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财务会计论文 >

管理会计的现状与变革创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4-24 共3386字

  管理会计的产生与企业管理有着必然的联系,从企业管理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管理会计是因为公司管理工作的需要而产生的,并且所占企业管理发展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1 管理会计的现状
  
  科学地研究管理会计的变革方向以及创新措施,就必须要清晰地认识到管理会计的现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在不断地完善,并且在具体的企业管理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管理会计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1.1 缺乏一套严密且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虽然管理会计理论在近些年得到了会计学者的普遍关注,并且加强了理论研究,但是由于其发展历程相对比较晚,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会计理论界对管理会计的研究文献只占到会计理论文献中的 20%左右,理论文献的缺失反映了相关学者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兴趣不高,导致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创新动力的缺失;同时目前管理会计概念在界定方面也缺乏统一的标准,以管理会计的本质性质为例:国内外学者对管理会计的本质有着分歧争议,我们往往会忽视管理会计的会计方法属性,即没有突出管理会计是以满足企业信息需要为根本目的的。管理会计本质属性的分歧直接会影响管理会计概念,管理对象等方面的确定。

  1.2 实务界缺乏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和系统应用。自 20世纪 70 年代引入管理会计体系以来,我国的管理会计在实务中的应用现状并不理想,暨南大学会计系管理会计课题组曾经就中国管理会计应用做过调研,并得出以下结论:目前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状况与实际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推广先进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管理会计方法任重而道远。管理会计在实务中具体的应用不足表现为:一是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缺乏系统应用性,尤其是在某些方面不切实际,比如投资决策分析中的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问题,就缺乏对中国特殊国情的考虑,导致其不能适应我国企业实际发展的需要;二是针对管理会计的应用没有相应的强制要求,导致会计人员忙于事务性工作,使得管理会计不能系统地应用。

  1.3 公司的治理模式不能满足管理会计的发展。管理会计与公司治理方式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性,管理会计的变革与创新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公司治理模式上,根据笔者的调查分析发现,目前企业所采取的治理模式不能满足管理会计信息支持的需要:首先企业的管理制度制约了对管理会计信息的需求。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采取的经济决策主要以高官人员为核心的决策体系,这样就会导致企业的决策不是依赖于完善的会计信息,而是依靠企业的个人决策能力;其次企业外部治理虚化产生了不利于管理会计信息的需求。以国有上市企业为例,国家掌握着国有企业的人事任命权,因此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主要是以行政方式产生,为此不需要通过市场的竞争,因此打消了小股东利用管理会计信息“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2 管理会计的变革方向
  
  余绪缨教授曾经提出: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对管理会计体系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基于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应该遵循管理会计的发展,加快管理会计的变革与创新,首先要保证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由传统的单一化转变为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具体表现为:

  一方面管理会计要积极寻求自身方法与手段的突破。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信息数据的竞争,通过完善的数学模式对市场、企业自身以及竞争者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制定出科学的经济决策,因此管理会计要充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管理会计应用手段的突破。比如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依靠传统的单一会计信息不能支撑企业经济决策的顺利实施,因此必须要通过风险管理、平衡计分卡以及战略业绩指标等策略实现对管理会计的具体应用;另一方面实现管理会计理论创新,通过理论研究创新带动管理会计的变革。管理会计理论变革的方向要侧重对管理会计实务性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对管理会计本质的研究,比如卡普兰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就是通过作业成本理论带动管理会计的突破,进而创建了平衡计分卡理论。

  3 管理会计创新的具体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管理会计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要及时针对存在的缺陷调整管理会计,促进管理会计的创新发展:

  3.1 构建管理会计理论框架。构建完善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不仅是会计实务工作者从事管理会计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发展管理会计发展与创新的基础。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就是在会计理论诸多要素中相互形成的一个逻辑系统,是指导管理会计工作的纲领。构建完善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首先要寻求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只有选择好的逻辑起点,才能将各种理论要素结合起来,才能构建完善、系统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其次要加强理论研究与管理会计实务的联系性。针对目前管理会计在实务中的应用程度不高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过于空洞,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因此无论是会计实务操作者还是会计理论研究者一定要在研究方面侧重实地研究,及时将先进的、具有参考价值的成功案例进行归类并且推广。

  3.2 规范管理会计学科的内容。首先要规范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学科内容。随着管理会计的不断发展,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之间的内容重复率越来越高,并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管理会计工作者的研究范畴也在不断拓展,可以说管理会计几乎包括了所有的成本管理内容,因此需要我们规范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内容,具体就是要阐述各种成本的计算方法;其次规范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内容交叉的问题。管理会计属于会计的范畴,而财务管理在本质属性上不同于会计,因此对于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内容的交叉问题,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管理会计的重点是为企业的经济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其更加侧重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主要是强调企业的资产运营情况,也就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实现企业具有稳定的财务基础,并且如何运营这些资金达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在看待具体问题时要具体对待。

  3.3 创新管理会计方法,增强管理会计有效供给。基于企业治理与管理会计之间的内在联系性,为创新管理会计的发展,就必须要构建完善的管理会计信息需求链条,只有这样才能增加管理会计的有效供给,基于企业治理层面的管理会计创新是为了满足企业治理中管理会计信息需求的必然逻辑,因此从根本上而言就是要建立对经营者的约束与激励:首先构建业绩评价创新。企业管理是一项可持续活动,企业的治理需要长期的周期,其需要依赖于晚上的内部治理机制,以此实现对企业的科学评价。战略业绩评价需要设计总体框架,对企业战略业绩评价制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与分析,然后再站在企业战略高度,立足于企业的实际,为实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拓展、改进平衡计分卡制度,以此实现战略可持续业绩评价指标。当然任何一项制度的建立必须要通过实地检验才能验证正确与否;其次报酬契约创新。当前如果没有激励机制就会导致业绩评价的设置如同虚设,因此企业在完善业绩评价的同时也要实现报酬激励机制。为此企业可以实现报酬契约的形式,构建年薪制、基薪加职务消费收入等形式。

  3.4 实现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在会计系统中的应用,管理会计的创新发展必须要依靠技术创新,实现管理会计的信息化:首先企业管理者要重视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构建全员参与的氛围。管理会计信息化需要全员掌握相应的操作流程,尤其是会计从业人员要熟悉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同时由于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因此需要企业的管理者高度重视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为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投入足够的资金以及人力资源;其次企业要加强与管理会计软件生产商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使得应用的软件要符合企业实地发展的需要,避免出现“华而不实”的现象;最后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信息整合能力、实时控制意识以及自学能力。

  4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必须要以竞争力为导向,构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会计制度。管理会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参与与努力,根据现代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革与创新,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傅元略。中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和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学海,2010(04)。
  [2]高晨。管理会计变革:过程与效果---基于某公司引入和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单案例研究[D].2010 年管理会计学术年会工作论文。
  [3]潘飞,王悦。中国管理会计的若干问题思考[J].会计之友,2010(07)。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财务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