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容易导致患者子宫出现异常从而引起出血,子宫肌瘤属于良性肿瘤,在妇科肿瘤中比较常见。现阶段部分育龄妇女正忍受着子宫肌瘤的折磨,患有此病,而且此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利用腹腔镜对子宫肌瘤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具有一定的优点,比如切口较小、不易出血、疼痛程度轻和术后恢复速度快等,特别是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病人更适合于用这种方法进行手术,但是此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就是手术治疗以后容易发生并发症,病人情绪也容易出现波动,对术后恢复有不良影响。所以,在对病人进行临床治疗时采取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可使临床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率显着降低.本研究分析了以上病人的临床和护理资料,现将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1 基本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 120 例患者,年龄在 21~42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32.2 岁。对她们进行了 B 超检查,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子宫肌瘤。其中患有浆膜下肌瘤的病人有 21 例、患有子宫颈肌瘤的病人有 14 例、患有肌壁间肌瘤的病人有 76 例、患有黏膜下肌瘤的病人有 9 例[2].
1.2 方法
将这些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术后护理干预措施的为观察组,采取一般护理方法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的年龄、疾病程度、一般状况等,差异不明显 (P>0.05),存在可比性,具有临床意义。
1.3 观察组病人采取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3.1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术后病人长期卧床,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产妇经常会出现身体不适、腰背酸痛、焦虑抑郁、失眠等情况,而且具有较多的心理活动,比如切口什么时候可以愈合、新生儿状况如何以及是否可以进行母乳喂养等,进而出现较重的心理负担。医务人员和家庭都要充分重视病人出现的情况,护士要主动安慰患者,并对其进行健康宣教,为她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帮助病人处理好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降低其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尽量使病人紧张不安、烦躁、抑郁的情绪得以消除,使病人的自信得以提高,让她们得到更多的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使身体能够更快的康复。
1.3.2 术后护理
(1) 一般护理:术后为防止病人将呕吐物误吸进口出现窒息,应该让病人保持去枕平卧,还要把她们的头偏向一侧,持续 5~7 小时,以确保病人安全,还要避免病人发生坠床等意外情况 .观察病人体征,对病人的麻醉方式和手术情况进行了解,如有缺氧的情况应对病人进行低流量吸氧。观察病人伤口敷料是否出现渗血、渗液等情况,阴道内是否发生流血,病人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马上通知医生并进行相应处理。
(2) 饮食护理:术后对病人的饮食要安排合理,要保证病人可以摄入各种营养。术后 6h 可进食流质饮食,但不要进食含糖或者含牛奶的食物,以免使病人腹胀加重。术后 1d可以进食半流质饮食,病人应进食脂肪含量低,蛋白、维生素含量高,以及富有营养的食物,来促进切口更快愈合,使机体可以更快恢复.
(3) 疼痛护理:术后 24h 以内手术切口大多会出现疼痛,对于疼痛较轻的病人,可以告诉她们这属于术后的正常现象,可以与她们多聊天,让病人做一些可以分散注意力的事情,比如听音乐、看电视等,使病人精神得以放松,疼痛得以减轻。护士应高度同情那些疼痛程度较深的病人,多安慰她们,保持她们周围的环境舒适、安静,避免不良刺激对她们的影响,必要时可以对病人使用镇静剂和止痛剂。病人切口出现疼痛时,要仔细观察切口是否出现异常,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马上进行处理。
(4) 监测生命体征和预防感染:严密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情况,术后24h内要严密监测病人的脉搏、血压、呼吸等情况,监测直到病人呼吸平稳为止,仔细观察病人意识是否正常,精神是否正常,伤口是否出现渗血,还要密切观察病人尿的颜色、性质、量的多少等,一旦发现病人出现少尿、无尿、血尿等异常情况要马上进行处理。部分病人在术后可能会有低血压发生,所以应严密观察产妇是否发生低血压,一旦血压降低要即刻调整输液速度,并观察病人的呼吸幅度和频率是否有变化等。术后伤口容易感染,所以应密切观察病人伤口是否出现感染,一旦切口出现感染,应口服抗生素或静脉输液等来抵抗感染[3].
