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放妻书是唐宋时代的休书,性质与现代的离婚协议书更为类似。《敦煌契约文书辑校》中辑收了 10 篇放妻书。放妻书的格式研究由标题;主体行文;署时和押签;格式特点几个方面组成,其中主体行文有放妻缘由;放妻措施;结尾祝福;见证人。放妻书和此类契约文书均有框架稳定性、元素通用性、见证嵌入性等特点。语言分析选择 10件放妻书中频繁出现或有代表性的词语从词源义、语用义等方面举例进行解读。放妻书的语言包括爱情语言;夫妻背离语言;常用习语和其它。当时此类文书语言风格呈现出的时代生活特征有婚姻观念里,夫妻感情受到注重;婚姻关系里,夫权文献弱化,妻权有所增益;婚姻中的族权地位不可忽视。此外,古代应用文与现代应用文的共同点与不同点随之呈现。通过对放妻书的研究,应用文的功用更显立体。
关键词:放妻书 格式 语言 应用文 时代特征
the Documentary Study on the FangQishu in Dunhuang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rmat and language of the divorce announcement fromthe aspect of the applied writing, which studies on FangQishu in Dunhuang as well as refers toten pieces of the Compilement of Tilie Document in Dunhuang. Main content is divided into the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format, language study, summary and so on. Format analysis isgiven priority to with frame, analyze the documents of title, why divorce, divorce measures, atthe end of blessing, witnesses, agency and then sign and so on, through the analysis summaryformat and FangQishu such contract documents stability framework, elements, generality andwitness embeddedness, compar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practical writing format.Ofthem, the analyses of language are focused on the the interpretation of frequent or typical wordsin the perspective of etymological along with pragmatical meanings. By this, readers can have aknowledge of changes about status, including the right of husband, wife and clan. Besides, the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applied writing in the ancient time and in the contemporaryage are clearly shown. In conclusion, the function of applied writing enriches based on thisresearch.
Key words: Divorce announcement; Format; Language; Applied writing; Era characteristics
一、引言
一直以来,人们最常知道的古代离婚文书大都是休书,确实历代离婚文书都是以休书为主。休书中男方为主动方,女方为被动方。而唐宋时期的休书更适合被视为离婚协议书,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有敦煌出土的一批“放妻书”。
