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的表现及辅导员策略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4-09-19 共3950字
论文摘要

  一、研究的必要性

  从卢刚到刘海洋到马加爵,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行为,极端事件的发生发展乃至实施过程中具体的外在表现,均受到极端事件行为人的心理所支配,同时也反映出行为人独特的认知、动机、情感和性格等心理特征。近年来,在校大学生已经成为心理危机的高发群体,大学生自杀、杀害同学甚至教师等极端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主要是指对自己所实施的如自杀、自残、自毁等恶意性事件,二是指对他人所实施的如暴力攻击、故意杀人等恶意性行为。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的自杀率达到了0.02%,已经成为青少年的第一死因。

  这些事件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学校和家庭乃至社会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大学生极端行为的发生机理复杂多样,往往是多种心理因素协同作用。主要原因有四方面,自我同一性危机、消极情绪的唤起、结果价值的失范和压力应对策略不当。

  其中,自我同一性危机是基础原因。如果大学生没有深刻思索自我,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获得完备的社会化,就容易在思想上偏激,在承受心理压力和心理紧张状态时,通过采取极端的方式反抗或逃避。从某种意义上讲,解决了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危机,就可以大大减少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比重和概率。在学生管理一线岗位上的辅导员,是学生人生的导师和生活上的领路人,是守护大学生生命的重要防线,为此,探究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的具体表现并依此提出高校辅导员的应对措施是一项非常迫切并且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工作。

  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的具体表现

  自我同一性(self identity)由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提出,又称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自我同一性确立失败,个体就会缺乏生活目标,感到彷徨迷失,甚至可能形成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反社会的或社会不能接纳的危险角色的消极同一性。大学阶段正处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理论的第五个阶段:同一性角色混乱,该阶段是一个人从青年期向成年期转变的重要时期,是自我意识完善的关键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正经历着一个特别明显的分化—冲突—统一的过程。

  能否顺利地完成这一心理任务,关系到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建构,关系到毕业后能否很好的适应社会,迅速发挥作用,成为有用之才。当代大学生在建立自我同一性时容易陷入同一性危机当中,他们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他们的自我同一性危机。具体的表现如下。

  1.同一性混淆。同一性混淆又称为同一性扩散,表现为生活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不相信机遇的到来,也不期待对将来的展望,陷于一种无力的状态。这种现象在刚入学的大一新生中表现明显,由于在高中阶段,学生的生活目标比较单一且明确,而大学中的学习和生活往往与新生期望中的差距较大,容易出现迷茫、缺乏生活学习目标的现象,比如有的学生出现逃课、沉迷于网络游戏,拒绝与他人交往,对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人、事、物没有兴趣,等等。有的甚至进行否定的同一性选择,如参加非社会所承认的集团,接受被社会所否定、排斥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等。

  2.同一性前闭。是指个体没有主动的探索和选择,盲目遵从于身边的他人特别是重要的、权威的人物(如父母、老师、宗教领袖)的价值和目标。这类学生在自我追寻中既没有经历过自我同一性危机的体验,对现实和未来的一切也没有进行过认真的考虑,往往丧失自我被他人侵吞。此类学生多半是将自己的一切交于父母或长辈处理,不需要关心现在,也不必考虑未来,虽然他们在自我发展上没有危机问题,但是缺乏自我导向,长期处于此状态的学生会出现意志品质下降,一旦没有依靠,将来的发展道路也未必顺利。

  3.同一性延缓。个体自我定位还未明确化,他们正处在探索与尝试之间。这类学生在自我追寻中尚未确定方向,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属于这种类型。他们了解自己的现实情况,但是对其并不满意,有心改变但是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和方向。比如,很多学生对学业、异性的交往持阶段性、暂时性的态度,对事情的看法往往具有不确定性。他们仍然没有脱离同一性危机,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存在,很有可能导致自我同一性的混淆。形成这种状态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个体的能力、自我效能感。

  4.同一性意识过剩。过分沉溺于对自我的认同及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统一。片刻不停地思考自己是“什么人”、“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问题,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而丧失了自我。这类学生无法集中于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或者是发疯似地埋头于单一的工作。虽然此类学生并不存在同一性前闭的问题,但是他们往往容易朝着两个极端的方向发展,无法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乃至整个人生都有消极的影响。

