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环境保护论文 >

城市生态环保存在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来源:绿色环保建材 作者:杨刚新
发布于:2018-11-28 共3611字

  摘    要: 当前社会背景下, 城市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矛盾愈发严峻, 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愈发明显, 在此需社会大众进一步强化对其的重视力度, 积极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本文主要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应用进行交流探讨。

  关键词: 城市; 生态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环保存在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1、 前言

  新时期发展下,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是人们首要关注话题, 为实现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我国开始加大财力资源和人力资源投入力度, 取得了一定实施成效。但在此期间却仍存在较多问题, 如能源消耗严重等, 为有效克服这一现状, 需针对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展开详细研究, 借此提出共赢战略措施, 为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保障。

  2、 生态环境保护意义和可持续发展重要性

  2.1、 生态环境保护意义

  通常来说,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意义在于其不但能起到文化遗产和人类文明保护作用, 还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充足自然资源, 加快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提升速度, 进而达到国家综合实力增强效果。地球作为人们生存家园, 如果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那么人类基本生存权利也就会受到挑战。基于当前情况来看, 经济全球化趋势非常明显, 生态危机也是愈发严重, 这对各国经济、文化等发展极为不利, 而我国更是如此。虽然近几年树立了良好环境保护观念, 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也在加强, 但整体上看却仍存在着生态危机, 需将生态环境保护看作是重要战略任务, 只有这样才能在确保生态平衡前提下加快社会进步[1]。

  2.2、 可持续发展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就是指社会建设不仅能满足当前大众提出需求, 又能不对后代需求产生任何不利影响, 在此期间生态环境能够健康发展可以说是社会可持续前进的首要前提。因我国人口数量较多, 相应对生态资源需求量也较大, 为更好满足这一要求, 开始盲目投入到生态资源开采利用中, 却忽视了生态环境的管理保护, 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例如:我国于2016年爆发一次水灾隐患, 不仅造成了经济效益的巨大损失, 还对人们生命安全起到了严重威胁, 因此无论是从经济还是社会角度分析, 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都是一项必须坚持工作[2]。

  3、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生态环境管理保护方面也适当加强了投入力度, 取得了一定程度成就。但实际上说, 仍存在较多隐患问题,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 水污染问题愈发加重。我国拥有丰富河流资源, 一般导致水污染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生活垃圾排放和工业废物的不规范排放等, 虽然国家加大了惩罚约束力度, 但水污染问题却仍是没有缓解, 各种水污染现象是层出不穷。第二, 城市污染。本质上说, 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有着极大破坏作用, 不仅将一些植物全部清除而且还产生了大量工业垃圾。第三, 天然湿气逐渐消失, 空气污染愈发严重。如近几年城市雾霾现象愈发严重, 这标志着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对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4、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应用措施

  4.1、 环保理念逐渐普及化

  为实现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首先就应着手于环保理念普及工作, 确保社会大众能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有一个正确认识。本质上说, 环保理念普及就是指各界人士均参与其中, 有利于提高生态环保工作效率, 具体可分为以下两步骤;第一, 加强环保理念宣传和推广力度, 通过各种方法使人们对环保知识充分掌握[3]。例如:可在社区环境内定期组织举办环保知识讲座或是宣传活动, 还有就是利用先进多媒体技术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便于各界人士能在相互交流沟通下分享自身掌握信息。第二, 帮助社会大众养成自觉性。根据不同类型群体可选择相对恰当教育方式, 确保社会大众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 积极开展生态环保工作。如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或是企业组织活动对员工进行环保培养。

  4.2、 建立较完善法律法规

  不仅要培养社会大众对生态环境保护有一个正确认识, 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也要着手于规章制度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因此要求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期间, 相关部门需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法规, 积极转变以往传统一味重视城市生态保护却忽视农村生态保护局面, 做好城乡协调规划, 在对生态环境情况深入了解后提出具体分析报告, 根据报告结果颁布一系列针对性较强的法规条款, 便于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引导性帮助, 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环境流程标准。另外, 相关部门还要构建生态环境预防机制, 避免出现先发展后治理状况, 严格规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人员行为, 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4]。

