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

大学生就业负面情绪干预中音乐治疗的运用

来源:当代音乐 作者:张勇,邵颖
发布于:2020-03-07 共3108字
音乐教育心理学论文第三篇:大学生就业负面情绪干预中音乐治疗的运用
 
  摘要:大学生在面临就业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怯懦、自卑等负面情绪,音乐治疗在介入大学生就业负面情绪管理方面,借助即兴音乐创作、音乐引导想象、音乐系统脱敏等方法,能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帮助大学生摆脱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多种负面情绪,由此来提升他们的就业情绪管理水平和人际交往适应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负面情绪; 音乐治疗;
 
  面对国际日益复杂的经济发展形势,国内大学生就业问题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这也为大学生就业带来更多的心理压力。音乐治疗学作为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学、心理学、医学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交叉学科,1在人的负面情绪干预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将音乐治疗其引入到大学生就业压力管理之中,运用体系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音乐心理治疗技术,不仅有助于减少大学生就业负面情绪,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也同样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音乐治疗在心理干预中功能与作用
 
  (一)娱乐保健功能
 
  在我们的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并以多种音乐艺术形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音乐治疗的娱乐功能,主要体现在以音乐为媒介开展的娱乐性养生活动上。在音乐治疗师运用音乐开展的娱乐性音乐干预过程中,音乐诱发的强烈情绪体验,让人在音乐艺术审美中丰富了自己的内心情感,音乐在愉悦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同时,也发挥出了净化人心灵的娱乐保健功能。
 
  (二)认知教育功能
 
  音乐治疗中音乐具有内在的恢复治疗之特性,治疗过程中音乐成为了相互作用和自我表达的工具。2音乐可以促进知觉,整合人们的动作与情绪,有效释放人的负面情绪,在音乐同化的过程中,可以促进患者重新审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偏激想法,改善其错误的认识观念。
 
  (三)记忆唤起作用
 
  音乐诱发的声效、情感刺激,可以让人的注意力高度维持在某一兴趣上,进而影响人的想象能力与人们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人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音乐会被人们无意识地感知并记录下来,不管是歌曲或是音乐片段,当人们听到它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以往的经验,唤起对往事的回顾。这种在音乐活动中被唤起的记忆,对于分析患者潜意识层面的矛盾与冲突具有一定的心理治疗价值。
 
  (四)促进交往作用
 
  在由音乐艺术主导的各类音乐会和文艺展演等活动中,人们借助音乐相互表达情绪,交流情感。非语言交流产生的音乐语境,再现了人们的想法,体现人的价值观念,这种音乐语言的表达,为人们提供了社会交流上的便利,提升了人们在人际交往上的自信和能力。
 
  二、大学生就业负面情绪的表现
 
  第一,焦虑。就业面试焦虑是一种面临考试而产生的担忧、不安、紧张并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面色变白,皮肤冒汗、呼吸加深加快、坐立不安、食欲不振、睡眠失常、大小便增加等应激反应。3面临就业问题的大学生,常常会出现过度焦虑现象,焦虑情绪会严重影响到他们在就业时负面情绪控制力。
 
  第二,自卑。由于就业焦虑情绪的影响,大学生应对面试的能力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使得他们失去一些就业机会。当遭遇到就业面试受挫时,也会导致大学生就业更多的负面情绪出现,从而让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还会导致其精神不振、消极、厌世,甚至走向极端。
 
  第三,怯懦。怯懦一般表现为胆小、心理脆弱等特征。大学生在就业面试时,受到怯懦心理影响,会发生面红耳赤、答非所问和语无伦次的现象。过度的紧张情绪,有可能让大学生把事先准备的面试“台词”忘得一干二净,也可能由于过度谨小慎微,不能大胆地自我表现出就业意愿。在求职的过程由于缺乏信心,甚至出现逃避行为,4因此失去就业机会。
 
  第四,消极。消极的负面情绪具体体现在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以及面临就业竞争时,过分依赖家庭、学校,在就业过程中总是希望国家、社会能够解决自己面临的就业问题。在实际的应聘过程中,由于秉持的消极应对态度,也使得大学生难以充分表达出自身的竞争优势。5消极的就业心态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质量问题,长期聚集的消极负面情绪也会让大学生出现抑郁、自闭等心理问题。
 
