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

高校生心理素质教育中辅导员的影响研究

来源:未知 作者:胥帆
发布于:2016-02-14 共3534字
摘要

  20世纪80年代,随着素质教育的兴起,作为学生素质的一部分的心理素质也越来越多的被广大学者研究和探讨,有关心理素质的界定目前仍没有较统一的认识,主要从心理素质发生发展、心理素质成分和综合的角度来进行界定[1].而笔者认为心理素质是在先天遗传条件的基础上,同通过和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跟个体的学习、工作、生活实践密切相关,并能显示出个体活动成效的多种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人际关系、学习、恋爱、就业等问题是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处理这些问题,将会严重阻碍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张大均曾提出心理素质教育主要可以通过三条途径:一是专门训练活动,二是教育教学渗透,三是咨询辅导[2].徐俊川也提出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开展网络心理咨询、组织学生心理健康社团,来强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自我培养与提高[3].

  朱杰堂也提出要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培训,通过个体咨询、团体咨询等形式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4].在高校中,心理素质教育不仅仅依靠专职心理教师,辅导员也是心理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和领路人。

  一、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的优势和条件。

  在高校中,心理健康教师普遍缺乏,要想广泛地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就必须要充分发动辅导员的力量,辅导员在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辅导员基本都刚从学校毕业,和学生年龄差距不大,容易跟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其次,辅导员的工作涉及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学生的情况有较清晰的了解,容易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再次,辅导员可以利用的资源更加丰富,不仅有人力上的资源,如可以培养一些学生干部加入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和危机预防中来,而且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平时的工作中,通过班会、班级活动等多种形式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当然,辅导员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辅导员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保持一个阳光积极的心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聆听学生,不断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另外,辅导员需要掌握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基础知识,要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并能运用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巧去帮助学生,准确的识别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并能进行有效的干预。

  二、辅导员如何开展心理素质教育。

  (一)谈心谈话中融入个别心理咨询技术。

  谈心谈话是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的重要形式,谈心谈话和个体心理咨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两者都需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都是通过交谈的方式帮助来访者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个体心理咨询的一些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谈心谈话工作的有效性。

  在和学生谈心谈话过程中,辅导员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尊重,尊重意味着要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要完全的去接纳学生,有意识地拉近和学生的心理距离。二要热情,对待学生要有耐心,要关心学生所反映的问题,为学生营造轻松、安全的谈话氛围。三要真诚,要表里如一,要求辅导员教师要以真实的自我去面对学生,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帮助学生,对学生的态度要始终一致,适当的时候也可以自我暴露,不仅增进师生间的信任,而且也可以用自己的经验去鼓励和引导学生。四要共情,能设身处地的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并能准确反馈学生的内心感受。五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关注,即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给予强化,让学生对自我有正确的认识,逐步的增强自信,克服自卑。

  掌握个体咨询中的一些谈话技巧,也能促进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顺利的达到谈话的目标和效果。首先,和学生交流时要学会倾听。倾听时对身体语言也有一定的要求,身体要微微前倾,表示出对学生的关注,和学生要有目光的接触,可以适当地点头回应,适当地运用鼓励和重复的技术,让学生意识到教师一直在关注着学生以及谈话的内容,要让学生尽情的表达,不要随意打断,不要轻易下结论。其次,要善于利用提问技术。提问技术有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开放式提问促使学生主动叙述,从而了解学生更多的情况,而封闭式提问是通过“是不是”、“对不对”等词语来确认来访者的一些信息,可能会使来访者陷入被动回答的局面。在提问时,辅导员可以尽量使用开放式提问方式,而避免过多使用封闭式提问。在提问的过程中,对于来访者叙述模糊的一些事情,可以用具体化的技术加以澄清。再次,在谈话的过程中要及时的进行解释、反馈和引导,帮助学生理清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引导其用新的思维方式去看待问题,让来访者对自我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放下防备和负担,走出心理困境。

  (二)班级建设中融入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班级是大学生活动的基本单位。江光荣认为,班级环境是指存在于一群师生所组成的团体中的社会心理环境,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境之一,对学生的认知、态度和情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5].辅导员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在班级建设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班级团体辅导有助于辅导员对班级的引领和把握,是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策略,同时,不仅可以增进师生的关系,加深辅导员对学生状况的了解,还可以促进朋辈间的交流和互助,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和人格健全。

  大学生心理问题大多是伴随着其成长过程而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针对大一学生,辅导员可以设计新生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增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帮助大学生快速融入大学生活。针对大二学生,可以设计一些人际关系方面的团体心理辅导,而且大二的课业压力也逐渐加重,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设计时间管理方面的团体心理辅导,让学生学会管理时间,安排好学习和生活。针对大三学生,可以设计压力管理和恋爱情感方面的团体心理辅导,以减轻大学生的压力,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针对大四学生,可以设计职业规划、情绪管理方面的团体心理辅导,引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合理宣泄情绪。

  辅导员可以有效利用学生朋辈团体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学生朋辈之间,年龄相仿,人生经验和社会背景也相当,相互之间更易沟通,容易形成安全信任的团体氛围,通过朋辈之间的辅导可以覆盖更多的学生,弥补辅导员时间和精力的不足。同时,由于朋辈的优势,学生更容易敞开自己的心扉,更有利于学生问题的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及时发现一些严重问题的学生,以便于及时进行心理危机的干预。但是,同时也要做好对朋辈团体领导者的培训和指导,以保证团体辅导的质量和效果。

  (三)日常管理中渗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每年,各高校都会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而辅导员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要策划者和实施者。为了使高校的心理健康活动效果能持久深入,在日常管理中,辅导员要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根据学生的专业和个性特点,形成活动的品牌和特色。一方面要注重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健康常识,养成关注自我心理健康的习惯;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对活动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去,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感知心理的变化,形成正确的认知,保持身心的健康。

  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还要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和“宿舍阵地”这两块阵地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手机网络和电脑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生活、学习、娱乐交往的重要工具,是大学生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辅导员要充分开发、利用网络平台,和学生建立良好的网络互动关系。现在的网络工具种类很多,如微信、微博、QQ、飞信等,网络上的交流比较自由开放,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能给学生更多的安全感让他们自由的表达内心的困惑和感受。辅导员可以建立聊天群,在群里发布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建立心理健康讨论话题,引导学生交流心得体会,传播健康知识,传递积极向上的能量。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辅导员工作重要的一部分,把握好大学生的心理会使辅导员的工作事半功倍,所以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将心理素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调动一切有利的因素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充分利用辅导员的工作优势,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 [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56-62.

  [2]张大均。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徐俊川。 论当代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D].武汉大学,2004.

  [4]朱杰堂。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思路建议[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4,(02):121-125.

  [5]江光荣。中小学班级环境:结构与测量[J].心理科学,2004,(04):839-843.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