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工艺美术论文 >

刺绣汴绣的传承保护与创新

来源:大众文艺 作者:李杉杉,章海虹
发布于:2018-09-14 共3064字

  摘   要: 汴绣文化产品近些年来发展迅速, 这导致了市场上汴绣产品的鱼龙混杂, 削弱了河南开封汴绣的影响力与进一步发展。文章通过对开封汴绣的发展历程及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的研究, 探析如何保护汴绣, 传承创新这门传统手工艺, 以推动其发展, 树立其品牌形象, 提高生命活力。

  关键词: 汴绣; 传承; 创新; 发展;
 

刺绣汴绣的传承保护与创新
 

  一、汴绣的发展历程简述

  1982年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的评比活动中, 汴绣被评为继苏、粤、湘、蜀之后的第五大刺绣, 2008年6月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起源于北宋, 最初服务于宫廷, 后流于民间, 它是开封地方文化艺术的形象载体和表现形式, 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近些年来汴绣名声日响, 坐稳了“北方第一绣”的位置, 其地位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确立。但针对近几年汴绣的市场发展现状来看, 当前汴绣到了其发展的瓶颈期。在现代经济社会中, 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生产方式的变化, 均要求汴绣的文化再生, 这是汴绣走出发展困境的必然之路, 要着眼于全局从整体入手, 改革创新, 同时要对汴绣的艺术特色进行发扬光大, 这也是汴绣保持个性特色的基本要求。

  二、汴绣在传承之路上的坚守

  (一) 汴绣人对汴绣事业的无私奉献

  汴绣大师王素花在她的一生中作品不计其数, 针来线往和汴绣打了一辈子交道, 免费培训了上千名汴绣绣工。与其他刺绣相比, 汴绣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如今, 很多年长的绣工熟练地掌握了技艺, 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本事到市场上赚大钱, 但她们为了汴绣的传承和发展, 他们选择了对汴绣厂不变的坚守, 作为师父, 培养着一代又一代的汴绣传人, 正是这份不变的坚守, 使汴绣艺术得以不断地传承和发展。汴绣通过纹样设计、人工绣制、文化鉴赏等环节, 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 而且提升了人们的文化审美需要, 体现了人类社会文化与心理的交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环境, 汴绣行业的人才短缺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单靠个人的力量传承汴绣是远远不够的, 运用整个社会群体的力量加强汴绣的传承已是当务之急。

  (二) 国家政府对汴绣发展教育的支持

  传统的汴绣是以家庭和拜师学艺的方式来进行教育的, 随着汴绣行业生产的扩大, 所需人员的增多, 逐渐演化成为学徒工式的培养模式。就目前经过十几年非遗保护工作总结的结果显示, 开封当地的汴绣行业工作者通过让汴绣进校园进社区的方法, 动态和静态展示相结合的方式, 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并了解喜欢上汴绣, 还有更深一层次的就是走进课堂, 作为一门课程让大家去接触, 和高校合作, 使汴绣在人才培养上面不断的进步发展, 人才培养之后也可以解决人员的就业问题, 达到双赢的局面。但另一方面一个合格的绣工从入门到出师, 少则需要两三年, 多则需要四五年, 学生仅经过不到半年的学习往往连基础的针法还没有完全掌握。虽然效果不是很显着, 但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不难看出, 国家正在逐步地重视、解决这些问题, 汴绣的兴起指日可待。

  三、汴绣在创新发展中的改变

  (一) 汴绣产品种类更趋多样化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审美价值的提高、需求的变化以及生产方式的多样化发展, 人们

  对汴绣产品的要求同样也在变化。汴绣的第三代传承人王素花大师早已有所预测, 她把800多年前300多个绣女的绣编收集起来, 采取了挖掘、继承、发展、创新这条路, 背负着把汴绣做大做强的使命, 提出“要让汴绣走向人民生活当中去, 不能仅仅绣制欣赏品, 要开拓产品的种类, 如服装、饰品、帽子、鞋子、围巾、手袋、床上用品等, 来丰富人们的生活, 让老百姓都能买得起、用得上汴绣。”将汴绣这个充满浓厚民族文化的艺术运用于现代的服装、家纺、装饰品等设计中, 不仅给古老的文化赋予了生命力, 也为当代设计拓展了新的设计构想, 更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二) 汴绣针法及材质的创新追求

