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部队无人机训练
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地面作战行动本身就较为复杂,将无人机系统融入作战指挥,进一步增加了这种复杂性。
如果使用者能够有效地将无人机融入各级地面部队及其保障单位,可能会使之成为力量倍增器。
操作者及保障人员训练
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已经建立了无人机专业素质训练。陆军的无人机操作者为现役军人,军衔在一等兵与军士长之间。海军陆战队的无人机编组类似于空军,通常由 1 名连级指挥官领衔,并辅以指挥控制人员和载荷操作人员。
“猎人”、“灰鹰”与“影子”无人机及传感器操作者训练 :通常分为 2个阶段。第 1 阶段在亚利桑那州华楚卡堡进行通用核心课程训练,历时约9 周;第 2 阶段是各类机型的针对性训练,包括模拟训练和飞行训练,“猎人”与“影子”无人机训练历时 12.5 周,“灰鹰”无人机训练历时 25 周。
“猎人”、“灰鹰”与“影子”无人机维护人员训练 :在第 13 航空团第 2营组织实施,每 2 周开设 1 期培训班,每期学员16人。在完成 17周的训练后,受训者将具备对“影子”无人机进行维护的资质。对“猎人”与“灰鹰”无人机进行维护,分别需要增加 10 周和 18周的训练时间。
陆军“大鸦”无人机操作人员训练:佐治亚州本宁堡的陆军卓越演习中心组织实施小型无人机训练教官培训。
受训者完成培训后返回无人机站,对所属部队的无人机操作人员进行施训。本宁堡的训练科目主要针对无人机站人员训练管理项目,并协助分队指挥员进行无人机飞行理论与实践训练评估。
海军陆战队无人机指挥员-控制员训练。
此项训练以无人机指挥员课程为开端,在华楚卡堡实施,为期 2 周。海军航空兵武器与战术中队训练在亚利桑那州尤马空军基地进行。无人机操作员与载荷操作员训练在华楚卡堡进行。
海军陆战队无人机操作员训练将进行9 周的共同科目和 12 周的“影子”无人机专项科目训练。
作战训练
大型无人机系统的专业分工更细,因此操作员与维护人员在到达无人机站时,已经完成了初始素质训练。为了继续保持技能水平,机组人员必须保证最起码的飞行时间。目前,美国陆军需要“影子”无人机的每名机组人员每月保持 4.5小时的飞行时间。但是,在“大鸦”无人机方面,陆军难以保持足够数量的合格操作者,部分原因在于相关部队无法做到始终维持高素质的操作者,并通过实际工作保持其业务技能,也难以在这些人离职后及时女排替代人选。
对于这些无人机系统而言,未来的关键问题在于确保机组人员有足够的飞行时间与地而部队进行训练。海军陆战队的经验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他们将“影子”无人机中队部署在空地作战中心,从而确保有足够的空中禁区,用于维持机组人员技能和支援地而部队的飞行训练。小过,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将无人机能力融入到作战行动方而,地而部队在无人机站进行的训练小足。
研发和实施无人机系统训练战略而临的最大挑战,是让指挥员和参谋人员在无人机系统方而掌握并保持必要的专业技能,从而将无人机能力融入到作战行动之中。在作战训练中心进行联介训练的地而部队,常常并未做好有效使用无人机的准备。在其作战计划中,无人机的能力并未得到充分利用。
而且,情报和作战参谋有时会发现他们在使用无人机问题上意见相左,这个问题本应在无人机站训练阶段得到更好的解决。
迄今为止,陆军有适度的机会在无人机站进行无人机训练。目前进行的增加无人机设施的计划,将会使这种机会得到进一步增加。根据美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关于无人机现役及后备基地统计情况,仅需进行小规模的军事建设项目,便可以增加在无人机站实施训练的机会。在大多数无人机站,仅需增加停靠设施便可更好地利用空中禁区,为实战训练提供便利。但有些训练区域过于靠近联邦航空局的国家空域,这个问题仍然存在。
随着阿富汗战争临近尾声,各军种小仅需要密切关注无人机机组人员与保障人员的训练,还应关注在无人}J L站和作战训练中心进行的、作为联介兵种训练内容之一的无人机系统日常训练,并且需要考虑一系列问题。
停靠设施和相关保障设施:陆军一自在实施一项强力计划,建立“影子”无人机停靠设施-跑道、机库和相关保障设施,从而使无人机操作者和终端用户能够获得更多的训练机会。
