互密切连接起来,这意味着一旦拥有操纵市场的垄断力量,便能获取巨额利润,便能在高盛的纽约总部转瞬间发动全球范围的金融快速打击,将原本属于世界各国各个社会阶层的部分财富掠夺到自己囊中。正是这种巨大的利益驱动,使国际金融垄断财团彼此达成了默契,默认擅长投机的高盛为发动金融战争的统一指挥部,默认高盛作为操纵各种各样市场的世界主宰地位。

  总之,当代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具有许多新特征,其中,发动大规模掠夺财富的金融战争是关键性新特征。由此,引起高盛公司享有如此特殊的垄断地位,而新型金融战争高度垄断又形成人数极少的超级富豪,将全球各国的广大民众甚至实业领域的富豪都当成了捕杀猎物,还导致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实体危机、舆论误导、政府救市等都演变为金融战争的恶果和掠夺手段,并通过全球化将掠夺触角伸向了世界所有角落。

  二、金融危机变成华尔街垄断财团大规模掠夺财富的手段

    同 19 世纪和 20 世纪上半叶相比,当前美国的经济危机和经济复苏都出现了新特点,即不良的金融创新,创造出了天文数字的金融衍生品,由此引发的金融投机赌博、蓄意欺诈和有毒资产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规模,可以说金融创新工具创造出了这次史无前例的金融和经济危机。这次金融和经济危机具有影响美欧金融体系的巨大能量,次贷危机仅仅将这种巨大能量释放了一小部分。

  美国国会的调查报告称,政府和美联储的救市计划规模,超过了美国建国以来参加历次战争的军费总和,包括两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人们往往忽视这些巨大数字背后隐藏的深远意味。美国投入这种史无前例的巨大规模的资金救市,这本身就说明美国经济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危险和挑战,倘若不投入这样史无前例的巨资,就会遭遇更巨大的灾难。这次史无前例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并不会因为美国政府的刺激经济计划,实行以滥印发美钞的几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或某些经济指标暂时好转而得到根本解决,某些经济指标的上升只是大量输血后疾病症状的暂时缓解。

  当前美国金融和经济危机呈现的另一个新特点是,危机不再简单是无政府的市场自发力量作用的结果,而是美国金融寡头通过有意识操控政府和中央银行,影响财政、货币、市场规则、舆论导向等政策杠杆,获得了一定程度上人为操控危机进程的能力,并且已将危机作为获得巨大利益的金融战争武器,大规模掠夺社会各个阶层财富,并打击国际竞争对手,这就意味着金融财团及其在政府和中央银行的代理人,其实并不想通过制定有效的政策彻底克服经济危机,而是以治理危机为借口,推行维护金融等领域垄断寡头狭隘利益的政策,向世界各国民众转嫁危机损失,并掠夺更多的全球财富和资源。

  有人认为,当前股票、金融市场上欺诈行为泛滥不合理,但是不值得将其上升到金融战争的高度。倘若金融欺诈行为是偶然的或小范围的,甚至大范围也没有对整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这的确没有必要将其上升到金融战争的高度。但是,世人皆知金融和经济危机具有巨大的破坏威力,2008 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灾难,美国各种挽救危机计划的金额甚至超过了历次战争经费总和,就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称其造成的财富损失高达数万亿美元。倘若金融危机不再像马克思所处的时代那样完全是自发市场力量的作用结果,而是被人为用来获取巨大财富并造成巨大的经济破坏,那么就有必要从金融战争角度来考察金融危机。

  目前,美国金融垄断财团具有了一定程度的人为操控危机的能力,能够通过借贷杠杆、金融衍生品和货币政策,蓄意制造各种经济泡沫的膨胀并控制泡沫引爆过程,暂时缓解、推迟危机并促使其合并成更大的危机,这样就能将具有巨大破坏威力的危机作为武器,有选择地定向攻击国际对手以谋求世界霸权寻租利益,掠夺各国广大民众财富,并通过各种途径转嫁危机损失。

  从国际舆论现已披露的大量材料来看,美国次贷危机的酝酿和引爆过程都是美国金融垄断资本勾结政府、监管部门和美联储,经过长期精心策划安排而进行的大规模金融欺诈活动,掠夺了美国民众与欧洲、亚洲、拉美等各国的巨大财富,其所掠夺的财富和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了以前的殖民战争。2003 年前后,美国为摆脱网络泡沫破裂的恶果,采取了制造新的更大泡沫来挽救旧的泡沫的办法,华尔街金融机构纷纷放弃、违背了房地产行业规范,向缺乏偿贷能力和信用记录的人发放次级贷款。美国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房地产抵押贷款有着严格规范,要求购房人必须有能力支付约占房价总额 10% 的首付款,必须有稳定的收入、财产抵押和良好的信用记录,否则就会大大增加无法偿还房地产抵押贷款的风险。但是,华尔街金融机构居然普遍违反长期形成的行业规范,说明当时网络泡沫的破裂对华尔街造成了巨大冲击,迫使金融资本不顾一切采取非同寻常的欺诈手段刺激经济,故意设下骗局,发放明知最终无法偿还的房地产次级贷款,还蓄意以此为基础制造千百倍的金融衍生品谋取暴利。

