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装备保障力量,是从事装备保障活动的各种力量的统称。装备保障人员,是为实施装备保障所编配的各种人员的统称。随着武器装备技术含量的不断增加,装备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对装备保障力量的需求随之增加。一是装备保障力量占军队总员额中的比重日趋加大。美军研究作战力量与保障力量的关系时,提出了“牙齿与尾巴之比”的理论,即在作战力量与保障力量之间增加保障力量的比例。为适应新时期装备保障的需求,我军装备保障力量也应该随之进行新的变革。
1 装备保障力量现状
根据我军现阶段装备保障力量实际看,目前我军装备保障力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层次分布旧、人员编配乱。
1.1 层次分布不合理 我军装备保障力量分布仍延续机械化战争时期各方向“各自为战、分兵把口”作战指导思想下形成的战役重、战略轻、战术弱的布局。随着我军武器装备技术含量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级装备保障任务正在进行调整,从目前已列装的新装备来看,大量高新武器装备换件修理项目增多、部件修理难度加大,传统三级保障体系下,战略支援保障力量和战术自主保障力量比重偏低的矛盾日益突显。
1.2 人员编配不合理 在这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部分人员编制不够合理。主要是新装备配发部队后,维修保障人员编制未及时调整,存在有装无编或少编的问题。二是部分专业组合不够合理。随着新装备不断列装,一方面新技术工种编制与装备保障需求相比明显偏少。三是技术等级设置不够合理。由于高新技术专业、工种岗位数量大量增加,使现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干部和高级士官的编制相应偏少,不利于遂行保障任务和人才保留。
2 美军装备保障力量建设
本文分析美军装备保障力量的总体构成情况以及美军装备保障力量的特点,为我军装备保障力量建设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2.1 美军装备保障力量总体构成 美军装备保障力量主要由现役军人、预备役和文职人员构成。其中,现役军人11.46 万,占保障力量的 20%;预备役 2.02 万,占保障力量的 4%;文职人员 42.77 万,占保障力量的 76%(见图 1)。装备保障力量构成情况(见表 1)。【表1.图1】
2.2 各级装备保障力量构成 各级装备保障力量中现役军人、预备役和文职人员的构成情况:
战略级中现役军人 0.20 万,占 3.1%;预备役 0.22 万,占 3.4%;文职人员 6.05 万,占 93.5%(见图 2)。【图2】
战役级中现役军人 9.39 万,占 22%;预备役 1.43 万,占 3.3%;文职人员 31.9 万,占 74.7%(见图 3)。【图3】
战术级中现役军人 1.87 万,占 26.5%;预备役 0.37万,占 5.2%;文职人员 4.82 万,占 68.3%(见图 4)。【图4】
2.3 美军装备保障力量特点
2.3.1 装备保障力量使用管理集中 美军平时装备管理与战时装备指挥主要由战略级负责,战略级的装备保障力量主要负责装备保障的组织、管理、协调等工作,而不实施具体的保障活动。战略级装备保障机构通过其在各战役级的派驻机构实现对装备保障的组织和管理。这便于发挥装备保障力量的整体优势,综合运用装备保障力量,既便于装备保障力量的平时管理,又利于战时装备保障力量的集中使用。
2.3.2 支援保障力量强大 由于美军的战役级兵力遍布全球,各个方向间距离较远,战略级仅履行管理与指挥职能,而装备活动的实施主要以支援保障与伴随保障为主体,支援保障任务主要由战役级保障力量完成;伴随保障任务由战术级保障力量完成。美军装备保障力量在战略、战役、战术三级的比例约为 1:6:1,战役级装备保障力量占 75%。
2.3.3 装备保障力量构成多元 美军装备保障人员由现役军人,预备役和文职人员三部分构成,其中现役军人是主导,占 20%;文职人员是主体,占 76%;预备役力量是补充,占 4%。各级和各军种装备保障力量中文职人员都占大部分,在战略和战役两级尤其突出,承担主要的装备技术保障任务。例如,国防后勤局有现役军人 488 人,预备役 618 人,文职人员约 22000 人,约占总人数的 95%;陆军器材部有现役军人 1830 人、预备役 423 人、文职人员56617 人,约占总人数的 96%。
3 我军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对策
3.1 优化装备保障力量结构 美军装备保障力量主要由现役军人、预备役和文职人员构成。美军的装备保障人员大部分是职业军人,而且专业划分相对较细,这有利于在充分发挥国家总体实力的基础上,稳定装备保障力量的骨干力量,对于完成其装备保障任务起到重要作用。在我军装备保障力量建设中应该注重装备保障力量结构的优化。
3.2 强化装备保障指挥力量 尽管美军拥有先进的管理手段和保障技术,但其装备保障指挥力量仍非常强大。
美军装备保障指挥力量约占装备保障力量总规模的 12%,这保证了美军在规划装备保障系统、制定装备保障方案、组织装备保障协同、指挥装备保障行动中有足够的人力资源。这为我军硬强化装备保障指挥力量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3.3 优化装备保障力量层次结构 适应军事力量建设形成体系作战能力需要,借鉴世界军事强国军事力量规模结构,遵循战略支撑、战役支援、部队伴随的装备保障任务区分和联合作战“通装统保、专装自保、同装互保、军民联保”的要求,强化战略战术级、整合战役级,突出高新技术装备部队和主要战略方向保障力量建设,适度增加装备保障力量在总体军事力量中的比重,调整装备保障力量层次结构,实现装备保障力量与军事力量的整体平衡和战略战役战术三级装备保障力量的结构优化。
4 结束语
