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
目录
摘要(详见正文)
1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观
1.1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1.2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实质
2 建立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2.1 作为测度的载体和基本的信息单元,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必须具备以下功能:
2.2 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选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3 构建循环经济模式
3.1 循环经济的内涵
3.2 旅游景区循环经济模式构建内涵
4 完善景区管理模式
4.1 建立面向市场的现代旅游景区管理体制
4.2 构建旅游可持续发展管理框架
5 开发品牌特色项目
5.1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5.2 树立景区品牌
6 结论与探讨
参考文献
以下是论文正文
摘要: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旅游学界及景区管理部门备受关注的课题, 科学地对旅游景区进行规划对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论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前提下,综合考量景区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论述了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出实现旅游景区保护与开发动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旅游景区 可持续发展 规划 模式 理念
随着人们对旅游环境问题的重视,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探讨和区域对策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由于可持续发展本身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难点,再加之旅游景区对产业效益追求的不可否定,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规划往往面临着执行不力和难于落实的现实问题。这要求人们以长远的眼光对旅游景区进行经济开发活动,而且要求确保在不会破坏接待地区未来亦有条件吸引和接待来访旅游者的能力的前提下开展旅游活动。
1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观
1.1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所产生的,随着人们对这种关系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尽管目前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表达方式,但其思想内涵的丰富性、内容的广泛性已被公认,是时间维和空间维的有机结合,其核心内容,一是“发展”,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通过发展,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改善环境的能力,保证“持续”的实现。二是“协调”,人和环境不协调(矛盾)的加剧,引发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讨论和研究。协调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间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内涵。三是“限制”,一定时期、一定空间不可更新资源的数量、可更新资源的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都是有限的。当然,人类的社会活动的技术水平会加速或延缓这种限制。四是“公平”,即资源的利用分配在时间(代际)和空间(代内不同人群、不同区域)上都应体现出社会公平的原则。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旅游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直接影响了旅游景区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和可利用程度是旅游景区发展的根本前提。
1.2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实质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是指旅游景区根据景区资源的不同类别和属性,在其承载能力和旅游环境容量限度内,协调资源开发、保护与人类旅游需求的关系,科学、合理地规划、开发与保护好珍贵的景区资源,实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当地或其他地区居民的利益,保证后代人能公平享用景区资源的权力,满足后代人旅游和开发旅游业的需求。
1.2.1 公平利用景区资源是实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旅游者与景区从业人员、当地居民之间、不同旅游景区之间和当代旅游业和未来旅游业之间相对公平享用有限的景区资源,这是实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1.2.2 经济增长是实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只有经济增长达到并保持一定水平,才能实现旅游景区的产业价值,提高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才有条件和能力支持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1.2.3 在旅游景区承载能力范围内有效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和发展旅游业是实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要实现景区资源的旅游价值,对景区资源尤其是不可更新资源的消耗是不可避免的,其生命周期也呈现缩短趋势。为实现“可持续”,必须严格按照环境承载能力等指标体系控制旅游景区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在“公平”、“协调”基础上有效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和发展旅游业,体现并主动创造景区旅游价值,实现其产业效益。 在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应从市场需求出发,重视旅游景区开发的总体规划,完善景区的软硬件设施,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2 建立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评价旅游景区发展状态是在具体区域(或行政区划)的基础上构筑整体性的宏观系统,而不是以旅游活动的动态联结为核心串联而成的子系统系列。建立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评价各国或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能力的基础工作,是进行旅游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并已得到学术界及旅游管 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2.1 作为测度的载体和基本的信息单元,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必须具备以下功能:
2.1.1 反映功能 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要能够描述和反映一个国家或区域在某一时点的旅游发展现状和水平,可以评价旅游业发展的优劣。
2.1.2 监测功能 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要能够描述和反映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变化趋势,为政府和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2.1.3 比较功能 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要能够在同一时点上对不同考察对象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有利于认识考察对象的特点和位置,同时也能够对同一考察对象在不同时点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有助于认识考察对象的状况和发展趋势。
