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工艺美术论文 >

中西包饰艺术的演化及金工艺术的应用

来源:艺术与设计 (理论) 作者:刘晓文
发布于:2020-02-24 共5961字
金属工艺学论文第六篇:中西包饰艺术的演化及金工艺术的应用
 
  摘要:文章回望古代金工艺术的精髓, 从当代的包饰设计出发, 通过对古今中外金属包饰设计的分析, 结合现代包饰设计的具体要求, 从其艺术价值、风格特色等方面来探究当代金属工艺包饰设计。找寻出金工艺术与包饰艺术融合的方法。希冀使流金溢彩的古老文明焕发出新的能量。
 
  关键词:金工艺术; 包饰设计;
 
  Introduction to the Package Design of Metal Craft
 
  LIU Xiao-wen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Abstract:Looking back on the essence of the ancient metalworking art, starting from the contemporary package desig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etal package design at all times and in all over the world,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modern package design, to explore contemporary package design of metal craft from its artistic value、style and so on. Find out method of the fusion between metal art and package art. Hope to make the golden excessive of ancient civilization gives new energy.
 
  引言
 
  设计, 行至今日, 已经不再只是满足人们对功能性的追求, 设计受众越来越多的需要设计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心理感受。近年来对于手工艺的推崇, 也逐渐进入设计人的眼界。人类先民创造的精湛的手工艺术与技术, 在当今的机械化大生产的背景下, 是当代人难以企及的。但此时我们应当警醒, 如何将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让更多的人欣赏, 如何将这些卓越的工艺文化被更多的人认知, 则成了我们当今设计师亟待思考的命题。
 
  金属的发展历史, 人类不断地探索金属的性质与金属散发的美丽光芒, 并且应用各种工具对金属进行加工和装饰。在数千年的历史中, 对金属的加工工艺的完善, 丰富了人类的工艺美术史, 金属工艺成为重要的一部分。金属工艺在整个工艺美术历史中, 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这种美丽的耀眼的工艺文化的光芒也伴随着历史的发展直到今天。
 
  作为与人类文明发展并行的服饰文化中, 包饰一直作为点睛之物存在。包饰的演变历程也正如设计的发展过程一样, 经历着从单纯的承担实用的用途演变为功能与装饰结合的转变。在今天, 包饰已不仅仅是服饰的配搭, 已经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艺术品存在于时尚领域。而作为包饰的主要受众, 独立女性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包饰带给她们的最初的便利, 更多的追求包饰的品位、材质、以及愈加精细的做工。
 
  一、金属工艺进程
 
  在人类历史中, 对于金属的驾驭, 是文明能够经久不衰地前进的前提之一。冶金术的发明、金属的使用, 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冶炼金属的技术, 为后来金属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材料上的准备, 自此, 我们的祖先们开始利用金属, 开始对金属进行加工, 形成了丰富的金属加工工艺的技术体系, 从而创造出了辉煌的金属工艺艺术宝库。
 
  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巴比伦人、亚述人和波斯人在金属工艺上成就颇丰, 其中以金属铸造品和手工锻造品堪称金属艺术的典范。位于东亚的华夏民族, 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创造了以铸造工艺着称的青铜器艺术, 独具东方的神韵和艺术魅力, 在世界金属艺术中独树一帜。在亚洲发达文明的延续和传播下, 金属工艺技术被传向遥远的地中海, 克里特岛和迈锡尼文明中辉煌的黄金饰品成为欧洲人审美精神和艺术风格的基础。
 
  人类对金属工艺技术的探索掌握, 也促进服饰文化的辉煌, 大量基于对金属性质掌握的金属工艺的创造, 使得服饰文化史不仅仅只是纺织品的天下, 金属的出现, 为服饰文化添了最闪亮的一笔, 从头到脚的服饰品中都出现了金属, 辉煌的金属工艺技术也使得服饰品更为华丽精美。头饰、颈饰、肩饰、包饰、甚至鞋子, 都与金属工艺有了深厚的渊源。
 
  二、中西包饰艺术的演化
 
  (一) 中国包饰
 
  在中国的服饰历史中, 包饰是伴随服装的发展而演变的。中国历史发展而来, 智慧的古人, 更是创造了许多以实用为原则的包袋, 比如草编的草篓、草筐, 或者是纺织品简单缝制的袖袋、褡裢等。这也是历史中民间广泛使用的用以盛装物品、钱财的具有包袋意味的产物。
 
