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对《三国志》裴注中的注音情况进行探讨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9-16 共7989字
论文摘要

  裴松之注( 以下简称“裴注”) 是《三国志》研究最重要的文献资料之一,其语言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甚至造成一些误解。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裴注在语言方面的情况说: “又其初意似亦欲如应劭之注《汉书》,考究训诂,引证故实。故于《魏志·武帝纪》沮授字则注‘沮音菹’,犷平字则引《续汉书·郡国志》注‘犷平县名属渔阳’,甬道字则引《汉书》‘高祖二年与楚战筑甬道’,赘旒字则引《公羊传》,先正字则引《文侯之命》,释位字则引《左传》,致届字则引《诗》,绥爰字、率俾字、昬作字则皆引《书》,纠虔天刑字则引《国语》。至《蜀志·郄正传·释诲》一篇,句句引古事为注至连数简。又如《彭羕传》之革不训老,《华佗传》之旉本似专,《秦宓传》之棘革异文,《少帝纪》之叟更异字,亦间有所辨证,其他传文句则不尽然。

  然如《蜀志·廖立传》首忽注其姓曰补救切,《魏志·凉茂传》中忽引《博物记》注一襁字之类,亦间有之。盖欲为之而未竟,又惜所已成,不欲删弃,故或详或略,或有或无,亦颇为例不纯。”《三国志出版说明》认为这话毫无证据,只能认为是撰提要者的臆测之辞。我们认为《提要》所言不假,批评《提要》者并无证据,《三国志出版说明》臆断撰提要者所言反而似为臆测之辞。

  裴注中也有运用传统注释方法的地方,侯康说“笺注名物,训释文义,裴注间而有之而不详,盖非其宗旨所存”。缪钺在《三国志选注》的《前言》中指出: 训诂、名物、制度的解释,裴注中在这方面亦有相当多的数量。杨翼骧《裴松之》一文中将这部分裴注归纳为字音、文义、校勘、名物、地理、典故若干类。

  他认为“作注的目的主要是增广事实,而这一类的批注不过是附带的工作”。但他认为“这一类的文字在裴注中有相当多的数量”欠妥。

  迄今为止很少有人对裴注的语言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总结,按照语音、词汇、文字等分专题论述也少见。我们拟对裴注中的注音情况进行探讨,以求正于方家。为便于复核,所引《三国志》均据中华书局点校本,并注明篇名和页码,以便检核。

  裴注在正文中为生僻字、多音字注音,多用小字,采用直音、反切注音,共 70 例。

  一、直音注音研究

  直音注音是裴注的注音方式之一,共 38 例,仅仅是扫除读音阅读。它又细分为只有直音注音( 30例) 、直接引他人( 包括音韵学家、音义书) 采用直音注音、兼释音义、裴注在说明中采用方音注音等。

  ( 一) 直音注音

  裴注只用直音注音,共 30 例,包括正文中小字注音、正文后小字注音、引文后小字注音、转引评论后小字注音等。

  裴注在《三国志》正文的行文中用小字为疑难字、多音字注音,共 6 例,可以从中看出南北朝语音与后代语音的差异,是研究汉语语音史的重要材料,属于研究南北朝时期古音的注音材料。220 年到589 年各时期还有经传音切、字书、韵书、诗作、韵文等可以参考,王力、周祖谟、丁邦新等人对此有专门研究。如王力《南北朝诗人用韵考》,周祖谟《魏晋音与齐梁音》《魏晋宋时期诗文韵部的演变》《齐梁陈隋时期诗文韵部研究》,丁邦新《魏晋音研究》等。

  如《魏志·武帝纪》裴注紧接正文“泃河口”后用小字注“泃音句”( 第 28 页) 。裴注用直音注释疑难字“泃”,说明该字读 jū,不过裴注用多音字“句”注音,反而容易引起误解。类似的还有《魏志·刘放传》裴注在“祋祤”后用小字注“祤音诩”( 第 457页) 。裴注用直音注释疑难字“祤”,说明该字读 yǔ,不过注音字“诩”读 xǔ,两字调同韵近,声异,值得我们注意。《魏志·明帝纪》裴注紧接正文“虹”字后用小字注“虹音绛”( 第 112 页) 。裴注用直音注释多音字“虹”,地名读 ɡònɡ。注音字“绛”读 jiànɡ。

