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土木建筑论文 > 建筑材料论文 >

建筑表皮材料视觉艺术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6-05-19 共459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我国建筑表皮材料视觉特点探究
  【第一章】建筑表皮材料视觉特征探析绪论
  【第二章】建筑表皮视觉表现力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3.1】通过材料的视觉要素进行变化
  【3.2】通过建构手法来改变建筑表皮材料的视觉表现力
  【4.1 - 4.3】玻璃、混凝土及石材视觉特性及优秀案例分析
  【4.4 - 4.6】金属、木材及砖石视觉特性及优秀案例分析
  【5.1】改变建筑表皮材料视觉表现力的具体创新手法
  【5.2】有助于建筑表皮材料视觉创新的理念
  【结语/参考文献】建筑表皮材料视觉艺术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语
  
  建筑表皮材料的视觉表现,不仅仅是研究材料本身的问题,而且与美学有很大联系,作为建筑师,不仅要认识到表皮材料视觉表现的重要性,更要以诠释建筑主题为根本目的,挖掘材料在行、色、质、光影上的潜力,并与相关艺术表达手法相结合,创造出杰出的建筑作品。
  
  我国整体上对建筑表皮材料的创新不足,大多数建筑师习惯于使用在产的、常用的表皮材料。长期的保持这种状态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在建筑表皮材料方面的创新,造成了我国建筑表皮材料在材料使用上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与低技化的现象。从根本上讲,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原因:
  
  第一是建筑师职业素养不高,懒于创新;第二是建筑师对建筑表皮材料研究不够,不会创新。为了解决第二种问题,本人在建筑表皮材料视觉表现力的改变方法上做了充分理论研究,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六种常用表皮材料做了视觉表现力分析,希望能够给那些研究建筑表皮材料视觉表现力的人一些帮助。
  
  本人从理论上总结了两种方法来改变建筑表皮材料的视觉表现力,第一种是通过改变表皮材料的视觉基本要素-形、色、质、光来使其视觉表现力得到改变;第二种是通过对材料的构建手法来改变,比如说表皮编织、移植拼贴、仿生等。
  
  当然,理论需要结合实际,共性需要结合个性,仅仅对表皮材料的视觉表现力进行理论方面的共性研究是不够的。于是我又选取了六种建筑表皮的常用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它们的美学特征与视觉特征分别作了分析之后,又结合优秀案例对每种材料的实际运用做出了示范。
  
  在对建筑表皮材料进行上述的理论与实际案例的研究过程中,我自己也在改变和增强表皮材料视觉表现力的具体手法方面和有助于表皮材料视觉表现力的创新理念方面得到了许多启示。
  
  首先说下具体手法方面的四点启示:
  
  1.建筑表皮材料的视觉特征主要从三方面分析:形、色、质,通过改变这三种基本属性中的一点或者几点,就可以得到新的材料,但如果是常用材料之间的属性互换,就会得到更具有戏剧化效果的新表皮材料。文章中“透明的石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我们平时可能对材料做了过多修饰掩盖了它本身的美,通过去除不必要的视觉干扰可以使材料的本真美展现出来;
  3.时间和气候在建筑表皮创作中一直是被当做一个“敌对因素”来被考虑,建筑师想尽办法来与它们做斗争,本文却认为如果设计的合理,时间与气候不但不会成为建筑表皮表现的“对立因素”,而且会随着二者的变化不断的改变建筑表皮材料的视觉效果,让它们常看常新;
  4.建筑表皮的肌理对表皮的视觉表现力起着关键性作用,可是创造较为复杂的建筑表皮肌理是困难的,通过引入强大的数字化技术,可以创造出极度复杂的肌理,从而增加表皮的视觉表现力。
  
  最后,我还提到了两种有助于建筑表皮材料视觉表现力创新的理念:建筑表皮地域化的理念虽常被人提及,但总是限制在“一些象形符号的使用”,“地方性材料的使用”等浅显的层面上,本文指出地域化从本质上讲是人对某地区气候风俗的综合记忆,是一种较为主观的感受,建筑师应当提取地域性记忆并使之物化才能真正的让鲜明的地域化特点成为表皮创新的源泉;第二种是将生态理念融入,绿色、可持续的生态理念不但是将来建筑表皮发展的必然方向,而且其独特的思路模式也会给建筑表皮材料注入新的活力。
  