  金融危机被华尔街当做金融战争武器,不仅体现在泡沫酝酿阶段,还特别突出地体现在泡沫即将破裂的危机引爆阶段。2010 年 4 月 16 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欺诈罪名起诉高盛财团,所依据的主要证据就是被揭发出的高盛总裁的电子邮件,这些证据表明高盛的总裁事先清楚地知道次贷危机即将爆发,但他不是指示下属将风险通知给购买次贷债券的投资客户,而是指示下属一方面继续兜售明知毫无价值的次贷债券,一方面大量下赌,购买次贷债券将会发生违约的信用违约保险,暗中设局做空市场,从而一旦次贷危机爆发时,就能谋取巨额暴利。次贷危机爆发后,有众多受害的中小投资者起诉高盛,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始终以证据不足而不予理睬。这次被揭露出的证据几乎是铁证如山、难以辩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再不理睬就会明显暴露其偏袒态度,不过,却依然在高盛自愿缴纳区区五亿美元罚款后撤销了起诉,这样就无法形成法庭判例阻止发生类似的金融欺诈行为。一位美国对冲基金经理在评论高盛行为的性质时曾说: “这些混蛋是多么的厚颜无耻,至少其他银行,你可以说他们只是水平不高---他们相信他们卖的东西,但他们栽了,而高盛是知道那些不良债券的本质的。这就是证券欺诈,而且是黑心到家的证券欺诈行为。”

  马克思曾预见到资本主义金融制度将会演变为巨大的赌博欺诈制度③,列宁也指出金融垄断资本必然贪婪追求垄断利润和世界霸权,其重要手段就是使全世界的竞争者在金融上处于依附地位④,从事投机欺诈活动的金融天才将获得大部分利润,并且破坏实体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作用⑤,这就意味着马克思、列宁已经预见到在特定条件下,帝国主义将会采取金融欺诈作为攻击国际对手的手段。列宁在实行新经济政策而扩大对西方开放的时期,还清醒地指出西方放弃了军事干涉政策,并不意味着同西方的对抗和战争威胁消失,而是战争从军事领域转移到了经济贸易领域,这是由垄断资本和帝国主义的本性决定的。

  列宁指出: “现在一个新的时期到来了,他们在战争中已经失败了,现在要在经济方面作战了。这一点我们完全懂得。我们从来也没有幻想我们打完仗,和平就会到来,社会主义牛犊和资本主义豺狼就要拥抱了。没有这样想。”

  三、华尔街操纵美国政府反复救市而掠夺民众财富。

  自从 2008 年美欧爆发严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以来,人们就接连不断听到各种各样的“救市”,从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下跪乞求,到美联储不断推出一轮又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还有希腊等欧洲国家接受了一轮援救计划,随后不久又因经济形势恶化接受了新一轮的援救。当前美欧金融和债务等危机呈现的重要新特点,似乎就是无休止的救市。这种救市行动的本质和产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美欧如此频繁实施巨资救市的效果却并不理想? 深入考察这些问题,便能揭开美国社会财富流失的秘密,便会发现经济全球化失控的原因在于私有制市场经济制度所决定的金融垄断寡头的贪婪本性,将酿造金融和债务等危机并要挟政府救市当成了大规模掠夺财富的武器。

  美欧政府和中央银行注入巨资挽救金融垄断财团的各种救市计划,本质上是金融垄断财团挟持公众银行存款和养老金等财富为人质,为不断获取超额利润而进行的一种新的剥削形式的创新,是以挽救危机为借口发动的掠夺全球民众财富的新型金融战争。尽管根据美国国会 2008 年底的调查报告,美国财政部、美联储至少投入了8. 5 万亿美元救市,这一数字超过了美国参与历次战争费用的总和( 包括两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 ,但是,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结束时经济状况反而更糟,经济增长几乎停滞而通货膨胀却日趋严重,其原因是高于历次战争经费总和的救市资金并未被真正用于挽救经济而是被用于挽救金融投机赌债、被当作金融战争的战利品落入了华尔街的腰包,难怪华尔街高管们接受政府援救后,毫不愧疚反而到海滨度假狂欢。

  2011 年 12 月,彭博新闻社对美联储公开的2. 9 万页文件进行了系统分析,惊人地发现早在2008 年秋季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之前,美联储已经开展了向华尔街银行的大规模注资救市行动。从2007 年 8 月到 2009 年 3 月,在没有美国国会立法机构知情和批准的情况下,美联储就秘密向金融体系注入共计 7. 77 万亿美元,美联储的注资行为是国会制定救市方案时需要参考的重要信息,而国会议员抱怨说他们完全被蒙在鼓里。2008 年10 月,讨论财政部的 7000 亿美元救市计划时,他们还完全不知道美联储对银行业已有大规模注资行动。

