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4 列出了 2004-2013 年我国三大产业以及整个经济增长中就业情况所发生的变化。从整体上看,这一期间我国的每年新增就业(包括农业新增就业)为 782 万人,其中前一时期(2004-2008 年)为 697 万人,后一时期(2008-2013 年)为 888 万人,这说明我国这一时期每年的新增就业在趋势上是逐渐增加的(在这种情况下用几何平均数计算年均增长率的适用性将增强)。从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看,全部产业增加值(也就是 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带动的就业是 77 万。分阶段看,前一时期是 59 万,后一时期是 100 万,有比较明显的增加。这也就是说,在 2004-2008 年期间,我国经济的年均增长 10%所带来新增就业(590万),到了 2008-2013 年期间,只需要增长 6%就可能实现了(600 万)。而更多的经济增长,则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888 万)。这个计算结果和我国目前的情况所吻合的,当经济增长率回落时,由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的就业是增加的,所以新增就业仍然能保持平稳。再分部门考察各个产业增长和就业的情况。
首先看第一产业。从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第一产业的增长率长期保持在 4-5%之间,不仅高于世界各国的农业的长期增长率,甚至也高于很多国家整体的经济增长率①,农业现代化(科技、机械、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解放了大量农业劳动力,使农业领域所需要的就业人数大为减少。从表 6 中可以看到,2004-2013 年期间,我国第一产业的增加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需要的就业人数就下降 263 万人,其中,前一时期为 203 万人,后一时期为 338 万人,这说明农业发展的水平越高,所能够转移出去的农业劳动力也就越大,而这一时期正是我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最快的时期,而且从最新经济普查的数据看,这种转移还在不断加快。
其次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比较。2004-2013 年期间,第二产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来的就业是 66 万人,前一阶段是 55 万人,后一阶段是 79 万人,属于逐渐递增类型。同一时期第三产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来的就业是 115 万,其中前一阶段为 75万,后一阶段为 173 万,也属于逐渐递增类型。将两个产业进行对比,一是第三产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动的就业比第二产业多,2004-2013 年期间比第二产业高出了 74%;二是在前后两个阶段变动的幅度更大,第二产业后一个阶段比前一阶段增加了 24 万人,增长了 43%;而第三产业则增加了 98 万人,增长了 130%.第三产业现在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来的就业,比第二产业多 94 万,高出 119%.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第三产业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显着地高于第二产业,而且差距仍在扩大。
最后看经济增长对我国非农就业的拉动。从表 6 中可以看到,在前一阶段,我国非农产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动的就业是 130 万,那么非农产业年增长 13%,所能够吸收的就业大约是 1690 万人,那么到了后一阶段,由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的就业所带来的就业已经达到了 250 万,那么,吸纳同样的新增非农业就业,非农产业只需增长 6.76%就可以了。如果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率达到 7%,非农产业的增长率达到 8%,那么新增非农业就业则可以达到 2000 万的规模。参照 2008-2013 年数据,我国现阶段第二产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来的就业大约是 80 万人,第三产业大约是 170 万人,那么非农产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增加的就业大约是 250 万人。如果我国的经济增长达到 6%,非农产业的增长达到在中,大约有三分之二是在第三产业。如果我国 GDP 的增长率达到 7%左右,而第二、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在 8%左右,所能够吸纳的非农业就业就可以达到 2000 万左右。从表 4(二)中可以看出,这已经高于 2004-2013 年的平均水平,但低于 2008-2013 年的平均水平。
(3)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整体分析
以就业弹性与就业增量两种方法得出的分析结论是有差别的。事实上,由于经济增长和就业在总量变化及结构变化上的复杂性,任何方法和模型在反映它们的发展和变化时都可能存在着偏差,所以多种方法的结合使用往往能弥补单一方法的不足,让我们对事物变化的全貌有更好的理解①。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
