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人类由于过度攫取自然资源, 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因此, 如何协调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如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出了新的任务, 构建以刑法为中心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势在必行。
关键词:生态文明; 环境保护; 刑法;
近年来, 我国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空气污染、水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 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影响。本文将立足于如何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我国刑法的保护之中, 规范环境犯罪, 突出刑法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
一、生态环境刑法保护的原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得到了改善。不可否认的是,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 但是人均占有量少。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一些地方政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片面追求GDP增长;一些企业由于处罚较轻, 宁愿接受行政处罚, 也不愿购置清洁设备, 造成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刑罚最为严厉的制裁手段, 理应发挥其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民事制裁的短板。被侵权人针对环境污染侵害, 主要是通过向污染者请求赔偿的方式解决。但是, 一些企业将民事赔偿当作企业在经营当中的成本, 将此计算入产品的价格, 最终是由消费者为企业的环境污染责任买单。污染者承担赔偿责任, 必须是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也就是说, 必须是污染者的行为给被侵权人造成了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 但是, 生态环境破坏具有复杂性, 污染源来自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在实践中很难准确找出是由哪一种污染源造成了损害后果;生态环境破坏具有潜伏性, 例如污染物质进入土壤潜伏期可以达到几个世纪, 有害物质再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 给人体造成损害, 在此情况下, 很难判断因果关系, 也很难追究污染者的责任。
行政制裁的短板。《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污染者造成环境污染的行政处罚方式有三种:罚款、责令停产停业、行政拘留, 惩处力度轻微, 不具有足够的威慑力, 不能达到有效制止污染者再次犯罪的效果。违法成本低, 使得污染者肆无忌惮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 所以, 有必要发挥刑法打击犯罪的作用。
二、我国刑法对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
我国刑法规定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的犯罪, 一共8个条文15个罪名, 包括污染环境类犯罪和破坏自然资源类犯罪。
(一) 生态法益不具有独立性
传统刑事立法的指导思想是以人本身的利益为保护对象的, 只有当行为人的行为直接对他人人身、财产等造成损害时, 法律才会给予刑事制裁。毋庸置疑的是, 如果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造成了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 当然属于刑法保护的范围。但是由于环境污染具有公害性、不可逆性的特点, 危害的是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不同于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 生态法益具有自己独立的价值。但是, 我国刑法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的犯罪规定在了破坏社会管理秩序罪一章中, 不能突出生态法益的独特性, 所以我们应该跳出传统以人为本刑法理念的束缚, 生态法益设置专门的章节进行保护。
(二) 刑事责任设置不恰当
处罚力度不够。在环境犯罪中, 大多数犯罪的刑罚都是罚金刑和自由刑。犯罪主体包括单位和个人, 但主要是单位, 单位犯罪只需要承担罚金。罚金数额规定不高, 导致违法所得远远高于罚金数额, 无法对单位起到威慑作用。单位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加上之后对环境进行修复的代价, 远远高于单位因破坏环境所获取的利益, 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 不符合我国刑法罪刑相适应的原则。为了贯彻可发续发展理念, 做到罪刑相适应, 针对环境犯罪的特点, 一是提高罚金数额, 二是对犯罪情节轻微的, 可以进行监外改造, 责令其恢复原状。
(三) 犯罪形态设计不合理
我国刑法对环境犯罪大多规定是结果犯或者情节犯, 要求出现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或者“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 但是, 生态环境破坏具有潜在性和持续性的特点, 危害结果可能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才会出现。结果犯的规定, 会使很多这类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得不到应有的处罚。所以我国刑法应当适当增加危险犯的规定, 规定犯罪分子的行为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 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样有利于发挥刑法预防犯罪的作用。
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单纯依靠民法、行政法不足以制止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 刑法有必要介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既要环境犯罪, 保护人民权益, 也要坚持刑法总体谦抑, 实行宽严相济的形势政策。加强生态环境的刑法保护, 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婧, 张映辉.加强生态环境刑法保护的必要性[J].长白学刊, 2006 (2) :36.
[2]焦艳鹏.生态文明保障的刑法机制[J].中国社会科学, 2017 (11) :76.
[3]徐翔.生态环境的刑法保护路径[J].重庆社会科学.
[4]张秋芳.我国生态环境刑法保护的对策探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 (1) .
1我国环境所面临的现状1.1严重的大气污染煤烟型污染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酸雨是我国所面临危害最大的污染。我国煤炭的消耗量逐年增加,而且至今没有采取任何对于燃煤造成二氧化硫排放的有效措施,导致酸雨区域性面积大的严重污染。欧洲、北美...
建立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一直都是我国林业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其不但有利于水土保持、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及防风固沙,同时还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然而,随着经济与人口的快速增长,我国有许多林业资源都被过度开发,如今...
一、农村环境污染造成的影响(一)水资源污染对于农村发展中最重要的农业生产来说,水资源的破坏将会引发一系列无法预估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农作物发育受损、农产品产量降低、农业质量下降等等,而这些表现将直接限制农村的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
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建设成果直接影响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状况,本文整理了8篇“生态环境建设论文范文”,以供阅读参考。...
本文针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时代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和要点。...
1水环境保护取得重大成果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很落后的状态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尤其是近十多年来,发展更快。从2000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中,可以明显的看出。2000年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GDP为99214.55亿元,而2010年...
通过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使得我国海洋经济向绿色转型、蓝色发展,实现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协同共治,以及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城市化进程加快, 对环境产生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在建设城市的同时, 要充分考虑到城市园林的设计, 使其发挥积极的环境调节作用...
1引言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具有复杂性和时变性,涉及多部门、多地区和多领域,需要处理海量的各类数据,这为问题的解决增加了不小的难度[1].本文从分析生态环境相关数据入手,对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各类生态环境相关的数据资源,建立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的...
本文分析城市规划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措施,旨在促进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