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2年间,美军先后发动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三场战争前后递进,不断创新,不仅验证了新军事变革的阶段性成果,而且促使战争形态从机械化向信息化一步步逼近.在三场战争的基础上,美军又于今年3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战争的主要特点是:依托C4ISR系统,验证网络中心战理论;依托信息化武器装备,验证精确闪击战、快速决定性作战;依托数字化改造后的新型地面作战力量,验证信息化战争中地面部队快速推进和越点突袭的新战法,同时确认地面部队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的来看,伊拉克战争实践并检验了"先发制人"战略和"震慑"理论,把作战理论和战法聚焦在联合、控制、精确、快速四个方面,从而为未来的信息化战争确定了新的模式.
一、伊拉克战争中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使用
新军事变革的技术支撑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群,新军事变革的关键是系统集成、技术融合,新军事变革的最终实现是军事理论、武器装备和编制体制的全面革命.没有武器装备的数字化就没有信息化,没有作战空间的网络化就没有一体化,没有信息化和一体化也就没有信息化战争.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是提高军队作战能力,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关键要素.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基础在于实现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和作战空间的网络化.
1·C4ISR系统的作战运用
武器装备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基础和支柱,没有信息化武器装备,就不可能打赢信息化战争,也就不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联合作战.建设信息化战场,主要是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侦察和监视(C4ISR)系统的建设,其主要功能是信息获取、处理、传递、指挥和控制,主要作用是粘合剂和力量倍增器,其核心是构建信息化作战体系,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和一体化作战.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全球一体化指挥控制系统.C4ISR系统的全球化、网络化、一体化和实时化特征,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战略、战役和战术的区分概念.
发现目标就意味着打击目标,而打击目标就意味着摧毁目标.因此,及时准确地发现目标,是精确打击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发现目标,主要由侦察监视和预警系统实现.美军的侦察、监视和预警体系非常健全,基本覆盖了所有维度、所有空间、所有频段.对地面目标的侦察、监视和定位,主要是依靠空天一体的C4ISR系统.电子信息装备在作战中的运用效能,主要是看信息化和一体化程度的强弱.
信息化武器装备强调技术融合、系统集成,横向一体化,强调综合多功能,在不增加装备数量的情况下,通过综合集成使力量倍增.武器装备信息化,必须要具备互联、互通、互操作能力,纵向成系统,横向成体系,纵横全向成网络.只有这样,才能成建制、成系统、成体系形成一体战能力.武器装备实现信息化之后,体系对抗就成为战争对抗的主要形式.陆海空天电等多维战斗空间将融为一体,不同国家、不同军兵种、不同部队的不同装备能够在技术上融为一体.C4ISR系统把三军融为一体之后,战场出现一体化趋势.在这样的战场上,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取长补短,固强补弱,原来时空范围和物理条件的限制,不再成为作战效能发挥的制约因素,因此各军兵种都能够把各自的力量发挥到极致,使之呈指数增长.
信息化武器装备强调质量效能,结构决定功能,数量规模虽然仍然需要,但不再是决定作战效能的关键要素,关键的要素是武器装备信息化,以及信息化后的结构优化.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结构优化特征是扁平化.如果从战术、战役到战略层面的指挥控制系统实现了信息化和一体化,战略指挥员就可以直接指挥到单兵,单兵也完全可以直接向战略指挥员报告情况,机械化时代形成的战役战术等庞大的中间多层次指挥机构就成为作战的障碍和累赘.由于信息的实时化和控制的有效性增加,战争变得更加可控,更好驾驭.战争进程、战争节奏、作战样式、打击方式、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时机等都能有效控制.控制是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精髓,信息传输到哪里,网络联通到哪里,控制就能够在哪里发挥效能.
根据这个原理,如果武器实现了信息化,就能够对武器进行控制,控制的结果是精确打击;如果平台实现了信息化,就能够对平台进行控制,控制的结果是全球感知、全球机动、全球作战.