第一,从 2004-2013 年期间,我国的就业尤其是非农业就业是逐渐递增的,平均的递增程度介于几何平均关系和算术平均关系之间,即就业弹性是递减的,但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的就业数量是递增的,但增加的幅度不大。粗略地看,如果用就业弹性的方法估算,我国现阶段 GDP 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动的非农业就业大约在 0.51 个百分点(2008-2013 年数值),目前的非农业就业总数大约为 4.63 亿左右(已经在经济普查数据的基础上加上了 2014 年的增量),那么,2015 年的经济增长率如果为 7%时,所增加的非农就业大约为 1800 万,其中由农业转移而来的劳动力和城市新增就业各占一半,各为 900 万。而在新增的非农就业中,第二产业约占三分之一,为 600 万左右,第三产业占三分之二,为 1200 万左右。
第二,如果用就业增量的方法估算,我国现阶段 GDP 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动的非农业就业大约在 263 万左右,那么,当经济增长率为 7%时,所增加的非农就业约为 1840万,其中由农业转移而来的劳动力和城市新增就业各为 920 万左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安排的新增就业则是分别略高于 600 万和 1200 万。
第三,从两种方法的比较看,用就业弹性得得到的估算结果是变动的,即前期较低,后期较高,而就业增量所得到的估算结果是稳定的。如进行近期外推,就业弹性方法所得到的估算结果将低于增量方法,而进行远期外推,就业弹性得到的估算方法将高于增量方法。就近期估计而言,两种估算方法的结果是相近的,即按照 2008-2013 年增长和就业的一般关系,最近两三年间,我国的 GDP 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非农就业大约是在 260 万左右,而在 7%的增长下,所增加的非农就业大约是 1800 万左右,从供给看,农业转移而来的劳动力和城市新增就业各占一半(各为 900 万),而从需求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为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600 万和 1200 万)。如果要进行更长时期的推测(如 5-10 年),还是要根据中国人口生命表、各个产业发展对就业的拉动等方面变化和进展进行调整。
第四,从动态发展上看,这两种方法都只使用了三个时点(2004、2008 和 2013 年)的经济总量和就业的数据,从时间序列上看样本仍然偏少,但是从前面的分析中已经可以看出,在这一期间,我国 GDP 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所能吸纳或需要的非农业就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就业)的增量实际上是略增的,再考虑全国经济普查口径较严的因素,GDP 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带来的非农就业可能还要再高一些,达到 265 万以上。在 7.5%左右的经济增长下,每年新增的非农业就业可以达到 2000 万以上,这已经被过去 3 年(2012-2014年)的非普查数据所证明②。但本文的分析仍然以普查数据为分析基础。
第五,以上的分析是基于历史的实际数据进行的,在过去的 10 年间,我国劳动力的供应是稳步增长的(参见图 3),这一增长加上就业结构的变化,满足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劳动力需求,同时也推进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但是还应该看到,由于上世纪 80 年代起的人口政策的结果现在开始逐渐显现,我国的劳动力总量的供给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从现在起将进入稳定阶段,不再有明显的增长(刘伟和蔡志洲,2014)。这样,在总量解决我国经济增长尤其是非农产业增长的新增劳动力需求,主要是要靠就业结构的调整,也就是要依靠农业劳动力的转移。
四、研究结论
本文从对奥肯定律的再研究开始,通过对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GDP 核算与就业的总量和分类数据的关联分析,对中国现阶段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数量特征进行了研究。我们通过计算就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及每增长 1%的增加值及 GDP 所带来的就业增量这两种方法,分析了现阶段经济增长对就业尤其是非农就业的带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期间,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来的就业人数是递增的,但从就业弹性上看,第二产业是减少的,而第三产业是增加的,这说明第三产业的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显着地大于第二产业;从整个国民经济的范围来看,非农就业对 GDP 的就业弹性系数(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的 GDP 所带来的非农就业增长率)略有下降,但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动的就业人数是不断增加的。虽然利用就业弹性和每一个百分点所带来的就业增量这两种不同的方法所得到的计算结果略有不同,但所反映的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在现阶段,我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来的非农业就业大约在 260-265 万左右,从非农劳动力的来源来看,由农业部门转移而来的和新增就业大约各占一半,而从新增非农劳动力的使用来看,第二产业约占三分之一,第三产业约占三分之二。