(一)敦煌放妻书
十八世纪初,敦煌出土的一批古代文献中包括了放妻书。经过敦煌学学者们的研究认为,这批放妻书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离婚协议书,所处时代为唐宋时期。
明清的休书多会以明确的七出之罪休掉妻子,但在敦煌放妻书中,语气都很温和,只用“相离”、“分离”、“离别”这样的语词,文书中写到的“放妻”原因多样,另外,还交代财产分割,并对都对过往的幸福结缘表示肯定,多用“伉俪情深”、“恩深义重”、“花颜共坐”等情深辞藻。并且放妻书中没有单方面指责女方的过错,而是认为导致婚姻不幸、家庭关系不和谐的责任由夫妻双方承担。
放妻书作为我国敦煌的离婚契约文书,在应用文发展中定会发挥过作用。其所在年代、文书内容、文本样式、文书功效等各个方面都是值得一再探究的。从对放妻书不同角度的研究,便能不同角度得到更多样的观点、结论以及提出更多研究话题,从而延伸到各种学术范围内。本次则会从应用文角度入手,进入对放妻书的文书研究。
(二)敦煌契约文书
敦煌契约文书作为我国古代应用文的一部分,其既有应用文的特点,也有其自身独特的亮点,同时也作为敦煌社会文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这些契约文书具象记录了唐、五代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能够对当时的社会生活面貌做出相对真实的反映,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根据前人的整理,敦煌契约有部分契约式样,是为人们书写契约提供格式的,也称作“书仪”。其中“放妻文书”便是其中所包含到的。
(三)古代应用文与现代应用文
古代应用文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其讲究的是语言、修辞、风格等方面的艺术表现以及体现人文情怀。古代应用文的叙述说明必然是不会缺失的部分,此外,古代应用文的擅用议论抒情,内容上的表现手法更显生动多样,多用修辞,典故丰富,辞藻华丽多变,感情描写细腻。所以我国古代应用文不仅在其用途方面体现了价值,更是在文书格式、语言艺术等方面体现出其特有价值。
现代应用文的写作在格式和用途上和古代应用文相似,但在其它方面却有很大不同与变化。固有的格式和叙事说明的目的不变,变化的是行文风格和语言特点。现代应用文凸显其叙事功能,加强对格式的要求,语言平实无华,不推崇抒情和多变的艺术手法。
古代应用文与现代应用文在特性方面都具有价值的实用性和建构的模式性,功用方面则均具备法规准绳功用、指挥管理功用、联系协调功用、宣传教育功用以及凭证依据功用。
本次从应用文角度切入对敦煌部分契约文书的研究,也是希望能在了解到敦煌文化的同时得到更多当时时代下应用文的生长状况,以便于对比现代应用文在秘书工作乃至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二、敦煌放妻书研究概况
前人对于敦煌放妻书的研究要从日本说起,日本学者仁井田升是最早涉入放妻书研究的,相对来说,中国对敦煌放妻书的整理研究起步稍晚。
研究对象方面,前人对放妻书的研究角度多样,研究对象的数量与内容变化也相当明显。20世纪40 年代到 1998 年期间,对于放妻书的研究几乎都是对其的整理辑校。《敦煌资料》(第一辑)中收录了包括名籍、地亩文书、放妻书等 170 多件原样文书;《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辑中收录到 7 件放妻书,对学界产生较大影响;《敦煌契约文书辑校》共收录10 件放妻书,此次收录放妻书的数量最多,校对最为详细。其它的涉及到放妻书的校录的研究还有黄永武的《敦煌宝藏》、上本达郎和池田温的《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契约篇》,其中的研究辑录相对较零散。20 世纪末到 21 世纪,对放妻书的研究更多的便集中在其本身的内容上。其中,谭蝉雪、王斐弘、杨际平、刘文琐、乜小红、胡翠霞、耿静等人各自从不同角度对放妻书做出分析,有些研究还延伸到妇女地位、婚姻制度层面。
研究方法方面,目前对放妻书研究的研究方法也并不单调,前人或是通过统计法对其进行整理收录,或是用阐释法对放妻书的内容做出分析,或是用比较法将放妻书与尼雅佉卢文离婚契、穆格山粟特文婚约等其他契约文书做比对。