  三、辅导员应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的策略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领路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危机进行调试。

  1.端正学生自我意识,引领学生自主成长。自我是矛盾的统一体,在大学生的自我发展中,他们常会对一些问题感到迷惑,如“,我是谁”“、我如何适应社会”等,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两种矛盾:主观我和客观我的矛盾及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主观我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客观我是自我的真实存在,这两者会处于不一致的状态而困扰个体的发展。辅导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这种不一致,分析、反思、剖析不一致的原因,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理想自我是个体通过努力达到的境界,现实我是自我的目前状态,两者之间是有差距的,理想过于远大,现实我将会因为目标过高而无法达到产生沮丧、失望等情绪,最终可能会放弃目标。如果个体对自我发展不做思索,只是消极地打发时光,他的自我同一性将长期处于一种弥散的状态。

  因此,大学生的理想自我是应当建立在符合社会规范、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的,辅导员可以在学生中开展有关人生观、理想和追求的有关讨论,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留心观察生活细节,甄别出具有自我同一性危机倾向的学生,适时地对他们进行人生理想教育,帮助他们修正不正确和不切实际的想法,促进他们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发展。

  2.发挥朋辈互助效应,形成共同目标理想。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和同伴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家庭影响大学生对未来的态度及对现实的知觉,而同伴则为他们提供学习新的社会技能、规则和分享新体验的机会,并且友谊和同伴群体还能使大学生体会到表达自我同一性的归属和爱,同伴关系还能弥补亲子关系不善所带来的创伤。随着青少年的不断成长,他们逐渐摆脱与父母亲的依恋关系,更多地把自己纳入到某个同伴群体中,他们互相认同、发展友谊,形成相似的同一性状态及与自我同一性相关的许多行为、态度和目标。这种同一性状态及相关的态度、目标有可能符合也可能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此作为辅导员有必要帮助大学生认清他所属同伴群体的性质,并为之提供参考和意见,也可适当引导同伴群体所追求的目标和理想,从而使学生能顺利从亲子关系过渡到同伴的友谊关系。特别重要的是,青少年晚期,小团体和同伴群体的重要性降低,青少年逐渐进入成对的恋爱关系阶段,为此还要对大学生进行两性方面的教育,促进性别角色的同一性。

  3.加强校风班风建设,营造民主自由氛围。进入大学,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同一性发展的重要环境。学校对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的影响表现在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教学风格、课程设置、班风学风甚至是学校的自然环境等各个方面。不同的学校的背景会导致不同的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学生,如果一个学校、班级的风气是应试型的,学生更多地会有同一性混淆的现象,如果学校、班级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具有民主氛围,那么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就能够得到发展并整合。因此,辅导员在对学生班级的管理风格上,尽量不要过高地要求他们,允许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内自由的发展。同时,辅导员要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可以定期与学生家长以书信、邮件、电话等形式进行沟通,保证学校与家庭一致的民主自由氛围,从两方面对学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4.引导群体关注个体,做“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学生出现自我同一性危机往往是缺乏与他人的沟通,缺少与集体的互动、交流,紧靠辅导员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自助成长。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团体心理辅导、主题班会、课外实践活动等)来为群体活动搭建平台,一方面通过活动了解群体的共性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群体的力量化解个体的问题,让学生在做中学,在集体中更深入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此过程中,辅导员要训练自己的敏感度,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素养,促进自身职业化的进程。辅导员要在意识上重视、实践中落实,留心观察细心发现,努力做到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异常表现或心理问题,适时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防范于未然,做到“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

  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危机受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除了以上四点辅导员可以对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危机进行调试外,还必须帮助大学生对各种社会现象、社会群体、社会氛围有清醒的认识,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的调试是有限的,我们应该特别强调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影响。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大学生如何抵御外来的压力和诱惑,如何找到一条顺利完成自我同一性的好途径,将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如果学校和社会不能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他们很可能会出现极端心理危机进而导致犯罪。

  参考文献:
  [1]叶景山.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5):335-337.
  [2]杨畅.现代社会中自我认同的危机与重建[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2007.
  [3]赵峰,王卫平.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原因及调试[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