  由于笔者经验不足,知识有限,得出的这些研究成果可能有许多不足之处,许多有探索性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展开,完善。疏忽之处,恳请斧正。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为建筑表皮材料投入精力,让表皮材料在视觉表现上更富有艺术性,更贴切的去表达建筑的主题。

  致谢
  
  在论文成稿之际,非常的感谢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给本人帮助指导的各位老师与同学。
  衷心的感谢我的导师李庆红教授,谢谢她对我的帮助与支持!
  由于有了李老师两年半来的指导,以及在一系列工作中的言传身教,使我在专业的各个领域都受益匪浅。在论文写作期间,老师在选题、论文结构上给予过我很多宝贵的指导意见。另外,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影响,也使我为在这样一位敬爱的导师们下求学感到荣幸。
  感谢曾经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你们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让我获益良多。三年来从你们那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严谨的治学精神以及由此形成的浓厚学术氛围。
  论文写作期间有很多同学给予过我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封颖,魏春雨。浅谈建筑表皮的形式解放[J].中外建筑,2010,12:88-89.
  [2]李晓智。建筑表皮形态建构[D].重庆大学,2010.
  [3]司化,潘林。谈现代建筑外“包装艺术”--浅析现代建筑表皮构成意义与作用价值[J].山东工业技术,2014,20:275-276.
  [4]  Chua, Geraldine. Operable building skin allows occupants to choose how near or far they wantto be to their surrounds[J]. BPN,2014,:.
  [5]  Alexander  B.  Suma,Frans  Van  Herwijnen,Jacob  C.T.  Voorthuis.  3D  Adaptable  Building  Skin:Adaptive  Space  as  a  Guide  Through  a  Corrido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aceStructures,2009,223:.
  [6]司化,杨茂川。现代建筑表皮的构成材料探析[J].美与时代(上),2011,06:89-92.
  [7]黄友珍。浅析建筑表皮设计[J].中华建设,2008,09:52-53.
  [8]陈志毅。表皮,在解构中觉醒[J].建筑师,2004,04:16-19.
  [9]孙超法。当代建筑表皮设计的三个趋势[J].建筑创作,2007,01:150-153.
  [10] Davey,  Meredith,Bellew,  Patrick,Er,  Kenneth,Kwek,  Andy,Lim,  Johnny.  Gardens  by  the  Bay:High  performance  through  design  optimization  and  integration[J].  Intelligent  BuildingsInternational,2010,22:.
  [11]史清俊。砖石材料在建筑表皮中的美学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12]邓玮,徐峰。建筑材料在建筑表皮中的生态运用[J].中外建筑,2012,07:59-61.
  [13]曾玉峰,王芳。建筑表皮的发展认知[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174.
  [14]刘寒青。创意产业工业遗存建筑表皮界面改造研究--以杭州凤凰·创意国际产业园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10:110-112.
  [15] Martina Zba?nik-Senega?nik,Ljudmila Koprivec,Janez Kresal. Contemporary Building Skin[J].Prostor: a scholarly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2011,191:.
  [16]徐止喜。从托乌斯赫佐格看当代建筑表皮设计[J].门窗,2014,01:48-49.
  [17]孙超法。谈建筑表皮的气候调节层[J].建设科技,2006,18:95.
  [18]杨 秀 娟,曹 凌 宇。谈 建 筑 表 皮 设 计 中 的 二 元 论 观 点 与 四 维 连 续 法[J].山 西 建筑,2010,28:33-34.
  [19]孙颖,张岩,赵翰文。高层建筑节能表皮一体化设计特点[J].华中建筑,2013,04:33-37.
  [20]魏晓。现代建筑表皮的材料语言研究[D].重庆大学,2007.
  [21] Ljubisav  Stameni?,Milan  Rajkovi?,?or?e  Klisi?.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the  BIPVpowered electrolyser and fuel cells installation[J]. Energy & Buildings,2012,51:.
  [22] Anonymous.  Invest Source  Inc.:  Universal  Detection  Technology  Invited  to  Present  ItsBSM-2000  Anthrax  Detect  on  Technology  at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Technologies for Homeland Security[J]. M2 Presswire,2008,:.
  [23]梅婧。建筑表皮中金属材料的表现手法解析[D].重庆大学,2013.
  [24]李峰。关于建筑表皮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
  [25]沈小伍。建筑表皮情感化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
