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实现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目录
摘要(详见正文)
1 绪论
1.1 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背景
1.2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目的及意义
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2.1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 上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3.1 上海市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演化趋势
3.2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3.3 发展低碳城市的必要性
3.4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3.5 上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4 上海市城市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 实现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6 结论
参考文献
以下是论文正文
摘 要:城市可持续发展不仅对城市本身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问题。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文明发达的标志,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人们有必要采取措施,通过优化城市规划布局,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现有上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浅析,提出城市的合理空间布局、环境保护、低碳城市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实现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 可持续发展 生态 环境
1 绪论
1.1 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背景
从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人类摄取自然资源的能力以及高度膨胀的消费欲望,极大地刺激着生产力的发展。伴随而来的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步地从局部扩展到全球,越来越明显地威胁着地球的自然环境,也越来越明显地威胁着人类的未来。人类面临着人口、粮 食、能源、资源、环境“五大危机” 。面对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威胁,人们发出了“只有一个地球”(only one earth)的呼吁。由前挪威首相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与1987年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在其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又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的发展模式。此后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有了明显的发展。据统计,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已多达98种。这些定义主要从经济学角度、社会学角度、生态学角度及科技的角度来描述。 尽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正式提出,但实际上其思想在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的人类社会初期即已有萌芽。例如,中国《吕氏春秋》中提到“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其中就包含着对可更新资源进行持续利用的思想;老子道家学说中伟大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一种对宇宙和生命的感悟与直感。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背景。
1.2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世界目前已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因此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非常必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以及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统一,就成为国内外城市建设共同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及研究目的。 人们日益重视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工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生态城市”作为国际第四代城市的发展目标被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城市生态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并逐步形成一种崭新的城市发展观。21世纪是生态世纪,即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迈向生态化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下一轮的国际竞争实际上是生态环境的竞争。从一个城市来说,哪个城市生态环境好,就能更好的吸引人才、资金和物资,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因此,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下一轮 城市竞争的焦点,许多城市把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大力提倡建设生态型城市,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我们必须加快我们建设生态城市的步伐,因为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与和谐的生态型城市,可以解决一系列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
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2.1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城市是提升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行动重点和战略支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着眼点是兼顾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在此基础上,妥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内容,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城市空间范围内,以合理利用城市资源为基础,推动城市经济增长为手段,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为途径,建设宜居城市为目标,满足现在和未来城市居民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实现城市的科学、合理、安全和协调的发展。这就是说,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以长期持续的城市增长及其结构进化,实现高度发展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从而既满足当代出于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满足未来城市的发展需求。
