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学论文 >

大学院校德育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2)

来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付晓容
发布于:2018-04-10 共11780字
三、高校德育生态性危机的逻辑因由

  (一) 传统德育理念缺乏生态整体联动观

  近些年来, 高校积极倡导开放、互动、整合的德育观, 但效果还不明显。调查表明, 高校大多数德育教师还是用传统的德育理论来指导和开展德育。传统的德育理论把德育看作是一个孤立的个体, 缺乏整体联动观, 表现有四: (1) 高校德育的单向性。传统的德育理论主张教师中心论, 教师是课堂主体, 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 学生是被动接受者, 他们要机械、认真地听讲、记笔记, 学生不能随便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生之间等级分明。近年来, 互动教学的推行使得高校德育课在师生互动上有一定改善, 但做得还不够, 师生交流不多, 情感纽带断裂, 教师只教书、不育人情况还比较突出。显然, 这种学生较少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的德育方式会造成学生对老师缺乏信任, 对老师所教的知识也不感兴趣, 德育效果大打折扣。 (2) 高校德育的单一性。传统的德育理论主张以书本为中心, 以课堂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13], 学生较少质疑教师, 也不会提出较多的问题, 以为在课堂上学到了大量知识就会解决所有问题, 当他们步入社会才发现, 课堂上教师讲授的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反差较大, 书本知识不能解释他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道德问题。这种忽视实践与社会现实的传统德育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德育效果较差。 (3) 高校德育的单调性。传统的德育理论把学生视为“美德袋”, 忽视学生个体需要和个体价值实现, 教师按照大纲要求, 向学生灌输偏重社会需要和社会价值的道德知识, 以为就可以培养道德的人, 这违背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传统德育的单调性与现实个体道德养成的内在规律发生冲突, 造成德育低效。 (4) 德育资源的分散性。传统的德育理论认为德育的主阵地是课堂, 主要责任是德育教师队伍, 忽视了德育环境中各种资源的整体联动, 如管理服务部门的协同、课外实践活动的体验、家庭社会的配合、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浸润等, 都与德育效果密切相关。显然, 德育资源分散无法形成德育合力, 不能促进德育生态平衡, 也就无法提高德育实效。

  (二) 高校德育本身生态失衡

  高校德育之所以低效, 根源之一就是高校德育本身违背生态学原理。德育生态原理要求德育主客体相互尊重, 德育要遵循个体品德养成的客观规律;要关注自身环境变化, 德育应随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改变做自我调整;要解决好自身与社会环境和个体发展需要的矛盾, 促进个体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然而, 由于缺乏生态观念, 高校德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违背德育内在规律与生态原理的现象, 德育目标忽视德育对象的需要和主体性, 德育内容与社会环境现实脱节, 导致德育过程中师生冲突、德育各因子与环境冲突。主要表现有三: (1) 对个体的要求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以平等、自由交换为标志的市场经济的到来, 改变了社会的利益格局, 导致社会阶层日益分化, 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 高校德育所处的社会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贫富差距大、腐败、诚信缺失等问题在媒体失范的状况下发生放大效应, 对高校德育造成较大的冲击, 大学生在学校接受的道德要求与“实然”的社会现实形成强烈反差, 他们会怀疑甚至否定教师所讲授和要求的道德内容, 导致高校德育低效。 (2) 德育对象社会化与个体化的矛盾。高校德育其实是德育对象社会化的过程。高校德育对德育个体社会化提出了统一的要求, 要求德育个体都要达到一个较高的道德目标, 然而, 德育个体具有个体特征和多样性, 这些个体特征和多样性导致德育个体对自身社会化要求和道德期望不同, 从而影响他们的道德选择, 这种选择会不同程度地抑制德育个体社会化的速度和程度, 显然, 德育的社会化要求与个体化实然形成矛盾冲突, 部分导致高校德育低效。 (3) 德育稳定性与先导性的矛盾。高校德育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要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 才能对德育对象的道德养成产生持续的影响作用, 因而具有稳定性。高校德育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 要与时俱进, 要与社会和时代变化发展相呼应, 具有先导性。目前, 学者对高校德育的批评大都集中在德育目标脱离实际、理想化, 内容空泛, 方法单一等方面, 如何在维护高校德育的稳定性同时实现其先导性, 是当前高校德育的重点和难点。