  三、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就业负面情绪管理的应用方法
 
  (一)音乐即兴创作
 
  从大学生到工作者这一角色的转换,是人生过程的一个转折点。步入社会后,接触的圈子不再是同龄人圈,而是各个年龄段、各个专业的融合圈。如何打破自己的羞涩与怯懦,快速融入到新的集体中,是大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即兴创作方式融入游戏与音乐中,使大学生突破内心桎梏,放下心理包袱,真正融入到音乐中去,从而克服负面情绪,正确认识自我、展现自我。
 
  (二)音乐引导想象
 
  音乐引导想象(Guide Imagery And Music)是一种常用的情绪调节技术。这一技术主要引导学生的聆听音乐,通过音乐感受和指导语引导学生进行特殊场景的想象。例如,音乐和指导语引导人想象自己来到面试现场的情景,面试场有几个面试官,会问什么问题,自己怎样解答,自己有什么感受等等,通过想象,发现自己紧张、焦虑的根源,从而调节情绪情感状态、达到身心放松。
 
  (三)音乐舞动静心
 
  通过音乐运动“找朋友”“舞动静心”等活动的开展,释放大学生们心中负面情绪,用身心表达、探索意识和潜意识中隐藏的情感,感受自我,发现自我,表达自我,通过音乐活动,增进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放下戒备之心,将藏在内心的负面情绪释放出来。
 
  (四)音乐系统脱敏
 
  音乐系统脱敏疗法,是一种建立在心理行为学派的新疗法。在运用传统心理学的系统脱敏疗法基础之上,音乐系统脱敏通过肌肉渐进放松训练的过程中,借助特定的音乐,来促进人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放松,使患者更容易进入到放松的状态中。运用音乐系统脱敏对大学生的就业负面情绪进行干预,可有效分析干预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拓展大学生就业负面情绪管理的干预方法。
 
  (五)音乐心理减压
 
  引导学生的聆听柔美温暖的音乐,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例如,音乐和指导语引导学生们想象自己在组织大型的海边聚会情景,让学生在冥想中来到广阔无边的大海,静静地感受自己所呼吸到的潮湿清新的海边空气,真切体验海风吹在自己身上而产生的舒适感觉。想象同学们有的负责烤肉,有的负责加工食物,有的负责酒水,大家都非常开心,等等。从音乐聆听想象中放松心情,缓解心理压力。
 
  结语
 
  当前,在国内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中,常规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是借助语言交流来进行干预,这种传统的心理服务方法很容易受到大学生防御机制的阻抗。在新的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对新生事物敏感,喜欢尝试接受新鲜事物,再加上个性张扬、性格敏感等心理特性,他们对学校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也有着更高的期待。因此,大学生就业负面情绪管理中的音乐治疗介入,音乐作为心理共情产生的情感基础,比单纯的语言咨询更容易走进大学生的内心世界。音乐治疗借助特定的音乐活动,从发现负面情绪的产生原因———释放负面情绪———解决负面情绪———唤醒积极情绪的过程中,能够引发大学生产生更多的语言、情感交流,帮助大学生自我识别不正常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进而重新认识自我,勇于展现自我。音乐治疗体验中,大学生能从中获得如何管理自己情绪的科学方法,提升自我评价、缓解焦虑情绪,促进大学生对生活、学习、就业的积极认知。
 
  注释
 
  1张勇.音乐治疗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
  2[英]蕾切尔·达恩利-史密斯,海伦·M.佩蒂.音乐疗法[M].陈晓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7.
  3孙菊,侯明玉,张奇.当代大学生消极情绪的调节[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237.
  4李金妮,于秋波.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透视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06):234.
  5张常洁,吴琼.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8(39):244.
点击查看>>音乐教育心理学论文(精选8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艺术治疗与心理健康研究中心 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疗法学会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原文出处:张勇,邵颖.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就业负面情绪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音乐,2019(12):55-56.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