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论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学理论论文

论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来源:学术堂 作者:李卓会
发布于:2023-01-30 共9733字

  内容摘要:卢梭是划时代的教育思想家,他以自然主义哲学、唯物主义感觉论和性善论思想为基础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论,他的自然教育思想,主要包括顺应人的自然天性,崇尚自由、平等和自然,注重儿童发展的规律,以培养自然人作为教育目的,追求实际有用的教学内容和自然的教学方法等,这些主张对封建教育进行了有力批判,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作用,他的自然教育思想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建设性和前瞻性的启示。

  关键词:卢梭 自然 自然教育 自然教育理论

Rousseau's Natural Education of Theory and Contemporary Value

  Abstract: Rousseau is the landmark educational thinker, his natural philosophy,materialist theory and human nature is good feeling based on the idea put forward onthe nature of educational theory, thinking of his natural education, including thenatural human response to nature, advocating freedom, equality and nature, focusingon the law of child development, to train inpiduals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thepursuit of practical and useful nature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which advocates a strong critique of feudal education, at the time of feudal society hasa role in the history of progress He thought of nature education also has importantpractical significance, especially for our current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constructive and forward-looking China.

  Keywords: Rousseau; nature; Nature; Nature Education Theory

目 录

  一、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提出的哲学基础

  (一) 自然主义哲学

  (二) 唯物主义感觉论

  (三) 性善论思想

  二、 卢梭自然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 自然教育的内涵

  1. 天性与自然

  2. 自然教育

  (二) 主张以自然为教育的理想准则

  1. 对当时违反人性的教育提出批判

  2. 提倡教育要顺应自然

  3. 教育主张比较消极,但肯定教育的作用

  (三) 提出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的

  1. 自然动机

  2. 培养目标

  (四) 自然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1. 内容中否定知识、智慧和科技

  2. 提出了教育分期理论,认为各阶段适用不同的教育内容

  3.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机械训练的教学方法,追求自然的方法

  三、 卢梭自然教育理论的当代价值

  (一)尊重儿童,顺应儿童的天性

  (二)接触自然,重视直观教育,注重实践

  参考文献

  1、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提出的哲学基础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有三个基础:自然主义哲学、唯物主义感觉论和性善论思想。

  (1)自然主义哲学

  卢梭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 在其教育思想上的表现就是教育应以自由为准则,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新人”——“自然人”。体现在教学内容和过程上就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要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使教育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趋于一致。体现在教学方法上就是反对束缚儿童天性的教会教育, 卢梭认为,在封建制度下“我们的种种智慧都是奴隶的偏见,我们的一切习惯都在奴役、折磨和遏制我们。文明人在奴隶状态中生,在奴隶状态中活,在奴隶状态中死;他一生下来就被困在襁褓里;他一死就被人钉在棺材里;只要他还保持着人的样子,他就要受到我们制度的束缚”提倡学生自由发展、独立观察、独立思考,注重教学方法的直观性、实践性和生理心理基础。卢梭正是从自然主义出发,在自然哲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自然教育理论。

  (2)唯物主义感觉论

  卢梭是一个唯物主义感觉论者, 他认为感性的价值高于理性,感觉经验是通向真理的道路,只有通过感觉才能认识真正的世界。这个理论在其教育学说上的表现就是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感觉能力。他在教育史上首次详细论述了如何训练儿童感官的问题,主张儿童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在参加日常活动中来获得直接经验。而不是靠书本获得间接经验。

  (3)性善论思想

  卢梭将自然与文明对立起来,大声疾呼“归于自然”、“顺应自然”;他在《爱弥儿》一书阐发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源于他的“性善论”哲学,在他看来,“本性的最初冲动始终是正确的,因为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任何邪恶我们都能说出它是怎样和从什么地方进入人心的。”他认为,人性本是善良的,但在后天的发展中由于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其扭曲了。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要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他不愿意事物天然的那个样子,甚至对人也是如此,必须把人象练马场的马那样加以训练;必须把人象花园中的树木那样,照他喜爱的样子弄得歪歪扭扭。”基于此,卢梭提出了教育应回归自然,应使人“返回自然”,恢复人的自然天性。他认为教师的主要职责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自然地生存,远离社会习俗、权威、偏见的不良影响,使人的天性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他的《爱弥儿》就是从性善论出发,把自然思想作为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

