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计算机论文 > 计算机教学论文 >

基于士官学校和任职教育特点谈计算机教改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8-26 共4122字
论文摘要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教学重点已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综合传授知识与培养任职技能转移,着重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较强的适应能力及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我军装备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计算机课程作为军队院校士官学员在大学教育阶段的公共基础课,是培养学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其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它是军队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此,广大教员应该适应现代教育教学规律和任职教育特点对计算机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军队院校士官学员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质量.

  2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学员基础参差不齐,认识存在误区

  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逐步下移到中小学,但由于各个地区经济、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新学员入学时的计算机水平呈现出很大的差异[1].例如我院2+1士官学员,有的入学前经常接触计算机,能够熟练运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应用软件,部分学员还会进行网页制作、图像处理等,甚至有的还通过了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和二级考试,但大部分学员从未接触或很少接触计算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到让有基础的学员不感觉是旧菜冷吃,让没有基础的学员感觉学习不是特别吃力,确实是一个难题.

  2.2学员学习观念与方法不正确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新学员,他们尚未摆脱中学灌输式教育模式,再加上自身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对大学的学习模式不适应,学习自觉性差、主动性不高.相当一部分学员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以为仅靠死记硬背概念、不用上机实践就能学会计算机;还有的学员学习观念不正确,认为上学就是拿文凭,上不上课无所谓,实习课也不认真上机练习.而从未接触或很少接触计算机的学员却感觉计算机深奥难懂,产生畏难情绪,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失去了学习信心[2].

  2.3计算机课程授课学时不足

  计算机课程的概念性、操作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但课时严重不足,加上实习课时只有70学时,如何在短短的70学时内把所有的教学内容组织好,讲解到位,教会学员必要的计算机操作技巧,是教员面临的最大难题.

  2.4计算机实验室建设不足,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不够

  计算机课程必须要有实验课来调动学员的兴趣,如果实验课做不好,将大大影响教学效果.在对实验课的调查中发现,95%以上的学员对实验课的兴趣很高,98%的同学认为实验课对理论课的促进作用很大.但是,有些院校的计算机多媒体机房较少,无法满足日常计算机课程教学的需要.究其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计算机实验室建设规模偏小,机器层次偏低,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二是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给维护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三是计算机实验室专业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3任职教育的特点

  任职教育是指以解决任职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士官院校的任职教育,则是在一定学历基础上,按照部队岗位任职需要,给予受教育者以任职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教育.

  主要任务就是任职前培训或任职后的补训,其最核心的本质是以岗位需求为牵引、以岗位能力培养为重点,使士官适应任职需要[3].

  从我军已经开展的任职教育实践来看,士官任职教育的特点为:

  一是学制灵活.士官任职教育一般是短期培训,训练实践大致为几周或几个月不等,一些特殊专业和部分高级士官培训也可能需要更长的培训周期.

  二是教育目的明确.任职教育明确指向某一岗位,以便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训用接轨,达到任职资格.

  三是教学内容实用.由于任职教育学制短,有针对性,所以就要求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即所学知识和能力一出校门就能派上用场.

  四是教育对象广泛,由于士官从事的岗位领域庞大,士官的能力要求不同,所以士官任职教育工作是一个需要统筹规划,循序渐进的过程.

  4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面对困难,广大教员积极思考,不断探索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新思路,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优化知识结构、重视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员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员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整体优化课程结构、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为主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强课程整合和课程群建设,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逐步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努力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4].

  4.1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离不开教材,而教材内容都是按一定的规范编写的,有其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但未必就说它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学员.如果按部就班地完全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传授,平铺直叙,其结果只能是收效甚微.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根据学员的实际,精心组织,认真编排,让学员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从而激发学员学习的热情,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因此,教员只有在充分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吃透"教材内容.在熟练掌握了教学内容的情况下,才可能真正做到对教学内容的精心组织.