  4.3、 树立良好环保意识

  开展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时, 政府部门需始终遵循实事求是原则, 彻底改变以往思想观念, 树立良好环保工作意识, 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重要性, 特别是生态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拥有的积极意义, 努力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还要不断拓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范围, 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存在优势, 借助基层教育等手段深入大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了解认识, 确保社会大众能够广泛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去, 从而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保障。

  4.4、 做好环境污染控制工作

  基于相关实践调查显示, 城市建设发展期间需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做好长远规划安排, 而非一味采用传统单一化模式,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突出性成就。特别是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更要做好环境污染控制, 当前多数城市均存在着环境污染问题, 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处理手段不仅无法提高生态发展水平, 甚至会造成经济效益的巨大损失, 短时间内根本弥补不了[5]。因此需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将城市规划与工业布局安排结合起来, 避免污染型工业向城市过渡;第二, 及时淘汰落后工业技术手段, 不断加大节能型材料资源宣传力度, 禁止使用污染较严重的工艺技术方法;第三, 大力推广清洁生产, 提出相对完善污染物排放指标, 努力发展环保产业;第四, 建立较健全的生态类型工业体系, 明确工业发展重点, 这样一来不但能对生态环境污染起到良好控制, 还能在后期城市规划中取得突出成就, 防止生态环境遭到较严重威胁。

  4.5、 与城市特色的有效结合

  通过可持续发展的大力推进, 多数城市经济均取得了不俗进展, 并且城市规划循环效果也是非常突出。在此需进一步凸显城市发展特色, 确保城市建设规划得到更加广阔拓展,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 明确城市特色内涵。如某省特色就在于其经济成就非常显着, 平均每年GDP都位于前列, 并且科学技术水平较高, 这时在经济和科学作用影响下就可创新研发新的能源和城市发展模式, 提出适用于多种类型环境下的战略措施, 尽可能降低重工业占据比例, 致力于生态环境建设利用,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6]。第二, 城市特色应用期间还要创新工作模式。如我国部分北方城市拥有丰富自然资源, 主要包括太阳能、地热能及风能等, 这种新能源的使用不仅清洁, 而且还能充分满足城市居民提出需求, 拥有较广阔发展空间。

  4.6、 加大资金投入, 提倡循环经济

  为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更好更快发展, 相关部门需不断加大资金成本投入力度, 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工作, 构建特色较强的补偿机制, 对于环保型企业给予强有力资金支持, 确保城市污水治理工作得以高效开展, 极大提高城市建设工作效率, 并且还能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同时基于当前现状, 还应大力提倡循环经济, 通过技术手段改进适当减少资源消耗量, 甚至还可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 便于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便利性帮助, 将经济发展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降到最低。除此之外, 城市建设时需将循环经济理念看作是未来主要前进方向, 将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联系起来, 并且通过生态补偿机制有效克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种种挑战, 不断加大城市绿化规模, 营造良好空气环境, 进一步推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保障[7]。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开展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前需构建较完善的生态检测保护体系, 针对城市生态环境提出恰当性的发展规划, 提出一系列可行性应用措施, 确保条件允许城市都能达到较高质量水资源。并且相关部门还要加强自身对污染严重企业的信息公开重视力度, 不断扩大企业环境信息项目数量, 让企业涉及到的所有环境行为全暴露在公众监督下, 做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积极建立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 极大减少污染源。另外, 还要进一步拓展城市绿化规模, 促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从而为人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宝霞.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环境与发展, 2018 (1) :187~188.
  [2]施军峰.城市生态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7 (10) :139~140.
  [3]黄宏刚.公路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策略[J].四川水泥, 2018 (8) :64.
  [4]崔勇攀.城市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 (17) :7.
  [5]王理德, 徐丰, 韩福贵, 等.民勤绿洲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可持续发展[J].农学学报, 2015 (4) :52~57.
  [6]郑晓云, 王赟潇.开放与封闭较量——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视角[J].现代城市研究, 2017 (7) :53~59.
  [7]石科.探讨水利工程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 (9) .

原文出处:杨刚新.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251+25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环境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