  至于具有装饰意义的包饰的出现, 则可以追溯至秦汉时期, 那是的官员被要求需要佩戴一种叫做“绶囊”的物品用以显示官职的高低, 这时的绶囊已经加以装饰, 常常用当时较为流行的图样进行装饰。
 
  在中国服饰历史中, 提到包饰, 我们不得不提到“荷包”。荷包, 是古代人们随身佩戴的装饰小袋, 最初用于盛装细碎小物, 后用于装饰。清朝的官员则必须佩戴荷包, 或悬于腰带, 或持于身前。材质的选择, 工艺技术水准都堪称精细。
 
  1. 荷包
 
  荷包, 也称香包, 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制作佩戴, 香包已经成为日常饰物, 离骚中:“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这里的“秋兰”即香包中香料的一种。汉代末年未成年男女都是要佩戴香包的, 唐宋时期, 香囊成为仕女的佩戴品, 而男吏也已经开始佩戴荷包, 这时的荷包与现代包的概念是一致的, 用作收纳。装细物手巾。
 
  荷包的材质多为织物, 但在工艺美术史上, 仍旧有金银制成的荷包, 在这里, 包的概念被淡化, 而装饰的概念得到提升, 更多的是一种配饰, 彰显自己的地位与喜好。而用金属制作荷包, 常常运用雕镂、鎏金、珐琅等手法, 鎏金上文已经提及, 雕镂, 这种手法是一种深加工的方法, 即在器物成型之后, 为了提高其艺术性, 用刀在银器表面刻画, 技艺高超的工匠不需要纹样, 只需信手雕刻。这种手法给人以精致之感。
 
  古时的民间, 手工业的繁荣鼎盛, 仰仗金属工艺的提高和完善, 包饰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 民间许多实用物品都展现极高的金属工艺技术水平。
 
  2. 火镰
 
  火镰是一种取火器物, 由三部分组成, 分别是火石火绒和钢条, 火石是一种经过河水冲刷, 坚硬的石头, 能够经过撞击擦出火花:火绒则是艾蒿的嫩叶经过晾晒揉成絮状, 当做火引。钢条则是火镰的主要部件, 在钢条上往往有繁缛的装饰, 有的还将皮革镶嵌在钢条之中。在火镰的口部往往装有带磁性的铁皮, 不用时自动合拢, 防止零部件的丢失。火镰在藏族陕北地区尤为盛行, 在上世纪80年代, 在陕北的农村, 火镰依然在为人们提供火种, 正是这种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艺术品点亮了中国工艺美术史的火把。火镰的装饰工艺也很复杂, 其主要运用的金工技术有錾刻、镶嵌和鎏金, 我们通常见到的火镰往往是银质的外壳, 在这种外壳之上, 利用金属的錾刻工艺, 錾出具有装饰意味和民族特色的花纹, 再结合火镰的形状, 利用镶嵌工艺进行点缀, 火镰所表现出的艺术风格, 是精致而又不脱离民俗的一种平民艺术。
 
  上文所提到两种金工艺术錾刻和镶嵌, 錾刻是利用金属的延展性进行金属加工的方法, 这种雕刻方法的运用与先民最早使用“刻”这一方法有关, 中国先民对尖状工具的使用, 对金属的錾刻工艺起到关键作用。錾刻工艺可以浮雕出繁缛的纹饰, 给人一种华丽的艺术感受, 这种手法不仅过去被广泛运用在包饰上装饰部位, 今日, 依然有包饰上利用錾刻工艺做出的花纹。中国的錾刻在唐代受到波斯、印度和西域游牧民族的影响, 大部分以华贵的錾花装饰为主。
 
  镶嵌则是依照设计纹样, 在金属表面嵌入另外一种较为华丽之物的表面装饰工艺, 装饰物有金属和非金属, 金属类有赤铜、金、银, 若是金银, 嵌入后便可用错石将之磨平错光, 谓之金错银错, 非金属类则是利用绿松石或者玉石玛瑙珊瑚等材质进行镶嵌。镶嵌的风格总是带有皇家的感受, 这种工艺往往是高贵的象征。
 
