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 2014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 61.7 万亿元,折合美元将首次超过 10 万亿美元,这是重要的规模变化。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内,GDP 增长 7.3%,城镇新增就业超过 1300 万人,调查失业率稳定在 5% 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 2.1%, 实现了年初预期的目标。
中国经济正在全面向新常态转换,2014 年的变化是房地产结束了长达 15 年的超级繁荣期,进入调整期,这也是导致 2014 年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的主要因素,由之带动投资增长明显下滑。新常态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长转向中高速,而且伴随着深刻的结构变化、发展方式变化和体制变化。而结构、方式和体制的变化不断推进、显现,正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新动力所在,机遇所在。与此同时,新的适应新常态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也逐步成型,成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经济活力增强、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有力支撑。
面对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新一届政府坚持 2013 年以来的探索,继续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在加强区间管理的基础上,推出定向调控措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特别是在经济增速稳中缓降的同时,结构优化效应增强。
对 2015 年的经济,大家最关心的是四个问题 :国际经济形势如何?国内经济增长趋势是向上还是向下,向下是微调,还是大幅调整?会不会再现通货紧缩问题?改革突破口有哪些?
一、国际经济形势短期向好,但内生动力依然不足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大环境总体对我国有利,和平发展、互利共赢成为全球共识。但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来自外部的风险和挑战不可小视。
从短期看,2015、2016 年世界经济虽仍将保持周期性温和复苏态势,但不稳定不确定性仍然较多。
一是美国经济将保持回升态势。其复苏基础在不断稳固,尽管政府支出和私人投资仍显不足,但就业好转、个人消费支出增加说明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在增强。二是欧日经济将依然低迷。尽管欧洲已经度过了债务危机的最困难时期,但内部复苏不均匀,欧洲的高失业率和结构问题,使其内在增长动力严重不足,2014 年以来出现的通货紧缩苗头更是雪上加霜。日本安倍经济学的刺激效应和大地震“灾后重建”效应已经明显衰减,经济再陷低迷状态。三是新兴经济体总体仍处于增长调整期,普遍面临结构调整和经济下行压力。
从中长期看,国际经济发展对我国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并存。一是世界经济游戏规则正面临深刻调整。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积极推进 TPP、TTIP,以美联储为中心的六国实行货币互换,对我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和产业分工带来新挑战。二是世界正在酝酿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应用,对传统产业往往具有颠覆性,对现有产业体系可能带来很大冲击。当然这是挑战,也是机遇。
总体看,2015 年世界经济增长可能略好于 2014 年,但仍然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对我国经济的拉动效应不能估计过高。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带来的风险在明显上升,特别是乌克兰危机的持续化和中东局势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会产生很大的不稳定,对经济复苏产生较大的压力。
二、2015 年我国经济增长趋势
2015 年经济形势如何?是像前两年一样,继续缓慢下行?还是大幅滑落,打破过去三年形成的“温和调整”模式?分析 2015 年的宏观经济走势,要从两条线看,一是看实体经济的走势,另一个就是看虚拟经济,特别是资金流的情况。
从实体经济看,2015 年经济下行压力很可能会进一步增大。首先,从中期趋势来看,受“三期叠加”的影响,经济增长的调整远未到位,还会继续惯性下滑。其次,从影响因素看,投资与房地产的调整是导致 2014 年以来经济下行的最主要因素,2015 年的压力会更大。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自 2003 年开始连续十年保持 20% 以上的高增长,仅2014 年才首次降到 20% 以下,回落幅度加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房地产进入周期性和阶段性调整,拉动经济增长加快下行,而房地产过度增长持续时间很长,现在调整才刚刚开始,2015 年房地产调整力度还可能加大。另一方面,资金成本过高,对投资增长形成很大的抑制作用。
在需求相对不足、物价增长放慢的情况下,企业融资成本不会很快明显下降,盈利能力也难以明显提高,从而抑制投资需求增长。因此,2015 年投资增长将继续放慢,预计增长 12-13%。受最近两年就业形势较好、居民收入增幅快于 GDP的积极影响,2015 年的消费增长仍将平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将继续在 10% 以上,这对经济增长形成较强的支撑。总之,2015年实体经济下行的压力仍较大,但调整仍将是温和的,预计 GDP 增长 7% 左右。
从虚拟经济和资金流的情况看,2015 年流动性风险将上升。据一些权威研究表明,世界上每次发生大的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都有一些相似的前兆,如前期都出现过持续较长时间、力度很大的刺激政策,并且在经济步入调整的过程中都出现过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都经过泡沫式增长并破灭的过程,最终因出现较为严重的流动性问题而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我们目前面临的情况与此有不少相似之处。一方面,产能过剩问题严重,房地产市场深刻调整,将导致企业应收帐款、库存大幅增加,并使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率明显上升,这是一个市场风险不断释放的过程。在客观上形成了资金流动性放慢、资金流不足。另一方面,由于金融的体制问题,虚拟经济内部循环,脱离实体经济,导致利率不跌反升。2014 年以来,地方政府、企业普遍反映,不仅市场上资金供给偏紧,而且融资成本不断上升,大企业融资成本比上年平均提高了 1 个百分点,中小企业就更高了。如果这种现象长期持续下去,将会出现严重的流动性不足问题。
结果可能将产生两大金融风险,一是可能加快把“房地产泡沫”捅破,释放过大的下行压力,使实体经济严重萎缩,二是将使许多企业严重亏损,并产生连锁反应,导致企业大量破产和银行不良资产率陡然上升。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经济将可能加速下行。所以,当务之急是降低融资成本,避免出现严重的流动性风险。
三、2015 年会再现通货紧缩问题吗?