前人从对放妻书的整理辑校到对放妻书多角度的分析研究都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其中多是以放妻书为对象研究婚姻制度、婚姻文书。文书和应用文方向的研究相对薄弱,希望通过此次探讨,为这方面的研究尽出一份力。
三、放妻书的格式研究
放妻书作为敦煌契约文书,其格式要求必然不容忽视,格式对于应用类文书来说,更是不可或缺并且首当重要的部分。现代社会中一份格式错误的文件会失去其原本应该具有的效力,政府公文格式错误会被驳回,耽误行政;法律文件格式不规范,丧失法律效力;入档文件格式不对,无法归档保存等。这些都是确切存在的事实。以下首先以沙知的《敦煌文书契约辑校》为依据,根据其中对于放妻书的整理,列出以下表格,以便于比较研究放妻书格式。
表 1 放妻书格式分析表
以下便以斯0343 号放妻书为具体示例并结合其它 9 份放妻书的共同点对“放妻书”的格式略作研究。
敦煌文书斯0343 号“放妻书样文”例[1]: 某专甲谨立放妻手书盖说夫妇之缘,恩深义重。论谈共被之因,结誓幽远。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年结缘,始配今生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怨家,故来相对。妻则一言十口。
夫则口木生嫌。似猫鼠相憎,如狼口一处。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媚,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于时年月日,谨立手书。
(一)标题
“放妻书”中“放”的意思,《辞源》有“抛弃,放逐;释放,开放”的解释。《辞海》 有逐也;释也;散也”的释义。由此可见,“放”字有解脱约束或使之脱离的含义。
从此层意思来看,用“放”字依然带有男尊女卑的思想,“放妻”的主语是夫,夫方是放妻动作的发出者。但是与“休妻”相比,“放”所体现的妻方自由程度和权利明显比“休”要打的多,不能否认这是唐宋社会制度与风气的体现。
(二)主体行文
1.放妻缘由
在每一份放妻文书中都会提到夫妻分开的缘由,对于古代离婚,我们最容易想到的理由便是女方的“七出”之罪。《仪礼·丧服》说:“七出者,无子,一也;淫泆,二也;不事姑舅,三也;口舌,四也;盗窃,五也;妒忌,六也;恶疾,七也。”亦作“七去”。在这 10份放妻书中所提到的放妻理由几乎没有明显的“七出”之由,大都以夫妻情感不和为由,个别文书中提到口舌或不事舅姑。被迫离异在书中是没有显示出来的。
2.放妻措施
当今的离婚协议书基本都会包括财产分割、赡养分配等项,这些也是结束一段婚姻关系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今更是有无数案例证明处理不好财产分配便不可能“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在敦煌放妻书里也有相应的分手后的措施,但大都是一笔带过,如“三年衣粮,便献柔仪”在其中几件放妻书中有出现,其表现出来的放妻措施即是对于过去的种种一笔勾销,不会计较婚后的日子里衣粮消耗,未来更是互不相欠,再无瓜葛。
3.结尾祝福
如果说如今的应用文中有祝福用语的话,那一定是书信结尾的“此致敬礼”。在现代应用文中,若是政府公司公文,上行文会毕恭毕敬,下行文会官腔十足,平行文则中规中矩,均是冷冰冰的官方用语,即使是民间的合约文书,也只是有一说一,交代清楚双方利益才是重点,已经很少会出现人文关怀在文中。
然而,敦煌这几件放妻书却将人文关怀贯彻其中,以上例文中的“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炙裙娥媚??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便是最经典的祝福之一,祝福中不仅提到女方再嫁良缘,更是希望双方各自欢喜,释结释怨。
4.见证人
现代社会中,见证人、担保人等是一份契约文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一部分,但现代很多离婚协议书中不会出现见证人,例如附录十二。契约文书的末尾大都会有见人、保人之类的见证人的出现和押署凭证,契约的有效性也需要这一部分的确认和担保。
唐有户令规定:“诸弃妻须??男及父母伯姨舅,并女父母伯姨舅,东邻西邻及见人皆署,若不解书,画指为记。”该令文对离婚书的见证人也做出规定,男方首先立离婚书为弃妻凭证,文书中必须有亲友邻里之类的见证人,并且见证人在场或签字或画押作为公证的一道程序。