2.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城市可持续发展,又可称城市持续发展,与此相邻的还有可持续性、可持续城市和生态城市三个名词。这三个名词分别从不同角度表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发展中应用,而对于城市如何向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演进,它们的内涵则完全一致。自从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一命题提出后,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内涵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概括如下。
资源角度。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城市不断追求其内在的自然潜力得以实现的过程,其目 的是建立一个生存容量为基础的绿色花园城市。城市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地利用其本身的资源,寻求一个友好的使用过程,并注重其中的使用效率,不仅为为当代人着想,同时也为后代人着想。从城市发展的基础——资源这一角度入手,着重说明了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间的平衡,是可持续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
环境角度。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其公众应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社区及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同时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的过程。越来越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绝对不能随意地把这些环境问题留给后代或更大范围,甚至全球,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利用环境生态规律来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
经济角度。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全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系统结构和功能相互协调,具体说是围绕生产过程这一中心环节,通过均衡地分布农业、工业、交通等城市活动,促使城市新的结构、功能与原有结构、功能及内部的和谐一致,这主要通过政府的规划行为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应在资源最小利用的前提下,使城市经济朝更富效率、稳定和创新方向演进。城市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不断地追求高数量和高质量的社会经济人口和技术产出,长久地维持自身的稳定和巩固其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大多数城市来讲,特别第三世界城市,只有提高城市的生产效率以及物质产品的产出,这样才能用保其生命活力。
社会角度。城市可持续发展在社会方面应追求一个人类相互交流、信息传播和文化得到极大发展的城市,以富有生机、稳定、公平为标志,而没有犯罪等。可持续城市社会特性包含两方面:①可持续城市是生活城,其应充分发挥生态潜力为健康的城市服务,不仅把城市作为整体考虑,而且也要使不同的环境适应城市中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的需求;②可持续城市是市民参与的城市,应使公众、社团、政府机构等所有的人积极参与城市问题讨论以及城市决策。
3 上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3.1 上海市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演化趋势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的物质空间载体,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范畴5 。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可持续性解析元素包括都市区和中心城区两个空间层面解析元素。依据资源消耗最小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对解析元素进行可持续性分析,可以总结出四种不同类型的可持续性演化趋势。①规划目标是可持续的,解析元素在可持续的规划目标指导下向可持续方向发展,但是实际演化水平总是低于规划目标;②虽然规划目标是可持续的,但各解析元素在实际演化中向不可持续方向发展;③规划目标是可持续的,实际发展演化也是可持续,而且实际发展超出了规划目标;④前一轮规划目标是不可持续的,解析元素可持续性也降低,但是,新一轮规划目标具有可持续性。 对呈现不同发展演化趋势的各解析元素进行分析,发现某些元素之间可能存在相关联系。例如,中心城区的等级体系与空间分布之间、绿地系统的等级体系和空间分布之间、都市区城镇规模等级结构与职能等级结构之间、中心城区形态模式与楔形绿地之间、交通系统与出行方式构成比例之间、及中心城密度分布与绿地总量之间,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3.2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永无止境6 ,发达国家有些城市在某些方面已做得相当好了,但是仍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中。虽然上海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方面进行了积极努力。但上海人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仍在一系列的制约因素,与国际大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环境保护任重而道远 上海环境质量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尤其中心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需进一步改进,环境管理也有一定的差距;城市布局和生态系统还需要完善;城市噪声特别是交通噪声需要加强治理,2005年上海市交通噪声平均值为72分贝(A),在国内大城市中最高的,估计受超标交 通噪声影响的人群数超过100万;郊区各镇基本都有污水处理厂或相应的网管的服务系统,但污水管网服务区外的小型集中居住区好个别单位、居明的排污还需治理;以机动车为主的大气污染防止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农副业污染治理还需完善;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还需继续进行;一部分工厂还需向工业区进一步集中,工厂还有结构调整和不断推广清洁生产的任务;循环经济和固体废物管理还需进一步升级;社会环境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
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
(1).在能源资源方面,上海所需的一次性能源全靠外部调入,而能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燃烧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2).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任务艰巨。1990年以来,上海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第三产业交替增长,相互促进,带动经济增长。在上海的GDP中,第二产业仍占较大比重,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不足,与国际大城市相比,仍有一定距离。
(3).上海位处长江以及太湖水系流域下流,水质、水量受长江及太湖水系外界环境的制约,保护和环境治理的任务艰巨。
(4).上海以及周边大气污染排量大,污染治理难度大。上海以及周边地区的能源均以煤 炭为主,同时迅速增加的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严重影响了上海市的大气环境质量。 上海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走出了非常成功一步,我们需要总结过去的经验,正视仍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研究,提出新的目标、新的对策措施,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从更深的层面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3.3 发展低碳城市的必要性
