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军事教育论文 >

装备学院科研工作现状与改进思路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3-20 共3743字
论文摘要

  近年来,为了实现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大力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习主席和中央军委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装备学院作为全军装备系统最高学府,贯彻落实习主席和军委总部实战化训练要求,就是要加快提升教育训练实战化水平,培养能打仗、打胜仗军事人才。科研作为学院教育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实战化过程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围绕科研工作在军队任职教育院校中的重要地位,讨论如何更好发挥科研工作对提升学院教育训练水平的促进作用。

  1任职教育院校中科研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4大职能[1-2],相对于普通高校,军校的4大职能更加具体地指向军事领域(表1)。发展、创新军事科学技术是军校科研工作的核心。

论文摘要

  任职教育院校是军校的重要组成部分[3-4],任职教育院校的人才培养如果没有高质量的科研作支撑,就很难有高质量的教学内容。从院校的职能角度来看,科研工作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支撑。教学科研是双轮驱动,真正高层次的院校同时也是研究型的院校,而不是单纯教学型的院校。

  从教员队伍的培养来看,真正的大师,真正的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员,最后的落脚点,是在他的科研能力上[5]。要深刻认识科研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用这种深刻的认识、清醒的认识,来推动院校科研工作。

  2装备学院科研工作现状分析

  2.1学院科研工作的特点

  近年来,科研工作紧贴学院职能任务,以重大项目和专项任务为抓手,加快转变科研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军事理论和国防技术创新能力。进入了科研 发 展 的 “快 车 道”。学 院 科 研 工 作 有 以 下特点。

  2.1.1装天并重,特色鲜明

  多年来,学院科研工作一直坚持“三个立足”:立足学院的基本职能定位,不断强化装备特色,逐步形成在装备领域的竞争优势;立足学院的传统学科专业优势,不断拓展军事航天优势;立足学院已有的信息技术基础,支撑学院“装天并重”的科研优势。坚持特色优势与创新拓展共推进,保持了学院科研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和活力。目前学院已经基本建成了军事装备学、军队指挥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军队政治工作学等优势学科领域。近年来学院承担的科研项目主要集中在前4个学科领域,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领域科研经费最多;受学科特点影响,军队政治工作学和其他学科领域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虽然绝对数量增长较快,但是所占比例较小,如图1所示。

论文摘要

  2.1.2团队建设,成效初现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理念,注重科研团队建设。近年来成立了“军事航天发展战略”等军事理论研究中心,建成了独具特色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围绕重点学科和研究领域,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带动优秀学术带头人和后备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促进科研创新团队发展。弘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和“995工程”科技攻关精神,发展具有时代精神、装备特色、学院风格的科研文化,培育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造就了一批具有高尚情操和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保持了学院科研工作创新发展的生命力。

  2.1.3体系发展,布局合理

  加强体系建设,形成科学合理的科研发展布局是跨越式提升科研整体实力的基本途径。学院按照体系发展的原则,在计划、政策、措施等方面聚焦、用力。按照“高起点、有特色、入主流”要求,确立以军事装备学、军队指挥学(航天指挥与试验指挥)、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军队政治工作学5个学科为重点;以兵器科学与技术、系统科学、军事训练学、国防经济4个学科为支撑的学科体系布局;以特色研究领域为支撑,以国家、军队级重点实验室和军事理论研究中心为主体的科研创新体系。坚持体系化发展策略,保证了学院科研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2目前存在的问题

  2.2.1科研与教学融合不够紧密

  部分教员为了科研而科研,他们还不能将学术成果转化为武器装备和部队建设的有力指导,还没有将学术成果引入课堂的意识。部分教员特别是基础学科的教员,还苦于不能找到符合学院主流学科领域的科研项目,还不能从部队建设实际和学院教育训练的实际需求出发,找到科研项目,没有很好地做到“教学出题目”。

  2.2.2学术氛围不够浓厚

  学院主办和承办的全国性和全军性学术会议还比较少,虽然学院已经成为全军开放单位之一,但是还没有主办和承办过大规模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近年来只有52人次出国参加学术会议交流;访问学者和军事留学生的路子正在逐步走开,但人数还不多。