敦煌放妻书确也不乏见证人。在附录四的斯 0343 号文书中有“汇集诸亲”,在附录九的斯 6537号文书中提到“故勒手书??为留后凭”,其它几件放妻书文本中也提到“两家父母六亲眷属”、“聚会二亲”、“今对六亲”等。在笔者看来,“六亲”、“二亲”都只是对亲属的虚数化得统称,其辐射范围可大可小,主要是根据当事人的亲属情况而定。在这里更是表示当事人离异时,双方亲友定要在场作为见证人。作为敦煌契约文书,这也是其必不可少的部分。
(三)署时和押签
署时和押签在一份文书的结尾部分,标明立书日期和立书人,是表示立书人对文书所立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宋开宝十年放妻书》便在末标有成书日期,在附录六的斯 6537 背,附录四的斯 0343背,附录五的伯 3730 背几件文书的文末,也都写明“时厶年厶月厶日”等。
《女人及丈夫手书样文》在文末提到的“押指节为凭”即是按押离异双方的指节处,并且这件文书在首末均有“押”,像此类契约书,根据当事人的文化程度不同,押签如果不是签名,那也必须有当事人的画押,它的凭信主要应是来自于文书中提及的双方亲属之作证。
(四)格式特点
从以上的格式研究看,放妻书具备契约文书的主要特征。每一件文书都会按照以上的基本格式进行撰写,更是有几篇在放妻缘由、放妻措施和结尾祝福上几乎相同,再根据其中样文的标注,可以确定这十篇放妻书在格式上所起的范本作用。简要做出以下几点特性归纳:
其一,框架的一致性与稳定性。10 件放妻书的框架均类似,均是将各类元素按顺序列出,未见有框架迥异之处,未有某件文书呈现不同风格的框架,这足以说明放妻书作为契约文书的框架稳定性。
其二,部分内容元素的参考性与模板性。10 件放妻书中的内容大多互相参考,从对夫妻感情的描写到放妻缘由再到祝福用语,大都有重复用词用语。其中几篇样文更是起到模板作用。
其三,见证人的嵌入性。这几篇放妻书文书中,见证人均为“六亲”、“二亲”等,这些见证人均是在正文中出现,并不会以单独一项另起一行,可见见证人在放妻书这类契约文书中关于嵌与正文内容中。
四、放妻书的语言研究
这10 篇放妻书的语言是一大亮点,文书中对夫妻过往生活的恩爱描写,对分手原因的阐述,分手后对对方的祝福等等,这其中用到的语言均是辞藻丰富,底蕴深厚,读来朗朗上口。下面对其中的某些词语做出分析。
(一)爱情语言
例[2]【恩深义重】“盖说夫妻之缘,恩深义重。”可参看附录四和例[1]。
按: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该词强调恩情、恩义的厚重,用于朋友之间的情谊。例证:“事出非常,荣加望外,恩深义厚,何以克堪;糜躯粉骨,不知所报。”常用于君臣之间,少用于夫妻之间。如“因爹妈执意不从??遂成了夫妇。恩深义重,誓必图百年偕老。”这里的“恩深义重”与放妻书中的同义,均表示夫妻恩爱。苏轼的《江城子》表达对亡妻的情感中和《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与焦仲卿的夫妻情义也可谓“恩深义重”。
应用范围不定,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多与词源义重合,表示朋友间的恩情,也会延伸到各类集团、组织等情感社交主体间。在放妻书中有大体小用之嫌。
例[3]【同牢】“幽怀合卺之欢,欢念同牢之乐。”可参看附录五。
按:典故名,典出《汉书》卷九十九下《王莽传下》该词原是指古代婚礼中,新夫妇共食一牲的仪式,表示共同生活的开始。常与合卺连用,即同牢合卺,来描述古代婚礼的一种仪式。例证:“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又用于描述夫妻婚后生活,如该词有衍生为受束缚的意思,现代汉语对其的应用多是以字面理解为主,表示同在一个牢狱,但此种用法也较少,多用“狱友”代替。
例[4]【共被】“论谈共被之因,结誓幽远。”可参看附录四和例[1]。
按:典故名。典出《后汉书》。
该词原是源自于汉代姜肱与其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着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共起,同被而寝,后遂用“共被”吟咏兄弟友爱。表示感情亲近。如《飞燕外传》:“ 昭仪拜乃泣曰:‘姊宁忘共被??使合德雍姊背邪?’”《晋书·祖逖传》:“与司空刘琨俱??