  (三) 全球化冲击高校德育

  全球化开始于经济领域, 其影响却是全方位的。全球化是有主体的行为过程, 其主要力量来自于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 而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动地位, 经济上如此, 文化上亦然。西方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向全球各地渗透, 其中虽然有助推各国发展的文化精华, 但不能否认的是, 其代表现代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观点存在较大局限性, 甚至与中国主张的核心价值相冲突, 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等, 都对中国高校德育造成了较强的冲击。一是冲击人们的道德认知。经济全球化在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 西方各种思潮也乘虚而入, 受西方极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 一部分人的道德取向朝个人本位偏移, 自私自利思想大量存在;道德价值向多元偏移, 较少关注公共事业;道德价值向功利偏移, 只要能够获利, 满足欲望, 不问是否道德;对失德行为空前宽容, 只要不涉及本人利益, 就不管不问。二是导致人们的行为失范。经济全球化使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步入市场经济,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滞后, 企业产权不明、责任不清, 其他支撑制度不尽完善, 加上个人利益的驱使, 人们的行为部分失范, 并侵蚀到社会生活各领域, 使得整个社会道德部分失范。

  (四) 教育的功利主义背离德育目标

  功利主义是道德哲学中的一个理论, 代表人物主要有哲学家约翰·史都华·米尔和杰瑞米·边沁。功利主义不考虑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 仅考虑行为的结果对目标的影响, 其特点是崇尚科学、注重结果、讲究实用。功利主义教育就是以功利主义为价值取向的教育, 重视教育的实用性, 偏重科学技术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推动着社会、经济等各项事业飞速发展, 科学技术不断创新, 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享受, 同时功利主义滋长迅速并浸透到社会各领域。如今, 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个人获取资源、实现发展的手段和途径, 其功利主义取向明显, 高校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 也无法阻挡教育功利主义带来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 (1) 功利主义教育忽略人文精神。功利主义教育强调科学知识和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认为德育理论的发展要依靠科学方法。前者把科学与人文割裂开来, 忽略了科学作为人类活动的存在价值, 导致科学的工具性被放大, 对寻求事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视而不见;后者把德育对象与无生命的产品等同, 忽视了作为社会人的德育对象的多样性和能动性, 忽略了德育过程作为特殊认识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复杂性。 (2) 强调结果导致教育的工具性。功利主义教育把教育看作是人们获得某种能力或素质进而获取更多资源并过上幸福生活的途径, 教育的目的不是育人, 而是生存, 这种观念指导下的教育必然沦为人们实现个人欲望和目的的工具和手段。所以, 在此背景下德育就不再讨论和关注理想、价值, 而是关注德育课程是否过关。 (2) 强调实用导致教育内容的“有用性”。功利主义教育强调教育内容的实用性, 不关注理想、价值等, 这使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也变得实用, 对如何有效引导、教育学生养成良好品德、追求高尚等精神培育的考虑极少, 德育被异化和形式化, 高校出现德育“首位与无位”的矛盾。

  四、高校德育生态性危机的超越

  超越高校德育的生态性危机, 就必须构建高校德育生态系统。高校德育作为一个生态系统, 其运行发展应该遵循生态系统的生长规律并体现其整体、多样、开放和互动的特征。只有树立科学的德育生态观, 不断优化德育环境, 适时调整德育自身因子和环境因子, 实现高校德育生态生长, 高校德育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 树立科学的德育生态观

  建立高校德育生态系统, 就应该树立高校德育生态整体、多样、开放、互动的观念。一是要树立高校德育的整体生态观。高校德育与社会、家庭是一个整体, 政府应当建立协同机制, 努力让社会、家庭和高校三者协调、互动与平衡, 构建一个“三位一体”的生态系统, 促进高校德育生长。二是要树立高校德育多样生态观。高校德育的对象是多样、独特的, 德育目标要体现个体差异;德育内容应丰富, 贴近生活;德育方法要因人而异, 体现个体特征并注重灵活性;德育评价方式要多种多样, 体现过程性。三是要树立高校德育开放、互动的生态观。高校德育不能封闭保守, 必须主动适应开放变化的内、外环境, 主动与其内、外环境进行能量信息交流, 德育才能实现自身协调, 并与内外环境平衡, 实现生态生长。

  (二) 调适高校德育个体生态因子

  高校德育的个体生态因子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 高校德育要实现自身生态生长, 其生态因子就要相互交流、支撑和协同。鉴于德育对象是“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统一体, 同时具备“能动性”和“可教性”, 我们应当运用生态学整体、流动、平衡、多样的理论来指导德育自身的个体生态构建, 重新构建德育目标, 完善德育内容, 改革德育方法, 让高校德育回归生态。