  学院教职员工在军事学核心期刊上发表和被SCI等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较高水平学术论文数量还不多,专家教授们出版的学术专着也还不够多。40岁以下的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还比较少。

  军队政治工作学等学科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还很少,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也比较少。从近2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学院几个学科年度进入检索的论文 占 全 部 论 文 数 的 不 足20%,其 中,约80%以上为EI检索论文,SCI论文总数均占全部检索论文数的不足10%。而从出版的着作来看,军事装备学领域则遥遥领先,约占总数的40%左右。但总体来看,优质论文及精品着作仍然偏少。

  2.2.3科研学术评价机制尚需完善

  在科研学术评价机制方面,还没有针对不同单位、不同人员承担的任务和性质,建立健全完善的评价标准和办法。对于发明专利等科研成果向部队战斗力生成的转化率关注和引导还不多。还没有形成对研究报告评价和认定的细化标准。

  3进一步改进科研工作的思考

  3.1真正做到教研相长

  按照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真抓实备、常备不懈,扎实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的要求,学院科研工作要积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新要求,以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以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为己任,充分认清国家安全形势对装备建设带来的挑战。不断加强事关我军武器装备发展的前沿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不断推进武器装备技术创新重大专项实施,不断突破重大关键技术瓶颈,努力抢占武器装备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学院要着眼我军战斗力提升和武器装备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战略思考,做围绕国防和军队的战略需求与学科前沿。大力开展军事理论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有意识地将研究成果引入教材,为教育训练服务,切实为提升部队战斗力提供强有力支撑。

  同时,要进一步重视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强化科研环境在服务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学院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军队重点实验室、总装备部重点实验室,同时还建有若干专业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就是一所院校办学水平的缩影之一,既是学院科研的领跑者,也是人才培养的制高点。继续发挥好重点实验室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进一步引导和增强其他实验室服务人才培养的能力。充分发挥实验室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和优越的教学科研环境为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3.2进一步浓厚学术氛围

  进一步浓厚学院军事理论研究工作氛围,切实把10个军事理论研究中心的团队效应充分发挥出来,多出高水平理论研究成果。引导广大教员积极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宣传学院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提高学院的知名度。鼓励有条件的实验室积极主办承办全国性、全军性学术会议,努力提高学院的开放层次。

  积极引导年轻教员参与竞争性科研项目,争取获得更多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支持。最近几年来,学院在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立项申请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争取尽快在杰出青年基金立项申请上获得突破,同时争取获得更多的重大社会科学基金支持。

  3.3完善科研学术评价机制

  要积极倡导重数量更重质量[6]的学术成果评价导向,逐步采用学科贡献率的评价办法。

  首先,强调教员取得的学术成果必须属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学术成果对于自己所在的学科领域是有贡献的,而且要获得军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的认可。

  加大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奖励力度,逐步实行SCI论文分区奖励的政策,论文影响因子越高,奖励力度越大。影响因子是国际领域统一认可的评价方式[7],论文刊发期刊的影响因子越高,其学术价值越大,对社会的贡献率也就越大。军事学领域的学术论文实行类似的奖励办法,对发表在国内外顶尖军事学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加大奖励力度。

  其次,积极引导教员将授权的国防发明专利、研究报告等成果尽快转化为部队战斗力生成的理论指导和实用工具。对于在这些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员,要给予政策性倾斜。

  再次,即使有些教员受任务下达单位要求不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或承担的科研项目密级很高,不易脱密处理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甚至也不能申请成果奖,只要他们能够提供高水平的研究报告,同样可作为学科贡献率评价指标。

  4结 束 语

  近年来,学院科研实现跨越式发展,科研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科研规模和层次得到显着提升。当前,部队实战化训练的号角已经吹响,学院提出了实战化教育训练的意见,科研工作将面临更大挑战。只要我们认清形势,以“攻坚克难”的勇气,采取“攻坚克难”的行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开创学院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刘微微.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动态评价方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2011:135.

  [2]何建勤.充分发挥高校四大基本职能 努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学习十八大精神体会[EB/OL].[2014-10-0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军事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