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改革
1.新会计制度
所谓新会计制度,就是指《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于2006 年 2 月由我国财政部正式出台,新的会计制度相对于旧会计制度在许多方面都有了较大改变,比如,在会计方法和会计务实上都做出了较大改变。新会计制度的出台和实施,对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都有较大影响,使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发生了巨大改变,在新的会计制度的要求下,会计工作中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得到了大大保障。此外,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也使我国会计工作能够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新的会计制度与国际上的会计惯例能够有效协调,也更加顺应国际会计制度趋势,使我国的会计工作渐渐走向国际化。
2.事业单位会计改革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会计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事业单位的会计改革也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发展,而且对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也极其不利,所以,做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工作也是对我国事业单位发展的一种推动,能够促使我国的事业单位朝着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此外,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也使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有了可以依靠的准则,这样,在新会计制度的辅助之下,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将会更加健全和完善。由此可见,新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起到了互相促进的作用,一方面,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可以为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提供方向,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实施的会计改革也是对新会计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检验。
二、新会计制度的具体改进之处
1.准则的适用范围
从执行的一般情况来看,如果一个事业单位所在的行业有专门的针对性会计制度规范,就需要遵从该会计准则制度,如果没有专门的会计规范制度,就一概执行新《会计制度》。在执行新会计制度规范时,需注意以下两点:如果事业单位应用企业会计制度进行管理和经营或小企业会计制度,就不适用新会计制度规范;另外,根据公务员相关法律进行会计核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其具体适用的会计制度将另作规定。
2.事业单位会计目标
新会计准则制度里有专门针对会计目标的规定,财务报告的会计目标是为报告使用者服务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所有与该企业财务状况、现金流和经营情况相关的信息和资料,主要用来表明企业管理层在公司的执行情况,从而为报告使用者决策提供依据。我国会计目标的宗旨在于提供与决策相关的、有用的会计信息,其中最主要的目的是为投资者服务,这也是与原有会计制度不同的地方。
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通过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标准的健全,进一步规定和明确不确定因素,有效促进了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对信息披露的严格要求以及透明度的更高要求,有效实现了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和决策的科学性。除此之外,新会计准则还在无形资产等会计核算对象方面作了进一步明确规定,对会计合并编表也有了新的规定和科学处理方法的介绍,极大地促进了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4.会计要素
事业单位的新会计制度的出台,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对折旧、摊销的引入和应用,并对有关基建的会计处理有了进一步详细的规定,强化了财政资金方面的核算和管理以及相关结转分配的规定。强调对资产入账价值的管理和核算的科学性,并对财务报告的编制有了明显改善。除此之外,新会计准则对不同行业的事业单位,根据所处行业的特点和现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和规范。
5.会计信息披露
和原有的会计准则制度所不同的是,新会计规范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和范围有更进一步的规定和改革。从会计制度的具体内容上看,新会计制度注重会计决策的实际效益和可靠性。另外,新会计准则制度不仅合理吸收了国际会计管理的先进经验,而且有效结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现状,极大地促进了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
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事业单位中,已有的会计制度往往对于财务风险的防范力度还不足,不能够有效地降低财务风险,这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及其不利的,所以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这些问题有待解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行业制度不一致
在我国的事业单位中存在着一个现象,即事业单位往往是被划分成两个大类来分别进行管理的,这两类即国有事业单位和民间事业单位。所以在会计行业的会计制度方面,两类事业单位所执行的会计制度也是不同的,因此,使得我国的事业单位受制于不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由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不同,也使得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评价体系有所不同,这种不统一对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都有着极其大的影响。国有事业单位和民间事业单位同属于事业单位,但其所采用的会计处理制度却不相同,这导致国有事业单位和民间事业单位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缺乏统一标准,很难对其进行整体评价,并且国有事业单位和民间事业单位之间的会计信息也无法进行有效比较。会计行业制度的不一致,使得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工作难以推进,同时也不利于事业单位的整体改革。
2.会计预算管理不统一
在我国目前所进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中,会计制度的改革和预算管理体制之间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我国当前的支付制度是实行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这对传统的资金收支方式产生了很大冲击,导致传统的资金收支产生了巨大变化,而且我国当前的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缺陷,这也使得预算管理的会计核算没有得到及时调整,这样,财务管理工作就不能统一进行。第二,当前的会计制度与预算管理工作所存在的不协调因素没有得到及时调整,这导致预算工作不能主动开展,始终处在被动地位,因此会计制度改革也就不能顺利开展。
3.会计报表设计不科学
事业单位的改革在进一步推进当中,所以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无论是其管理体制还是运行机制,都产生了重大变化,而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经营活动的成本信息及现金流量信息都不能真实地加以反应,这使得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暴露出其不科学性,对会计信息的利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再加之目前事业单位对于现金流量表并没有要求,在会计制度中也没有体现,导致会计报表的构成不完整,对事业单位各项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不能正确反映。加之会计报表的内容与收入支出表相对比,有着许多重复的地方,会计信息难以全面反映。除此之外,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体系相比于国外和国际上的会计体系,还有一定差距,我国的会计体系国际化程度较低,与国际惯例有着许多相出入的地方,这对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的发展有着很大的限制作用。
4.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除上述问题外,我国的会计基础工作也有着许许多多不规范的地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但就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而言,收付实现制已经不能够满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需求,导致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存在较多的问题。收付实现制下的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所以使得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其次,由于事业单位基础建设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管理工作时相互独立的,加大了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使得财务管理和资金结算出现混乱的情况,而且一旦风险产生,事业单位对于它的控制能力是极弱的,不能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此外,会计工作缺乏合理性也造成了事业单位收支不平衡,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准确,误导管理者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