  两字声同调同,韵近。类似的如《魏志·王粲传》裴注在“繁钦”后用小字注“繁,音婆”( 第 602 页) 。

  “繁”字读 pó,“繁”音“婆”正好印证钱大昕“古无轻唇音”的观点。《吴志·吴主传》裴注在“筑阳”后用小字注“筑音逐”( 第 1121 页) “筑”读 zhù,“逐”读zhú,两字声近,调、韵皆同。《吴志·妃嫔传》裴注在“誧”字后用小字注“音普”( 第 1196 页) 。“誧”读 bū,《广韵》博孤切,平声模韵,帮母。裴注读音与《广韵》注音不一样。

  裴注在《三国志》正文结束后用小字为生僻字、异体字、古字、多音字注音,共 21 例,可以从中看出南北朝时期文字读音与后代读音的差异,有助于研究古今字、形近讹误字等的读音。《魏志·武帝纪》裴注紧接正文“泒水”后用小字注“泒音孤”( 第 28页) 。紧接正文用小字注音很容易被忽略,或者混入正文。“泒”读 ɡū。《魏志·荀彧传》裴注在“霬”字后用小字注“音翼”( 第 319 页) 。清代学者潘眉《三国志考证》: “‘霬’当为‘廙’。《唐韵》: 廙,与职反。与‘翼’同音。”“廙”字读 yì,《广韵》羊吏切,去声志韵,以母。“霬”字与“廙”字两字同音。“霬”字也与“翼”字同音。不知道潘眉根据什么断定“霬”为误字,当为“廙”。

  “霬”读 yì。《魏志·韩暨传》裴注在“祏”字后用小字注“音石”( 第 678页) 。“祏”读 shí,“石”字属于多音字。裴注用多音字注音,反而容易引起误解。《蜀志·李严传》裴注在“郪”字后用小字注“音凄”( 第 999 页) 。“郪”字读 qī。《蜀志·费祎传》裴注在“鄳”字后用小字注“鄳音盲”( 第 1061 页) 。“鄳”读 ménɡ。《魏志·刘晔传》裴注在“成悳人”后用小字注“悳音德”( 第442 页) 。“悳”是“德”字的古字。《汉语大词典》没有文献例证,可以据《三国志》补充。《蜀志·先主传》裴注在“曶”字后用小字注“音笏”( 第 891 页) 。

  “曶”读 hū,《穆天子传》卷一: “天子大服,冕袆,帗带,搢曶夹佩,奉璧南面立于寒下。”洪颐煊校: “曶,《太平御览》卷六九二引作‘笏’。曶,古笏字。”《吴志·孙登传》裴注“衜音道”( 第 1363 页) 。“衜”同“道”。《魏志·和洽传》裴注: “( 禽) [离]音离。”

  ( 第 657 页) 潘眉《三国志考证》: “‘禽’当为‘离’,虫名也。”

  “禽”字乃“离”字形近讹误,“禽”无音“离”。《汉语大词典》仅仅言“离”是“離”的简化字,容易误解“离”字产生在现代,实际上,魏晋已经出现,简化字并不都是建国后才产生的,而是在历代都有产生、发展、定形的。《魏志·武帝纪》裴注在“邯郸”后用小字注“沮音菹”( 第 25 页) 。“沮”是多音字,作姓时读 jū。《汉语大词典》解释为: “姓。

  东汉有沮授。见《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未征引文献例证,可以举本例,据裴注言,沮鹄即沮授之子。《魏志·袁绍传》: “从事沮授说绍曰。”裴注:“沮音葅。”( 第 192 页) 《蜀志·董和传》裴注在“鞞”字后用小字注“音髀”( 第 979 页) 。按: “鞞”是多音字,作地名时读 bēi,“髀”读 bì。“髀”与“鞞”声同韵异,调异。裴注用来注音,说明南北朝两字音同或者音近。《吴志·吴主传》裴注: “黟音伊。歙音摄。”( 第 1118 页) 按: “黟”读 yī,“歙”是多音字,此处读 shè,影响读者判读准确读音。《吴志·贺齐传》“余汗”裴注“音干”( 第 1378 页) 。“汗”字属于多音字,此处读 ɡān。《旧唐书·地理志三》: “汉余干县属豫章郡,古所谓汗越也。汗音干。隋朝去‘水’旁。”

  裴注在注释《三国志》时引用文献后用小字为生僻字、多音字注音,共 2 例,可以用来对比研究汉语语音的变化。《魏志·荀彧传》裴注引张璠《汉纪》后在“旉”字后用小字注“音敷”( 第 307 页) 。

