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是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科学理论, 对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理念、政治保障、根本立场、发展阶段、发展路径、发展机制、发展主线、发展方式等作了系统回答。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所包含的经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 新发展理念和“七个坚持”分别是其主要内容和基本内涵。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理论基础; 科学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 围绕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 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七个坚持”为基本内涵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篇章。立足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 我们要深入学习这一重要思想, 深刻认识进而正确把握其理论基础和科学内涵。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
党的十九大修改通过的党章明确指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这意味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所包含的经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经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一)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根本立场的继承与创新
唯物史观认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 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 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列宁指出, 只有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才阐明了无产阶级在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真正地位。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 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 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 都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核心, 以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为奋斗目标。从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到确立“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从发展“必须以人民利益为一切出发点”到“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 始终在实践发展中践行“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和理想信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福祉”的伟大初心和历史使命, 明确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注重坚持这一根本立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五大原则”中的一条根本原则;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六大原则”中的第一条根本原则;从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 到强调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无不彰显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二) 新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阐述了生产力的内涵, 认为生产力就是人的生产能力, 生产力的提高正是在人的生产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生产力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范畴之一。
中国共产党执政, 首要的任务就是带领全国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什么样的高度、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发展问题, 是确立发展思想的首要问题。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邓小平通过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认真思考和对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 以一个战略家的眼光, 明确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 把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开启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发展与创新。特别是, 邓小平首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命题, 把科学技术从诸多生产力要素中凸显出来, 深刻揭示了当代社会的发展规律。“发展才是硬道理”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思想的核心论述, 与“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和深化, 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世纪之交,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 对中国发展进行了新思考, 明确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党的十六大以后,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 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即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出发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这与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 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 要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新发展理念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 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境界, 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科学指南。
(三) 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方法论的运用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历来主张, 研究经济学必须“从当前的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从国民经济的实际问题出发, 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为使命,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优良品质和活力源泉。马克思立足于自由资本主义竞争时期深层次的经济发展矛盾, 直面现实中的各种重大问题。唯物辩证法是思考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 ***总书记不仅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都必须坚持和把握党的思想路线, 而且强调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之所以指导我国走过极不平凡的历程, 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是因为从理论渊源来看, 它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事实出发的, 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比如, 针对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结构性因素的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的现状, 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发展质量效益竞争力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弱、城乡差距依然较大等问题, 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等。
可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上形成的, 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经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一以贯之的渊源关系。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 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内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科学指南, 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其内容十分丰富, 新发展理念和“七个坚持”及其相互关系构成其科学内涵。
(一) 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新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探索和回答了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怎样实现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深化了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
1. 新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历史性变革的重要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 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原因。过去五年多, 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有力回应了中国经济“崩溃论”、“硬着陆”的论断, 为世界经济摆脱低迷态势提供了中国智慧;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 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 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 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3年的3.03:1回落到2017年的2.71:1, 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正在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环境治理力度加大, 能源结构不断优化, 资源能耗大幅下降, 美丽中国建设初显成效;民生改善成效显着, 人民获得感显着增强, 特别是66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为世界减贫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可以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突出反映了新发展理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
2. 新发展理念是应对社会主义矛盾变化的有效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 对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以往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迫切需要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 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就要求无论在发展旨向和方法要义上, 还是在发展路向和实践指南上, 都要以处理和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为出发点和归宿点。[2]这就要求要摒弃唯G D P的发展理念, 不简单以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经济数据的增长为标尺, 而是要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评判导向, 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
3. 新发展理念是引领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指南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是一个辩证统一、不可分割、耦合互动的有机整体, 是一个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的逻辑体系, 进一步强调了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 指明了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实践路径, 构筑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引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要抓住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着力破解创新能力不强的“阿喀琉斯之踵”;强调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要增强发展的整体协调性, 重点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强调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要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强调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发展战略, 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强调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着力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通过更有效的制度安排, 做大“蛋糕”, 分好“蛋糕”, 实现“富国裕民”, 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4. 新发展理念体现了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
