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想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思想史论文 >

《资本论》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分析

来源:公关世界 作者:刘晓君
发布于:2020-07-31 共3777字

  摘    要: 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和经济实践获得新的发展,商品与货币在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商品拜物教同时也成为意识形态研究领域重要一部分。分析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理论”,对进一步把握商品拜物教形成过程、内容特征及批判具有重要意义,它揭示了商品的拜物教真正内涵,分析商品、货币、生产和交换的本质,把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融入其中,对于我们了解新时代社会主义环境下商品拜物教的表现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拜物教; 商品; 资本论;

  一、商品拜物教思想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的《资本论》一书揭示了生产过程中的商品的二重性,商品是一种具有二重的东西,即使用价值和价值。分析说明了价值表现的两极,并且进一步分析了价值的表现形式,进一步阐述货币产生与商品发展的联系。

  (一)拜物教概念的出现

  拜物教一词,主要指在超自然的性质的信仰里对某种特定物的崇拜,它是一种宗教范畴,马克思认为那是一种宗教性质的环境,马克思通过费尔巴哈关于宗教相关理解从而提出两种拜物教:第一种是属于人创造了一种宗教,并赋予其人本身没有的超自然能力,仅是崇拜;第二种是马克思描绘的拜物教,指涉及到商品自身的特定对象的拜物教性格。商品取代了拜物教的神秘,尽管人们认识了自然事物和现象,但是却没有理解商品一般形式和社会关系,人与人的联系被物的联系所掩盖,从而使得商品获得了一种毫无违和感的神秘的力量,同时受到来自于人的盲目的崇拜,于是产生了新的拜物教形式,即商品拜物教。

  (二)商品拜物教形成的背景

  《资本论》创作的动机和原因,与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有密切联系。从环境背景来看,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在当时获得了空前发展,在世界各地不断蔓延,对于马克思商品拜物教批判创造了一定的理论环境,从政治文化方面来说,政治经济学在英国不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尤其是英国的古典经济学,从而为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堡垒。当时资本主义不断扩张,社会领域的各个阶层的物质财富积累不断的增加,资本主义的垄断、剥削和私人占有进一步加深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广大工人的利益被剥夺,贫富悬殊,矛盾日益激烈,社会领域的两极分化逐渐拉大,利益成为私有者习以为常的话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被利己的观念取代,对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具有重要作用。

  二、马克思商品拜物教批判理论剖析

  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的理论对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意义深远,深入全面阐述这一理论,对于充分把握和了解商品拜物教的真实含义和本质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资本论》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分析
 

  (一)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实质的揭示

  马克思认为要想使得商品拜物教在社会经济领域消解,只有当社会积累足够的物质财富和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生存条件得到一定满足时才能实现。商品拜物教的二重性本质内涵的体现和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是分析其秘密的重要途径,社会具体劳动活动通过人的实践不断发生变化。在这里马克思曾表明,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即在社会生产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物质资料,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和物质生产又是其他活动的基础。通过商品、货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越来越密切,在社会总的关系中人的本质得以体现。

  (二)交换和货币

  从《资本论》视角来说,交换是一件产品成为一件商品的途径,通过这种转换使得使用价值得以体现,体现的方式便是转移到有使用意义的人手中,通过转移使得物和物产生空间变化,从而使得人与人之间发生一定的社会生产的关系。使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产生联系,在社会生产者面前这种表现并不是简单的体现在自己社会关系之中,而是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而对于交换而言,使用价值作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体现为交换手段。

  在商品经济社会,人们通过不同的商品交换来实现自己必要的生存和发展。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在商品流通领域,人与人的社会生存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潜移默化的所替代,把它看做神圣的存在顶礼膜拜,从而产生了商品拜物教。人的主体地位在商品拜物教中被逐渐消解了,从而使人与物被完全颠倒过来。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批判理论逐渐揭开商品拜物教的神秘面纱。消除旧式社会各种分工,使得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从而消解商品拜物教现象。

