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

北京高校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成人依恋的影响研究(3)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8-04-19 共8711字
2.3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2.3.1 大学生不同依恋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 研究不同成人依恋类型的被试在父母教养方式各个因子上的差异。结果显示, 在依恋回避、依恋焦虑、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度保护上, 不同依恋类型的被试得分间具有显着性差异 (P<0.05) 。而在父亲拒绝与母亲拒绝这两个因子上不同依恋类型的被试无差异。事后检验发现, 在依恋回避维度上冷漠型与恐惧型的被试得分都明显高于安全型与迷恋型被试, 且安全型被试得分最低;在依恋焦虑维度上迷恋型与恐惧型被试得分明显高于安全型与冷漠型被试, 且迷恋型被试得分最高;在母亲拒绝因子上, 迷恋型被试得分显着高于安全型被试;在父亲、母亲情感温暖因子上, 安全型被试得分显着高于其他3种非安全型依恋类型;在父亲、母亲过度保护因子上, 迷恋型与恐惧型被试的得分显着高于冷漠型与安全型, 且迷恋型被试得分最高 (P<0.01) , 见表6。

  表6 大学生不同依恋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差异比较 (±s)

  2.3.2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系

  相关分析表明, 依恋回避与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呈现显着负相关, 而与母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和母亲过度保护呈显着正相关 (P<0.05) 。同样的, 依恋焦虑与父亲情感温暖和母亲情感温暖呈现显着负相关, 而与母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和母亲过度保护有显着正相关 (P<0.05) , 见表7。

  表7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 (r)

  将父母教养方式的6个因子作为自变量, 分别以成人依恋的回避维度和虑维度为因变量, 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检验父母教养方式对成人依恋的预测作用。如表8所示, 在0.01的显着性水平上, 母亲情感温暖对依恋回避负向预测作用, 可以解释大学生成人依恋回避的7.1%;母亲过度保护对依恋焦虑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 父亲情感温暖对依恋焦虑有显着负向预测作用, 两者可以联合解释大学生成人依恋焦虑的15.6%。

  表8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父母教养方式的逐步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的现况

  本次研究表明,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的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得分均低于其他3种不安全依恋的被试。事后检验表明, 冷漠型与恐惧型的被试依恋回避得分均高于安全型与迷恋型;迷恋型与恐惧型的被试在依恋焦虑上的得分高于其他两种类型。这与以往的理论研究也是一致的。目前倾向于使用Brennan等人命名的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两维度, 以及Bartholomew命名的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的两模型, 以上两维度和两模型可以相互转化。依恋回避是指个体不喜欢依赖和亲近他人的程度, 它测量的是个体与他人亲密的回避程度及自我的独立性。依恋焦虑是指个体遭受他人遗弃的恐惧程度以及想要和另一个人亲近的渴望程度, 它测量的是个体与依恋对象分离或担心被其抛弃的程度[12]。从内容相关的效价上来看, 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均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根据Bartholomew的理论, 依恋回避是产生于认为他人是不可靠的消极工作模型, 依恋焦虑是倾向于指向自己的一种消极工作模型[13]。因此不同维度和模型可以组合起来, 构成了4类成人依恋的类型:安全型、迷恋型、冷漠型、恐惧型。安全型依恋即低焦虑和低回避, 拥有积极的自我模型和积极的他人模型, 他们能够接纳自己同时认为他人是有情感效用性与反应性的。迷恋型依恋即高焦虑和低回避, 拥有消极的自我模型和积极的他人模型, 他们觉得自己是没有价值的而他人是强而有力的, 对亲近有过度的要求。冷漠型依恋即低焦虑和高回避, 拥有积极的自我模型和消极的他人模型, 即追求并重视独立, 认为他人是不可信的。恐惧型依恋即高焦虑和高回避, 拥有消极的自我模型和消极的他人模型, 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和能力并且他人也不值得信赖。