如果 GDP 增长率为 7%,那么新增的非农业就业大约为 1800-2000 万左右,其中一半来自农业部门转移而来的劳动力,另一半为城镇新增劳动力,即各为 900-100 万人左右;在第二产业就业的人数为 600-700 万左右,在第三产业就业的人数约为 1200-1300 万左右。从整体上看,自 2008-2013 年,我国每年新增的非农业就业平均在 2000 万以上,经济增长率的回落当然会带来新增就业人数的回落,但是一方面,我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来的非农就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就业)是缓慢提高的,另外一方面,从劳动力供给来看,我国的劳动力总量已经逐渐进入了平稳发展阶段,目前每年的增量正在逐渐减少,不久将进入总量逐渐减少阶段。因此,在我国目前经济增长率出现小幅回落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处理好各种结构关系,我们仍然有可能保持充分就业。但是如果经济增长率再进一步下滑,充分就业就有可能受到影响。所以,7%以上的经济增长率是我国现阶段充分就业不受到严重影响的重要条件。(图表略)
参考文献:
1. 刘伟、蔡志洲:《产业结构演进中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基于中国 2000-2013 年经验的分析》(J),《学术月刊》2014 年第 6 期。
2.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2005 年。
3. Okun, Arthur, M, “Potential GNP, Its Measurement and Significance”(M), Cowles Foundation, YaleUniversity, 1962.
4. Abel, Andrew B. & Bernanke, Ben S., Macroeconomics (5th ed.)(M), Pearson Addison Wesley, 2005.
2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理论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一国或地区的总产出或人均产出的持续增加。更一般地来说,它反映了一个经济体系生产内部成员生活所需要商品与劳务潜力的扩大。保罗。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增长要依靠经济中所具有的四个轮子。人力资源(...
一、引言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进入十二五时期,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新疆现代产业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截至2011年,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7%、48%和34%.第二产业依旧是促进新...
一、引言DMP模型是以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Diam0nd、M0rtensen、Pissarides的名字命名的一种失业搜寻与匹配理论,是将搜寻理论应用在劳动力市...
一、导言众多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都已经证明,长期经济增长需要各种客观条件的支撑,比如:劳动、人力资本等。尽管学者对各因素的重要性各执己见,但对这类因素本身的驱动作用却没有异议。不过,也有观点认为经济的增长仅仅依靠这些客观因素是不够...
当前阶段,我国失业保险基金存在着大量的闲置现象,相关的就业功能无法有效地体现出来,而我国针对失业保险相关领域的研究少之又少。基于此,本文根据当前实际发展现状提出了合理使用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再就业的基本策略。...
3.3技术水平3.3.1我国技术水平总体现状分析我国技术水平是由国家通过研发、技术引进然后投入市场之后才可以让生产者和消费者感受到。然而我们也可以通过我国的科研现状来衡量我国当前的技术水平,只有先通过对处于科技上游的研发进行大量的投资和科研人员...
结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人口寿命越来越长。2000年,我国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速度越来越快的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老年人口规模庞大,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地区分布不均衡等特征。同时人口老龄化影响了劳动力供给,...
第三节中国的经济增长真的过度依赖于出口吗?经过30年的经济转型,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和第三大贸易国。由此作为推动中国经济持久快速增长的三大引擎之一的出口自然而言获得了理论界和政策界的高度关注,然而现有研究关注的重点却是...
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加入有关中国特色的经济分析后,增长理论依然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良好的解释力。...
摘要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但近几年增长速度开始呈现放缓的趋势,经济增长速度进入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换挡期,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经济步入新常态。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是否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