  王素花作为“民间文化杰出汴绣传承人”的民间工艺师, 如今83岁的她仍在为汴绣的传承坚守着, 她办的民营博物馆展出了231件精美作品, 对绣品有着严苛的标准, 女红的作品她都要一一过目, 如达不到标准“平, 齐, 细, 活, 光, 亮, 净”就要返工。此外, 独特的针法也是制作精良的保障。建国初期, 开封汴绣厂刚刚成立, 传承下来的针法只有十几种, 为了扩大发展, 汴绣艺人开始广泛搜集民间的刺绣工艺技法, 其中学习借鉴苏绣、湘绣针法五种, 创新针法十种, 包括水纹蒙针绣、悠针、云针绣, 双合针绣、羊毛绣、席蔑绣、包针绣、麦子绣、接针绣等, 用各种针法穿插结合, 使画面具有主次感、空间感。

  汴绣的材料也非常普通, 包括绣线、布、绣架和绷子等。然而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进步和流行趋势的变化, 面料材质、绣线等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品种, 汴绣市场也根据这个现象作出了调整和改变。传统的汴绣底布为密度很高的塔夫绸或者杭州缎, 绣线采用蚕丝线, 而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从布的种类上分, 大致包括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化纤布等。植物纤维布包括各种纯棉、麻和棉麻交织布, 一般较细软、轻薄的棉布适合做绣地;动物纤维布包括丝绸、软缎、乔其纱、羊绒、纯毛呢等, 适合用纯丝线刺绣;化纤布由于熔点低, 不耐高温, 所以化纤布一般不用棉线、丝线来刺绣, 更适合做机绣或丝带绣、珠绣、亮片绣等。根据针法材质的不同特点而选择适合于画面表达形式的针法材质种类, 丰富它的表现形式。

  (三) 汴绣与现代流行元素相结合

  现代流行因素的增加也会给设计带来无穷无尽的改变, 现代人们在追求绣品精美的同时, 应该更深的挖掘传统文化和艺术创作、流行元素之间更深层次的东西, 这样才能更好的将传统艺术融入到现代设计中。

  研究汴绣的类型及特征, 传承及发展等内容, 能够明确汴绣未来行业的发展方向, 乃至对整个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 我们看“四大名绣”之首的苏绣在当代服饰领域的应用发展要成熟的多, 包括对我国高端服饰品牌的打造, 尤其是高级定制类品牌, 如婚纱、礼服高定品牌——兰玉, 自幼从母亲那里继承了苏绣的手工艺并在她的同名品牌礼服中加以设计应用, 使中国的苏绣走出了国门, 走向了国际化的时装舞台, 对增加品牌内涵、品牌文化, 增加附加值有着很大意义, 这是一个值得汴绣行业从业者学习的良好示范。利用民族文化设计发展的过程, 提出多种视觉创新设计手段以实现传统文化的设计增值, 既保留了传统的基因特征, 又创新性地挖掘了其遗传因素。正是有了兰玉把传统苏绣与现代流行元素、现在流行趋势与审美等的结合才有了苏绣发展愈来愈成熟的今天, 第五代汴绣传承人李鸣说“以前奶奶 (王素花) 的作品都是以大幅历史名画为主, 对于现代的人来说许多人欣赏不了。所以在我这一代需要也有必要在汴绣的风格和绣品种类上做调整, 绣品多用色简单, 灰黑色系, 打破了以前整幅作品姹紫嫣红的感觉, 更加简约、时尚、高级有质感, 同时把传统文化和流行色、流行主题、现代审美观结合起来, 追求这样的意境。”可见, 汴绣也在根据流行趋势的变化而做出改变, 我相信, 不久的将来, 汴绣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好。

  四、总结

  总的来说, 时至今日许多传统技艺虽然被各级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来加以保护, 但还是有很多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在汴绣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之路上, 要勇于向市场挑战, 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产业整合, 实现与时尚产业、流行趋势的结合, 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坚守汴绣品牌, 在其自身的发展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们相信, 作为五大名绣之一的汴绣将真正实现其艺术价值的提升和文化产业的振兴。

  参考文献:

  [1]曹增军.开封汴绣[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3.
  [2]郑高杰, 陈明珍.现代汴绣绣品的变迁[J].四川丝绸, 2008
  [3]周萍.论宋绣与汴绣的盛衰演变[J].丝绸, 2011.
  [4]王素花.开封汴绣的现状及发展探析[J].北方文学, 2011.
  [5]王安霞.石芸祯.西壮锦纹饰的视觉创新设计研究[J].设计, 2018.12.

作者单位:
原文出处:[1]李杉杉,章海虹.汴绣在传承与创新发展中的坚守与改变[J].大众文艺,2018(16):48-4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工艺美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