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松涉(ひろまつわたる,Hiromatsu Wataru,1933-1994)是日本当代着名哲学家.国内对"广松哲学"的介绍,始于 1994 年.在把"广松哲学"译介到中国学术界的过程中,南京大学的张一兵先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卞崇道先生起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20 世纪 30 年代末,冯友兰先生在其《新理学》一书中谈到,对于宋明理学,自己大体上不是"照着讲",而是"接着讲"."照着讲"是注疏家的讲法,"接着讲"是哲学家的讲法.作为日本哲学史上继西田几多郎之后的第二大哲学家,与冯先生的《新理学》一样,广松涉对《资本论》的解读也是"接着讲".
一、"广松哲学"的意趣
广松生前出版过着作 40 余部,其哲学源头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现象学(及新康德主义)、马赫哲学(及现代物理学).读者也许要问:可是,沿着这三大哲学源头,"广松哲学"要"接着讲"什么?我想,这个问题可以用"关系第一性"[1]五个字来概括.那么,广松涉"关系第一性"的思想背景又是什么?在广松的众多着作中,未必提供了关于这一问题的现成答案.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广松涉发表于 1994 年 3 月 16 日《朝日新闻》的《以东北亚为历史的主角--建立以中日为轴心的"东亚"新体制》这篇文章,来了解"广松哲学"的基本意趣.
现在谈论关于世纪末的话题还为时过早.何况,以东北亚为历史的主角的预想,或许过于大胆.
将来会怎样?是自哥伦布以来的五百年间以欧洲为中心的产业主义的时代已经终结?当然,一体化的世界不可能断裂.然而,以欧美为中心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必须寻求新的世界观、新的价值观. 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归根结底将产生于亚洲并席卷世界. 那么,什么样的世界观将成为基调? 除了欧洲的,不,大乘佛教的一部分极少的例外,"关系主义"将取代过去占主流的"实体主义"而成为基调. 对我来说,是把这一情况称作"意识对象-意识内容-意识作用"的三项图式的克服或"事的世界观". 我想从物的世界观到事的世界观的转换确实是世纪末的大趋势 .关于价值观可以说也是如此. 若一言以蔽之,是从物质的福利中心主义到以生态学价值为中心的价值观的转换 .当然,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变革,不能撇开社会体制的变革而独立进行. 必须从根本上重新追问过去五百年间以欧洲为中心的产业主义. 在不久的将来,东北亚将成为主角. 建立以中日为轴心的"东亚"新体制!以此为前提建立世界新秩序! 那绝不是容易的道路.在依然蕴含着南北差距、生态危机如此深刻化的今天,这不能不说是紧迫的课题.[2] 497-499广松的上述哲学观点,大致可归纳为关于 21世纪的两大转换:一是世界观上的从实体主义(物的世界观)到关系主义(事的世界观)的转换,二是价值观上的从福利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的转换.如果说《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秘密,我想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广松哲学"的秘密.纵观广松的整个哲学,可以说都是围绕上述两大转换而展开哲学运思.
按照关系主义的应有理路,当说到从实体主义到关系主义的新推进,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是"关系本身与实体的关系".就思维方式而言,如果说实体主义更注重于分析,关系主义则更侧重于综合,但不管怎样,二者都是人们科学地把握世界的不可或缺的方式.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显然是科学上正确的方法.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 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地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3] 751.所以无论是第一条道路的分析(抽象),还是第二条道路的综合(具体),二者之于人类思维有着同等的重要性.如广松自己所承认的,"尽管世界观的转换是在总体上的格式塔式的转换,如果从每一个契机来看的话,并不是过去的理论逐一地被反转过来,所以,近代的世界观的扬弃不是对近代科学成果的全盘否定和抛弃"[4] 124.这样,实体本身果真能够缺漏某种主观或客观的中介性?显然不能.任何实体实际上都是经过人的大脑的抽象才形成的,而抽象即意味着舍弃主观或客观的某一方面,这正是实体主义的内在逻辑.因为如果"我们要透彻领悟一个问题,就必须把它从任何多余的观念中抽象出来,把它归结为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并且把它分割为尽可能最细小的部分"[5] 80.由这一内在逻辑引发的根本问题是,实体主义的特点在于,容易走向极端的客观性或极端的主观性,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科学主义(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非理性主义)这两大思潮,实际上就是这两种极端性的产物.