  4.2构建学习平台

  计算机课程体现了对全体学员的信息技术基础的共同要求.我们针对学员不同层次的基础而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一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为新学员提供一个如何学习计算机课程及每个知识模块应达到的水平要求的实习指导文件;二是采取灵活的考试方式,课程结束时采取教考分离,以学员参加全国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成绩作为本门课程的结束考试成绩,这样既可以保证学员以考促学,又可以使学员拿到国家承认的证书;三是配合教学与考试方式,构建一个学员自主学习的网络教学环境,该教学平台可以提供学习资源、教学课件,提供交流、答疑解惑,为学员自学、学员与教员交流提供高效方便的平台.

  4.3从教学模式上,推行分层次教学

  由于学员生源分布广、水平参差不齐,按照传统的自然班级授课方法,必然造成"两头吃不饱"、"进度难掌握"等系列新问题.心理科学表明,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教育教学理论也证明由于学员基础知识、兴趣爱好、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教员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员学有所得.针对学员进校时计算机基础的不同情况,采用分层次教学,让学员有机会根据个人情况在学习深度上进行选择,也可以更好地执行教学内容,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路.

  4.4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任务驱动"方式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强调学员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适用于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员受益终生.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的目标在于使人能够继续教育自己".设计有针对性的综合题目,提高学员组织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任务驱动"布置的综合应用作业,不仅给学员提供了个性发展的空间,而且发现了同学们不同的兴趣点,更有利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更利于学员成才.

  4.5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员的"主导"和学员的"主体"作用

  "教"与"学"是两个不同的主体.要达到教学目的,就必须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只有双方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而这当中教员显然起着主导的作用,他应该像乐队的指挥那样有目的、有重点地指挥着"学"的那一方,作定向运动,朝着即定的目标进发.在这个过程中有轻重缓急之分,有时是整个乐队同时齐奏,有时是个别独奏.可能是"后进"的学员追着"先进"的学员一步步前行,也可能是"先进"的学员拉着"后进"的学员穿越重重困难.这当中教员作为指挥者,其作用和重要性不容忽视.

  4.6在教学手段上,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计算机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理论以实用、够用为原则,以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为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根据课程内容需要,安排学生到计算机多媒体教室上课,打破理论、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4.7充分激发学员的求知欲望

  作为人来说,无论老少,对未知世界总是充满了好奇.正因为好奇,才有了求知的欲望.然而求知,学习的欲望绝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好奇上,更何况是对于需要投入精力、时间、耐心和毅力的学习.

  所以,教员除了要起好指挥的作用外,还得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努力保持学员旺盛的求知欲,不断提高学员对知识渴望了解的程度.教员就必须不断设计好的悬念,通过猜测、推理、尝试、实践、步步深入,直到找到答案.完成一个一个知识点的突破、掌握、使用,最终达到融会贯通.

  4.8加强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提升学员能力素质培养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实作课.就像学习绘图一样,再有名师的指点,如果自己不动手练习作画,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名画家.再动听的讲解,再精辟的分析,再生动的演示,也无法培养出学员过硬的操作技能和熟练的应用能力,所以上机实际操作是计算机课程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学员技能的高低完全有赖于上机时间的积累.在合理的安排下,循序渐进的训练下,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不断提高、加深、巩固学习的内容和操作内容,就能在有效的时间内,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的操作.

  具体着眼于三个方面:

  一是着眼计算机实验教学任务需求,做好实验室建设的科学规划;二是以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为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加强实验室教学体系,构建"教学做"一体化实验教学新体系;三是分认识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在机房管理及实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规划[5].

  5结束语

  计算机课程作为士官学员的公共基础课,最重要的目标是让学员体会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操作技能得到加强,如果能够把这种能力的形成扩展到所有学科的学习中,发展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才是教育的目的.总之,只有从文化教育和操作技能的整体来把握计算机知识的作用和地位,才能真正揭示军队任职院校开设计算机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为国家和军队培养合格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欣如,曾一,文俊洁.《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9):124-125.

  [2] 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育新阶段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育,2004(9):7-10.

  [3] 王雅雯,李春燕.【J】.科技信息,2013(16):429.

  [4] 韩烈琴.计算机创新人才的培养[J].人才开发,2004(5):41-42.

  [5] 朱杭.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8(6):151-15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教改论文
返回:计算机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