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试从经济思想的角度对李鸿章及其洋务经济活动进行简单的剖析,以期对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做一些探索。
一、李鸿章创新经济思想的进步性
1.李鸿章主导的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和工业体系的建立
洋务运动源于对“自强”的要求,兴起于军事工业。李鸿章比别人更进一步的是,他还意识到面对列强“中国一无足恃,未可轻言抵御,则须以求洋法习洋器为自立张本……”。于是在购买外国先进设备的同时,大力提倡自己仿制,力图把“制器之器”和“制器之人”都控制在自己手中。这使中国的近代企业一开始就走上了摆脱洋人技术控制的道路,这对后世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2.李鸿章意识到了政府对促进现代化发展的作用,并做出了努力
因为,李鸿章与同时代的日本明治维新有一点理念是共同的,那就是对政府支持办企业的诉求,日本的明治维新证明这一点是成功的。在中国之所以没有起到和日本同样的效果,也正如梁启超所说:“今每举一商务,辄为之奏请焉,为之派大臣督办焉,即使所用的人,而代大臣斵者,固未有不伤其手矣。况乃奸吏舞文,视为利薮,凭挟狐威,把持局务,其已入股者安得不寒心,其未来者安得不裹足耶?”可见失败的原因是李鸿章的这一思想在执行过程中受到官僚主义和腐败的严重影响,才导致官督商办最终归于失败。另外,顽固派和洋商两大强敌,也是导致“官督商办”的洋务运动走向失败的重要外因。因此,我认为我们不能因为官督商办实践的失败而否认李鸿章在发挥政府作用,促进中国现代化发展方面所拥有的卓越见识和所做出的努力。
3.李鸿章意识到中国经济不可能独立于世界经济之外,意识到外国资本也有可利用的一面
李鸿章认为中外通商之弊“不在添口,而在不能自强”,说明他已经认识到中国融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历史必然性,而且知道中国在融入的过程中如此多灾多难是因为自身太弱小。这与盲目排外和妄自尊大的顽固派相比无疑是有巨大进步的,在那个时代有这样见解的人实在太少了,不然中国也不用在探索现代化的道路上走得如此曲折。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对多开口岸并不以为然,这固然没有意识到资本主义侵略本质的因素,但其“利害参半”的说法也不全无道理。通商口岸的开辟客观上还是对促进当地的现代化有一定意义的。有学者指出“:由于中国最初的现代化因素是自西方资本主义输入的,通商口岸城市便成了展示现代化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城市风貌的窗口,是中国人建设自己现代化家园的样本。”我们不能因为不平等条约的屈辱就抹杀通商口岸对中国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作用。
4.李鸿章的思想中有抵制洋商经济侵略的思想
虽然他一再宣称他只敢“略分洋商之利”,我认为这并非是李鸿章主观上的愿望,更多的则是李鸿章的无奈。一个羸弱的国家在“论势不论理”的时代又能为李鸿章提供什么呢?唯屈辱而已。
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要想和外国侵略者“争利”无疑是困难的。李鸿章创办近代企业,也引进了竞争观念,具有“为收回中国利权起见”的目的,这是不容忽视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李鸿章尽了他最大的努力,抵制了洋商的经济侵略,能收回一分利益则收回一分利益。
二、李鸿章创新经济思想的局限性
1.李鸿章的经济思想包含较强的封建性
要说李鸿章没有意识到发展资本主义企业对清王朝的冲击那是不可能的,否则他为什么要限制民间资本发展近代工业。他只是在刻意回避这种冲击,力图通过“官督商办”等方式把冲击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同时还能给清政府带来一线生机,以期实现大清王朝的复兴。
2.李鸿章的经济思想有太强的妥协性
李鸿章仅仅敢“略分洋商之利”,而且还随时准备妥协,与之共同压榨中国商人,这是一个“天朝大国”面对“蛮夷”应有的态度吗?恐怕每个国人心中都有答案。但李鸿章却无力或者说没有努力去改变这一点,这也是李鸿章最悲哀的局限。其为国人所诟病,皆源于此。
3.李鸿章的经济思想中没有“民富”只有“官富”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洋务派的首脑李鸿章的所谓‘富’,着眼于包括洋务派官僚在内的清朝统治阶级的‘富’”。他强调的只是洋务派官僚以及洋务企业的利益。而面对洋人的强大竞争力,李鸿章是无可奈何的只能通过诸如“齐价合同”这样的方式,与洋人进行妥协。这不仅导致了洋务运动惠不及民,利不富国,还造成了洋务派内部的争权夺利,不能齐心协力共同发展。“洋务派创办洋务企业缺乏通盘规划。何处应修铁路、何处办厂、何处造船、何处炼钢都缺乏规划。而且企业技术落后,不重效益,甚至权操外国,以致工业化成效甚微”。应该说这是洋务运动走向失败的重要思想根源之一。
作为“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李鸿章经济思想的进步性是不容抹杀的,我们应当摆脱“卖国贼”的主观定位,更客观地对其经济思想进行分析。
列宁在领导无产阶级完成了剥夺剥夺者以及镇压了他们的反抗后,从当时苏俄经济文化落后的实际出发,竭尽全力寻找一条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总任务的具体道路和方法,新经济政策应时应需在苏俄开始实施。...
引言《国富论》是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出版于1776年的经典经济学巨着,在经济学史上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有着西方经济学圣经之称,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国富论》全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全...
在《国富论》中,斯密在第二篇第三章中论述了生产劳动。他认为有一种劳动投入在劳动对象上能增加它的价值,可以生产价值,因此称之为生产性劳动。制造业工人的劳动就是生产性劳动,因为它把维持自身生活所需的价值与产生雇主利润的价值加在了原材料的价值上...
第三章李先念经济思想的内容与特色一、李先念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一)财政经济思想1、对财政工作的总体认识财政经济思想是李先念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李先念认为:把财贸工作比作是人体的循环系统,人一时一刻不能离开血液循环,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也...
祝世康(1901--1982),学名廷模,字尧人,笔名鲁膺,江苏无锡人。1920年考入北京法政大学,后赴美留学,主修经济学,先后获理财学硕士学位和经济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一度在国民政府任职。1937年抗战爆发后,祝世康积极参加各种爱国民主运动,在其担任...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是世界经济思想的一部分,我们必须从全球视野出发,才能明确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历史方位和丰富内涵,才能充分展示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对世界经济思想文明成果的吸纳和对世界经济思想发展的贡献,凸显对人类文明互鉴的关注与思考。...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民群众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在平常语境中,群众用来指代与官员、领导相对应的普通民众群体。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语境中,群众主要是指剥削者、压迫者以外的人群,它们具有推翻剥削和压...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是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这一纲领性文件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直面中国经济社...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关系人类生存,更成为影响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学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讨论从未间断,我国学者也试图从演化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中寻找发展生态经济的依据。在梳理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理论发展历程中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一、毛泽东经济协调发展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毛泽东是最早提出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领导人之一。1956年初,在当时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形势下,毛泽东开始逐步把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来。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