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论文范文第六篇:陶行知思想指导下幼儿开展爱的教育策略
摘 要:陶行知先生一生都倡导"爱满天下".用爱营造的教育氛围应该是赋予真诚、博爱与和谐的大爱,是一种崇高的师德境界,更是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路上,学生离不开老师给与的理解与支持,而老师对学生的守护更需要以爱为基础。本文从幼教工作者的视角谈谈行知思想指导下爱的教育的知与行。
关键词:理解;支持;守护;陶行知;爱的教育;
作者简介:柳君(1983.09-),江苏昆山人,高级教师,昆山市学科带人头。;
我曾听过一句话:"舞台是歌者绽放灵魂的地方,而观众就是灵魂的知音。"从一名幼教工作者的角度来解读,幼儿就是我灵魂的知音。十几年来,我在与一个个幼小生命的相遇过程中,发现读懂他们是一门爱的学问,并在心有灵犀的守护过程中体会到了满足与愉悦。
一、爱是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故事
面对3~6岁的幼儿,我们老师应以什么视角、什么心态、什么目的去接触和看待他们,已不再像之前那样模糊。多年来,本着更好地读懂幼儿、了解幼儿,并给与一定支持的目的,面对幼儿的话语、表情、行为背后的故事,我用各种方式和幼儿交流,还会帮他们用照片记录。在与他们互动的过程中,我慢慢喜欢上了童心解读这件事情。
案例一:红彤彤的天空
苗苗5岁,读中班。美术活动中,幼儿陆续画着天空中的景物,有白云、小鸟、太阳。唯独苗苗用大红色涂抹着天空。不一会儿,红色覆盖了整张画。原先画的一切都被红色盖得严严实实。其他幼儿来"告状",说苗苗乱画。苗苗解释说:"这是着火的天空,救护车马上就要来了。"她还"滴嘟滴嘟"地模仿着救护车的声音。
案例二:小熊的耳朵
在中班手工活动中,幼儿拿着手工纸,按自己的意愿折叠着。一向做事很快的乐乐却依旧在"埋头苦干".我好奇地走过去。只见一只熊已初步成型,就剩下耳朵了。乐乐托着下巴想了想,把熊的耳朵左折折,右翻翻。最终,尖耳朵的熊完成了。她有点得意。这时,昊昊走了过来:"不对,你的熊耳朵怎么尖尖的?熊耳朵是圆圆的。"乐乐说:"不对,妈妈昨天刚刚给我讲故事了,说熊竖起耳朵仔细听音乐呢,圆耳朵怎么竖起来?!"
解读:案例一中,当时我给与苗苗的回应是"苗苗画的天空很特别,着火时就是这样红彤彤的。而且你涂得很满,说明火很大呢。我听出来了,着急的救护车正在赶来呢。"苗苗连忙点头。当老师的评价给与了更多的理解和肯定,幼儿绘画的积极性一定就得到了充分保护。案例二中,对熊耳朵的形状,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他们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幼儿往往有自己的活动价值,包括经历时的感觉、画画或玩耍时的专注。显然,乐乐得意的是自己的创意及对创意表现的全过程。
二、爱是理解幼儿后给与的充分支持
理解幼儿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引导和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才是幼儿教育的终极目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如何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老师要追寻幼儿的节奏,支持幼儿的学习。
现以一则"学习故事"为案例说起。
案例三:建构区里忙碌的"包工头"
观察对象:睿哲(5岁)
观察时间:室内建构游戏时间
案例描述:
区域游戏时,你兴奋地来问我"老师,我可以在教室中间搭围栏吗?"我向你示意"OK".你高兴得跳了起来,立马搬垫子,寻找各种建筑材料,爆米花桶、长条形积木,还找来了一个对讲机,开心地"指挥"着小伙伴一起参与你的大工程。显然,小伙伴有点迷茫,不知道围墙从垫子的什么地方开始搭建,于是,你又来问我:"老师、老师,围墙可不可以搭在大垫子的外面?之前你给我们看的图片也是搭在外面的。"我笑着点头示意。你立马又吆喝着"指挥"了起来。你手持对讲机,和旁边的昊昊说:"就这样搭,一个接着一个。"转眼,"建筑小工"们建起了绕垫子一周的围墙,高高低低,错落有致。你开心地和别人炫耀:"成功啦!成功啦!"一旁的昊昊和你商量着可不可以再垒上去。你们决定说干就干。于是,围墙的高度逐渐增加。期间,围墙好几次倒塌。你虽然跺脚埋怨,但又小心翼翼地捡起材料,重新搭建。
游戏时间快到了,小朋友们陆续进入教室。你却右脚一踢,让围墙瞬间崩塌。此刻,教室里一片混乱,乱成"一锅粥".
案例评点:
我很佩服你的领导能力和想象能力。你拿着对讲机时,就像一个"包工头".大家十分信任你的指挥。围墙搭建成功了,你还能不断挑战高度,小心翼翼、坚持不懈。成功后的你天真烂漫。别人在交流的时候,你能机灵地倾听,并想到了搭陷阱、设警报器的主意,为游戏增添了趣味。遇到问题的时候,你能主动想办法解决,好几次向我寻求帮助呢。感谢你对我的信任,但愿我真的帮助到了你。就是在游戏快结束的时候,你的一脚飞踢让教室里有点乱。不知道你是想快速地整理好呢,还是忘记了纸筒整理的方法?我想,两者都应该是吧。相信负责的"包工头"一定能有序地整理"工地",让一切有序、文明。
三、爱是守护幼儿成长路上的坚持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进程中,老师需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教育观,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为幼儿提供"自由、自主、愉快、创造"的游戏空间,使幼儿在参与建构的操作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和探索乐趣,使得幼儿的"学"外显,老师的"教"内隐,进而构建一种促进幼儿自主学习的支持性环,为幼儿的学习与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