  2、卢梭自然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1)自然教育的内涵

  1. 天性与自然

  “天性”、“自然”等问题,古人很早就对其进行了探讨,其中最早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例如智者学派的代表高尔吉亚认为,天性或自然具有合理性与必然性,由自然支配的行为是合理的,“违反天性或自然的就是不合理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智者学派那里,天性与自然同义,都是与“人为”相对立。亚里士多德是历史上第一个对“自然”概念进行全面整理和专门论述的人。他认为,自然是“自然存在物的实体”,他“强调‘自然’一词的‘本性’意义”。

  关于“自然”一词,参考英国教育学家丁·亚丹士认为,自然有三种含义,一是指人们的个别天性;二是指与“艺术”对立的“自然”和与“人为”对立的“自然”;三是指自然界。

  卢梭认为,自然“主要是指一种事物保持其本来面貌,原始倾向”,具有非人为的意思。“涉及到教育,自然主要指儿童的天性。”而儿童天性的“最初的冲动始终是正确的,因为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卢梭认为人天生就有良心、理性和自由,这些都是人的天性,天性是善良的。自由是人类天性中最可贵的部分,但是过分的自由会导致散漫,它需要理性对其加以引导。理性也是上帝赋予的,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在赋予善的同时,也赋予了恶,理性代表着人类的私欲,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恶的,它是人类不能发挥天性的善良,因此它需要良心的引导。良心是对善的天生的追求,是天赋道德情感,是先天道德原则,在它的引导下理性也会趋于善。理性需要良心这个“关于正义和道德的先天原则”的引导。

  2. 自然教育

  参照英国教育学家丁·亚丹士对“自然”的理解,自然教育有三种含义:第一种含义的自然教育是指要发展人的个别天性;第二种含义的自然教育是要教育脱离一切人的影响,自然发展;第三种含义是使教育顺从自然法则。

  卢梭的自然教育,是以自然为教育的理想准则,以儿童的天性自由发展为目的,适应人的身心发展,激发人的自然本能的教育。

  卢梭在《爱弥儿》中将教育的来源界定为三个方面:“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物。”“我们或是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情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在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是在某些方面才能够由我们决定,唯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加以控制的。”所以,我们必须以自然教育作为教育的中心,人的教育和物的教育必须配合自然的教育,他们共同作用,趋于同一个目标,即“自然的目标”。也就是说,教育必须以儿童的内在自然为依据,依照儿童内在自然的发展秩序,通过恰当的方法,使儿童的身心得以顺利的发展。可见,卢梭的自然教育集中表现在对人的自然本性的肯定和培养自然人性、理想人格方面,主张教育应顺从于大自然的法则,发展人的天性。

  (2)主张以自然为教育的理想准则

  1. 对当时违反人性的教育提出批判

  卢梭认为当时的教育过分重视神学和文科。这些内容是不全面的,束缚人的思想与行为,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卢梭认为,各个人的爱好也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强迫儿童学习什么,只要是他感兴趣,有用的,我们就应该让他学习。“真正有益于我们幸福的知识,为数是很少的,但是只有这样的知识才值得一个聪明的人去寻求,从而也值得一个孩子去寻求,因为我们的目的就是培养他们成为聪明的人。总之,问题不在于他学到的是什么样的知识,而在于他所学的知识要有用处”.

  2. 提倡教育要顺应自然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核心是“归于自然”,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必须顺应人的本性,按照自然的原则进行教育,培养“自然人”。当然此处的“自然人”并不是完全脱离社会的人,而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的人。卢梭人为,在封建制度下“我们的种种智慧都是奴隶的偏见,我们的一切习惯都在奴役、折磨和遏制我们。文明人在奴隶状态中生,在奴隶状态中活,在奴隶状态中死;他一生下来就被困在襁褓里;他一死就被人钉在棺材里;只要他还保持着人的样子,他就要受到我们制度的束缚”“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变坏了。他要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他反对在儿童 12 岁之前进行知识灌输,不要怕孩子起步晚,浪费时间,“不仅不应争取时间,而且还必须把时间白白地放过去”可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是狠抓时间,想把一天当两天用,孩子“没有童年”,几乎没有玩耍的时间,他们三四岁就被送到幼儿园,回家后还有大量的家庭作业,更有可能在一丁点的空余时间还要学钢琴、画画等等。把孩子当天才来培养,其实这样的教育是与卢梭的教育主张相违背的。卢梭认为,对二到十二岁的儿童应该实施“消极教育”,这样可以防止儿童的心灵受到伤害,能防止儿童的思想产生谬误。这种“消极教育”就是让儿童听命于自然法则,反对“手把手教学”,成人不应干预儿童,儿童做错事,成人不应管他,让他在错误中吸取教训。比如,孩子把新买的玩具拆了,你不要责怪他,由于他自己拆了玩具而没的玩了,他自己也会心痛的,很有可能他自己会想办法把它装好。若修不好你也不要帮他,它会从中吸取教训,不随便乱拆玩具的。卢梭称这为“自然后果”教育原则。这样,“他在你的手中很快就会变成一个最聪明的人;你开头什么也不教,结果反而会创造一个教育的奇迹”