2.2 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选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2.1 简明科学性原则 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能充分反映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客观真实地反映评价区域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能力、旅游经济、社会效益、旅游环境建设力度及旅旅游者源市场开拓能力等。指标的含义必须简单,指标的数据应易于收集、量化(对于一些难以量化,其意义又很重大的指标,可用定性指标来描述);指标的信息必须全面,不重不漏,具有系统整体性;整个指标体系能够综合反映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
2.2.2 动态发展性原则 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一定的时间尺度才能得到反映,因而指标的选择要求充分考虑动态变化特点,反映景区未来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2.2.3 可比可行原则 评价旅游可持续发展程度与发展状况,在不同层次上应采用不同的指标。在时间上现状与过去、在空间上不同区域之间评价结果均须具有可比性,进而反映出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演进轨迹,反映出各旅游区之间的优势与缺陷,此外指标体系要以现实统计数据作为基础,要容易获取,易于分析计算。
3 构建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进行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3.1 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一种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物质循环流动方式为特征,强调经济、环境及社会共同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倡导的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以可循环资源为来源,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举,把人类的活动纳入自然循环过程中,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尽可能小的程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取得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从而最终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经济模式2。 循环经济的运行原理集中体现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上(简称3R原则)。3R原则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根本目标在于减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在经济活动中系统地避免或减少资源的破坏;在废弃物的处理上,尽量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3.2 旅游景区循环经济模式构建内涵
3.2.1 严格控制质量,推进清洁生产 从旅游产业这个角度来看,旅游业清洁生产的定义为:以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对旅游产品的生产与服务实行全过程的环境质量控制,消除或减少旅游者、旅游企业对环境的直接与间接负面影响。旅游景区旅游目的地吸引旅游者,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是研究旅游业清洁生产的主要对象和重点部分3。 清洁生产通过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来减少消耗和污染,不但可以满足旅游者绿色消费需求还降低了旅游景区运行成本;同时清洁生产强调严格控制质量,通过对服务过程的严格控制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有助于提高景区形象,增强景区市场竞争力。
3.2.2 通过市场调节,形成长效机制 只有形成长效机制,才能使循环经济得到持续较快发展。总体上看,政府推动与景区驱动应有效结合。 政府是循环经济的责任主体,应依托市场各职能部门的合作,优化政府主导作用的宏观调控机制。通过制定规划、政策引导、依法管理、经济激励、教育宣传等手段多层次、全方位地推进循环经济理念,保障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景区应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旅游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发挥作用,有效驱动旅游者的绿色行为。
3.2.3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循环经济法制供给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做好旅游景区循环经济工作的保证。由于旅游景区在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产品与市场的关系方面偏差较大,因此应通过对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制定必要的法规和行为规范来实现循环经济,对破坏行为实行强制性的干涉与惩罚。
3.2.4 加强绿色宣传,培育循环经济观念 旅游景区环境质量状况表明,管理不善是景区可持续发展难以进行主要原因。因此景区循环经济运作首先是加强旅游环保宣传教育,培育循环经济观念。通过宣传、动员和培训,使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推行循环经济的意义和作用,克服思想障碍。此外旅游的生产过程是由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者双方参与和配合的过程,因此只有旅游者和景区工作人员共同致力于循环经济,才能保证景区可持续发展,因此景区管理部门应充分调动旅游者的积极性,运用适当的宣传将循环经济理念深入旅游者中去,建立一种与循环经济相适应的消费方式。
4 完善景区管理模式
4.1 建立面向市场的现代旅游景区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大小旅游景区约15000余个,根据资源的性质不同,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其基本特点在于:旅游景区象过去国有企业一样变为部门所有。这使景区几近丧失独立经营、自主决策的权力,而且也无需盈亏的后果,导致景区缺乏利益驱动以及相应的责任感和压力致使旅游景区建设和管理落后,经营效益低下。 市场是旅游景区的风向标,只有永远正确的市场,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在国民经济运行市场化背景下,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创新理当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市场为导向,打破事业化、行政化的界限,将景区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直接推向旅游市场,即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旅游企业制度,能够让旅游景区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景区资源充分、合理、高效的利用。旅游者的需求爱好随着时代、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必须根据需求的复杂多变,时刻注意市场动向,不断调整策略或制定弹性策略。 通过市场化的出让或拍卖旅游景区经营权既符合当前发展要求,亦能更好地实现旅游资源的保值增值,对提高旅游资源利用效率意义重大。当然,如果企业取得经营权后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督,也可能产生过度性开发,影响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景区持久发展。所以需建立并强化国家所有权和各级政府对企业经营权的相应监督体制。
4.2 构建旅游可持续发展管理框架
