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1980年)的着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问世之后,认知语言学开始迅猛发展,并且成为新兴语言学流派。认知语言学认为,在人类生活中,隐喻是全球人类共有的普遍性认知现象,隐喻不但是用来表达思维联想的修辞手段,而且是人类赖以思考、行动以及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隐喻的本质就是两个不同概念领域间的映射关系。其中映射域叫做原始域,被映射域叫做目标域。两者之间的单向性映射关系依据事物现象的相似性来实现。相似性使得始源域的意义和相关结构特征被映射到目标域。始源域的结构特征转移到目标域,成为目标域结构特征的一部分。情感隐喻也如此,人类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抽象情感的过程中,通常依靠具体的、可触摸的、可嗅闻的身体体验作为始源域映射到情感目标域。
二、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和情感隐喻
关于认知语言学的定义,中国认知语言学家王寅(2007年)认为:"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体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做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越南认知语言学家李全胜(LyToanThang)(2008年)也强调,"认知语言学是基于人类经验、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感受、感知和概念化方式来研究语言的现代语言学新兴流派".Ungerer和Schmid(1996年)认为,根据经验论研究语言是现代认知语言学的三大主要趋势之一,"认知语言学是根据客观世界经验,也是人类认知、概念化、范畴化客观世界的方式来研究语言".从上述三个代表性的定义可看出,认知语言学之研究目的是揭示语言、身体体验与认知的关系,强调语言具有认知功能,语言、人体经验和认知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有无数事物现象需要分类、命名,这个分类过程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mentalprocess)叫范畴化,它的产品就是认知范畴,每个范畴都有相应的概念。所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不只是思维过程的结果,而且还是意识(consciousness)的单位,认识活动的产物,概念包涵人类基于传宗接代经验基础所认识到的知识。意义是与概念同时形成的,意义通过语言固定下来。因此,人类的身体体验和认知加工就是语言形成的基础。
认知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认为"思维本来具有体验性",是认知科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思维产生于脑部、身体以及身体体验,而不是与身体独立分开","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得来的,只有通过这种身体体验认知过程概念才能被理解。尤其是,人类之概念系统是通过体验,特别是通过感知和肌肉运动能力而形成的".
所以,意义不是源于外在客观世界,而是来自人类的身体经验。赵艳芳(2000年)也指出人类的概念、推理、意义及语言都是身体经验通过认知加工而形成的。
情感是人类与客观世界互动的主观反应,情感的发生与人的举止、面部表情、语言表达等外部表现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学家PhilipJohnson-Laird和KeithOatley认为"情感主要由人类在进行社会交际过程中学习到的",ScottBrave和CliffordNass的观点是"情感与个人的需求、目标的联系非常紧密,情感由感受、行为和认识造成".从各学者对情感的观点,我们不难看出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主观态度或主观反应,但会受周围环境、空间、时间、气候、社会背景等众多因素的直接影响。从认知角度上看,各种情感被视为认知范畴的各部分或各个认知概念,不同概念是基于人类对于不同情感的感知或体验。为了能够形象而生动地描述人类复杂、抽象、模糊的情感,人们常常借助隐喻方式,从而逐渐形成情感隐喻。
情感是知识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人类认知、感受万变世界、了解他人的态度、行为和目的起着关键作用,使人们可以对客观世界做出适当的回应。因此情感与人体及身体体验有密切的联系。
为了描写人类特有的各种情感,世界上各种语言一般都使用与人体有关的词语。GeorgeLakoff和MarkJohnson(1980年)已根据人类身体的本质提出各种经验,尤其是情感经验。基于英语语料,两位认为,情感语言源于人类的身体体验,人的情感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依靠人体感知基础上的隐喻来表达的,因此,情感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两位具体阐释,"情感是容器里面的流体,而容器就是人的身体"(emotionarefluidsinthe(body)container)。
对情感语言研究最深的学者是ZoltanKovec-ses,自1986年至2006年,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去探索,连续发表一系列有关英语和多种语言的情感表达方式的着作,最具代表性的是2000年发表的《隐喻和情感:语言、文化、身体之融合》。他发现每种情感都有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各种关联概念和文化认知模式等四个带有概念性的成分,叫做"各种认知表征".Kovecses还强调,"只有将语言、文化、身体结合起来,才能比较完整地把握和认识情感";隐喻是表达情感的最主要的方式,"比喻性语言在情感语言所占的比例远远超过情感表达语言和非比喻性语言之合".
越南语言学家阮文侠(Nguyen Van Hiep)也指出,"在日常语言生活中,说明隐喻的体验性的事件取之不竭,最典型的是感官感知类词语都具有表达其他概念域的词汇隐喻意义,即通过身体体验得来的感官感知特征可以看做表达其他目的域特征之始源域".