共被同寝。”现代汉语中多作为虚词使用。如“李明今天共被点名了两次。”
例[5]【结誓】“论谈共被之因,结誓幽远。” 可参看附录四和例[1]。
按:结下誓言。
该词原是用于婚约一类,例证:“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在《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与焦仲卿“结誓”,这里表示夫妻间的誓言,与放妻书中的“结誓”同义。后来也用于朋友、伙伴间,如结拜义兄弟时会结下誓言,生意伙伴也会结下契约性的誓言等。
(二)夫妻背离用语
例[6]【怨家】“若结缘不合,比是怨家,故来相对。” 可参看附录四和例[1]。
按:冤家;仇人。
该词作为“仇人”的意思是同于《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贯高怨家知其谋,乃上变告之。”作为“冤家”的意思时,如《抱朴子·诘鲍》:“伯柳达雠人,解狐荐怨家。”放妻书中的“怨家”表现出的是恨浅怨深,交恶却不出恶言,这也是整个放妻书一大风格。
现代汉语中“怨家”少用,多用冤家形容互有瓜葛,例如“冤家路窄”。
(三)常用习语和其它
例[7]【娘子】“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
按:通常与“相公”相对。
该词源于《北齐书·祖珽传》:“裴让之与珽早狎,于众中嘲珽曰:‘卿那得如此诡异,老马十岁,犹号骝驹;一妻耳顺,尚称娘子。’”宋代以前,专指未婚的少女;唐代,杨贵妃在后宫中被称为“娘子”。这里的娘子,既不是少女,也不是妻子;元代,民间普遍称已婚妇女为“娘子”;明代,则又称少妇为“娘子”,并且有暧昧的意味;清代,又意为娘亲与儿子,如《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叫人挑着行李,步行到家,拜了祖先,与此同时娘子相见。”
例[8]【千秋万岁】“伏愿娘子千秋万岁。”可参看附录二、附录五、附录六。
按:长寿吉语。
该词原就寓意长寿,最早以“千秋万岁”出现是在汉代的瓦当上。《抱朴子·内篇》卷三的“对俗篇”中所载,书曰:“千岁之鸟,万岁之禽。”古时“岁”、“秋”其意相通,如《诗经》:“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改词字面上形容岁月长久,常用来祝福人们长寿,如《韩非子·显学》中云:“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之声聒耳,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汉代瓦当上常把千秋万岁和四神的图像结合在一起,魏晋的千秋万岁像常伴有四神图像交错出现。由此可见,千秋万岁在汉代多是作为吉语。之后便会常出现在臣民拜见君主的祝福问候语中。
少许也会在平民间使用,如放妻书中丈夫祝愿即将分手的妻子“千秋万岁”,尤显大气。
例[9]【某专甲】“某专甲谨立放妻手书”可参看附录四。
按:“某甲”、“专甲”、“某专甲”、“厶甲”同义同用。
“某甲”大多被用作第一人称代词,也有少许的“某甲”是用来代替人名的,例如:问:“如何是佛?”师云:“汝是阿谁?”对云:“某甲。”师云:“汝识某甲否?”这里的“某甲”便是用来代替了问“如何是佛”者的名字。
“某专甲”应该是唐五代出现的新词,并且推测“某甲”与“专甲”以及“某专甲”用法应是相近的或是互有演变关系。
《祖堂集》里还有13 例的“厶甲”,都被用作第一人称代词,示例如下:夹山不着后生,佛日到,维那不许参和尚。佛日云:“厶甲暂来礼见和尚,不宿。”
如此看来,“厶甲”即是“某甲”,“厶”即“某”的通俗简易写法,《集韵》上声四十五厚韵:“厶,通作某,莫后切。”在敦煌写卷中“某乙”也写作“厶乙”。参看《祖堂集》用例的上下文,也能推断出“厶甲”就是“某甲”:
仰山云:“和尚若共某甲语,但共厶甲语,又问某甲闻与不闻作什摩?”(《祖堂集索引》,日本京都大学禅文化研究所 1994 年版,第 80 页。)这里的“某甲”与“厶甲”语境可以说完全没有区别,两个词在剧中自由切换,由此可见,当时的书手刻工写对于“某甲”与“厶甲”还是较为随意的。并且,“厶”在唐宋时期不只是“某”字的通俗简化写法,也还曾经是“专”字的俗写简体。如此一来,“专甲”的由来便有了关键的解释。
例[10]【谨立】“某专甲谨立放妻手书”可参看附录四、附录九。
按:常见于古代应用文书的文首或文末。
“谨”在我国从古至今的各类文书中都有广泛应用,首先是在书仪与礼法中是最为常见的。书信中会用“谨封”、“谨空”等字样,这类词的用法也是是有尊卑讲究的。至于是尊对卑或是卑对尊亦或是平辈之间,字面理解大都会把“谨”用于卑对尊,以表尊重,但是从书仪看不完全是卑对尊。例如 P.3637 杜氏《新定书仪镜》中《与妻姨舅姑书》用到“次姨坐前谨空”字样,妇女两妯娌之间亦互用。《书仪镜》重书(极卑对极尊)、次重书(稍卑对稍尊)不见用,但但答书(极尊对极卑或稍尊对稍卑)反倒都用了,可见是习惯使然。另外,P.2616v“四海吊答”第三所说“无谨空字,题亦无谨封”,谨空谨封都是用于吉书仪的。所以对于放妻书标题中的“谨立”,可看做是习惯性的格式运用。
