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顾炎武对叶音说、古声调及韵谱的认知(3)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1-28 共5550字
  然而,受其复古思想的影响,在如何认识古今韵谱及用韵之异这个问题上,顾炎武并没有将其语音史观贯彻到底。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顾炎武批评宋人改并唐韵韵目的行为乃“师心变古”.《唐韵》(即《广韵》)206 韵之分,发展到宋元之际已经无法适应当时的实际语音系统以及诗文用韵的现状,于是出现了改并 206 韵而成 107韵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和《古今韵会举要》。这本是韵书发展的自然之理,但顾炎武却批评这种改并行为是“师心变古”,认为这种改并导致了古音的消亡,也使得三代秦汉有韵之文无法阅读。他说:“自宋《礼部韵略》专为科举之用,病其繁复,一切删而并之……昔人并收之苦心没而不见,后之学者面墙之立,既罕淹通胶柱之调,复多拘阂。故宋韵出而古音乃全亡矣”;“《唐韵》分部虽二百有六,然多注同用。宋景佑又稍广之,未敢擅改。昔人相传之谱,至平水刘氏,师心变古,一切改并……后代词人因仍莫觉……而三四百年无能辨其失者,又可与言三代秦汉之文乎?”[4]30不可否认,韵部的改并变迁的确使得人们从后世的韵书中看不出前代的声韵体系,但这种变迁是顺应语音发展变化的自然结果,并非“师心变古”.
  
  其次,顾炎武将后世用韵不同于前代归咎为后人之失。在《音学五书序》中,顾炎武依据先秦、秦汉、六朝、唐宋及其以降诗歌词赋的用韵实际,总结了古今韵部演变的两大关键点:一是到六朝时期“今音行而古音亡,为音学之一变”,二是到宋元之际“宋韵行而唐韵亡,为音学之再变”.同时,顾炎武还说:“世日远而传日讹,此道(引者注:指古音之道)之亡,盖二千馀岁矣。炎武潜心有年,既得《广韵》之书,乃始发寤于中而旁通其说。于是据唐人以正宋人之失,据古经以正沈氏、唐人之失,而三代以上之音,部分秩如,至赜而不可乱。”[4]2-3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方面,顾氏在语音史观的指导下梳理了从古至今韵部演变的脉络;另一方面,在如何看待这种演变上顾氏并没有将其语音史观贯彻到底。
  
  面对古今韵谱及用韵之异,顾炎武之所以会提出上述批评,主要是因为他是站在恢复古音的立场上看问题的。这也正如李开所说,“炎武以上古权衡中古,坚定地返回上古,乃至否认语音从上古到中古的发展,把中古本来是正确的归部也说成是错误的……还责备后世中古读法不依上古,这显然是错误的指导思想……这一点,顾炎武违背了陈第‘时有古今’的语音发展观,也违背了顾炎武本人反复强调的语音发展史的初衷”[12]19.
  
  作为清学的“开山之祖”,顾炎武在古音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清代的古音研究之所以硕果累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对前人所提出的语音史观的坚持和对顾氏古音学之新认识与新方法的继承。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在理解顾氏之语音史观的时候还存在着一些误解,顾氏之语音史观本身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彻底性。对这样的问题或现象加以再认识和再梳理,对于我们全面继承和发扬顾氏的古音学思想是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陈第撰,康瑞琮点校。毛诗古音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 张民权。清代前期古音学研究(上)[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3] 戴震。声韵考[M]//戴震撰,张岱年。戴震全书(三)。合肥:黄山书社,1995.
  [4] 顾炎武。音学五书[M].北京:中华书局,1[5] 朱晓农。顾炎武的“四声一贯”说[J].温州师院学报,1987(1)。
  [6] 高天霞。顾炎武《音论》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0.
  [7] 张玉来。周秦时代汉语声调的分布及其语音性质[C]//董琨,冯蒸。音史新论---庆祝邵荣芬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8] 周祖谟。古音有无上去二声辨[C]//周祖谟。问学集(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66.
  [9] 江永。古韵标准[M].丛书集成初编本,1936.
  [10]黄易清。吴棫《韵补》与《诗补音》古音系之比较[J].语言研究。2007(2)。
  [11]赖江基。吴棫所分古韵考[J].暨南学报。1986(3)。
  [12]李开。汉语古音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汉语言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