  鎏金工艺的过程是利用水银和金以1:7的比例混合而成, 形成金齐, 经炭火高温熏烤, 让水银蒸发, 金则固着于铜器表面。鎏金的优点在于加工时比较简单易行, 可以在任意表面任意部分进行处理, 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这种方法常用于高档银器, 显得金碧辉煌, 繁缛富丽。
 
  (二) 西方包饰
 
  西方包饰贯穿整个西方历史, 从古代时期、中世纪时期一直发展至今。西方包饰主要以袋和篮为主。
 
  袋分口袋、钱袋、手包这几种类型。这些钱袋与手包往往比较讲究, 运用十分精细的工艺制成, 除了大量运用刺绣工艺, 金属工艺也是其主要制作工艺, 通常用珐琅工艺结合镶嵌工艺, 呈现出奢华极致的艺术效果。此时的钱袋不仅仅用作实用, 更多的是用作装饰之用, 彰显主人的财力。19世纪的欧洲妇女常常提携一个小型的包袋, 袋多是女用晚装袋, 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手包。这种手包多使用纯银做梁和提链, 在梁上, 往往使用镂刻或錾刻, 或者铸造出精美的花纹, 还有运用镶嵌工艺嵌入华贵的宝石。袋体使用极细的银丝环制作, 环环相扣, 或是编制成精细的袋体。由于银丝很细, 袋体微坠, 手摸有丝绸般光滑的质感, 手提提链, 袋体波光粼粼, 有温润的色泽, 犹如水帘般清新雅致, 这种手袋珠光宝气, 珍罕至极。
 
  篮子多以红酒篮, 面包篮为主, 是使用银片经剪切法或镂空后制成, 这种篮也有用较粗的银丝编制而成的, 篮有各式提手。
 
  通过分析中西方包饰的演化发展, 将金属艺术应用于包饰的设计, 找到两者融合的契合点。
 
  三、金工艺术于当代包饰的艺术体现
 
  在崇尚个性与前卫的今天, 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包饰已不仅仅是其古老的用于包容杂物的意义, 更多的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品位与独特个性的展示, 也是当今社会人们对细枝末节的追求和对极致的崇尚的具体体现。对于追求高消费水平、高欣赏水平的人们来说, 对包饰的要求更多的是奢华与独特, 于是, 手工打造的高级定制的包饰便有了市场, 而这种彰显精致生活品位与社会地位的物件, 需要与其作用相当的材料进行制作, 所以, 金银等贵重金属、钻石和珍珠等宝石便成为当代高端包饰材质的主要选择。在工艺上, 高级定制的要求便定义了其工艺的繁缛精致以及设计的独特, 从这个立场出发, 它不仅需要有奢靡的气势, 精湛的工艺, 还必须拥有贵金属打造的高身价, 当然, 最不容忽视的便是运用设计语言更好的诠释设计与工艺。
 
  在现代金属包的设计中较常使用的金工技术便是锻造、镶嵌、錾刻等, 往往运用锻造工艺确定包饰的外形, 而镶嵌和錾刻工艺更能突出装饰的效果, 现代包饰应经走出了古老包袋呈现的沉闷情调, 转而走向怪诞、独特的造型。但是, 无论多么追求时尚与特别, 奢华的品质是金工艺术包饰永远不变的特质。
 
  如何将金工艺术与现代包饰设计的时尚感相融合, 如何在极具个性特色的设计中仍旧能保持高级定制珠宝包的纯正血统, 这是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在这一方面, 有两个必要的前提, 一是设计思路, 二是制作工艺。
 
  (一) 坚持设计创意
 
  要将包饰的设计留存于时尚浪潮中不被荡涤殆尽, 只有坚持做到设计思路的转变, 在设计过程中推陈出新, 与当今的时尚元素, 流行趋势相融合。在现代设计中, 人们开始更注意材质本身的美感, 这其实是与中国古代典籍《考工记》中的“材有美, 工有巧”相统一的。尽管现代设计更加追求自我和随性, 一次邂逅, 一阵芬芳的气味都能带给设计者创作的冲动。正是这种因人而异的感受, 才使得当代设计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诚然, 这种单纯追求个人感受的设计思路会引发设计水准的良莠不齐, 但广阔新颖的设计创思仍旧是现代包饰设计的必要条件。
 
