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摘要:采用中国国家统计年鉴1992-2012年间的地区数据,实证分析我国地区人口结构变化对人均国民收入的影响。固态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人口抚养比增长率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且二者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老龄人口抚养比增长率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少儿抚养比增长率显著阻碍经济增长,而且二者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同样具有非线性关系。从时间发展上来看,本世纪初的10年间,老龄人口抚养比对我国人均收入的正向影响明显小于上世纪的最后10年;从区域划分来看,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它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最弱。另外,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越高越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少儿抚养比;老龄抚养比;经济增长;非线性相关
一、绪论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于7%,同时1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于30%并有下降的趋势。根据联合国报告,目前世界上的高龄老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但是老龄人口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导致老年人口在人口总数中所占比例增加,0-15岁人口比例减少,结果劳动力群体的平均年龄增高,将导致劳动力短缺的现象,进而阻碍经济发展。许多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通过影响人们的消费储蓄行为影响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1-3].它会对劳动生产率、分配、储蓄、投资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都产生不利影响[4],进而阻碍经济增长[5-6].也有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有利的一面,如有助于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可以通过完善老龄产业缓解就业压力[7].同时由于老龄人口消费的增加,对于刺激需求扩大生产具有积极的作用[8].
现有的关于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分析和描述性的分析,实证研究相对较少。由于缺乏具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我国人口老龄化会对经济发展速度、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尚没有统一的结论[9].本文通过使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来分析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和劳动力市场政策都具有积极意义。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
(一)出现早发展快
我国自建国以来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生育率急速降低,使我国成为生育率下降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发展中国家,进而导致我国成为老龄化现象出现最早且发展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联合国的数据显示,中国老龄人口抚养比自2010年前后开始以较高的速度增长,而少儿抚养比则在同时期结束了高速下降趋势,其后的波动比较平稳,结果导致我国总人口抚养比自2010年前后迅速提高。人口结构的变化,直接增加了劳动人口的负担,从长期来看必然导致劳动力短缺[10].
(二)地区差异大
我国各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政策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生育率的下降,人口老龄化首先明显地出现在东部地区。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中、西部地区在过去10年中老龄人口抚养比上升速度高于东部地区,所以人口老龄化正由东部向中、西部推进。
(三)“未富先老”现象明显
人类历史上人口结构变化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世界上大部分发达国家已经进入第4个阶段,人口老龄化于是随之出现。人口老龄化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如法国可追溯到1865年、英国1930年、美国1945年、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按照经济发展阶段,人口变化处于一个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阶段。但是,由于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为地提前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阶段的到来。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出现的老龄化现象,被称为“未富先老”.国外学者指出我国经济尚不发达的事实会加速老龄化进程。
三、实证研究和结果
人口抚养比反映了一国(或一地)劳动力人口的负担状况。高抚养比表明劳动力负担大,同时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支出增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经济增长。人口抚养比分为少儿抚养比和老龄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可以反映未来劳动力供给状况,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确定。如果人口基数大,生育率过高,会导致劳动人口负担过大,可能带来生产力过剩的情况,这是不利于经济增长的;但是如果在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从长期来看少儿抚养比的上升会缓解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对经济增长会起到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老龄劳动力因为体能下降,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学习能力都随之下降,所以直接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如果一国(或一地)的老龄抚养比持续上升,从长期来看必然会导致整个劳动力市场的老龄化,同时也会带来劳动力供给的短缺。但老龄抚养比上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同样不能一概而论。在一个老龄化的社会,其增长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变缓;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老龄人口的增加在一定时间内可能会通过增加消费等途径对经济起到促进作用。总而言之,人口自然结构的变化需要一定时间,它对经济的影响具有时滞性。我们可以通过实证研究的结果,结合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来了解我国目前所处的阶段,并提前做好应对。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生产方程可表示为:
其中Y表示产量,K为资本,A为全要素生产率。
L代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因素对生产的影响,包括劳动力数量pop,劳动力市场失业率unem,老年抚养比ofr,少年扶养比1,工人受教育水平edu等一系列因素,可表示为:
将(2)带入(1),则国民收入成为劳动力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函数,再对(1)两边取对数,则回归方程可写作:
本文的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和《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包括1992-2012年间31个省的地区人均收入增长率avgdp、人口抚养比pfr、少儿抚养比yfr、老龄抚养比ofr、高等high、中等middle和初等primary受教育水平、以及各地区失业率unemrate.地区人口受教育水平用各省市人口具有初等、中等和高等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来表示。实证分析中还包括抚养比变化率的平方项,来估测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豪斯曼检验表明固态效应分析比随机效应分析方法更为合适。表1中(1)、(2)列对全部数据回归结果显示我国在1992-2012年间,总人口增长率、人口抚养比变化率对人均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人口抚养比增长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3)、(4)列用少儿抚养比和老龄抚养比变化率代替人口抚养比变化率,结果显示少儿人口抚养比的增加对经济增长具有阻碍作用,而老龄人口抚养比的增长对人均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二者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非线性相关(10%水平上)。这主要是因为在本文测量的时间段中,人口红利尚未消失,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还未显现出来。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生育率的提高会大幅度增加人口总量,所以少儿抚养比的增加对人均收入增长率的负面影响比较显著。