  3. 教育主张比较消极,但肯定教育的作用

  卢梭一方面否定了那些违背儿童天性的教育,他认为,知识的学习不在于多寡,关键在于是否真正有用。知识是否有用不是靠说教来证明的,而要靠实践来证明,书本知识真的不能交给儿童任何东西,包括生存的本领,只能让他们的生活充满痛苦,缺乏快乐。所以卢梭极力主张儿童要到自然环境中去学习,然他们亲自去感受,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使他们增长才干。另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教育的作用,卢梭认为正是教育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受过教育者与没受过教育者就是不一样,他们之间确实存在差别,而且由于受教育者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受过教育者之间还存在差别。教育对国家和人民都有好处,教育可以帮助国家繁荣富强,帮助人民文化智力提高。在《爱弥儿》中,他写道:“我们在出生的时侯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的时候需要的东西,全都由教育赐给我们”。

  (3)提出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的

  1. 自然动机

  卢梭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他在《爱弥尔》开篇第一句就说:“出自造物主手中的东西都是好的, 一到人手里就变坏了”。他在《爱弥尔》中系统阐述了性善问题,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认为顺应天性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完整的,具有高尚品格的人。只有顺应天性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完善。中世纪人们的思想行为都受到各种各样的约束,人们没有丝毫的自由,他要求“回归自然”,摆脱封建束缚。

  在他看来,人类脱离自然状态以后,便进人了丧失人的自然本性的充满猜疑、冲突、贪婪、野蛮的社会状态。所以,他在爱弥尔的早期教育上,提倡去乡村,去那种安静、祥和的地方。在他看来,自然的秩序没有不和谐的因素,处于自然状态中的人根本没有“你我”之分;他们不是没有欲望,但是他们不追求那种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们没有贪念;他们有各种生存的本领,但是只用于自我保存,从不用这些本领侵犯他人的利益。他们的理智是健全的,情感是平静的。他们强烈的自爱倾向转化成怜悯之心,这时,人与人之间没有敌视、仇恨的存在,当然也就没有相斗乃至战争。

  2. 培养目标

  卢梭认为,世界万物都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人也不例外,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因此,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符合自然要求的“自然人”。自然人“并非是纯粹生物性的、无知无识、脱离社会、动物般的过生活的人,而是一个摆脱了封建社会的约束和封建文化的腐蚀,自然地、率性发展的新型人物”,他不受传统约束,天性自由发展,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完全是为他自己而生活的。“生活,这就是我要教他的才能。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道怎样做人,他在紧急关头,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尽到做人的本分;命运无法使他改变地位,他始终处在他的地位上”。自然人身体健全,身心健康,他有想法有主见还有很强的判断力,他不依赖任何人,因为他有多种劳动本领,所以,他不局限于某一个固定的习惯、职业、地位与阶级,任何一个角色他都能够胜任。不管他的命运是如何的坎坷,他都不气馁,他能顽强地同恶劣环境抗争,保卫自己的自由、独立与幸福。他指责封建教育按照刻板固定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封建社会的顺民、贵族或仅能从事某种职业的人。这些人的天性都受到了扭曲,不能自然发展。

  简而言之,自然教育要培养的是身心健康的人,并且“只要他处在社会的旋流中,不至于被种种欲念或是人的偏见拖进漩涡里面去就行了;只要他能够用他自己的眼睛去看,用他自己的心去想,而且除了他自己的理智以外,不为任何其他权威所控制就行了”。

  这也是社会中自然人的含义。

  (4)自然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1. 内容中否定知识、智慧和科技

  卢梭在知识教育方面,认为知识的传授并不重要。卢梭说:“即使他一无所知,那也没关系,只要他没受欺骗就行了。”他特别反对传统知识的学习,认为孩子即使接近少年,也不适合学习纯知识,因为他认为,“智慧平静的年岁是短促的,它过的那样迅速,还有许多其他用途,所以期望这个时候把孩子培养成很有学问的人,实在是一种妄想。”他说:“人天生是能够不屈不挠地忍受痛苦,无牵无挂地死去的。正是因为医生的处方,哲学家讲述的教条和僧侣宣扬的劝世文,使人自甘堕落,忘记怎样死去。”所以,即使爱弥儿临近青年时期了,卢梭也不打算向他传授与生活无直接关系的知识和道德。