  传统的金属工艺包饰, 以贵重金属作为主要的材质, 其价值是由贵重金属材质本身的价值所体现的, 在当下的设计环境中, 判断一件设计作品优劣的标准, 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对作品材质、工艺的评判上, 更多的是基于材质, 对作品进行设计构思和工艺精湛水平的衡量。所以, 设计创意, 已经成为决定这件设计作品艺术水准高低的决定因素。在现如今人人彰显自我的背景下, 传统的审美取向已经不能满足所有消费群体的要求, 于是, 更为怪诞的设计作品层出不穷, 在各个品牌的发布会上不断出现独特审美的设计作品, 也正是这样, 传统的奢侈品品牌已经不能满足所有人的口味, 于是具有独特审美的, 标新立异的独立设计师品牌也就在这种环境中应运而生。
 
  (二) 手工艺的复兴
 
  至于制作工艺方面, 只有坚持精湛细致的雕琢水平和对于细节的无畏追求, 才能真正与高级定制珠宝包饰的精神相统一。在技法上, 传统金属工艺必然是实现优秀包饰设计作品的前提, 锻形、焊缀、錾刻、镶嵌, 这无一不需要精湛的金工艺术作为前提和保障。作为包饰设计制作中非常重要的金属工艺, 也需要在设计创意的基础上, 发挥出消费群体所能接受和喜爱的艺术效果。金属所呈现的不同的色泽与光彩, 也是现今设计师非常乐于追求的, 无论是在服装、珠宝, 还是在现在的高级包饰上, 都较多的利用这种独特的材质的光泽。而通过不同的金属工艺技术对金属进行处理, 也能制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或是金属着色, 或是金属表面的肌理, 都能从不同的角度, 实现设计的不同诉求。年轻设计师应当把握国际设计的脉动, 更应扎根于丰富古老的金属工艺沃土, 将设计作品更全面的解读和诠释, 现如今,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手工艺带来的复古感, 手工艺复兴已然小范围展开。这种手工艺呈现的特殊的人文气息和温润感, 是现代社会机械化大生产所不能替代的。于是,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要求设计本身不仅仅是体现功能性, 设计更应该体现人文关怀。
 
  当代包饰设计需要结合时尚与文化两方面, 一方面要顺应时代的潮流, 要符合这个时代的眼光, 另一方面还应该不能脱离文化的内涵。在当今复古风潮盛行的设计领域, 装饰艺术与手工艺术所带来的心灵的慰藉, 是许多设计受众所追求的。更多地把古人精湛的技艺与现代设计创新的思路相结合, 才能设计出高文化水准, 高审美情趣的作品。并且能够使得这些作品在审美和实用角度都符合现代人的要求。当今的设计环境中, 一味的推陈出新或者是一味的追求陈旧, 都是不恰当的。对于当代金工包饰的设计, 应一部分消费群体高级定制的需求, 崇尚对品质的追求, 对于这种要求, 就需要我们运用最富时尚的眼光、最精确的设备、最细致的工艺来进行这种高级定制的设计制作, 集合手工艺技术, 满足一部分人群对设计品质的要求。设计作品是设计师与设计受众心灵交互产生碰撞的产物。从这一方面讲, 制作工艺其实不单单是实践的过程, 更是一种进一步设计的过程。只有将传统手工艺带来的艺术表现效果与前卫的设计创思和合理的设计原则相融合, 才是一个称得上完整的设计过程。
 
  四、结语
 
  纵观古代中国, 辉煌的金属工艺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 通过对金属的各种加工工艺的掌握和使用, 创造出了丰富而又永恒的中国工艺美术史。而在当今世界, 将古老经典的金工艺术与现代的时尚包饰相联系, 将两者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是我们从事装饰艺术设计和金工专业的从业人员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何堂坤.中国古代金属冶炼和加工工程技术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9:5.
  [2] 刘玉平.洋古董银器[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3:10.
  [3]唐绪祥.西藏藏族金属工艺纪实[J].装饰, 2006 (10) .
  [4]王汉卿.金属装饰艺术教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4.
  [5]田子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 2010:4.
  [6]邹宁馨、傅永和、高伟.现代首饰工艺与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5:7.
  [7]曹燕萍.金银器[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3:8.
  [8]周尚仪、赵菲.世界金属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6.

点击查看>>金属工艺学论文(优选8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北京服装学院
原文出处:刘晓文.浅谈金属工艺之于包饰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2(10):91-9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工艺美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