  “旉”“敷”两字同音。《魏志·常林传》裴注引《魏略》后在“軬”字后用小字注“音饭”( 第 664 页) 。

  “軬”字读 fàn,该字属于多音字,又读 bèn。

  裴注转引文献评论后用小字为生僻字注音,共1 例,后世学者对此例比较重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蜀志·庞统传》裴注引刘晔批评蒋济《万机论》的评论后用小字注“胲音改”( 第 953 页) 。潘眉《三国志考证》: “《说文》: ‘胲,足大指多毛也。’此云颊胲非许君义。《东方朔传》: ‘臿齿牙,树颊胲。’

  师古曰: ‘颊肉曰胲,音改。’以意解之耳。《一切经音义》: ‘胲,胡卖反,脑缝解也。《无上依经》云: 顶骨无颏,此颏字近之。’”“以意解之”当是“以音解之”的讹误,“意”与“音”形近。

  “胲”读 ɡǎi,近代卢弼《三国志集解》有详细考证。具引如下:

  “《世说》注作‘颏’。潘眉曰: 《说文》: 胲,足大指毛也。此云‘颊胲’非许君义。《东方朔传》: 臿齿牙,树颊胲,吐唇吻。师古曰: ‘颊肉曰胲,音改。’以音解之耳。《一切经音义》: 胲,胡卖反。脑,缝解也。《无上依经》云: 顶骨无颏,此‘颏’字近之。沈家本曰: 案胲《说文》: 足大指毛,肉也。与颊不相联属,当从《世说》注,作‘颏’。《玉篇》: 颏,胡来切;颐下。又记在切。《广韵·十六咍》: 颏,户来切,颐下。《十五海》: 胲,古亥切,颊。胲,此注音改,即广韵之古亥切音也。‘胲’字《玉篇》: 古才切,《广韵·十六咍》: 古哀切,无上声。又案: 此语本《汉书》,亦作胲,段若膺,以‘胲’字为‘肌’字之假借。弼按:《吴志·顾雍传》注引《吴书》曰: 雍母弟徽,有唇吻。”

  ( 二) 引用他人直音注音

  引用他人直音注音包括裴注直接引音韵学家注音,注音采用直音注音; 裴注直接引音义书注音,注音采用直音注音; 裴注在直音注音后引参见注音文献; 裴注在引文中采用直音注音。这些方式都是引别人注音来进行语音注释。

  裴注采用引用学者注音的方式为多音字注音,注音采用直音注音,共 1 例。《魏志·武帝纪》裴注: “孙盛曰: 朴音浮。濩音户”( 第46 页) 。“朴”字是多音字,此处读 pú,《集韵》披尤切,平声尤韵,滂母。《汉语大词典》解释为“姓。三国魏有巴七姓夷王朴胡。见《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浮”字读fú,《广韵》缚谋切,平声尤韵,奉母。两字读音差异在声母上。“濩”字读 hù,《广韵》胡误切,去声暮韵,匣母。

  裴注引用音义书为多音字进行注音,指出音义书的作者,共 1 例。《蜀志·李严传》裴注: “苏林《汉书音义》曰: 朱音铢; 提音如北方人名匕曰提也。”( 第 1001 页) 此类注音与上类注音区别在明确指明书籍的名称。“朱”字属于多音字,此处读 shū。

  有意思的是“铢”字,《汉语大词典》注该字的读音是zhū。声韵调均与“朱”字同。《汉语大词典》注音用今音,当误。《汉语大词典》收“朱提”,例证孤引清戴蒋平阶《送李分虎之滇黔》诗: “乌蛮新幕府,属国旧朱提。”例证严重滞后,当补《三国志》例证。“提”字属于多音字,此处读 shí,《集韵》市之切,平声之韵,禅母。《汉书·地理志上》: “县十二: 僰道、江阳……朱提、堂琅。”颜师古注引苏林曰: “提音时。”

  “匕”读 bǐ,《广韵》卑履切,上声旨韵,帮母。“匕”字并不能够准确注音,说明该字的读音从南北朝到唐代已经发生了变化。

  裴注为生僻字进行注音,指明参见注音文献,未指出注音文献的作者,共 1 例。《吴志·吴主传》裴注引《志林》后用小字注“脽,音谁,见《汉书音义》”( 第 1136 页) 。“脽”字读 shuí,《广韵》视隹切,平声脂韵,禅母。郦道元《水经注·汾水》: “水南有长阜,背汾带河,阜长四五里,广二里余,高十丈,汾水历其阴,西入河,《汉书》谓之汾阴脽。应劭曰: ‘脽,丘类也。’”裴注所谓参见《汉书音义》难以断定作者,可能是苏林,也可能是应劭,或者是颜师古。

