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财务会计论文 >

我国会计制度存在的不足与完善

来源:学术堂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0-09 共5286字
  改革使我国进入国际经济共同发展的科技经济新时代,会计改革包括会计制度的改革、会计手段的改革、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会计教育的改革以及会计观念的变革等,其中会计制度改革是会计改革的重点与核心,它不仅是会计改革成败的关键性因素,而且也反映了会计改革成效的优劣。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我国会计制度存在的不足与完善”的财务会计论文,供大家参考。
  
我国会计制度存在的不足与完善

  原标题:我国会计制度改革探讨
  
  提要: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在会计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改革使我国进入国际经济共同发展的科技经济新时代,会计改革包括会计制度的改革、会计手段的改革、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会计教育的改革以及会计观念的变革等,其中会计制度改革是会计改革的重点与核心,它不仅是会计改革成败的关键性因素,而且也反映了会计改革成效的优劣。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多元化;制度
  
  一、我国在会计制度方面的不足
  
  (一)我国的会计制度不能满足企业会计规范的具体要求。目前,各大中型企业所执行的具体的会计规范都是在《企业会计准则》指导下的会计制度,这套会计规范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
  
  1、企业多元化发展得不到满足。多元化经营是指产品生产多元化,随着市场体制逐渐完善和风险机制的日益形成,多元化经营将成为企业经营的必然趋势和重要的战略选择。多元化经营不仅涉足于各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业务,而且还要执行现行会计规范,要求企业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经营业务分别设置账户,并采用不同的会计程序与方法进行处理,这不仅增加了多元化经营企业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影响核算效率和质量,而且难以保持口径一致,反映综合的财务会计信息。
  
  2、对企业会计信息有一定的影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使不同的企业会计处理所依据的程序和方法各不相同,这就一定会导致会计信息在企业之间失去可比性,最后会对投资的主体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由单一方式向多元方式转化,由单向交流向多向交流转化,由灌输式向启发式转化,变注重问题结论为注重解决过程,由重视记忆训练变为原理应用,努力完善会计事业。
  
  3、不能对财务进行有效地监督。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企业的投资主体对企业的了解主要来自于财务会计信息。因为各投资主体对投资收益和风险的考虑,会不断地改变投资对象,直接导致资金的流动性加快,并且不同行业执行财务会计制度也是不相同的,所以根据这种状况,投资主体必然要对财务监督的会计处理原则、程序和方法进行熟练的操作,因此就加大了对财务的监督。
  
  (二)会计制度改革阶段的一些不足。从会计制度改革的情况来看,基本上可以划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自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到 1992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我国首先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对“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严重破坏的会计制度,进行了恢复和重建。在重建过程中,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近一步的完善,基本建立了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特别是在这个时期会计制度的建设,成为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会计制度日臻完善的时期,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第二阶段为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到 20 世纪末,我国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由于在企业会计制度的建设中,广泛运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使我国会计制度逐步得到完善,并被其他的国家所认可,这对于促进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三)国际化会计制度改革的艰难步伐。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变革的推进和知识淘汰的加速使得会计改革也不断拓展和深化,会计发展十分迅猛。我国现行的许多会计规范与国际会计准则都不一样,有着很大的差异,例如有关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价等会计方法,在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中,对这些方面都做了严格的处理,而国外却不一样,相对来说比较宽松,当然国外的一些会计程序和方法等在我国也得不到具体的运用,有时也会受到严格的限制。由于存在的差异很大,使我国的会计信息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不能与国际相接轨,更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这正如我国的涉外企业需要按照我国会计准则与上市的公司或子公司所在地会计准则编制两套口径不同的会计报表,并分别由不同国别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这就充分说明,由于会计制度的不同,不仅使我们国家对外的会计工作量加大,也使信息的成本上升,对这些企业的竞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在国际化进程中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四)现行会计组织的差异。会计组织机构设置一般是根据单位经济业务规模和会计业务需要而决定的,规模较大、业务较多的单位应当设置会计机构。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中,规模很小、业务和人员都不多的单位,可以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或者实行代理记账。不论是否单独设置会计机构,承担会计业务的会计人员群体---会计组织应相对独立。在了解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外,同时对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
  
  (五)会计虚增净资产的影响。会计企业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是以净资产形式计入,但同时固定基金数额却不变,这就使得一笔钱再入账时加了两次,虚报了企业净资产。通过提取修购基金的方式使固定资产的资本金额作为净资产在专用基金一般修购基金科目中核算,我们也要明白企业会计报表的局限性很强,只能反映一部分,其他许多都未计入其中。因此,这就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不能帮助专业管理人员对各项财务进行预算与控制,还会导致管理人员对于生产经营的收支费用无法进行有效地计算,从而加重了管理人员对成本核算的难度。另外,为了尽量减少企业内部的各项财务支出,进而加强资产和资金的有效使用率,使企业管理者掌握财务的收支情况,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完善会计制度设计,健全会计监督体系
  
  新《会计法》对原《会计法》的重大发展之一,就是在制度上构建了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即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部门监督。从三者的作用和职责来看,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具有自律性,是会计监督体系的基础;社会审计监督具有鉴证性,是会计监督体系的补充;政府部门监督具有权威性,是会计监督体系的主导。
  