  1. 德育目标人本化

  德育目标是德育的根本, 是德育内容和方法协同努力实现的最终目标。高校德育应该秉承“以人为本”的德育价值取向, 遵循学生道德养成的内在规律, 重新建构高校德育目标, 把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体价值需求有机融合, 整体考虑, 特别要体现学生个体差异, 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特个体, 同时不能忽略当前全球化、信息化、全媒体时代对德育对象全方位的影响。

  2. 德育内容生活化

  冯友兰先生说:“形势变了, 制度和道德应当随之而变。如果不变, ‘即为民妖, 成为人为的桎梏’。”[14]道德来自生活并在生活中发展, 培养道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所以, 德育内容应生活化并超越生活。首先, 优化高校德育内容。改变目前高校德育内容空泛、脱离现实的状况, 让德育内容贴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 贴近大学生活实际;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 贴近人民群众实际, 能解释社会、生活中的困惑, 让德育回归真实的生活。其次, 德育内容与时俱进, 应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 及时更新、补充教育内容。比如应在德育中增加大学生媒介素养伦理教育、学术道德教育等, 提高大学生的媒体免疫力和学术道德。

  3. 德育方法多样化

  陶行知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 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 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德育对象就像各种花木, 多样复杂, 德育方法就应当多样化。一是做到因材施教。大学生是独具特性的能动个体, 不可简单机械地复制方法, 德育方法要因人而异、因事而行、因行而定。二是有机整合校内外资源。高校要整合课堂、校内和校外各种有益的德育资源, 使其形成德育合力并发挥作用。高校要主动与社区联系, 挖掘社区资源和社区文化, 开展诸如关爱老弱病残、走近环卫工人等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三是统筹使用多种教育方法开展德育。灵活运用课堂学习、讨论、课外实践体验等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效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应减少课堂灌输, 增加道德体验和实践;对社会道德失范的诸多问题, 不能回避, 要指导学生分析和应对;应加强师生互动与交流, 重视学生道德情感引导。

  4. 德育评价要科学化

  以评促教, 科学评价德育效果势在必行。一是科学构建大学生道德评价体系。高校应设立大学生道德办公室, 认真研究、科学设计涉及大学生学习、生活全方位的道德评价标准, 并建立有效机制保证其顺利实施。二是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注重结果的德育评价会导致道德伪善, 只有注重过程的道德评价才能促使学生真正重视自身道德建设。高校应建立大学生道德养成档案, 记录学生道德养成过程的轨迹, 观测其道德成长过程;要务实推行道德评价结果的运用, 在高校评奖、评优、入党等过程中要发挥道德评价的否定作用。三是建立大学生道德监督机制。要利用学生会、社团等组织与大学生紧密联系的优势, 开展大学生道德监督, 为开展大学生道德评价提供证据支撑。

  (三) 优化高校德育环境

  1. 坚持核心价值, 净化社会不良风气

  一切教育都是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结果, 社会环境是影响高校德育效果的关键, 抛开社会环境来谈德育效果, 显然与事实相悖。在崇尚中华传统道德、经济相当落后的旧中国, 道德在治国理政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 全球化越演越烈, 经济飞速发展, 在激烈的价值观碰撞与选择中, 有些人不再以追求美德为荣。在道德影响力不断衰减的背景下, 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是健全法制, 严格执法。良好的法律体系有助于社会道德整体向好, 严格执法有利于促使人们道德生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特别要尽快完善经济领域的法规体系, 严惩腐败;要进一步规范媒体行为, 严惩媒体道德失范行为, 防止对社会道德的持续负面影响;要细化、规范学术领域的失信行为, 严惩学术腐败行为, 营造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二是坚持用核心价值引领社会风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实践中沉淀的、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科学价值观, 在引领人们的价值追求中处于核心地位。各行各业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用核心价值引领社会风气, 净化不良风气。三是加强法制教育。很多人违法往往是因为不知道相关法规知识, 为此要加强公众法制教育, 让大家了解与工作、生活相关的法规知识, 清楚违法违纪的后果, 逐步形成人人自觉遵纪守法的良好法治文化, 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道德修养。

  

原文出处:付晓容.高校德育的生态性危机及其超越[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03):199-20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大学生德育论文
返回:教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