  美联储和华尔街早就知道即将爆发金融危机,早就知道美联储的大规模注资救市毫无成效,但他们却一面向国内外投资者蓄意隐瞒这些重要信息,一面以种种借口伸手向国内外投资者要求提供援助,如游说中国购买了数千亿美元的濒临破产的两房债券,明知救市毫无成效却以种种借口要求各国政府提供援助,主要目的显然不是挽救危机而是以此为借口掠夺各国财富。从救市规模远远超过了美国参加历次战争经费的总和,便可知道这种金融战争掠夺的财富甚至超过了世界大战。一旦贪婪的金融资本尝到了甜头,就会像嗜血鲨鱼一样不松口,不会放弃这种利用挽救危机为借口,不断掠夺各国民众财富的做法,这就是为何屡次救市而危机始终挥之不去的原因。

  美国参议院的桑德斯是个别坚持维护民众利益的政治家。2010 年 12 月,他撰写了《美联储秘密救市让人震惊掉了下巴》的文章,指出: “2009年在参议院的预算委员会听证中,我曾要求伯南克告诉美国人民究竟是哪些金融机构,获得了多少美联储的后门秘密援助,以及提供援助的具体条件是什么。当时伯南克拒绝了。一年半之后,我们终于揭开了美联储的神秘面纱……美国人民终于知晓了美联储披露的秘密救市信息,其细节令人如此震惊甚至到掉了下巴的程度,原来美国政府挽救华尔街的 7000 亿美元救市,同美联储的12 多万亿美元秘密救市相比仅仅是零头,美国所有大银行都享受到了美联储的秘密救市,而且还享受到了利率几乎为零的优惠条件,尽管美联储挥霍了如此巨额的美国纳税人金钱,但却没有要求接受援救的大银行努力重建经济并保护普通民众利益。拥有令人震惊的巨大权力的一小撮人,与美联储有着令人震惊的利益纠葛嫌疑,却得到了以纳税人金钱为代价的令人震惊的巨资援救,但与此同时普通民众的利益却被完全忽视了。”

  美国财经记者巴利·格里在《美联储报告揭开了2008-2009 年银行大掠夺的盖子》一文中写道: “获得利益输送的银行和企业,甚至没有被美联储要求报告资金的用途去向,美联储秘密救市的目的是用公共资金,弥补美国华尔街富豪进行金融投机赌博的亏损,并且为金融家和投机商创造条件来谋求更大的利润。美联储根据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不情愿提供的报告中,披露了美联储进行秘密交易的 2. 1 万条记录和数据,这些未经民选产生的中央银行家的行为未获国会授权和监督。这些文件披露了历史上对公共资源的最大规模掠夺,这种掠夺在共和党的布什总统任期内就开始了,而且在民主党的奥巴马总统任期间依然继续进行。组织这种对国库的掠夺的都是华尔街的长期内部人,如曾担任布什政府财政部长的高盛前总裁保尔森,以及担任奥巴马政府财政部长的美联储纽约分行的前总裁盖特纳等。”巴利·格里还指出,“美联储的文件显示,通过中央银行的秘密救市,美国私有银行、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坏账,被转移到了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但是现在为了避免美元衰落和美国政府债务违约,美国人民却被告知必须作出牺牲,这样才能减少政府财政赤字和国债。但是,由于挽救投机赌债造成了巨大财政赤字和国债包袱,这意味着民众必须作出巨大牺牲并陷入贫困,意味着工资锐减、大规模失业、削减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

  美联储秘密救市投入资金的巨大规模,反映了金融崩溃和金融犯罪的巨大规模,现在整个美国的金融资本主义经济都建立在庞大的庞氏骗局的基础上,而这个庞氏骗局或迟或早必然陷入崩溃。

  银行家从美联储获得极低利率的巨额贷款,然后再以三倍、四倍的利率借给政府,从中赚取了成千上百亿美元的利润,金融精英对经济体系的持续不断掠夺,表明主流媒体制造的种种舆论是谎言,如没有资金扶植就业、住宅、教育、医疗等,华尔街几乎已淹没在美联储提供的巨额资金之中。”

    综上所述,我们只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将政治与经济结合起来的跨学科和系统思维方法,将分析金融和经济危机与不同利益集团为追求经济利益进行的博弈联系起来,就不难看透美国金融垄断财团将金融战争作为掠夺财富手段的严峻现实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注释:

  ① Max Keiser and David DeGraw,“High FrequencyTerrorism”,May 11,2010,from

  ②[美]马特·塔比《高盛---巨大的经济泡沫制造机》,载于美国《滚石》杂志 2009 年 9 月。

  ③ 参见《资本论》第 3 卷,载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版第 46 卷第 499-500 页。

  ④ 参见《列宁全集》第 2 版第 28 卷第 134 页。

  ⑤ 参见《列宁全集》第 2 版第 27 卷第 242、432 页。

  ⑥ 列宁《在俄共( 布) 莫斯科组织积极分子大会上的讲演》( 1920 年 12 月 6 日) ,载于《列宁全集》第 2 版第 40卷第 73 页。

  ⑦“美联储曾瞒天过海秘密向大银行注资 7. 77 万亿美元”,参见新华网 2011 年 12 月 7 日。

  ⑧ Sanders, “A Real Jaw-Dropper at the FederalReserve”,from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金融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