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无论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还是理论研究都源自于西方,20世纪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劳工运动、消费者运动、反全球化运动、环保及女性主义兴起,促使企业开始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一个概念,“企业社会责任”最早由美国学者谢尔顿于1924年提出,之后人们开始思考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争论揭开帷幕。一个世纪以来学界的争论还在继续,但是实践领域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财富》《福布斯》这类的杂志在企业评比时都加上了“社会责任”的标准。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且随着国内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也开始受到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已经连续第6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南方周末于2008年成立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很多行业如国家电网和中国移动都在领域内开展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评比活动。
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经济因素
从 经 济 学 的 角 度 来 讲 ,企业作为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经济组织,首先扮演的是一个“经济人”和“理性人”的身份,展现出来的是赤裸裸的经济动物本性。受亚当·斯密的自由经济和贸易思想的影响,利润最大化成为了经济主体最高乃至唯一的指导原则。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中最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坚信:“企业有且只有一种社会责任--在法律和规章制度许可的范围内,利用它的资源和从事旨在增加它利润的活动”.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许多企业在建筑着利润的金字塔的过程中践踏社会环境,漠视员工利益,虽然实现了利益,但是在内部与员工间产生了巨大的隔阂;与外在社会环境也存在深深的不协调的因素。变革在隔阂和紧张中渐渐展开,人权保护主义、环境保护主义、劳工立法等逐渐改变了企业只关乎经济利益的现实。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消费者需求拉动理论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性”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利己性”结合起来。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的目标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而不仅仅是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的利益是各利益共同者的共同利益,而不仅仅是股东的利益;企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各利益相关者投入的资本,除了股东投入的股权资本外,还有债权人投入的债务资本、员工投入的人力资本、供应商和客户投入的市场资本、政府投入的公共环境资本以及社区提供的经营环境等;企业的所有权安排要平等地对待各利益相关者,而不是把企业所有权集中地分配给股东;企业发展的基本模式是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保持长期合作,而不仅仅是依赖于股东。
消费者需求拉动理论认为,社会责任需求的产生使得消费者愿意为产品中蕴含的企业社会责任支付额外价格,从而对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行为进行激励。黄晓鹏从演化经济学视角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演化是由于内部规则(企业利益相关者演化博弈)和外部规则(政府选择政策)双重秩序组成。
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因素
经 济 社 会 学 视 角 下 看 待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用组织社会学中的制度学派、嵌入性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来解释。在解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上,制度学派和嵌入性理论能给出很好的解释框架。制度学派提出,组织面对两种不同的环境: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经济学研究关心的是企业内部成本最小化问题,即技术函数问题;同时组织的制度环境要求组织要服从“合法性”机制,组织要不断地接受和采纳外界公认、赞许的形式、做法。[4](P72-73)因此,当其他企业遵守法律、规范承担社会责任时,没有责任担当的企业便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便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结果是企业出于非自愿的、要适应社会期待的情形下做出承担社会责任的选择。经济社会学中的“嵌入性”思想最早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卡尔·波兰尼提出,他认为人类经济嵌入并且缠结于经济与非经济的制度之中;格兰诺维特发展了波兰尼的嵌入理论,提出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关系性”嵌入是指经济行动者嵌入与个人关系之中;“结构性”嵌入是指许多行动者嵌入于更为广阔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因此,企业不仅嵌入于由股东、员工、供应商、消费者和社区等构成的社会关系网中,同时也嵌入于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即其他企业成员以及社会结构价值和规范的影响。在这种情形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再是企业所能选择的事情,只有考量与周围网络的关系和社会规范的要求,才能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社 会 资 本 理 论 能 很 好 地解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