  18世纪科学和技术的结合还不是很紧密,所以卢梭认为科学知识并不能给人类带来幸福。他否定科技,他认为:

  首先,科学产生于闲逸,又滋长闲逸。科学的产生都是在人们不必为生存担忧的时候。这个时候有些人生活富足,生活安逸,无所事事,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虚荣心而进行研究,他们不参加生产活动。“科学既产生于闲逸,反过来又滋长闲逸;因此它们对社会所必然造成的第一种损害,就是无可弥补的时间损失。”

  其次,科学无用,不带来任何实际的益处。卢梭信奉路德新教,因此他的道德观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利世的实用主义。他认为人生在世首先必须是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人。而科学它既不能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又不能增进人们的道德。卢梭说:“科学与技术并没有给我们真正的福祉增加任何东西。”他认为前者浪费时间,后者培养闲逸。

  第三,科学污染了淳朴的社会风气。他认为,“自从学者在我们中间开始出现以后,好人就不见了。”卢梭用“从前,罗马人是安心于实践德行的,但当他们开始研究德行之后,一切就都完了。”来说明科学败坏了社会风气。

  卢梭虽然对科技采取批判的态度,但也并不是说他主张人类要回到没有理性、没有科学技术的时代。他说:“我自谓我所攻击的不是科学本身,我是要在有德者的面前保卫德行。”他只是希望人类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能够注重德行,不能丢掉本性中善。

  2. 提出了教育分期理论,认为各阶段适用不同的教育内容

  “现代研究表明,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过程,是从渐进性的两边到跃进性的质变的过程。当某些代表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取代了旧质要素而成为优势的主导地位,这是量变的过程就发生了质的“飞跃”,表现为间断现象—阶段性。”

  卢梭在《爱弥儿》中把儿童划分为四个阶段。

  (1)从出生到两岁的婴儿期。婴儿身体的保健和养护阶段。“我们的教育是同我们的生命一起开始的”卢梭认为教育始于婴儿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应以身体养护和锻炼为主,同时培养他们去看、去摸、去听,因为这样他才能认识到不同感官所获取到的物体的感觉不同。

  (2)从两岁到十二岁幼儿期。卢梭称这一时期为“理智睡眠期”,他认为这一时期没有观念,而仅有感觉经验,要注重感觉经验的培养,同时进行体育锻炼。

  (3)从十二岁到十五岁少年期。发展理性的最佳时期。在感觉能力、感觉经验的基础上,注重理性的培养。

  (4)从十五岁到成年期。道德教育,善良情感,意志判断阶段。卢梭认为这一时期儿童已经有自己的判断力,对社会关系有所意识,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时期。可以看出卢梭看到了人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分阶段的过程,不同的时期应该有相应的不同教育。

  3.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机械训练的教学方法,追求自然的方法

  在教育方法上,卢梭反对教条主义而重行以求知。他说:“我对书本是憎恨的,因为它只能教我们实际上是不知道的东西。”他大声疾呼:“用实际的事物 用实际的事物”“以世界为唯一书本,以事物为唯一的教师。”卢梭主张在现实中生活中追求真正的和有用的知识,提倡活动教学,师生共同活动,代替枯燥的讲述。他认为,“在任何情况下,你都要从做来教学,而且只有在做的方面没有问题时,才进行文字教学”。为了确保活动教学有效果,卢梭倡导“归于自然”、顺应儿童的天性发展的教学方法。

  卢梭反对封建学校对学生施行的呆读死记、机械训练的教学方法, 认为这种方法完全不顾儿童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 妨碍儿童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消磨了儿童学习的兴趣, 对学生的坏处很大。卢梭认为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是激发儿童自觉学习的首要因素。教师绝对不可以抛开这一点而去强硬地把一些自以为有用、其实对于儿童的发展没有一点用处的东西灌输给他们,不应该把自己的感受强加于儿童,以为他们与自己有相同的感受,而应该用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来诱导他们积极而又快乐地学习。他指出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培养学生对学问的兴趣, 以兴趣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而不揠苗助长、硬性注入,让学生自己多看多动手, 形成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他从自然哲学观点出发的“自然教育”