2015 年物价增长趋势仍将是稳中有降,预计CPI增长在1.5%左右,比 2014 年略低。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近期食品价格增长一直较为平稳,这是物价总水平增长基本稳定的最主要因素。导致食品价格稳定的原因有 :一是粮食问题从国内或全球看,都已基本解决,这得益于农业的技术进步,粮食问题不在数量供应而在质量提高,或者说主要是面临着很大的食品安全问题。二是无论从国内看,还是从国际看,近两年气候条件较好,我国 2014 年的自然灾害是明显少于常年的,这对粮食产量的稳定起了关键性作用。三是经济繁荣时期,各种投机行为泛滥,农产品常成为“市场炒作”的对象,其价格的“蛛网曲线”特征很容易被投资者利用,农业的某些事件或自然灾害容易被人为“放大”,导致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实际上供求关系并不那么紧张,特别是作为完全竞争市场,它有自我调节的机制。因此,经济下行或趋稳,投机性的炒作也随着减少。另一方面,非食品价格也保持稳定。尽管最近受国际商品价格特别是油价下跌的影响,我国的非食品价格增幅在 2014 年 9 月和 10月出现了一定的回落,但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仍较高,政府和企业积极消化产能过剩问题,使得非食品价格仍会保持一定的增幅。
中国经济下行还在继续,此轮经济调整远未到位,迟早会跌破7%,主要原因是房地产调整目前还算温和,更大的调整压力还在后面。有人根据这种趋势预测,开始担心中国经济将可能出现新的通货紧缩。我们认为,近期发生通货紧缩的可能性较小。理由主要有 :一方面,与 1998 年至 2001 年比较,物价增长的结构不同,上一轮经济增长中,CPI 和 PPI 同步下降,这次是一涨一跌,也就是说物价调整的压力主要来自于生产资料领域,前期投资品领域价格的暴涨引发了过度的投资,经济增长放慢后则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导致PPI 持续下跌。在决定 CPI 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是食品价格,尽管最近一段时间,其增幅也在回落,但仍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这与 1998年至 2001 年间完全不同,那时物价下跌的主因是食品价格下跌。另一方面,从内生的价格因素看,物价总水平难以由正转负。非食品价格连续三年的稳定增长就是明证。
这里的原因也值得分析,主要原因是消费增长的稳定。尽管经济增长已连续三年回落到8% 以下,但消费增长调整较为温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率目前仍达 12%,实际增长率超过 10%,这明显与 1998年至 2001 年间不同,当时是投资与消费的增长同步大幅下滑。消费增长平稳主要是因为就业形势较好,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消费稳定,价格就会相对稳定 ;而就业形势较好又与第三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期有关。因此,只要服务业、就业、居民收入、消费都保持稳定的话,通货紧缩就难以发生。
四、2015 年改革的突破口有哪些?