(5) 会阴部护理:术后要对患者的会阴部进行护理,如果留置尿管则要保持尿管通畅,密切观察患者尿的颜色、性质和量,并记录下来。注意会阴部是否有出血现象,对阴道的分泌物要及时进行清理。为了避免发生尿路感染,应让患者尽早自主排尿,帮助其进行膀胱功能锻炼。及时对患者排出的大便进行清理,避免其污染会阴部,使会阴部保持卫生、清洁、干燥。
(6)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a) 出血的观察及护理:如果患者有多发性子宫肌瘤,在进行手术时就要进行大面积切除,如果肌瘤位于子宫壁内,也要进行大面积切除,会出现较大创面,严重者会出现大出血,还可能引起继发性出血。术后应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如果腹部出现腹膜刺激征,应马上通知医生进行相应处理。密切观察黏膜下肌瘤或术中子宫壁穿透患者阴道出血的情况。
(b) 伤口疼痛的观察及护理:术后 24 小时内病人伤口疼痛非常明显,所以应对此阶段的病人加强巡视,为缓解疼痛可以使用曲马朵、哌替啶等止痛药。禁用吗啡类镇痛药,因为它会抑制患者呼吸,使病人出现胃肠道反应、嗜睡等。还可以让患者进行一些分散注意力的活动和进行心理疗法等。
(c) 膀胱、输尿管损伤的观察及护理:手术中如果切除阔韧带或子宫侧壁肌瘤时,非常容易损伤输尿管,患者术后就会出现漏尿或输尿管梗阻的现象。局部粘连或子宫颈大肌瘤进行手术时容易使膀胱受损进而出现漏尿现象。术后一旦发现患者出现漏尿应及时进行处理。
(d) 腹胀的观察及护理:患者术后会有不同程度腹胀发生,告诉患者不要进食产气的食物,防止出现肠胀气。为了防止出现肠胀气,促进肠蠕动,要告诉患者不要因为害怕切口疼痛而不进行活动,应该早期在床上进行活动,待逐渐恢复体力以后要尽量下床进行活动,以利于更快得恢复机体正常功能。
(e) 尿储留的观察及护理:在患者术后 24 小时拔出尿管以后容易发生尿储留,密切注意患者小腹部是否出现膨隆,可以对患者进行热敷或让其听流水声或轻轻按摩下腹等来帮助患者排尿,如果患者还不能排尿则应进行导尿术。
1.4 考核标准
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100 分的满分;统计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并统计下来。
2 结果
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而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显着较对照组低,将两组患者的结果比较以后差异明显 (P<0.05),详见表 1.
3 讨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属于高危妊娠患者,现阶段高龄孕妇不断增加和超声检查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使此病的发生率和诊断率都明显上升。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有可能导致病人在分娩期出现宫缩乏力而使产程延长,严重者还可能出现难产,由于肌瘤的影响使胎头下降受阻而引起梗阻性难产,或导致头盆不称,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胎位异常[4].在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同时还要切除子宫肌瘤,使术后的恢复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要对病人进行细致、全面的术后护理干预措施,才能使手术进行顺利,使术后康复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 孙菊英 . 79 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分析 [J].中国医学创新,2010,7(7):72-73.
[2] 赵彩玲 . 护理妊娠晚期合并子宫肌瘤的 75 例病人的体会心得 [J].实用护理杂志,2011, 3(8): 695
[3] 李阳 . 微创手术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及术后护理体会 [J]. 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5): 562
[4] 孙普英 . 22 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分娩方式的临床观察 [J]. 中国医学创新,2011,6(13):68.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是造成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1]....
妊娠合并疱疹样脓疱疮是一种罕见的发生在妊娠期的红斑丘疱疹样皮疹性脓疱疮...
由于初产妇缺乏对分娩的直接体验,以及经产妇对分娩痛苦的讲述,导致初产妇在妊娠期对分娩产生畏惧心理;初产妇畏惧分娩疼痛的心理及对顺产缺乏信心,可能会引起体内环境的紊乱。过度的焦虑或抑郁可导致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从而导致孕妇在分娩时子宫收缩乏...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妊娠期并发症,多发于妊娠20周与产后两周这段时间,患者病情严重时还会出现头痛、视力模糊、上腹部疼痛等症状,如若不进行及时的治疗,便会引起全身性地痉挛甚至昏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病理变化主要为全身小动...
妊娠期高血压是常见的产科危重性疾病,可导致患者冠状动脉与全身多器官血管痉挛而造成心肌缺血,严重时可引发孕妇抽搐、昏迷,甚至造成母婴死亡[1,2]....
子宫肌瘤切除术属于一种应激源,尤其对于无手术史或住院史的患者更为强烈,常担心手术风险及可能失去女性生殖器官等,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产生应激反应,影响手术治疗效果[1]。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本研究对行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实施护...
高龄孕妇指年龄35岁以上初产妇,受其年龄影响,孕妇各项生理机能下降,随着胎儿体积增大,其各脏器受压程度增加,影响心脏代偿功能,增加孕妇心律失常发生风险...
本文选择2020年1-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试应用优质护理给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妊娠结局和血压水平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0引言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为慢性肺心病,此病因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改变,进而引发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增高,使得患者的右心室扩张或肥厚,并排除因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的可能。肺心病的病情发展较快,合并冠心病的...
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死亡率高,是造成中老年人死亡的首要病因。而且发病年龄趋于低龄化。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