通过以上九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应用文在语言上和现代应用文存在很大的区别,同时又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文书的内容阐述中,其中用到的词汇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多样,即使是样文模板,也未显出语言的生硬冰冷。这是古代应用文语言文学性强的表现,在这方面,现代应用文显然大不相同。但在一些习语上的运用习惯,古今应用文还是都会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规范进行运用。
五、放妻书中看时代特征
经过对这些放妻书文本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当时的离婚并不会把所有的责任全部推给女方,离异的责任双方都有;女子再嫁不为失节,双方均恢复可再嫁再娶的自由,这样的现象不单纯是一份放妻书反映出来的,这是基于唐宋时期的社会风气和法律制度赋予的婚姻制度。换言之,我们可以从这十篇放妻书体会到当时社会的婚姻观、妇女地位乃至整个时期的时代特色。
(一)婚姻观念里,夫妻情感受到注重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以上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是自古传统礼教中的男女婚姻观。其对于婚姻的聚焦点均在于侍奉宗庙、传宗接代等方面,至于夫妻间的感情和两性之爱显然不受重视。
然而,从这十件放妻书看,忽视情感缔结姻缘的现象已是有了转变,敦煌出土的放妻书都强调夫妻间的相爱和感情,如伯 4525 号放妻书对夫妻感情的期待:“生前相守抱白头,死后要同于黄土。”如斯 0343 背号文书,道出夫妻的“恩深义重”;斯 6537 背、伯 3730背号文书同样以“幽怀合卺之欢,须念同牢之乐??生同床枕于寝间,死同棺梆于坟下”这样温柔的语句来描述夫妻间的情感;在伯 3220、斯 5578 斯 6537 背这几件放妻书中都用“如水如鱼,同欢终日。”来形容夫妻以往感情的和美。这些足以说明婚姻关系中的男女感情、性爱因素得到认同与重视。
(二)婚姻关系里,夫权未显弱化,妻权有所增益
妇女的地位变化问题,是古今中外都一直不断讨论的。妇女的地位长期从属,男尊女卑的观念影响深远。男子往往是婚姻中的主导者,若是离婚,男方理所当然会以一纸休书将妻休去,把妻子当作物件抛弃掉,“遣”、“逐”、“弃”是其离婚时的常见字眼。整个婚姻都受着夫权主义的支配。然而在这些放妻书中,解除婚姻关系称为“放妻”,从这一现象,便可看到唐代婚姻关系中,妻权未显卑微,妇女地位有所上升。
根据封建礼教理学的发展历史,在唐代封建礼教相对最为宽松的,礼教理学的强化开始于程朱理学出现时期,而这在唐朝时期还未有发展。放妻书中的语言侧面反映了妇女的地位相比于其他时代的不同和上升,发展方向趋于提升妇女地位。另一方面,夫权主义依然存在。妻权的增益是相对与其它时期,并不能果断得到夫权随之弱化的结论。在放妻书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的是男方与女方的互相尊重,这不能不说是唐代妇女的地位无论是之前的时代相比还是与之后的时代相比,其都达到一个独特的上升地位。
(三)婚姻中的族权地位不可忽视
族权是在封建宗法制度下,族长对家族的支配权力,或家长对家庭成员的支配权力。
放妻书中频繁出现的“六亲”、“二亲”,这即是族权的显现。
不同的婚姻阶段,族权显现出不同的作用。离婚需要告知六亲、六亲见证;结婚需要六亲在场,见证观礼;婚后发生争执,六亲会出面调解仲裁。再纵观古今,一段婚姻的始末,双方亲属的角色素来极为重要,没有族人同意甚至遭到族人反对的婚姻被称为私定终身,得不到社会和制度的认可。所以,族权在婚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不容忽视。
六、结语
从上述对放妻书的文书研究,我们初步总结出以下认识:
其一,应用文的格式与语言各有其存在价值。无论是古代应用文还是现代应用文的写作,一直以来对格式的要求都相当严格,要按照规定的行文模式写作,法律文书、政府公文等更是不可在格式有所差错,否则也会失去其应有的效力与作用。语言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工具之一,一份文书的用词类型、修辞手法等语言风格直接决定其艺术水平和文学价值。敦煌放妻书出土后广为流传,不只是依靠其考古价值,放妻书中优美温柔、独树一帜的语言更是其引起人们探索兴趣的重要因素。