情感是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的表达中,抽象、模糊而丰富的情感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隐喻实现的。隐喻在情感概念化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各民族、各国家的语言系统中表达情感隐喻的词语数不胜数。情感隐喻是民族经验的结晶,蕴含着民族传统文化以及深刻的文化价值观念。迄今为止,越南语和汉语的情感隐喻对比研究成果已有一些,尤其是将两国成语系统作为对象的研究。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中,抽象的、无形的心理状态一般通过颜色、身体部位、温度、容器、方向等具体的概念域表达出来。原因是身体的各种体验与认知主体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关系,感官感觉词语总是最简单的、最具体的、最易懂的词语。
三、汉越味觉词的情感隐喻对比
人们的认识是从对自身的理解中逐步发展的,我们靠自己的身体,特别是用五官感知世界。其中味觉对人类的认知过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通过味觉认知自己,认知世界,同时依靠味觉来表达世界。
在各种语言中,味觉词语都可以用来描写听觉、视觉、嗅觉等其他感官的感受,或者描写心理状态、人的性格、动作状态等更为抽象的领域。自古以来,越南人民和中国人民都将"酸"、"甜"、"苦"、"辣"、"咸"等五味看作人间"百味"之基本味道。本文基于认知隐喻的体验性对两种语言的五味之词语作为始源域向情感目标域的映射机制进行剖析。
(一)"苦"的情感隐喻
汉语的"苦"相当于越南语"?ng"和"kh",其中"?ng"是个纯越词,"kh"是汉越借词,不过"kh"的味觉意义已经虚化了。越南百科全书词典对"?ng"(苦)的解释是"cóvi.la`mkhóchi.unhu'vi.cuabhòn,mtca'"(像无患子、鱼胆汁等让人难受的味道)。现代汉语词典的第一个义项是"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胆汁、黄连、无患子都是极苦的,让人难以接受的味道。五种基本味中,苦是最不受人欢迎的味道。在自然环境中,许多毒物含有苦味,所以古人还常根据苦味来判断一种东西是否有毒。
因为苦味是令人不快的刺激味道,当我们吃到苦的食物时,这种刺激会使人感到极为难受,不想吞下去,脸部皱起,眼睛紧闭或伸出舌头。如果是小孩,因受不了苦味可能会大哭起来。当人们遭受挫折或不幸时,内心悲痛、忧伤、压抑的情感产生一种生理感觉,这种生理感觉与味觉感官感受到的苦味引起的生理感觉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所以,汉语和越南语中"苦"传递的是消极的意义,比喻生活中的艰辛、困苦、不幸、挫折、艰难或心情上的压抑、忧愁等。
这种从生理感觉域映射到情感域的过程完全符合人类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
汉语系统中有许多表达悲伤之情的词语,其中用"苦"作为构词语素的词语是最多的,如:苦心、苦闷、苦楚、苦恼、愁苦、苦哀、痛苦、凄苦、悲苦、苦涩、苦热、人生苦短,苦果、苦头、苦难,苦虑、苦思冥想等。越南语表达悲伤的词语有:?ng(苦),?ngcay(苦辣),?ngngt(苦涩涩),?nglòng(苦心),cay?ng(苦辣),?ngho.ng(苦喉),mn?ng(咸苦),?ngnghét(苦苦涩涩),?ng?ót(苦楚),khtm(苦心),khs(苦楚),khno(苦恼),?aukh(痛苦),bunkh(愁苦)等。例:(1)Tisachnv`a?la.iphíasaubitbaocay?ngva`n…(我失足后留下好多悲苦和泪水。)(2)…Khinói?nhaich"Vngphi"?ó,na`ngvncmthy?nglòng.(提到"王妃"二字,她还是感觉很苦痛。)汉语的"苦"也有"怨恨"的含义,如,苦毒、患苦等。越南语"?ng"和"kh"都没有"怨恨"这个隐喻意义。
(二)"酸"的情感隐喻
汉语的"酸"相对应于越南语的"chua".一般来说,"酸"与"chua"味也不是一种可以让所有人时时刻刻都喜爱的味道。当吃到过酸的东西时,大多数人都会收缩脸庞、肩膀或者皱起眉头。人们悲痛、忧愁的心理状态与味觉器官接触酸味刺激所产生的感受和反应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根据Sweetser"以身域心"(metaphorMind-as-body)的概念隐喻理论,人体外部感官体验到的经验映射到人体内在的心智域、情感域是各种语言具有的普遍性隐喻。所以,"酸"的味觉体验从味觉域投射到情感域是各种语言都有的现象。越南语、汉语的"酸"都带有痛苦、悲伤等消极的感情隐喻义。
汉语的"酸楚、心酸、哀酸、心酸、酸辛、酸涩、酸溜溜、酸辣辣"等带语素"酸"的词语都是以"酸"隐喻难受、悲苦的情感意义。越南语中含语素"酸"并表示这个隐喻意义的词语只限于"chuaxót(酸痛),chuacay(酸辣),chuacha't(酸涩)"几个词。例:
(3)Kvnhng?iuchuaxóttrongkhongthigian?ó,ngnghnli,nlch。(谈起这段酸楚的往事,他哽咽说不出话来,眼泪直流。)"酸溜溜"和"chuacha't"一词既可以表示悲伤的感情,也可描写"轻微嫉妒的感觉",如:
(4)nhìnthyho.ngibênnhaumnnng,lòngca`ngchuacha't.(见他们坐在一起那股亲热劲儿,更是酸溜溜的。)
一、引言隐性否定(concealednegation)是指有否定的意义但是没有否定的明显外形,是通过间接或者暗示的手段表达否定含义的一种语用或修辞手段[1].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一个句子的形成过程需要经历由深层结构通过一些转换规则,转换为表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