二、"广松哲学"的基础
"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6] 92"广松哲学"的基础是以"四肢结构论"为理论内核的《存在与意义》两卷本(1982-1993),该书通过系统地剖析认识世界和实践世界的"四肢结构",克服与超越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分的实体性思维方式,将其推进到以龙树为代表的东方式的主客统一的关系性思维方式,为上述两大转换提供哲学奠基.
四肢结构论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广松的大学期间的毕业论文《浅析认识论的主观》(1959).在这篇论文中,广松构筑了四肢结构论的基本框架,以此阐明认识、真理以及存在的概念的意义.为便于阐明其构成机制,广松援引卡西尔的函数概念,即,与数学中的函数一样,概念 A 虽然可用各种个别的东西(a 或 a' )充当数值,但两者不能分离.据此,广松强调认识世界的现象自在地每次都已作为感性的现象之外的某物而呈现,而将这个感性的现象称作"现象",把现象之外的某物称为"意义".例如,这条狗(ai)和那条狗(aj)之所以被称为狗(A),是因为它们都具有狗的性质(ak),即(ai A(ak)),由人们(Mk)共同把它们称为狗,形成语言理解的模型((ai) A(ak)Mk).在对语言理解的模型作了发生学的考察之后,广松接着对语言理解的方式进行哲学的反思,分析其存在结构.作为抽象表象的 A,不是现实的现象,而是具有理念的身份的内涵的意义(a),因此(ai A(ak))的模式就变为 ai A(a).这样,ai 也就不是单纯的个体,而是被看作具有个体之外的普遍的性质的东西,即 aials [a].而某种东西之所以被看作狗,这绝不是我的任意的行为,也不只是根据特定的人的看法而形成的,而是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具有普遍的有效性,这样,个别的人(Mk)就作为理念化的一般表现者,而取得 Mk als [M]的形式.最终,语言理解就取得(ai als [a] A(a)) Mi als [M])的形式.[3] 500-507上述"我"与"我们",即分别是后来广松在《存在与意义》中提出的"认识世界的四肢结构"中的"能知的个人"与"能识的人类"或"实践世界的四肢结构"中的"能为的个人"与"职位的人类"的雏形.
在《存在与意义》两卷本中,广松系统地论证了认识世界和实践世界的"四肢结构"."四肢结构"是广松用于论证其事的世界观的一个比喻性术语,是其函数式地对认识世界和实践世界的四个存在契机的精到把握,旨在论证"主-客"、"心-物"的不可分性.具体而言,认识世界的四肢结构,就是"作为能识的人类的能知的个人在一定的现象的所与中认知意义的所识"("现象的所与-意义的所识"-"能知的个人-能识的人类"),实践世界的四肢结构,就是"作为职位的人的能为的个人在一定的实在的所与中认同意义的价值"("实在的所与-意义的价值"-"能为的个人-职位的人类")."四肢结构"亦称"二肢二重结构",其中,"现象的所与"、"意义的所识"以及"实在的所与"、"意义的价值"属于"客观"的"二肢","能知的个人"、"能识的人类"以及"能为的个人"、"职位的人类"属于"主观"的"二重";"现象的所与"、"能知的个人"以及"实在的所与"、"能为的个人"具有"现实"的存在性格,"意义的所识"、"能识的人类"以及"意义的价值"、"职位的人类"具有"理念-理想的东西"的存在性格.广松强调,四肢结构中的每一肢各自只是函数中的一个变数.换句话说,并非首先存在四个分肢要素,然后各要素之间结成关系,而是作为总体的关系从根本上先于要素而存在.在广松看来,欧洲哲学中的诸如"个体"、"自我"、"普遍"、"超越论的主观"的基本概念,都是"物象化的误视"的产物.举例来说,我发现手头的这张 X光照片的某个部位有癌的影像.
此时,在近代的"主观-客观"或以胡塞尔为代表的"对象-内容-作用"的三项图式的认知模式看来,不外是"主观的我"观察"客观的癌的影像",主客观被直接置入"感觉 知觉-判断"的二项图式中.然而从物象化论的视角来看,真实的事态是:"我从 X 光照片","读取某种特定的影像","我作为掌握 21 世纪医学的医生","将某种特定的影像认知为癌症",由此呈现着"我(能知的个人)作为医生(能识的人类)"和"作为某种特定影像(现象的所与)的癌症影像(意义的所识)"的"四肢结构".
