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脑血管支架患者出院后电话随访的疗效分析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6-02-22 共3668字
摘要

  脑卒中( stroke) 亦称之为脑血管意外( erebro-vascular accident) ,是由各种不良诱因所引起的脑内动脉狭窄、阻塞或者破裂而致的突发性脑组织血流灌注障碍疾病。Kusano 等[1]调查发现脑卒中已成为我国首要致死因素,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发病率的70 %左右,各种诱因所致的颅内动脉狭窄和急性脑梗则是其发病最常见原因[2].由于脑血管支架术后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本身了解甚少,导致治疗依从性差。马锐华等[3]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脑血管内支架术后治疗依从性偏低。有研究显示以电话随访方式进行延续护理,可了解患者家庭护理的遵医行为和延续治疗疗效,同时给予患者术后康复的相关治疗以帮助,从而避免不良事件的再次发生[4-5].本研究通过对 104 例脑血管支架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评价其对 12 个月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选取 2010 年 1 月-2014 年 1 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动脉狭窄支架术后出院患者 104 例,其中男性 68 例,女性36 例,年龄 48 ~ 76 岁,平均年龄( 58. 3 ±10. 6 ) 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104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2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05) ,具有可比性( 表 1) .

  纳入标准: ( 1) 入选患者均具有能顺利进行电话跟踪随访的能力; ( 2) 均是经过抗凝治疗、抗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治疗无效的脑动脉狭窄患者;( 3) 支架术前行头颅 CTA、MRI、ECT 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均经全脑血管造影术( DSA) 证实符合支架置入指征,同时患者临床症状均符合脑动脉狭窄的神经病理生理学特征; ( 4) 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 1) 循环性出血及轻度偏瘫患者; ( 2) 感觉异常、发作性失语以及肢体无力的患者; ( 3) 对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调脂药物、抗高血压药物过敏的患者。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 1)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相同的治疗与护理,术后出院前记录所有入选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情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病情( 病程) 、置入支架数、术后抗凝效果、出入院日期、联系方式( 地址、电话) ; ( 2) 嘱咐所有入选患者及其家属戒烟,术后同时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半年( 血压、血脂异常的患者服用降压、降脂药物) ,半年后复查动脉造影,同时需要长期门诊随访。告知患者 12 个月后对其进行治疗依从性评价; ( 3) 最后告知患者及家属随访人员姓名和电话( 包括科室电话) .

  1. 2. 1 对照组出院后电话随访 出院时告知患者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和日常注意事项,须按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定时复诊。6 个月时电话随访 1 次,对患者进 行 服 药、戒 烟、合 理 饮 食、运 动 等 方 面 的指导[6-7].

  1. 2. 2 观察组出院后电话随访 ( 1) 随访形式: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神经外科成立专门的随访小组( 1 名医生和 2 名护士) ,制定随访计划( 包括内容和统一的评分标准) ,以电话回访的方式干预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出院后第 1 个月平均每 2 周随访 1次,无异常情况下第 2、4、6、8、10、12 个月分别随访1 次,总共 8 次,1 次平均 20 mim 左右( 随访时间每周五下午 15: 30 ~ 19: 00) .对于治疗依从性欠佳的患者随时增加随访次数,同时欢迎患者来电咨询; ( 2) 随访主要内容: 强调血管内支架术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调脂药物、抗高血压药物的目的和意义; 药物治疗后的并发症知识以及防治措施; 重点了解患者治疗情况、健康恢复情况、遵医情况以及提醒患者遵医服药( 切忌随意中断或者加减药量,除非有主管医生医嘱) 、定期复查TCD、加强患者自我监护 ( 血压、血糖等) ,若有出血或者胃肠道不良反应要及时就医。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饮食( 宜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同时戒烟、限酒) 、适宜活动等指导; ( 3) 注意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及时发现并进行疏导。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护理毕业论文
返回: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