  思想, 就是要把人交给自然, 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 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卢梭的兴趣教育是其“自然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自然方法”。他期望学生的学习跟游戏一样,“做一切事情都是兴趣盎然令人欢笑”,对学习产生兴趣和热爱学习,“甚至还会笑嬉嬉地忍受其中的痛苦”。因此,卢梭向教师建议道:“首先, 你要记住的是,不能由你告诉他应当学习什么东西,要由他自己希望学什么和研究什么东西,而你呢,则设法使他了解那些东西,巧妙地使他产生学习的愿望,向他提供满足他的愿望的方法。”卢梭对爱弥儿的教育,并不是传给他确切的知识,而是教给他学习的方法。

  卢梭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在年岁不同的人们的能力总量之上的,选择教育活动是要适应这种总量的。我不想选择在表面上可以受到良好效果的方法是容易的, 但是假如那种方法不能适应学生的类型、性别和年龄特征等,我怀疑他的效果是否是真正良好的。”卢梭认为教师应该了解儿童的生活实际,通过不断地观察儿、研究儿童,在达到了解儿童的基础上,根据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选择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学习内容,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培养具有完善品格的人。

  3、卢梭自然教育理论的当代价值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趋向于保守、封闭。如在培养目标上,只重视传授知识, 不注重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内容上,陈旧凝固,只重视纵向的知识体系,忽视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运用;教学方法采用注人式,只研究教师如何教,而不重视学生如何学;在师生关系上,重视教师作用,忽视学生的主动性,等等。这些传统教育的弊端长期影响我国的教育,而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推动我国应试教育的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传统并不是只属于过去,它联结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继承和发展传统教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精华应用在现代教育中使其不断焕发出生机活力,既可以促进现代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也可以继承传统,使其不断丰富,发扬光大。我们要科学而理性的看待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

  (1)尊重儿童,顺应儿童的天性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中小学生的书包仍然越来越重。我国的教育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大量的繁重学习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自然天性。学习本是一件快乐的事,可是在我国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在我国学习是有巨大任务的,以儿童能记多少汉字、能说几句英语、能够计算几位数的加减法作为衡量儿童学习成绩好坏的标准。这是一种病态教育,他在《爱弥儿》中多次对这种丑态教育进行了抨击,他说,“儿童在妇女手中度过六七个年头年,成了她们和他自己乖僻任性的牺牲品;她们叫他这样或那样之后,也就是说,在他的脑子里填入了一些他不明白的语言或对他一无好处的事物之后,用她们培养的情绪把他的天性扼杀之后,就把这个虚伪的人交到一个教师手里,有这位教师来发展他业已充分养成的人为病原,教给他一切知识,却就是不教他认识他自己,不教他利用自己的长处,不教他如何生活和谋求自己的幸福。”

  事实证明,这种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无益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我们的教育应借鉴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尊重儿童的天性,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2)接触自然,重视直观教育,注重实践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实施多年,但是绝大多数的学校还是看着高考指挥棒走,学习成绩尽管不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但还是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高中那些重点中学何以成为重点,因为它高考升学率高。人们忽视了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学习知识不是目的,个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我们的愿望。虽然现在我们现在孩子的学习量比较大,但是我们现在的孩子生活常识非常匮乏。因为,我们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身子女,有很大一部分被长期关在家里,不少长期娇生惯养,生活空间狭小,与外界接触少。卢梭注重活动的功用,他特别强调直观教学原则,反对滥读书、读无用的书。他认为儿童对于事物有了直接的接触和观察,才能确切了解事物的意义。所以我们现在的孩子,对于书中所描述的大量知识很难理解,更不可能装换成自己的东西,何谈应用。因此,适当地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捕获接触他们所缺乏的知识足非常必要的。我认为像这样的社会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应该让他们“回归自然”,自己去学习和锻炼,如此所得的收获将受益终生。

  毛泽东曾说:“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

  所以我们应该深入的挖掘卢梭教育思想中有价值的东西,这对于加强和深化我们的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卢梭[法]:李平沤译,《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年。

  [2]卢梭[法]:李平沤译,爱弥儿-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刘 叶、王少妮:卢梭自然教育理论述评[J],读与写·教师教育,2008 年第 5 期。

  [4]胡碧霞: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研究综述[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年12 月第 4 期。

  [5]金艳:简论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J],学术园地,2010 年第 3 期中旬刊·总第 450 期。

  [6]王文礼:庄子和卢梭的自然教育观之比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 年 12 月,第 19 卷第 12 期。

  [7]郭戈,夸美纽斯、洛克和卢梭的兴趣教育思想述评[J],http://www.cnki.net

  [8]徐哲晟,卢梭科技理性批判思想述评,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杨飏、李赐平、邱莹,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探究[J],科技信息,博士·专家论坛。

  [10]滕大春,卢梭教育思想述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