反之,把主观的"我"和客观的"癌症影像"先在地单独置入"感觉 知觉-判断"的二项认知模式中,把作为关系的"事"简单化,这正是由来已久的"物象化的误视"的形成机制.广松坚持,欧洲哲学中的"个体"、"自我"、"普遍"、"先验的主观"等基本概念,都是"物象化的误视"的产物.胡塞尔的"意识对象-意识内容-意识作用"的三项图式,实际上可以简化为"主观(意识内容-意识作用)-客观(意识对象)"的图式,他所谓的"主观-客观"的一致,实际上是主观内部的一致,即"意识内容-意识作用"的一致.正是这种主观内部的一致,使得近代认识论愈发走向闭塞,最终引发现代认识论的危机.广松的解决之道是,将"意识对象-意识内容"这二项改造为"现象的所与-意义的所识",剩下一项"意识作用",则继续引进胡塞尔的"主体间性"(交互主体性)的概念,亦即将"意识作用-主体间性"这二项改造为"能知的个人-能识的人类" .
三、以"四肢结构论"解"价值形式论"
广松涉的《资本论的哲学》"初版"出版于 1974年(现代评论社),1987 年的"增补版"(劲草书房)添写了"新版序言"、"'鲁宾的问题'寄语"及 15 个补注.此书的解读对象是《资本论》第 1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及第二章"交换过程".《资本论的哲学》对《资本论》的"接着讲",最精彩的地方当数广松涉运用"四肢结构论"对《资本论》第 1 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中的"价值形式论"的独特解读.
在以往的研究中,通常将价值形式的展开理解为历史的发生史.比如,河上肇就明确援引列宁关于"马克思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货币价值形式的起源,研究交换发展的历史过程"[8] 63的观点,认为价值形式是"现实的历史发展进程在思维上的反映"[9] 177-178.那么,这种观点有问题吗?广松是如何发现其中的问题的?笔者认为,除了广松关于"两大转换"的问题意识,以及他关于 füres 和 füruns 的两种立场的区分 ,马克思关于价值关系的自为-他为关系的内在逻辑的分析,即"在某种意义上,人很像商品.因为人来到世间,既没有带着镜子,也不像费希特派的哲学家那样,说什么我就是我,所以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名叫彼得的人把自己当作人,只是由于他把名叫保罗的人看作是和自己相同的.因此,对彼得说来,这整个保罗以他保罗的肉体成为人这个物种的表现形式"[6] 67,同理,彼得和保罗各自的产品则"通过价值关系,商品B的自然形式成了商品A的价值形式,或者说,商品 B 的物体成了反映商品 A 的价值的镜子"[6] 67,也是一个极好的说明.
具体而言,广松涉是通过运用四肢结构论对价值形式 的存在结构的条分缕析,而发现其传统理解的错误.这里,我们不妨联系马克思关于"价值的镜子"的讨论,阐明广松所谓价值形式所呈现的自为-他为的"四肢结构"关系.(1)能知(能为)的个人,包括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一侧的麻布生产者和所有者 A(自为的彼得)和上衣生产者和所有者 B(自为的保罗).(2)能识(职位)的人类,包括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一侧的麻布生产者和所有者 [A](他为的彼得)和上衣生产者和所有者 [B](他为的保罗).(3)现象(实在)的所与,包括 A(自为的彼得)的产品 a 和 B(自为的保罗)的产品 b.(4)意义的所识(价值),包括 [A](他为的彼得)的产品 [a] 和 [B](他为的保罗)的产品[b]. 从 für es 的立场来看,A as [A] 和 B as [B],双方互以对方的产品 a as [a] 和 b as [b] 为价值物,最终形成一种共轭的自为-他为=他为-自为的中介关系.以第一价值形式为例,在"20 码麻布= 1 件上衣"的价值等式中,引入自为-他为的关系概念,得到"a as [a] = b as [b]"的价值等式,意为"自为的彼得的产品 a -他为的彼得的产品 [a] =自为的保罗的产品 b -他为的保罗的产品 [b]",再将相对价值形式一侧的 a as [a] 和等价形式一侧的 b as [b] 这两项颠倒过来,形成"bas [b](B as [B])= a as [a](A as [A])"的"四肢结构",意为"自为的保罗的产品 b(产于自为的保罗 B)-他为的保罗的产品 [b](产于他为的保罗 [B])=自为的彼得的产品 a(产于自为的彼得 A)-他为的彼得的产品 [a](产于他为的彼得[A])".由此,广松得出一个全新的结论:"从第一形式到第二形式不是历史的、事实的发展.在事态上,第一形式只是把第二形式的一个构成因素提取出来进行考察 ."[10] 399而第三价值形式则是从共轭性自为-他为的维度,将第二形式中处于等价形式一侧的"1 件上衣"等商品颠倒过来,提取到相对价值形式一侧来考察.故,从第一价值形式到第二价值形式,再到第三价值形式,绝不是历史的发生史,而是一种"A as [A] - a as [a]"-"B as[B] - b as [b]"自为-他为=他为-自为的共轭性中介结构.当然,从彻底的关系第一性来说,广松似乎还应详述第三形式如何过渡到第四形式,以及如何从第四形式回归第一形式?遗憾的是,广松并没有对此做出具体说明.不管怎么说,广松最后得出了一个与传统观点迥异的"四肢结构"的结论:"价值形式论的基本机制,归根结底就是,对A 而言的自为的(B as [b] 的产品)b as [b] 将(他为的 A as [a] 自己的产品)a as [a] 等同的事态,等同于 b as [b](als ein Produktdes Bas [B])gilt A für sich als etwas Identisches mit a as [a](alsein Produkt des A as [A])的四肢结构事态."[10] 152在我看来,根据自为-他为=他为-自为的共轭性思路,与第三形式是第二形式的颠倒类似,第四形式当是第三形式的颠倒,即,第三形式中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一侧的 2 盎斯金最终被单独提取出来,被放置到第四形式中的等价形式一侧,并由此取代第一形式中 1 件上衣的地位,从而完成从第四形式向第一形式的回归.