  裴注引用诏书文献为生僻字用直音注音,共 1例。《吴志·孙休传》裴注引《吴录》载休诏: “孤今为四男作名字: 太子名單,單音如湖水湾澳之湾,字莔,莔音如迄今之迄; 次子名奥,奥音如兕觥之觥,字升,升音如玄礥首之礥; 次子名壾,壾音如草莽之莽,字昷,昷音如举物之举; 次子名 , 音如褒衣下宽大之褒,字 , 音如有所拥持之拥。”( 第 1160页) 孙休用诏书的形式为儿子的名注音,古今罕见,所取四字,均为生僻怪字。裴注直接引用诏书注音,也可以看作 3、4、5 类注音方式的变形。

  ( 三) 兼释音义

  兼释音义包括裴注在直音注音后引文献释义、裴注在释义后采用直音注音。以上两类可看作是注音和释义的结合,只不过,释义与注音的顺序不同。

  裴注为生僻字注音后,引用《汉书》应注、《方言》郭注等文献释义,共 2 例。《魏志·文帝纪》裴注: “槥音卫。《汉书》高祖八月令曰: ‘士卒从军死,为槥。’应劭曰: ‘槥,小棺也,今谓之椟。’应璩《百一诗》曰: ‘槥车在道路,征夫不得休。’陆机《大墓赋》曰: ‘观细木而闷迟,睹洪椟而念槥。’”( 第 61 页)按: “槥音卫”为正文中小字注音。后面引文献释义。“槥”读 huì,《广韵》祥岁切,去声祭韵,邪母。

  《吴志·妃嫔传·吴主权徐夫人》裴注: “泭音敷。

  郭璞注《方言》曰: ‘泭,水中 也。’”( 第 1197 页)“泭”读 fú,《广韵》防无切,平声虞韵,奉母。

  裴注为生僻字释义后,用直音注音,共 1 例。

  《蜀志·后主传》裴注: “臣松之案: 湔,县名也,属蜀郡,音翦。”( 第 897 页) 按: “湔”字读 jiān。

  ( 四) 裴注在说明中采用方音注音裴注为姓字说明后,用方言直音注音,共 1 例。

  这应该是一个特例。《蜀志·简雍传》裴注: “或曰:雍本姓耿,幽州人语谓耿为简,遂随音变之。”( 第972 页) “简雍”按照裴注所言本是“耿雍”,因为幽州方言“耿”读“简”,故变成“简雍”。

  二、反切注音研究

  反切注音也是裴注的注音方式之一,共 32 例。

  它又细分为单纯反切注音、反切注音后引参见注音文献、反切注音后释义或者引训诂书释义、反切注音后用直音说明另音等。

  ( 一) 单纯反切注音

  裴注只用反切注音,共 26 例。包括正文中小字注音、正文后小字注音、引文后小字注音等。

  裴注在正文中为生僻字、多音字注音,用小字反切注音,共 8 例。《魏志·明帝纪》裴注在“邔”字后用小字注“邔音其己反”( 第110 页) 。“邔”字读 qǐ,《广韵》墟里切,上声止韵,溪母。《后汉书·泗水王歙传》: “封长子桂为邔侯,以奉终祀。”李贤注: “邔,县,属南郡,故城在今襄州。邔音其纪反。”《魏志·明帝纪》裴注在“虹”字后用小字注“洨音胡交反”( 第 112 页) 。“洨”字读 xiáo,《广韵》胡茅切,平声肴韵,匣母。裴注说明匣母字读音的变化,今四川方言、湖南方言仍然保留匣元音。《魏志·苏则传》裴注在“掐”字后用小字注“掐音苦洽反”( 第492 页) 。

  “掐”读 qiā,《广韵》苦洽切,入声洽韵,溪母。《魏志·明帝纪》裴注在“祋祤”后注“祋音都活反”( 第457 页) 。“祋”是多音字,此处读 duò,《广韵》丁括切,入声末韵,端母。《汉语大词典》注音为 duì,漏注此音。《魏志·徐晃传》裴注在“卷”字后用小字注“卷音墟权反”( 第529 页) 。“卷”属于多音字,此处读 quān,《集韵》驱圆切,平声僊韵,溪母。《蜀志·刘二牧传》裴注在“垫江水”后用小字注: “垫音徒协反”( 第 869 页) 。“垫”是多音字,此处读 dié,《广韵》徒协切,入声帖韵,定母。“垫江”是古县名,不是今天重庆市的垫江县,而是重庆市的合川区。