  (一)根据市场发展,完善会计制度。会计制度变革与市场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首先,市场经济发展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而会计制度变革是属于市场经济的一种行政行为,缺乏内在必然性的因素;其次,市场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具有动态性和连续性,会计制度变革则是依据一定时期市场经济运行的变化具有间歇性和相对稳定性。从这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来,会计制度的改革不仅要考虑市场环境,而且要能体现市场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及其规范化的要求以便能指导和规范不断出现的新业务、新事项的会计处理。
  
  1、各个行业都有一个统一的会计制度。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有关部门应该尽快的对行业会计制度进行改革,尽快制定和颁布能适用于各行各业的具体会计准则,以使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经营业务按统一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因而来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综合程度和可比性。
  
  2、制定完善的经营业务会计处理规范。不同系统的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同一系统内部各行处和部门之间在会计工作上缺少协调。目前,各商业银行在会计工作上均自成体系,在遵循统一会计制度的前提下,在核算方法上体现出本系统的特色。与此同时,随着核算内容的日益多样化和业务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会计工作主体也同时趋向多元化。这种现状对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充分有效地利用现代会计技术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业务和财务活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系统的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同一系统内部各行处和部门之间在会计工作上缺少统一规范和协调的问题。
  
  (二)根据市场特点,完善会计制度。现代会计在构成上具有横向多元、纵向多层的特点。同时,也要满足于市场的真实性、统一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现代会计主要包括人力资源会计、金融工具会计、租赁会计、通货膨胀会计、破产清算会计等若干分支;纵向多层则指现代会计是由宏观会计、社会责任会计、企业(单位)会计、内部责任会计等若干层次构成。它们都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完整的现代会计内容体系。从企业制度的演进过程以及各市场经济国家的现行中小企业制度形式来看,中小企业产权结构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主体合二为一,通过所有权对经营控制权的直接约束,在产权上有效地解决了所有者对经营控制者的激励约束问题。与这种产权结构相对应,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简单化,管理权力统一集中于所有者手中,管理者与一般从业人员之间的距离较短,其相应的信息传递层次也少。
  
  (三)根据国际化进程,完善会计制度。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逐步扩大,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中,我国经济已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会计规范作为上层建筑,必须要随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修正和完善。
  
  由于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实现这一要求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因此,我国在对会计制度改革过程中,采用了逐步借鉴国际会计的做法:首先,对部分新经济业务直接采用国际会计惯例进行处理,如期货、融资租赁等经济业务,直接按照国际会计惯例制定我国相应经济业务会计处理方法;其次,对于平常的经济业务,是按照国际会计惯例的要求,采取分步渐进方式对其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改革,逐步缩小直至消除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差异。如对应收账款,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上是不考虑其坏账核算问题的,随着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改革中的会计制度允许企业选择采用备抵法核算其坏账,但对其具体计提比例做了规定;而对于股份有限公司则允许其自行确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
  
  会计国际化所包含的内容很多,但其核心在于会计国际化的规范。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革:(1)加快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实施,使行业会计制度能够得到具体的改变;(2) 积极补充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如物价变动会计准则、施工合同会计准则、租赁会计准则、外币汇率变动影响会计准则、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等等。
  
  加快会计规范的国际化进程并不是对我国的会计制度进行否认,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特征决定了我国会计规范应在加快国际化进程的同时,体现国家化特色。首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会计制度的制定应能体现会计主体利益与国家利益协调的要求,特别在目前我国财力尚十分薄弱的环境下,更要首先考虑所执行的会计制度对国家宏观利益的影响;其次,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因此会计制度的制定不仅要满足会计主体核算与报告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的需要,而且要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四)根据企业组织,建立完善的制度
  
  1、健全与完善财务会计体系。目前,我国颁布的各项相关会计制度还未能满足企业的自身生产经营需要,因此各企业应进一步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合理地发展决策,国家的会计制度制定部门还应尽力做好符合各行业发展的制度与法规,帮助各企业实现进一步发展。另外,企业还要针对各个投资者、各个投资行业来实施统一的会计核算与管理,进一步缩短会计的工作程序,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这样做能够清楚的反映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益。
  
  2、完善各项资本经营业务的明细划分。为了能够规范会计处理,做到账目有所依据,企业应对各项资本经营业务进行明细划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企业经营集团化成为当前的主流,许多种类的资本经营问题也随之产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相关会计工作部门应逐渐改变不符合时代发展的会计制度,从而为企业财务做好保障。通过把企业的对外投资划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部分,这三部分投资,使得不同的投资有不同的核算要求。总之,对不同形式的企业生产经营各事项采取清晰的分布,从而做出各种形式的会计问题解决法案,帮助企业健全会计管理体系。
  
  3、加强企业会计监管机制。在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工作时,各企业作为会计工作的主体,应充分考虑自身发展状况,做出合理的会计监督管理体制。因此,一般情况下,企业这种会计工作主体,应实施相同的会计核算管理程序,尽量减少在对主体利益进行分配时产生的影响。总之,健全合理的会计制度,对于各企业进行会计工作时有比较好的约束监管功能,更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加强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监督机制。导致某些企业财务支出和净收入相背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各企业使用的财务会计相关制度不能充分考虑各项潜在的财务风险。当出现企业纠纷和事故等棘手的问题时,个别企业由于缺乏风险意识,在抵御风险方面做得并不太好。按企业意外风险保障的原理,应建立企业风险基金的科目,并设立企业风险准备金机制。在进行此项目建立时,各单位要遵守项目使用的原则。另外,还要进一步完善管理费用的分配状况,按相应比例进行合理的分配。要做好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事故和赔偿准备,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财务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