城市的碳排放总量是未来城市低碳目标的定位及低碳发展线路图制定的依据,同时对现状的真实了解可以在与其他城市进行准确的比较后,根据不同城市各自发展阶段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上海市发展低碳城市现在存在的现实问题有以下三部分。
首先,工业碳排放量虽然近几年出现大幅度的下降,然而,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大,可以发现,工业生产尤其是具有污染的重工业,包括水泥、化工、建材、能源等是制约上海低碳发展的主要障碍,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工业的产业调整、技术改进及产品升级将是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与关键。
其次,交通运输中碳排放比例主要在于对外客货运交通,体现在民航、铁路、公路及水运等。这与上海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定位、对外交流联系程度及在航空、海洋及公路的运输量有关。市内各种交通方式仅占交通运输总排放的1/5,所以控制对外客货运交通对城市交通方面的降碳将会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由于民用交通近两年发展迅速,对交通碳排放的贡献不断上升,所以民用交通碳排放量的控制必不可少,未来市内政策的出发点也将集中在民用交通碳 排放控制上,公共交通碳排放量在整个城市中总碳排放量中所占比例非常小,仅占到1.1%8 ,公共交通的发展对城市碳排放飞贡献率很低,未来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第三,建筑碳排放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主要在于上海人口的不断增长,建筑规模尤其是居住建筑规模不断增大,虽然节能减排措施的执行对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到一定的作用,但建筑碳排放总量仍在不断增大,未来发展低碳建筑应主要把着眼点放到对量的关注上,在居住建筑的开发中,主要控制中小户型的比例,减小人均尤其是富裕阶层的建筑面积指标。并且通过减小居住建筑中的能耗,维持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及碳排放下降的趋势。
3.4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可再生能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能源资源,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是一种低碳排放的能源。上海具有对风力发电技术引进、消化的能力,同时在国际合作方面也具有绝对的优势。按照目前上海已建成和也规划的可再生能源项目计算,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约占上海市能源消费总量的0.5%,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360兆瓦,约占上海市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以此估算,到2020年,上海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的两个百分比可分别提高至2%和6%较为合理。换而言之,意味着未来12年,上海将新增约1480兆瓦风电装机容量、150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 以及106兆瓦生物发电项目作为目标。
3.5 上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对上海来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功能定位的调整。在过去的30年中,上海的城市功能定位问题曾进行了三次规模较大的讨论。第一次讨论是在1980年代中期,上海在1984年11月制定了《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这个提纲实际上就是谈功能定位:上海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多功能的作用,力争20世纪末把上海发展成为开放性,产业结构合理、科学技术先进、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城市。第二次讨论是在1990年代初,1990年中央正式宣布浦东开发开放,浦东“不特而特”,享受特区的所有政策,随着中央开发开放浦东这个决策实施和上海一个龙头三个战略地位的确 立,上海从改革开放的后台走向前沿。第三次讨论是在十六大以后,是对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机遇对上海新一轮发展思路的大讨论,形成了四大方案、七大行动纲要,提出长期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实施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城市发展战略。强调了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应该建设成为全球经济网络的重要节点城市的想法。
上海曾经“以工业建设为中心”,是一个工业城市。自从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战略构想后,上海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始终要求自己走在全国的前列。生态城市就是在保障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城市还要有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生态城市讲究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位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耗能、减少污染来推动经济增长;生态城市讲究城市经济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协调发张和良性循环发展, 生态城市注重循环型经济的发展10 。循环经济以资源循环利用为途径,以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为重点,以减量化、再利用、在循环为原则,以高科技为手段,以生态平衡、良性循环、低(零)输入、高产出、低(零)排放为重要特征,从而实现城市经济的循环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对城市环境的保护,节约了资源的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体现了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 上海市城市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上海市城市发展的现状
上海目前的城市形态和空间布局现状是以中心城区为主展开,其主要特征表现在:
一是基本上形成了与全球城市相配比的城市等级规模体系。上海在中心城区、新城、中心城镇与一般城镇等形成的四级城市体系基础上,逐步构建市域城市构架,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在四级城市规模体系中,上海市域城市群对长三角区域城市群发展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是基本形成城市化基础设施体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系体现了枢纽型、功能型,形成了高架道路、轨道交通、三横三纵地面主干道为骨架的中心城立体综合交通体系,为上海城乡一体化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
三是基本形成产业与城市体系协调发展格局。城市体系发展与产业布局衔接日趋合理,郊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中心城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布局特征明显。产业集聚势态明显,基本形成了以国家与市级六大产业基地为龙头、以市级工业园区为支撑、以区级重点工业区为配套的产业布局体系。形成一核两带一组团的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