  《蜀志·廖立传》裴注在“廖立”后用小字注“廖音理救反”( 第 998 页) 。“廖”属于多音字,读 liào,《广韵》力救切,去声宥韵,来母。《汉书·地理志上》:“湖阳,故廖国也。”颜师古注: “廖音力救反。”南北朝读音与唐代读音一样,与今天读音有差异。

  裴注在正文后为生僻字、多音字注音,用小字反切注音,共 17 例。《魏志·明帝纪》裴注“茌音仕狸反”( 第 108 页) 。“茌”读 chí,《集韵》仕之切,平声之韵,崇母。《魏志·胡质传》裴注: “睚,五卖反。

  眦,士卖反。”( 第 741 页) “睚”读 yá,《广韵》五懈切,去声卦韵,疑母。“眦”读 zì,《广韵》在诣切,去声霁韵,从母。《蜀志·先主传》裴注在“枊”字后用小字注“五葬反”( 第 872 页) 。“枊”读 ànɡ,《广韵》五浪切,去声宕韵,疑母。《蜀志·许慈传》裴注“攇,虚晚反”( 第 1022 页) 。“攇”读 xiǎn,《广韵》虚偃切,上声阮韵,晓母。《蜀志·孟光传》裴注:“譊音奴交反。讙音休袁反。咋音徂格反。”( 第1023 页) “譊”读 náo,《广韵》女交切,平声肴韵,娘母。“讙”读 huān,《广韵》呼官切,平声桓韵,晓母。

  “咋”属于多音字,此处读 zé,《广韵》侧革切,入声麦韵,庄母。“咋”《汉语大词典》解释是“大声呼叫; 喊叫”。例证引《三国志·蜀志·孟光传》: “好《公羊春秋》而讥诃左氏,每与韦敏争此二义,光常譊譊讙咋。”《汉语大词典》误引“来敏”为“韦敏”,“《公羊春秋》”也当标点为“公羊《春秋》”。《吴志·吴主传》裴注“庱音摅陵反”( 第 1120 页) 。“庱”读chēnɡ,《广韵》丑升切,平声蒸韵,彻母。《吴志·孙亮传》裴注“巢音祖了反”( 第 1151 页) 。“巢”读cháo,《广韵》鉏交切,平声肴韵,崇母。裴注与《广韵》注音相差在声母。《魏志·文帝纪》裴注“椑音扶历反”( 第 81 页) 。按: “椑”属于多音字,此处读bì,《广韵》扶历切,入声锡韵,并母。裴注注音正好印证钱大昕“古无轻唇音”的观点。《魏志·公孙瓒传》裴注: “令音郎定反。支音其儿反。”( 第 240 页)按: “令”属于多音字,此处读 lìnɡ,《广韵》郎定切,去声径韵,来母。“支”字读 zhī,《广韵》章移切,平声支韵,章母。裴注“其儿反”说明该字已经发生音变。裴注此注音又见《吴志·韩当传》裴注: “令音郎定反。支音巨儿反。”( 第 1285 页) “支”的反切上字由“其”变成“巨”,说明两字同声。《吴志·刘繇传》裴注在“先至”后用小字注: “笮音壮力反。”( 第1184 页) 按: “笮”属于多音字,此处读 zé,《广韵》侧伯切,入声陌韵,庄母。裴注读音与《广韵》声同韵异。《吴志·孙静传》裴注在“十里”后用小字注“查音祖加反”( 第 1205 页) 。“查”属于多音字,此处读zhā,《集韵》庄加切,平声麻韵,庄母。

  裴注在引文后为生僻字注音,用小字反切注音,共 1 例。《魏志·公孙瓒传》裴注引《典略》载瓒表绍罪状后用小字注: “邟,口浪反。”( 第 242 页) 按:“邟”读 kànɡ,《广韵》苦浪切,去声宕韵,溪母。

  “邟”是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汝州市。《后汉书·黄琼传》: “以师傅之恩,而不阿梁氏,乃封为邟乡侯,邑千户。”李贤注: “《说文》云: ‘邟,颍川县也。’汉颍川有周承休侯国,元始二年,更名曰邟。”《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乃拜绍勃海太守,封邟乡侯。”