装备保障力量的调整及编配,作为我军装备保障力量建设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是新形势下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关乎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的成败。对于装备保障力量的建设和变革,清楚明白我军装备保障力量可以参照美军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建设,改变装备保障配置,进行装备保障力量模块化建设的探索。同时,对装备保障力量的研究亦可结合如系统动力学等方法进行建模仿真,科学合理地研究力量建设,人员配置等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智舜,吴明曦.军事装备保障学[M].军事科学出版,2009.
[2]吴秀鹏.装备保障力量模块化研究[D].军械工程学院,2010.
[3]曲明辉,张春润,于洪敏.构建一体化联合作战战区装备保障力量体系[J].装备指挥学院学报,2006(5):26-29.
[4]王笑勤,郑建群,刘培涛.美军装备保障建设作法及我军对策[J].自动化指挥与计算机,2008(2):68-70.
[5]何嘉武,李小强.伊拉克战争美军装备保障特点及启示[J].通用装备保障,2003(7):39-40.
[6]孙万国,王学智,杜峰,等.美陆军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特点及启示[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0(12):17-21.
自2002年中国正式加入联合国第一级维和待命安排机制以来,我军工程部队成建制的先后赶赴刚果(金)、利比里亚、苏丹、黎巴嫩、马里等国家参与国际维和行动。这些国家地域分布散、跨度大,自然地理、气候环境十分复杂,形成了高温酷暑、潮湿盐雾、沙漠沙尘等...
2014年11月15日,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签署了一份题为国防创新行动(DefenseInnovationIn-itiative)的备忘录;同一天,哈格尔在里根国防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正式对外宣布启动国防创新行动.这个国防创新行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行动?美军为何要发起...
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技术武器装备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着战斗力生成模式,并不断催生出新的战斗力。随着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成为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能力的基本形态,交战双方武器装备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对抗更加突出,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已成为对...
美军舰船海外补给主要采用靠泊海外基地补给和海上补给两种方式,其中海上补给依托快速战斗支援舰、干货弹药船、补给油船等补给舰船实施。二战后,由于美军海外基地数量不断减少,增加了舰船返回基地进行补给的航程和时间,加之美军不断参与世界各地的军事冲突,舰...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此做出战略部署。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指出:必须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既要发挥国家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努力形成全要素...
美军认为,近年来,以因特网、社交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所形成的信息环境,对战争进程产生了极大冲击。在这种背景下,单纯依靠军事优势并不能保证军事行动效果的最大化,军队还必须善于利用军事传播,有效地配合军事行动的实施,从而达到预期的战略制胜目的...
在大数据时代,作战数据的建设发展既是顺应作战模式的必然趋势,又是推动战斗力生成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推进作战指挥向数字化、数据化转变的直接体现。...
引言大数据这个术语从2012兴起至今,在不断的应用与发展进程中,逐渐展示了其蕴含的巨大价值和未来至高的地位作用。就在今年召开的两会上,关于大数据的提案如井喷式的迸发,有多达8名以上的委员提交了关于制定大数据发展战略的建议,其中以民建中央提...
1、简介美军现役飞机的平均服役已经23年,从1年到50年不等。在有限的经费条件下,空军ATS产品组管理人员(ProductGroupManager,PGM)要确保这些飞机都能够得到测试,测试范围从老飞机的航电系统到最先进的飞机系统。考虑到ATS的费用大约90%...
引言非战争军事行动期间,各类工程装备都具备相应的作用,装备保障属于物资保障的范围,物资的需求预测已成为现阶段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智能优化算法常被用来解决需求量预测问题,特别是神经网络在物资的需求量预测方面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为相应条件下的物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