为了进一步观察少儿抚养比和老龄人口抚养比变化的影响机制,文章将数据分为1992-2000年和2001-2012年两个时间段进行比较分析。(5)-(8)列显示老龄抚养比增长率的影响虽然仍然为正,但是第二时间段的影响幅度变小,少儿抚养比的负向影响也明显变小。当加入老龄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增长率的平方项时,均无法说明二者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非线性相关。(9)-(11)列表明人口增长对东部地区人均收入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而在中部显示为正向促进作用,在西部影响作用不明显。老龄人口抚养比在各个地区仍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在东部地区的作用小于中部地区,更小于西部地区。
这可能主要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劳动力市场构成不同。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生育率相对较低,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所以人口红利消失最快。另外,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增加在各个地区都具有明显的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抚养比的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二者具有非线性相关关系,即随着人口抚养比增长率的提高,经济增长率的下降速度放慢。由于我国具体国情和人口政策,人口红利尚未消失,老龄人口抚养比与经济增长表现为正相关;同时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少儿抚养比的增长将阻碍人均收入的增长。从时间发展上来看,老龄人口抚养比对我国人均收入表现出的正向影响显著下降;从区域划分来看,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的正向影响最弱,说明人口红利在经济发达地区消失的较快。地区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越高越促进人均收入的增长。
虽然在本文所讨论的20年间,人口老龄化增长率对经济增长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还不明显,但是若不进行干预,其对经济的阻碍作用将会显现出来。所以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深思。
(一)未雨绸缪,提前做出规划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在2010年前后我国总人口抚养比在经历了几十年的下降后开始呈上升趋势;2030年前后老龄人口抚养比超过少儿抚养比。本文显示目前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尚不明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短缺将不可避免,则其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将逐步显现。并且人口政策对劳动力市场调节的成效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才能显现,所以政府应该未雨绸缪,提前做出规划,才能从容应对。
(二)提高劳动力素质,扩大人才储备
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本文的研究表明,高等教育会显著地提高人均收入,它具有报酬递增的特点,能持续促进经济增长。教育有助于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所以高素质人才储备,必然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有助于提高人口的健康素质,直接和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三)调整人口政策,制定合理的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自建国以来,一直贯彻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贡献。但是,它也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正是预见到人口老龄化为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政府开始逐步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以此来调整未来可能出现的劳动力短缺。同时由于老龄人口比重的增加,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急需做出改革。比如养老金体制是否能够提供充足和可持续的养老金支付,医疗保障在多大程度上得以提高覆盖率。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应该加强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监管;规范个人基金账户的运营,切实保证养老金的充足性和可持续性。同时政府还应该通过立法的完善,保护老龄人口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祁峰.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生产力研究,2010(7):163-165.
[2]郭熙保,李通屏,袁蓓.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的持久性影响及其对策建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2):43-50.
产能利用率的测度产能利用率是指实际产出与潜在产能之比,潜在产能是指在既有的制度条件和生产要素的投入下所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出量。产能利用率是表征国家或者企业发挥其生产能力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产能利用率的高低,可以判断出该经济体当前产能周期...
1通货膨胀的定义与分类通货即是流通货币,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一般等价物。通货膨胀中的通货指的是现实中的货币存量。它不仅包括货币,还包括活期存款、支票、储蓄存款、共同基金以及小额定期存款等,也就是货币供应量M2。一般而言,当经济生活中的很多商品和...
2030年,西方社会过去两个多世纪以来在全球建立的主导地位将被颠覆,美国和欧洲国家将不再享有霸权地位,一个多极化的世界将会形成。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美国仍可能是领军者,但中国经济在总量上有可能超越美国。这是2012年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NationalIn...
2013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达到6338万吨,同比增加8.6%,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大豆35%进口量来源于美国.随着我国大豆进口量的不断攀升,加之我国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定价话语权的缺失,使得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大豆价格的波动对我国大豆价格以及豆粕、油脂...
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希腊遭受影响导致经济下滑,而国家对货币高估使得希腊出口始终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再加上希腊国家内部又没有灵活的货币政策,在这重重矛盾下,希腊政府不得不依靠大量的投资和消费来拉动国内的经济,由此导致了政府赤字...
第3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态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我国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于2000年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峻,逐渐呈现出了自己的特殊性。人口年龄结构所带来的人...
人口老龄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常态,意味着未来总体经济的运行将始终处于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之下。由此决定了,人口老龄化不只是老年人的问题,也不只是与老年人有关的局部性经济问题,而是涉及经济各领域的全局性经济问题。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现实背景下,从...
1、引言全球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正在步入老龄社会。发达国家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发展中国家正在迈向老龄社会。相较于人类历史上大部分时代人口结构比较年轻和寿命比较短来说,老龄化是一个新的人口现象。人口老龄化主要是由于平均预期寿命的增加和生育率的下...
0引言西方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受到国家历史的影响和熏陶与我国的经济学理论是存在较大的差别的。不同的经济学理论阐述的经济学发展以及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存在较大的影响的。研究西方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对于一个国家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1主要的西方宏观经...
从1992-2013年时间段中, 资本市场较为成熟和发达的美国, 其股票市场和宏观经济的周期数一致, 并且双方的涨跌走势吻合度达到72%。在同一时间段中, 我国股票市场和宏观经济的周期数不一致, 双方的涨跌走势吻合度为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