  ( 二) 反切注音后引参见注音文献

  裴注在正文中为生僻字注音,用小字反切注音,并注明参见文献,共 2 例。《吴志·张裔传》裴注在“嗣”字后用小字注: “毣音忙角反,见《字林》。”( 第1013 页) “毣”字读 mù,《广韵》莫角切,入声觉韵,明母。《汉书·鲍宣传》: “愿赐数刻之间,极竭毣毣之思,退入三泉,死亡所恨。”颜师古注: “毣,音沐。

  沐沐,犹蒙蒙也。如淳曰: 谨愿之貌。”《吴志·士燮传》裴注在“九真太守”后用小字注: “ 音于鄙反,见《字林》。”( 第 1191 页) “ ”字《中华字海》收录,注两音 huì 和 yǐ,解释是: “①由青变黄色的颜色。②人名用字。”

  ( 三) 反切注音后释义或者引训诂书释义

  裴注为生僻字、多音字注音,用小字反切注音,注音后释义或者引文献释义,共 2 例。《魏志·武帝纪》裴注: “肄,以四反。《三苍》曰: ‘肄,习也。’”( 第 30 页) “肄”字读 yì,《广韵》羊至切,去声至韵,以母。《魏志·韩暨传》裴注在“排”字后用小字注:

  “蒲拜反。为排以吹炭。”( 第 678 页) 按: “排”读bài,《集韵》步拜切,去声怪韵,并母。《后汉书·杜诗传》: “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李贤注: “排音蒲拜反。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同元年》: “又于堑外积柴贮火,敌有在地道内者,塞柴投火,以皮排吹之。”胡三省注: “排,读与鞴同,音步拜翻,韦囊也,所以吹火。”

  4. 反切注音后用直音说明另音

  裴注在正文中为生僻字、多音字注音,用小字反切注音,并用直音说明又读,共 2 例。《魏志·王粲传》裴注在“德琏”后用小字注“玚,音徒哽反,一音畅”( 第 599 页) 。“玚”字属于多音字,此处裴注两个读音,一个读徒哽反( ténɡ) ,一个读 chànɡ,《广韵》徒杏切,上声梗韵,澄母。“玚”作人名时读yánɡ,《广韵》与章切,平声阳韵,以母。“玚”作圭璧名时读 chànɡ,《说文·玉部》: “玚,圭,尺二寸,有瓒,以祠宗庙者也。”段玉裁注: “玚读如畅。《鲁语》谓之鬯圭,用以灌鬯者也。”《蜀志·邓芝传》裴注:“掞音夷念反,或作艳。臣松之案《汉书·礼乐志》曰‘长离前掞光耀明’。左思《蜀都赋》: ‘摛藻掞天庭’。孙权盖谓丁厷之言多浮艳也。”( 第 1072 页)“掞”属于多音字,读 shàn,《广韵》舒赡切,去声艳韵,书母。《管子·侈靡》: “山不同而用掞。”郭沫若等《集校》引陈奂曰: “‘同’读为‘童’,‘掞’,古‘赡’字。”“掞”又读 yǎn,《集韵》以冉切,上琰,以。《文选·马融〈长笛赋〉》: “挢揉斤械,剸掞度拟。”李善注: “《字林》曰: ‘剡,鋭也。’掞,与‘剡’音义同。”

  “掞”又读 yàn,《集韵》以赡切,去声艳韵,以母。裴注读音说明与《广韵》不同,语音已经发生变化。

  我们也应该看到,裴注虽然有不少有关《三国志》语音、词汇、文字方面的探讨,如注释字音、语辞,校勘文字,注释名物,注释地理,注释典故,但并不是该注的主体部分。从语言研究角度来看,这些语言领域的注释十分简略,带有随文释义的味道,体现《三国志》语方研究之萌芽期语言研究的特点。

  裴注中没有看到语法领域的探讨。对《三国志》语言的分析停留在训诂、注释的层次,是史料补充、文学注释之余顺带产生的,与后世专题研究《三国志》语言的不可同日而语。

  参考文献:

  [1] 杨翼骧. 裴松之[M]/ /陈清泉,等. 中国史学家评传. 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162 -163.
  [2] 潘 眉. 三国志考证[M]. 北京: 中华书局,1985.
  [3] 卢 弼. 三国志集解[M]. 北京: 中华书局,198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古代汉语论文
返回:汉语言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