空域问题:目前,无人机仅能在空中军事禁区或者联邦航空局授权的国家空域内行动。在某些情况下,应该有可能在不对国家空域系统造成重大影响的情况下,增加无人机与地面部队协同训练的机会。当然,这需要相关基地更好地协调空中禁区的使用。
空中部队无人机训练
陆军与空军在使用无人机的概念方面有很大差别。空军根据远程分布作战概念使用无人机,通过运用卫星或其他中继联接从无人机站发射无人机。根据远程分布作战概念,空军85% 的无人机实施前沿部署用于作战行动,只有 15% 的无人机在作战基地为训练提供保障。空军的无人机运用概念,并不利于陆军战术部队在无人机站训练期间进行协同作战演练。陆军各旅、营及特种作战部队一旦部署到战区,就必须学会与空军战术空中控制小组协调实施无人机作战。
控制员、操作员与保障人员训练空军通常安排由 1名控制员和 1名传感器操作员组成的机组执行无人机任务,其训练分为 3 个阶段-单兵素质训练、任务素质训练和机组任务战备训练。前 2 个阶段由空军教育与训练司令部组织实施,第 3 阶段则在正式的训练机构进行。
控制员:“死神”无人机控制员训练在纽约州汉考克机场空军国民警卫队基地进行,“捕食者”无人机控制员训练在新墨西哥州霍洛曼空军基地进行。而“全球鹰”无人机操作员大多曾为空军飞行员,也有一些操作员具备商务飞机飞行员资质。在完成 3 个阶段的训练后,预选对象将前往加利福尼亚州比尔空军基地第 1 侦察中队进行“全球鹰”无人机模拟和实习训练。
传感器操作员训练:“死神”和“捕食者”无人机传感器操作员在完成空军的基础训练或重新编组后,将在得克萨斯州拉克兰空军基地进行为期 2 周的通用课程训练,随后将赴伦道夫空军基地,进行为期 6 周的传感器操作员基础训练。“全球鹰”无人机传感器操作员来自于情报图像分析部门,他们在比尔空军基地接受任务素质训练,学习掌握“全球鹰”无人机的使用。在完成1 个任期的传感器操作员任务后(约为3年),他们被安排到其他图像分析岗位。
因此,“全球鹰”无人机难以保持传感器分析专家队伍。
保障人员训练:空军无人机保障人员基础训练在得克萨斯州谢泼德空军基地的校舍进行,初始技能和高级技能训练在各自的部队实施。
作战训练
鉴于空军无人机保障的重点是当前的作战行动,加之空军实施的远程分布作战概念,因此在无人机站或作战中心训练阶段很少有机会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除非例外情况,空军无人机机组人员一般不为在无人机站和作战训练中心训练的陆军或海军陆战队部队提供支援。这样一来,这些机组人员在战区执行作战任务,就成为空军无人机直接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部队进行协同的主要机会。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部队在部署到战区时,通常并不具备与空军无人机进行协同的经验。这些地面部队在制定计划时,通常也没有将空军无人机的能力融入在内。
关注的关键领域
停靠设施和相关保障设施 :主要负责美国空军无人机作战的第 432飞行联队建议,空军无人机在未来应继续为作战司令部在全球范围内的需求提供支援。这样一来,空军为陆军或海军陆战队在无人机站或作战训练中心的训练提供支援的机会仍然有限。不过,如果将重心转向此类训练支援,空军现有的无人机基地和停靠设施将成为问题。
空域问题 :无人机在国家空域实施行动的限制,为其融入无人机站训练增加了困难。目前,无人机只能在空中军事禁区或者联邦航空局授权使用的国家空域实施行动。例如,加利福尼亚州马奇空军后备基地 MQ-1“捕食者”无人机训练机构希望能够在棕榈基地与海军陆战队进行联合训练。然而,这种无人机无法使用最短距离的飞行路线,只能在欧文堡与棕榈基地之间的空中禁区进行穿越飞行。无人机的使用由此受到了限制,因为相关基地必须能够具备相当数量空中禁区的准入权。
为了增加联合训练的机会,空军可以考虑将无人机的驻地选在陆军的交通枢纽,这里靠近陆军机动部队,不仅使无人机进入相关空域的限制较少,而且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将无人机训练融入到整个任务计划阶段。另外,空军还可考虑将少量的无人机长期派驻在某个训练地点,从霍洛曼、克里奇及其他空军基地对这些无人机进行遥控。日练与空军和陆军相比,海军使用无人机的经验较为有限。目前,海军使用的无人机包括“扫描鹰”,以及将山MQ一4C替代的BA M S-D无人机。海军还在采购“火力侦察兵”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