2013 年年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的大方向,对五位一体改革进行了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2014年政府行政体制继续深化,进一步下放取消行政审批权、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商市制度改革等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市场活力,但也有许多改革事项因需要立法,需要一定的时间,还在紧锣密鼓的设计之中,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
2015 年将是改革攻坚年,一些重点、关键领域的改革有望迈出重大步伐,其中有三大改革值得期待。
一是户籍制度改革有望提速。这在2014 年底有两个重要信号 :11 月17 日,全国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会议并强调,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顺应人民群众意愿,扎实做好户籍制度改革各项工作,这是对户籍制度改革迟迟不动的一种督促。几天后,也就是 11 月 21 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对原有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进行了调整,明确了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
根据常住人口分为五类七档。明确城市规模标准后,地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就有了重要依据。二是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李克强总理 11 月15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要求以逐步有序的方式,改革能源、交通、环保等价格形成机制,稳步放开与居民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绝大部分专业服务价格。这是经济改革最重要的微观领域,这些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加快推进,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改革新定位落到实处。三是努力实现财税、金融改革的重大突破。由于当前许多发展问题的根源是财税、金融体制不合理,不论从提高整体经济效率角度,还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都需要加大财政、金融两大宏观经济学论文领域的改革,并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
五、对一些不稳定因素的分析
在新常态下,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下降。2002-2008 年间,净出口年均拉动我国GDP 增长 1.2 个百分点,有的年份高达 2.6 个百分点,但 2009 年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多为负值,2009 年至 2014 年间平均为 -0.6 个百分点。2014 年则相对较好,前三季度净出口拉动 GDP 增长 0.7 个百分点(这也是导致消费和投资对GDP 增长贡献下降的原因)。出口增长不仅出现了新常态,从过去的高增长转为与 GDP 大致同步的温和增长,而且月度、季度间增长极不稳定,连续几年都出现了“过山车式”的波动,有时增长 10% 以上,有时为负,很难把握,企业也很不适应。这一方面说明全球经济复苏并不顺利,时好时坏,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国传统比较优势在减弱,而新的国际比较优势还未形成。这双重原因相交织,使出口增长呈现很强的不稳定性。
除此之外,对影响经济运行和政策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各种潜在金融风险释放。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高利贷的引诱下盲目扩张,形成巨额坏帐,在金融政策回归常态化及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化的情况下,开始释放局部的金融风险 ;房地产、煤炭等行业中的一些企业,因资金流不足导致资金链断裂的事件累有发生 ;还有一些地方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及融资平台的过度负债,所积累的隐性风险也开始显性化。尽管总体看来,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可控,但这些因素会导致社会融资成本上升,对一些行业或地方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增加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对此要更加重视、更加谨慎。
2030年,西方社会过去两个多世纪以来在全球建立的主导地位将被颠覆,美国和欧洲国家将不再享有霸权地位,一个多极化的世界将会形成。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美国仍可能是领军者,但中国经济在总量上有可能超越美国。这是2012年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NationalIn...
一、2013年宏观经济运行回顾(一)制造业PMI持续反弹,但中小企业景气不佳2013年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1%,与上月持平,为2012年5月以来的高点,连续11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我国制造业继续稳中向好。分企业规模看,大...
有时候,市场是最理性的。但有时候,市场似乎又是最感性的,以至于一致预期经常会变成一致误判,预期差也经常左右市场表现。去年四季度,大部分人预期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结果今年一季度经济失速下行。今年二季度,大部分人又预期中国经济将一蹶不振,结果经...
如何把握未来10年的中国经济大趋势?习近平总书记近期调研时强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我们把这一提法称之为习近平常态(Pinormal)。习近平常态的核心特征:一是增长速度的新常态,即从高速增长向中...
一、宏观经济形势预测2015年以来,一方面,在外需低迷、投资大幅度下滑的作用下,我国总需求收缩十分明显。经济下滑开始从过去新常态潜在增速回落主导的模式,转化为趋势力量下滑与周期性力量回落并行的格局,需求不足已开始触及底线。另一方面,在结构性...
2013年,特别是进入第四季度以来的世界经济前景基本明朗,但运行风险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除传统因素外,随着世界经济步入拐点,①新经济因素带来的风险和挑战逐渐凸显:一是美国经济加速复苏所带来的货币政策环境变化,加剧新兴经济体的资产风险;二是新...
一、克强经济学的提出及内涵2013年6月27日,巴克莱资本公司三位经济学家黄益平、常建和周乔伊(JoeyChew)提出了克强经济学这一概念,旨在描述李克强总理调控经济的方式。并且提出克强经济学三个重要支柱:一是不出台刺激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
【热点背景】2014年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一季度经济数据.数据显示,2014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128213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我国经济总体开局平稳,运行总体良好,...
随着供给和需求条件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我国经济运行进入增长阶段转换期,潜在增速从接近10%的高位向近期7-8%、中长期5-6%的中低位移动。从近期看,增长动力和机制开始转变,经济增速将在7-8%之间徘徊;从中长期看,在寻找新动力和新平衡机制的过程中,...
近日,二季度宏观经济数据集中公布。正如PMI指数、克强指数反弹所预示的那样,在前期稳增长政策集中发力之下,6月主要宏观经济数据整体向好,消费增速保持稳定,投资、工业生产数据有所提升,二季度GDP增速反弹至7.5%,环比回升2%。据此笔者预计,如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