布迪厄认定的社会资本是一个社会或群体所具有的现实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主要由确定社会或群体成员身份的关系网络所构成。林南认为,社会资本是嵌入于网络当中的可以被动员起来的社会资源。具体来讲,企业社会资本又分为企业内社会资本和企业外社会资本,企业内社会资本是企业内员工间和部门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它可以促进交流和合作、减少信息成本和监督成本;企业外社会资本是指企业从外部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企业与政府、合作伙伴及社区之间的关系,帮助企业获取信息、知识和资金,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内可以实现和员工间融洽的关系,对外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起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使企业和政府、社会形成良性互动,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明智的企业很乐意主动为实现社会资本而投入。
三、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界限
在 中 国 , 近 些 年 越 来 越多的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员工福利、环境保护、灾害救助和慈善公益事业领域中发挥着先锋作用。可是当前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界限并不是特别清晰,企业大多是从自身角度去理解和践行社会责任,因此有必要厘清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界限和原则,避免企业盲目地跟风和一味地迎合社会需求而迷失了其发展经济的主方向。
明 确 企 业 社 会 责 任 的 界限,首先,要清楚企业的本质是获利,企业有且只有一种责任即增加利润的活动。企业本身的追利行为对社会本身是有好处的,他们会创造收入、创造就业机会,这也是一种社会的担当。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实际是韦伯所说的企业家追利精神的一种体现,比如企业研究环境保护,从短期来看会损失一些效率,但是从长期来看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是有远见的企业家的行为。其次,要清楚社会责任的不同层次。阿奇·卡罗尔提出社会对企业的不同层次的期望,依次是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他认为这应该是一个金字塔结构,经济责任最为重要,向上依次递减。当前对于国内大部分的企业来说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最为重要,很多企业在社会保险、员工福利和假期等方面并没有完全依照《劳动法》或者《劳动合同法》,如果企业应尽的义务都没有做到却去追求道德和慈善的责任的话无疑是一种虚伪的做秀行为。对于不同类型和发展层次不一样的企业要依照自身的情况,先做好低层次的、起码是在承担了法律责任之后再去涉足其他方面的责任。
经 济 社 会 学 视 角 下 的 企业是社会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政府、社区、消费者、合作伙伴等构成一张相互联系的网络,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企业和网络当中任何一方产生良好的互动关系。然而政府的过度征税、社会无约束的“摊派”容易使“被动摊派”变成“社会责任”,让纳税的企业去做政府的慈善,让收税的政府去做企业的事情。从一个历史发展阶段来看,随着政府“善治”体制逐渐建立,企业对国家的义务呈现缩小之势,而国家对企业的服务质量在提供,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呈扩大之势。
因此,我们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目的之一,就在于厘清企业社会责任的界限,明确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既不能让企业逃脱基本的责任义务也不能过多承担与其赢利本质不符的责任,实现企业与政府、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郁建兴,高翔 . 企业社会责任中的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 [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2)。
[2] 黄晓鹏 . 演化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政策 [J]. 经济评论,2007,(4)。
[3]张兆国,梁志钢,尹开国。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J]. 中国软科学,2012,(2)。
[4] 周雪光 . 组织社会学十讲[M]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 赵麟,王凤燕 . 企业社会责任的双维度分析 [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3,(8)。
一、引言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作为一项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对经济增长及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给予了补充性解释。正如福山(1998)明确提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对现实的诠释在大部分场合仍然有效,但只达到百分之八十,另外百分之二十的缺憾需要文化或信任...
前言经济社会学在西方国家的兴起与发展,使得企业预算管理中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从经济学或者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实践,为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企业预算管理本身的理论成果就是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相结合碰撞的结果,因此,在进行企业预算...
1经济新常态概述。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稳增长。经济新常态是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GDP、人均GDP...
一、从经济学解释到社会学解释乡镇集体企业,原名社队企业,在传统中国农村副业的基础上,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经过长期曲折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没有随着人民公社制度的废除而消失,在一些地方,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农村经济与社会进步的主体...
经济社会学刚刚兴起的时候主要涉及的范围是西方的国家,它为企业预算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理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