其二,应用文的时代特色鲜明,一个时代的文学创作会全面的反映到该时代社会生活、社会制度等各个方面。放妻书作为契约文书的应用文价值不容忽视,在放妻书出现的唐宋时期,契约文书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文书是百姓生产生活中最有力的凭证,是保护财产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通过对放妻书的研究,了解唐宋时期的婚姻制度、婚姻文书、敦煌区域的文化,佐证该时代的社会生活状况、统治阶级政策等。
其三,应用文的稳定性贯穿古今。无论是框架还是内容元素,在特定时期,都相当稳定。不同时代之间的对比也会呈现出不变的元素,这方面在本文中还没有具体论证。正是应用文的稳定性的特质,在秘书工作中才更需要注重格式的规范,内容的仔细推敲斟酌,这才使其功效性能有效运行,从而促进秘书工作的高质量进行。
以上整体从应用文文书角度着重对敦煌放妻书做出研究。在对格式分析中,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深入,不只是从表面各模块进行分析,还可以对比明清时期的格式再做分析。在对语言研究中,由于论文角度导向的原因,本次不能就放妻书的语言风格、艺术特色做详细分析探索。这些遗憾与不足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有机会再做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资料室:《敦煌资料》(第一辑),中华书局 1961 年版。
[2]沙知:《敦煌契约文书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
[3]吴丽娱:《敦煌书仪与礼法》,甘肃教育出版社 2013 年版。
[4]周一良、赵和平:《唐五代书仪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5]李锦秀:《敦煌吐鲁番文书与唐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6]杨际平:《敦煌出土的放妻书琐议》,《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 年第 4 期。
[7]张艳云:《从敦煌<放妻书>看唐代婚姻中的和离制度》,《敦煌研究》1999 年第 2期。
[8]刘文锁:《敦煌“放妻书”研究》,《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年第 1期。
[9]乜小红:《对俄藏敦煌放妻书的研究》,《敦煌研究》2008 年第 3 期。
[10]邵郁:《敦煌“放妻书”浅议》,《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 年第 3 期。
[11]胡翠霞:《敦煌放妻书研究综述》,《丝绸之路》2011 年第 8 期。
[12]耿静:《敦煌放妻书浅议》,《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 年第 7 期。
[13]范学君:《唐五代敦煌婚姻文化浅议-以敦煌文书为中心的探讨》,《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年版。
[14]陈得胜:《近百年敦煌出土放妻书研究述评》,《法制博览》2014 年第 19 期。
[15]冯学伟:《契约文书的时序性分类》,《当代法学》2013 年第 3 期。
[16]敏春芳:《敦煌契约文书中“证人”“保人”流变考释》,《敦煌学辑刊》2004 年第 2 期。
[17]张娈枝:《浅谈古代应用文及其文学价值》,《价值工程》2013 年第 24 期。
[18]武汉强:《唐宋民间婚礼祝词敦煌本“咒愿文”研究-敦煌民间仪式应用文专题研究二》,《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4 年第 2 期。
放妻书作为我国敦煌的离婚契约文书,在应用文发展中定会发挥过作用。其所在年代、文书内容、文本样式、文书功效等各个方面都是值得一再探究的。...
应用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为处理公私事务、传递信息、解决问题而常用的,具有某种固定格式和直接应用价值的文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