  [26]冯婧萱。旧建筑改造中的表皮更新[D].天津大学,2007.
  [27] Cristina S. Polo López,Francesco Frontini,Gabi Friesen,Thomas Friesen. Experimental Testingunder  Real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Solar  Building  Skins  when  Using  Multifunctional  BIPVSystems[J]. Energy Procedia,2014,48:.
  [28] Nimish  Biloria,Valentina  Sumini.  Performative  Building  Skin  Systems:  A  MorphogenomicApproach  Towards  Developing  Real-Time  Adaptive  Building  Skin  Systems[J].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Computing,2010,74:.
  [29]郑军德。建筑表皮的情感魅力[J].包装世界,2012,02:27-29.
  [30]田迪。从上海世博建筑看当代建筑表皮的发展趋势[J].工业建筑,2010,11:141-144.
  [31]孙喆。关注建筑表皮--托马斯·赫佐格与赫佐格&德穆隆的建筑表皮设计手法之比较[J].建筑师,2004,04:40-46.
  [32]陈龙。表皮的阐释[D].清华大学,2003.
  [33]刘江,胡望社,牛艺霖。现代建筑表皮的视觉效果[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2,02:17-21+62.
  [34]王依瑶,曾洪立,刘晓明。隈研吾建筑表皮材料编织法研究[J].新建筑,2014,02:104-107.
  [36] Clarice  Bleil  de  Souza.  Studies  into  the  use  of  building  thermal  physics  to  inform  designdecision making[J].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013,30:.
  [37] Wilfried Laufs,Gregor Vilkner. Gekrümmte Glasfl?chen – Zusammenspiel von Geometrie undGlasdetaillierung[J]. Stahlbau,2010,79S1:.
  [38]宋磊。精细化设计理念在建筑表皮材料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16:13.
  [39] Jan  Wurm.  Von  Au?en  nach  Innen  –  Neue  Anwendungsschwerpunkte  im  KonstruktivenGlasbau[J]. Stahlbau,2009,78S1:.
  [40] Anonymous.  Thornton  Tomasetti;  Thornton  Tomasetti  Acquires  DASSE  Design;  InternationalEngineering Firm Expands California Presence[J]. Journal of Engineering,2009,:.
  [41] [美]克里斯-亚伯,建筑-技术与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36-37.
  [42] [美]菲尔-赫恩,   塑成建筑的思想。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10-12.
  [43] 江亿主编,   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及应用。   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 2005, 16.
  [44] [德]克里斯丁-史蒂西,   曹伦,管闲静,王纳译,  简单建筑。   辽宁: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88-92.
  [45] 杨静,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30-32.
  [46] Samuel  Mockbee,  A  life's   work   AIA   GOLD   MEDAL   WINNER.   Architectural Record, 2007, (4),9-10.
  [47] 龚志起,张智慧,   绿色建筑材料的界定与评价。   建筑管理现代化, 2003, (2),12  .
  [48] Anonymou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Researchers  tap  into  cell  power  to  create  building 'skins' that adapt to heat/light of environment[J]. News Rx Health,2010.
  [49] Kyoung  Sun  Moon.  Structural  Design  of  Double  Skin  Facades  as  Damping  Devices  for  Tall Buildings[J]. Procedia Engineering,2011,14:.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报告,2007.
  [50] 李纲。建筑腔体生态策略。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20-21.
  [51] 孙超法。  半透明的金属建筑表皮[J].  华中建筑,2007,09:89-90.
  [52] 刘慧彬。  现代建筑曲面表皮建构及表达研究[D].湖南大学,2013.
  [53] 李亦农。  李亦农:材料魅力与建筑的表皮创意[J].  城市环境设计,2010,06:110-111.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建筑材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