  (三)马克思商品拜物教批判的内涵和消除

  马克思在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理论的阐述中,进一步揭示了在生产过程中的人与物交换过程中的关系的实质。《资本论》是通过商品和货币的关系和资本积累的关键环节的逻辑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生产和发展。从而进一步分析出的拜物教所包含的颠倒的特点。《资本论》系统阐述了商品的本质特点。把在生产交换过程中的商品形态和拜物教相联系,从而颠倒了真正的社会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的主体关系。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人与物的真实关系被掩盖。马克思认为,所有社会生产活动的面貌是建立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异化是资本主义所产生的影响,劳动不再是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的生产实践活动。马克思认为,在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人要想实现自身的复归就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使得私有制从社会经济中消失,使自己真正获得类的本质,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实现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人的本质的自由发展的实现。

  马克思认为人要想回归自己的本质,首先从事社会生产的活动要是自觉地活动,从而获得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身所具有的力量。在发展中消除商品拜物教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和人本质的复归。

  三、马克思商品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在论述商品拜物教的过程中,同时进一步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状况的发展。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关系中人的异化,人与物的本质的分离,进而出现了一种颠倒的和扭曲的现象。

  (一)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强烈批判性

  马克思商品拜物教批判理论充分体现了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批判和对人自由的生存状况本质的关注,资本主义制度被马克思用批判的视角来加以说明,通过各个角度的批判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揭露了不自由不平等。马克思通过考察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找到了拜物教产生发展的实质,从而进一步对其进行批判,揭示了人与人的关系是被物的关系给遮盖了,揭示了在商品面前的迷失,被物化的表象所蒙蔽,进一步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值制度的不足和问题。

  (二)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

  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思想归根结底是关于人的问题,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分析和详细阐述,揭示了人的本质的相关问题。在《资本论》中通过分析最初的商品在经济中的问题,逐渐转移到社会中的人和交往过程中的物的关系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特别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描述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物的关系在一系列社会关系的过程中被颠倒过来,物与物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成为主体,人自身的意义在拜物教面前失去了光彩和意义。这充分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去人化”的特点,进一步阐明了人本质的丧失。

  四、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批判的意义

  (一)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发展基础

  《资本论》的产生是马克思在拜物教理论领域发展的重要着作。其中包括商品拜物教,商品的阐述为重点,深入分析上商品的特点及其属性;货币拜物教,在流通过程中货币的阐述;关于资本的拜物教揭示了资本积累的实质,并阐述了其相关理论。这三种拜物教形式构成了拜物教的批判理论体系中的较为完整和全面的内容,通过简单的商品单位,进一步深入到货币和资本领域,逻辑严谨,科学成体系的研究。其更成为在其他批判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基础,更对也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批判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商品拜物教是其他拜物教批判的发展研究的基础。

  (二)深化了马克思的人的异化理论和劳动价值论

  商品发展的形式的秘密在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人与人社会的关系渐渐被一种与物的虚幻关系所替代,经济学家把资产阶级形式同它之前的社会生产有机体形式一分为二。商品形式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普遍化的特点,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的状态,只有作为自由联合的人的产物,处于有意识的控制之下时,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面纱揭掉。在生产力和生产力的交往形式中,生产者的社会性与商品的社会联系发生一系列反应,从而异化在一定的物质交往过程中出现。人们在异化过程中,发现自己在劳动过程中面对的是异化的物的世界,彼此交往中出现异己的力量,不是人驾驭着它,而是它反过来驾驭着人,人们开始对商品顶礼膜拜,逐渐忽视人与人的本质,从而出现了对商品的不切实际的崇拜,即商品拜物教。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先天的不足,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剥削的本质特征,并且表明了无产阶级的立场和未来斗争,推动了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从而推动了无产阶级的发展。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与当时的时代特点有密切联系,与当时的社会实践、物质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体现了浓厚的现实性。

  参考文献

  [1][日]宫川彰.《解读资本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2]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仰海峰.商品:一个哲学的分析[J].哲学研究,2014(7).
  [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沈斌.《卢卡奇物化理论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原文出处:刘晓君.浅析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的批判——从《资本论》视角[J].公关世界,2020(14):164-16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经济思想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