四是基本形成城市空间布局一体化的公共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在城市空间布局中,完善了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娱乐、体育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4.2 上海市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城镇规模与工业布局分散,土地节约化利用程度不高。全市目前工业用地中有50%是非集中工业用地,土地利用的产出率十分低下,平均每平方公里产出在20-30亿左右。而集中工业用地的土地利用产出率就相对比较高,比如市级工业区每平方公里产出率可达70亿元,国家级工业区平均产出率在近100亿元左右。由于城镇规划比较分散,以城镇或集镇为依托的工业布局也很分散,造成了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
二是城镇和产业布局难以适应目前重点开发区域的规划发展。在城镇体系建设中,城市用地的扩展、大规模的新区开发建设是城市空间扩张的主要方式,如松江等三区的试点园区、化工园区、国际汽车城、临港新城等。因此,目前城镇规划与产业布局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
三是城镇数量多、规模小,在行政区划体制下发展缓慢。目前上海仍有100多个镇,各类开发区总数达41个,且单个乡镇的行政辖区无法整合资源,行政区之间存在激烈竞争。在缺少有力的规划和管理的情况下,难以形成整体合力。 四是城镇发展不平衡,中心城与远郊地区差异较大。上海大都市地区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尚未形成,中心城和主要功能区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外围地区,特别是远郊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成为上海和浙江、江苏交界地区的低谷,落差比较明显。并且远郊城镇对外来人口的阻力不够,对中心城人口疏导的反磁力作用也不明显,在城镇体系建设中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与作用。
5 实现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合理规划城市用地
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组织各个领域力量,协调各个方面关系,有序配置各种要素。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个系统工程,必须首先制定战略性、总体性、综合性的城市规划体系,勾勒出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总体布局,给出城市建设的宏观要求和综合策略。只有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合理规划城市用地,明确大方向,瞄准大目标,抓住大环节,展开大格局,城市的发展才能够实现有序、有效、有益,进而形成可持续发展。完善的城市规划体系,要求建立纵向到底——包含城市内部逐级深化、细化的分级规划与横向到边——包含城市所有重要领域、基本方面的专项规划。城市规划体系中最重要的是两大类总体规划:一类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功能培育规划;另一类是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空间布局规划。
(1).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科学的依据,对城市发展现状的了解,如城市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居环境保护等,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一个科学衡量标准,同时能预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趋势和能力。按照科学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能全面、系统地调动城市资源的配置。
(2).结合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市规划布局。要把保护环境和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要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针,充分尊重生态规律,科学确定城市性质和规模。要按照城市功能分区和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城市布局,扩大城市环境容量。要按照延长企业资源利用链的原则,合理规划工业区,做到废物资源化、减量化,减轻城市环境治理的压力,为建立循环型经济和社会奠定基础。
(3).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大型基础设施是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环节,其中包括建设道路、桥梁等交通运输设施,煤气、自来水等各种市政建设。要改变过去那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包办的做法,按照社会投入、企业化运行、政府监管的方式,促进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要发展绿色交通,降低汽车能源消耗,减少排污量,要建立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此外,要处理好各种废弃物,所有城镇都要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逐步实现雨水与污水分流。
(4).增加和优化城市环境容量。城市环境质量的根本改善,不仅需要逐步减少污染,更重要的是需要不断提高和优化城市的环境容量。这就要求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和保护,走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统一、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容量相协调的城市化道路。为此:(1)加强城市间及城市周边地区生态建设;(2)加强城市绿地建设,各类城市都要因地制宜,合理划定城区范围内的绿化空间。
5.2 完善城市重点区域的建设和管理
在城镇等级规模体系建设上,今后大城市发展主要依托三大区际交通主轴线。沪宁主轴线: 将有可能形成嘉(定)安(亭)新城的次中心城市雏形。目前,嘉定—安亭已形成了国际汽车城和试点园区近80平方公里的规划园区的发展区域。沪杭主轴线:松江新城已建立了国家级出口加工园区、大学城等,城市总体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南北大通道: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从浙江宁波—平湖—金山—海港新城—浦东—崇明—江苏海门构成了一条上海沟通浙江、江苏,通达长江三角洲十几个中等城市的南北大通道,这条重要交通主轴线为上海整体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大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产业群的功能集聚与辐射,迅速发展金山新城,崛起南汇新城,规划崇明新城有着重要意义。 明确以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为九个重点领域,发挥高新技术园区的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形成高新产业在中心城区与沪宁、沪杭、沿海聚集的“一核、三带”的总体布局框架。
5.3 加快城郊之间和城市内部交通系统的建设
现代城市交通体系是城市的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保障。公共交通优先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唯一出路,基础性和先导性行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城市属性,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规划和城市增长的基本要素,因此,良性循环的城市交通体系不仅对实现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用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来发展城市公交体系,会从根本上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同时能把城市系统与自然系统关系很好的协调好,实现城市人口、资源、环境“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城市交通系统应坚持以发展公共交通为基础,发展轨道交通为骨干,建立快速公交网络,形成多种公共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通过TOD(轨道交通引导模式)和SOD(轨道交通跟进模式)的方式,加快郊区城镇的开发建设,尤其要形成以轨道交通站点为轴心,由内向外扩散形成开发轴线,连接相关城镇;站点周边集中配置为流动性人群和居住性人群提供各种服务办公、商业与公共配套设施,并且主要以不行系统、自行车系统与周围的住宅小区连接,形成人流的交汇点和人群服务中心,既方便人口流动,又方便当地生活,成为人口导入与流动枢纽。