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迈进的伟大征程中, 新发展理念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出发, 围绕发展路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等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为党领导全国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实践指导。新发展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从根本上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 既反映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价值和基本规律, 又凸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要求和独特内涵。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等重大理论, 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二) “七个坚持”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涵
201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用“七个坚持”高度概括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涵。“七个坚持”构成了一个紧密联系、内容丰富的完整体系, 既有认识论, 又有方法论, 既强调了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和根本目的, 又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发展形势、体制机制、宏观调控、政策导向、策略方法等进行了谋划部署, 凸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特色, 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具体指导。
1.“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将“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放在“七个坚持”之首, 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最显着的理论特色, 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制度优势, 符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四条基本方略”的内在逻辑。[3]***总书记反复强调并指出:“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 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 党的领导当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抓住了中心工作这个牛鼻子, 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开。”[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 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就要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 加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化建设、法治化建设和专业化建设, 更好地遏制腐败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能够为我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并由此与其他任何剥削阶级的政党区别开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全面小康路上, 一个都不能少”, 从“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到“一个政党, 一个政权, 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 无不彰显着***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总书记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 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 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5]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 着力解决精准扶贫、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共享发展等关键问题, 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不仅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更强调要将人民视为经济发展实践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把人民满意与否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成效的根本尺度。[6]
3.“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 是新时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其一, 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变化和阶段性特征, 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出发点。党的十八大以来, 面对我国经济“三期叠加”的经济状况, ***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 “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认识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 引领新常态,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7]为我国制定经济政策、部署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前提。其二,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明确要求。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既不能将两者完全割裂对立, 也不能简单地认同“大政府小市场”或“大市场小政府”的观点。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总书记指出:“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上, 要讲辩证法、两点论, ‘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 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8]这就既要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完善市场机制, 实现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 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着力提高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水平, 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 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 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把两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其三, 新常态下, 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 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在经济领域主要表现为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 从生产端入手, 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以实体经济为重点, 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破除无效供给, 化解过剩产能, 培育新动能,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以供给侧改革推动供给需求平衡, 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加快实现“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4.“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 “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 是新时代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战略思维和基本方法
其一, 以问题为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时代之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问题为导向, 直面问题、分析问题,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为解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发展不充分、区域发展差异大等突出问题和矛盾, 制定和实施了包括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脱贫战略等一系列重要战略举措。其二,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经济转型阵痛期和过渡期的宏观运行特点明显, 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和“进”是辩证统一的, 要将两者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 “稳”强调的是遵循基本经济规律, 稳住经济运行, 特别是要确保金融领域不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风险;“进”强调的是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 注重实现科学发展, 坚持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 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与“七个坚持”内在联系、贯通呼应、相辅相成, 为我们科学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提供了一把思想钥匙。其中, 新发展理念统揽全局, 贯穿于新时代经济发展以及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等各个方面, 融会于新时代经济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等各个方面, 属于引领性的理念层面的表述, 为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七个坚持”则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内容丰富的理论框架和实践经验, 属于实践要求层面的表述, 为贯彻落实提供了具体路径。
总之,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 对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发展理念、政治保障、根本立场、发展阶段、发展机制、发展主线、发展方式等基本问题所进行的探索和回答,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科学指南。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411.
[2]顾海良.新发展理念的新时代政治经济学意义[J].经济研究, 2017 (11) .
[3]韩保江, 王佳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源流和主线[J].改革, 2018 (3) .
[4][8]***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318, 58.
[5]***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聚焦发力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N].人民日报, 2016-01-19.
[6]张雷声.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18 (2) .
[7]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 2014-12-12.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这14年时间里,邓小平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明确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思想,即以率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为重点,从而实现生产力布局优化和各地区共同富裕.它的特点是...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作出新常态的重大判断、确立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主线、确定稳中求进的工作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