  同时本次研究显示, 安全型依恋个体仅占23.5%, 而恐惧型的占39.9%, 迷恋型和冷漠型分别占21.5%和15.1%, 说明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分布是不均衡的, 且不安全依恋居多。查阅以往研究发现, 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分布比例不同, 另外国内早期研究与近期研究也有不同。如李同归等人在2006年研究显示49.8%大学生为安全型, 16.4%为冷漠型, 22.8%迷恋型, 11%为恐惧型 (ECR) [9]。何腾腾2012年调查显示大学生中安全型的个体仅占11.6%, 恐惧型的占47.7%, 迷恋型和冷漠型的分别占16.3%和24.4%[14]。赵晶等人2016年的调查表明, 被试中15%大学生为安全型, 14.3%为迷恋型, 26.1%为冷漠型, 44.6%为恐惧型[15]。美国的一项研究汇总表明, 美国大学生的依恋类型中安全型比例最高, 约45%左右, 但1988~2011年间美国大学生安全依恋比例在减少, 不安全比例在升高[16]。

  可见成人依恋类型随着时代的变迁, 文化的不同而处于动态变化中。这可能与成人依恋的作用机制内部工作模型有关, 内部工作模型是成人依恋的实质, 起源于幼儿早期[17]。它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关于依恋对象的, 即当婴儿需要时, 抚养者是否是可接近的、敏感的并且有回应的;另一个是关于自己的, 即自己是不是有价值或值得被爱的。随着时代与年龄的不同, 内部工作模型的内容也发生着复杂的动态变化。另外国内外的差异也许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关, 西方文化中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更为直接, 而中国人内敛含蓄柔和, 喜怒不形于色。但相对比西方的个人主义, 中国文化更崇尚集体主义, 非常重视个体与他人的和谐度。所以在人际亲密关系中常常使用回避的策略, 不容易轻易相信别人, 但同时又有担心自己遭受他人遗弃的矛盾心理。最后测量工具的不同对于研究结果也有影响, 西方的研究中多数使用成人依恋访谈 (AAI) , 更多考察的是被试对早期经验的回忆和重构, 强调的是亲子依恋。而本研究中使用的是亲密关系体验ECR量表, 更多的强调的是成人目前的亲密关系状态, 更多是同伴依恋和婚恋依恋。虽有研究表明, 不同依恋关系之间具有一致与延续性, 但具体关系还很复杂[18]。

  总之本研究与近期的研究表明, 恐惧型依恋类型在高校大学生的比例居多。这提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会倾向于表现出对自己和他人的不信任, 以及较多的否认与拒绝, 容易出现适应不良与人际障碍, 作为心理健康工作者应该对此给予关注。

  3.2 性别对于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本次研究表明, 在成人依恋的回避维度上, 男女性别差异显着, 且男生显着高于女生得分, 而焦虑维度没有性别差异, 该结果与王宇、刘正堂等人的结论一致[19-20]。男生回避分数低于女生可能与社会角色期待有关。如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从小教育男性要坚强独立、“男儿有泪不轻弹”、情感内敛不外露, 从小的教养方式会内化到男性的自我认知中。而且在当今的社会和家庭中, 男性一直被赋予强大、敢于承担的形象。为了匹配以上形象, 即使遇到挫折和坎坷, 男性也常常会强忍着自己的脆弱, 不太会依赖亲近他人。而女性的社会期待就更宽松些, 女孩子可以温柔、顺从, 加之女性的情感更为丰富, 因而更倾向与他人亲近。

  在父母教养方式上, 男生在父亲拒绝、母亲拒绝维度上显着高于女生得分, 且高于总体平均分, 在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维度上得分显着低于女生, 且低于总体平均分, 这点与以往研究较为一致[21-23]。这意味着相对于女生, 父母均倾向于采取严厉的态度教养男生, 这可能与文化期待和当今社会环境导致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俗语有云“穷养儿, 富养女”, 可能在父母的心中认为男孩更应该接受锻炼, 穷养更多是为了培养勇敢无畏的精神, 从而积极面对今后遇到的困难。其次, 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男生将要承担的社会角色要求他们更能接受挑战, 父母对于“望子成龙”比“望女成凤”更急切。最后也可能与年龄阶段有关, 进入青春期后男生相比于女生一般更为叛逆, 行为上更为冲动, 更容易激怒父母, 从而也相互影响了父母对其的教养方式。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