从四肢结构论的"关系第一性"的视角,广松不仅颠覆了以往通常把价值形式论看作是"历史的发生史"的传统观点,还间接地印证了价值实体论与价值形式论的相辅性存在结构.
四、以"物象化论"读"资本论"
《以物象化论为视角读资本论》是《资本论的哲学》的姊妹篇,全书共三讲,其解读对象为《资本论》第 1 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第六篇"工资"和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以及作为由《资本论》第 1 卷向第 2 卷过渡的遗稿"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如果说《资本论的哲学》是从四肢结构的视角正向凸显《资本论》中价值形式的关系性存在,那么《以物象化论为视角读资本论》则是从物象化论的学理反思的立场反向批判《资本论》的商品、货币和资本这"三大拜物教".
物象化论是"广松哲学"的方法,它鲜明地体现出"广松哲学"的逻辑性、批判性.所谓"物象化",就是对"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际关系被错误地理解为'物的性质' 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际社会关系被错误地理解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这类现象 的称呼".[11] 65广松以 Versachlichung(物象化)一词区别于黑格尔、马克思和青年卢卡奇使用的"使 具体化而成为某物"的 Verdinglichung(物化,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价值、工资和资本等一切社会关系都被物象化.(1)价值的物象化.在商品世界中,一方面,一切商品都还原为可以由使用价值来度量的某种性质,且只有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才具有交换价值;另一方面,人们只有在两商品在交换价值上相等且两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的情况下,才会对两商品进行交换."同商品体的可感觉的粗糙的对象性正好相反,在商品体的价值对象性中连一个自然物质原子也没有.因此,每一个商品不管你怎样颠来倒去,它作为价值物总是不可捉摸的."[6]61马克思通过商品的二重性,区分了劳动的二重性.具体而言,对象化的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对象化的抽象劳动生产价值.广松强调,马克思区分的劳动的二重性,可以与自己提出的主体的二重性衔接起来,即,"具体劳动"对应于"能知的个人","抽象劳动"对应于"能识的人类",作为抽象劳动的具体劳动借助一定的使用价值取得交换价值.(2)工资的物象化.在资本主义生产中,12 小时的物化劳动不可能同 12 小时的活劳动等价交换,因为如果这样资本家就不能获得利润.资本家只能通过类似"12 小时工作日(价值3 先令)=6 小时的物化劳动(价值 3 先令)+6 小时的活劳动(价值 3 先令)"的形式,才能无偿占有工人提供的 6 小时的活劳动而攫取剩余价值.这样,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但是,在当事者的日常意识中,却表现为"所谓工资就是劳动的等价报酬"[10] 432,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的事实由此被工资(包括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假象所掩盖.(3)资本的物象化.由于资本家要使价值增殖,必须用货币购买作为客体条件的生产资料和作为主体条件的活劳动,因此,在当事者的日常意识中,以为"资本"就是生产资料或购买生产资料以及劳动的预付货币,资本好像具有"自我增殖能力"似的,资本家好像是凭着"自我增殖能力"的资本而理所当然地获得剩余价值似的,资本家的无偿占有愈发被"正当化",工人被剥削的事实愈发被隐蔽.而从学理的反思的立场来说,资本决不具有"自我增殖能力","资本是通过剩余价值的生产这种曲折的社会过程而实现".[10] 480"资本家对工人的统治,就是物对人的统治,死劳动对活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12] 48总之,面对广松涉的文本,读者若能抓住凸显关系主义和批判实体主义这一"广松哲学"的正反两面,就相对容易阅读与理解.然而,由于广松涉与马克思有着不同的问题域,无论广松运用"四肢结构论"解"价值形式论",还是以"物象化论"读《资本论》,按照解释学的观点,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们应进一步思考《资本论的哲学》与资本论的哲学本身.