5.4 实现上海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共同发展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改革开放的龙头,正致力于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长三角区域是重要的国际大都市圈之一,构建长三角区域整体发展优势,加快区域资源聚集,整合和区域产业分工,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将成为中国尽早在 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奠定基础。作为长三角区域的龙头城市,上海应该在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形成和建设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走长三角区域各城市的前列,成为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先行者和火车头,服务好长三角区域的发展。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上海带动长三角和长江流域发展将促进全国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上海服务全国的能力也将不断提升。 与全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等级规模体系,在市域城市群域内,构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科学合理的现代城市体系。形成“多心”、“多轴”开敞和组团式格局,优化建设中心城区,重点发展若干个百万级人口的大城市和3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依托城镇发展主轴,加速郊区城市化。
5.5 提高城市管理者的综合能力和意识
城市的领导者是城市的发展转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城市市民是行动主体,城市领导者是决策人和领路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责任是每个城市领导者的责任。 每个城市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发展阶段、发展问题和发展机遇各不相同,可以作出的发展选择多种多样。现代城市领导者,要通晓城市科学和管理科学,更要从实际出发深刻洞察、准确把握本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和规律、特点。要真心热爱“这方水土这方人”,专心关注本城市的发展变化,潜心研究本城市的布局谋篇,精心组织本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要增强创新精神,加强实践探索,提高城市领导工作的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的水平,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奋力开辟出适应时代要求、符合上海市城市实际、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6 结论
近年来上海城市发展正经历着质的飞跃,城市发展面临着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新跨越。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政策、科技和文化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影响和推动将愈加强烈。因此,新世纪新时期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要善于抓住这一历史性的变革,加强其社会调控的功能,以保证城市的发展与社会公平、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最佳平衡。上海要想跻身世界城市之列,必须要在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走出一条上海的特色。通过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分析上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罗列上海市城市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其中对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完善城市重点区域的建设和管理、加快城郊之间和城市内部交通系统的建设、实现上海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共同发展、提高城市管理者的综合能力和意识等角度来建议,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秉钊.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居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 王祥荣. 生态建设论.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3 张鸿雁,张登国. 城市定位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
4 王祥荣. 生态建设论.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5 陈秉钊.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居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题目: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实施的必要性二、我国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三、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四、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五、结论参考文献以下是论文正文摘要:生态环境是人...
题目:环境标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辩证关系目录摘要(详见正文)引言一、环境标准理论二、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三、环境标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辩证关系(一)环境标准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环境标准的健全与完善...
题目: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环境保护的有效方案目录摘要(详见正文)1.新形势下环境保护的现状1.1关于环境保护的理论性描述1.2环境现状2.环境破坏的突出表现的几个方面2.1土壤遭到破坏、淡水资源受到威胁2.2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
题目: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目录摘要(详见正文)1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观1.1可持续发展思想是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1.2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实质2建立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2.1作为测度的载体和基本的信息单元,旅游可持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