相对于其它行业和领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相对较晚,尤其对管理框架的研究较少涉及。在已有的分析研究成果中,由于国家、地区之间的差异以及学者本身背景的不同,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管理有着不同的理解,导致旅游可持续发展管理框架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在指标选择和权重确定上存在争议,预警与监督机制、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使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缺乏管理保障。事实上,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动态系统,包含因素多,功能复杂,潜在变动性大,对其进行评价和管理需要一个完善的整体框架来指导。 旅游业是一个高度复合型的产业,旅游业产生的效应往往隐含于其它经济产 业之中,因此构建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管理框架,必须把旅游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协调放在重要的地位予以足够程度的重视和考虑。 构建旅游可持续发展管理框架应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以计算机为平台、网络为手段,建立系统优化控制模型,基于目前发展的静态状况,强化动态模拟,将旅游景区的发展能力与承载能力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同时,在制定旅游发展方案时还需要综合考虑景区淡旺季等时间特点和旅游景区各个相关主体的利益,制定适合不同情况的旅游可持续管理框架和具体行动计划。此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会不断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旅游景区管理部门需不断地将新的信息与数据库已有的信息进行对比与评价,对偏离目标的发展方案进行修正。监督和反馈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调控与保障措施,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测试旅游者的满意度,做好信息反馈工作是提高景区接待质量、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后续工程(如图1)。 【图1】
5 开发品牌特色项目
5.1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为进一步提升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旅游景区应主动打破地域、权属界限,整合旅游资源,延长旅游产业链,实现具备良好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旅游投资行为。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旅游景区应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景区发展的重头戏。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可有效带动的旅游景区的发展,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可极大促进景区经济的发展并保障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 旅游景区应首先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这就需要通过采取市场运作的方法,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通过有效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多方位的投入机制。进而,旅游景区应将资金优先投入到优先发展项目上,开发建设旅游精品,大力发展项目带动战略,调动激发旅游投资行为的经济效益和连带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这无疑又提高了旅游投资的各种效益。 当然,由于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旅游景区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机会和风险也不相同,在制定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先项目的设计和开发资金的筹措时,应把把常规管理和重点管理结合起来。但无论如何,项目带动战略在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中须占有重要地位。
5.2 树立景区品牌
旅游景区管理部门要善于发现本地旅游市场现实与潜在的资源特点与优势,围绕市场需要,确定景区特色,树立景区品牌,从而提高旅游生命力。 首先,旅游景区在设计品牌名称时,要重视产品包装,通过创造鲜明的个性和树立独特的形象,让旅游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其次,要向潜在的旅游者宣传旅游景区产品和服务的内容和价值,即加大旅游产品促销力度,让旅游景区的产品和服务被大众所知晓,以加强潜在旅游者对景区形象的认知。旅游产品促销要突出产品特点,强化竞争优势,树立品牌优势以便刺激旅游的需求。同时,利用品牌授权联盟的经营模式,进一步推广、强化景区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要通过多样化的消费方式与手段来满足旅游者体验娱乐的需求,培养旅游者的品牌忠诚度。
6 结论与探讨
本文站在旅游景区全局角度上对其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内容涉及旅游景区开发规划与管理的很多方面,宏观地指出旅游景区在可持续发展规划中的应有理念和行为标准,对景区发展模式提出了建议并引入了几个概念。 总之,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管理者能立足市场,树立全局的、长远的、发展的思想,做出良好的景区规划,确保机构运作高效率,而且要求构建完善的管理模式为景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建立健全的机制来有效控制景区的发展,并通过项目带动、文化功能等提高景区生命力,为景区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同此外,也应积极导入入人性化经营理念和、加强景区旅游文化建设,以引导旅游者主动参与景区的可持续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 第一版.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3.
[2] 王昆欣.《旅游景区管理》[M]. 第一版. 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3.
[3] 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经典案例》[M].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3.
[4] 王良健. 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旅游学刊. 2001年,第1期.
[5] 陈小春. 构建循环经济模式 实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J]. 中国科技信息,2005 年,第19 期.
[6] 余敏. 新时期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研究[J]. 理论与改革,2003.4.
[7] 余凤龙,陆林,汪德根,陈浩.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框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年,第21期.
[8] 万幼清. 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的探讨[J]. 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4月,第28卷.
题目: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实施的必要性二、我国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三、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四、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五、结论参考文献以下是论文正文摘要:生态环境是人...
题目:环境标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辩证关系目录摘要(详见正文)引言一、环境标准理论二、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三、环境标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辩证关系(一)环境标准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环境标准的健全与完善...
题目: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环境保护的有效方案目录摘要(详见正文)1.新形势下环境保护的现状1.1关于环境保护的理论性描述1.2环境现状2.环境破坏的突出表现的几个方面2.1土壤遭到破坏、淡水资源受到威胁2.2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
题目:实现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目录摘要(详见正文)1绪论1.1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背景1.2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目的及意义2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2.1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2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3上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