[参考文献]
[1] 张一兵. 广松涉: 关系存在论与事的世界观 [J]. 哲学动态,2002 (8).
[2] 广松涉着作集: 第 14 卷 [M]. 东京: 岩波书店, 1997.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12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2.
[4] 广松涉. 事的世界观的前哨 [M]. 赵仲明, 李斌, 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5] [法] 笛卡儿. 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 [M]. 管震湖,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23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7] [日] 日山纪彦. 「物象化论の构図」を読む--解题と解説に代えて [EB/OL]. (2004-08-02) .
[8] 列宁全集: 第 26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8.
[9] [日] 河上肇. 资本论入门: 上册 [M]. 仲民, 译. 北京: 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1959: 177-178.
[10] 广松涉着作集: 第 12 卷 [M]. 东京: 岩波书店, 1996.
[11] [日] 广松涉. 物象化论的构图 [M]. 彭曦, 庄倩, 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65.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9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2:48.
在《国富论》中,斯密在第二篇第三章中论述了生产劳动。他认为有一种劳动投入在劳动对象上能增加它的价值,可以生产价值,因此称之为生产性劳动。制造业工人的劳动就是生产性劳动,因为它把维持自身生活所需的价值与产生雇主利润的价值加在了原材料的价值上...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没什么东西比水更有用;能用它交换的货物却非常有限;很少的东西就可以换到水.相反,钻石没有什么用处,但可以用它换来大量的货品,钻石价值连城.这就是国际经济学领域着名悖论之一的价值悖论.所谓悖论的出现,往往是因为人们对某些概...
当提到中介 (或称媒介) 时, 就其特定的概念而言, 一般指的是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两极之间起居间联系作用的环节。作为一种环节, 它注定时常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之中, 非此即彼地兼带有扬弃者和被扬弃者所固有的双重特点。...
3.2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认识论思想的特点3.2.1渐进性。选择改革战略和道路,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受制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面对这种困难和复杂的改革工作,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必须有秩序地进行改革。所谓有秩序,就是既大胆又慎重,...
在亚当.斯密创作《国富论》的过程中考察了很多的国家, 其中中国是他最主要的考察对象之一, 通过对中国现状和历史的研究, 亚当?斯密不仅了解了中国的发展状态, 也接受了很多中国优秀的思想文化, 毋庸置疑, 墨子的经济思想应该在此之列。...
第4章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认识论思想对当代的影响4.1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像邓小平曾讲的那样,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内容涉及的《资本论》篇幅的理解很不一致,有的仅限于《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第一、二节,或者加上第三、四节;有的则认为应包括《资本论》全三卷。由此,对劳动价值理论内容要点的概括也五花八门,有的认为包...
第3章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认识论思想的内容及特点3.1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认识论思想内容3.1.1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认识论思想的基础是实践。(1)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基础,奠定了实践在现代化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新的历史提出新的要求...
摘要邓小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他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先驱者。本文是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形成了这篇论文。首先分析了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和现实基础以及从两个阶段来探索其发展轨迹。其...
马克思将经济学的经济行为主体分为两类:即现实中的个人和经济范畴的人格化.这里讲的经济行为主体是哲学上的主体概念在经济学上的延伸,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经济活动的人们.马克思认为人的能动性促进了社会的经济的发展,应该从研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