2·信息战装备的作战运用
信息战是系统与系统的对抗,是信息优势的争夺,主要目的是确保己方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免遭敌方利用、瘫痪和破坏;同时,设法利用和破坏敌人的信息系统,使之处于瘫痪或迷茫状态.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首次大规模进行了心理震慑战.震慑的本意是震撼与威慑,其核心是不战而胜,即源于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威慑理论.威慑的基础是实力,企图通过强大的实力和实战震慑,迫使对方不战而降.震慑源于瘫痪,瘫痪源于信息战装备和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和使用.
心理震慑属于软震慑,包括政治战、外交战、心理战和信息战.这体现了心战为上,兵战次之的战略思维.心理震慑主要通过三个层面进行:一是通过媒体战来实施心理震慑;二是通过新闻发布会和定向广播妖言惑众;三是通过破坏平民百姓的日常必需品和赖以生存的基础设施,增大其对战争的恐惧和厌恶心理,促使人民起来推翻现政权,以便早日结束战争.信息化战争中的斩首行动是震慑的主要方式之一,反映了三个特点:第一次把斩首行动单独列为一个战役阶段和独立的作战样式,说明这种作战行动已经具有战略价值而并非一般的暗杀或袭击作战;第一次把斩首行动从信息战意义上的对敌指挥控制系统的瘫痪作战,转为对敌方领导人肉体的杀伤和摧毁,体现了打敌要害、斩草除根的作战目的;第一次把斩首行动作为实施震慑效能的重要手段,伊拉克战争表明,这种震慑效果比任何一场战争都显着.伊拉克战争中直接针对敌方最高领导人进行精确打击,体现了打敌要害、直接致敌于死地的战略思想.
战争实践表明,在震慑效果上,强调时间和空间的共同作用,强调综合震慑,全纵深震慑和不对称震慑.综合伊拉克战争的经验,在战争前期震慑效果并不显着,但随着战争的推进,震慑效果越来越明显.所以,震慑需要时间和空间的浓缩,需要始终保持、甚至越来越大的空袭压力.此外,震慑效果也与目标选择有关.战争实践表明,对军事目标的打击效果无论多大,都很难取得震慑民心和政权的效果;然而,对关键性、标志性目标的精确打击,尤其是对平民目标及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打击往往能够发挥巨大的震慑效能,且能够迅速瘫痪人民和政府的抵抗能力,从而达到推翻一个政权、占领一个国家的战略效能.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大量电子战装备,并使用电磁脉冲炸弹袭击了伊拉克广播电视系统及伊军各类电磁辐射源.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几乎所有的作战平台,每一个单兵, 80%以上的导弹和炸弹都采用了GPS导航装置,从而使坦克、飞机、舰艇的机动更加精确,使导弹和炸弹的圆概率误差缩小到1-3米,最大到10米范围以内.为了有效干扰GPS导航装置,伊军使用GPS干扰仪对战斧巡航导弹进行了有效的干扰,这是第一次在实战中对GPS制导系统进行干扰.伊拉克战争初期,美军的十几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因受干扰偏离预定航线,落在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朗境内.小小的GPS干扰机问题惊动了美国朝野,鲍威尔亲自出面调查伊拉克GPS干扰机的来源,对俄罗斯等国施加了不小的压力.
3·精确制导武器的作战运用
随着C4ISR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从传感器到射手的广泛覆盖,发射后不管、无人武器、智能武器等武器自主能力的提高,使打击更加精确,弹药消耗大量减少,作战效能呈指数增长.信息与火力进行必要的融合之后,把面杀伤与点摧毁结合起来,从而使火力更加威猛,作战效能大幅度提高.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始终把精确制导武器作为主导型武器使用,前10天的空袭就使用了2000多枚精确制导弹药,据称达98%以上.整个战争中的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比例占弹药使用总量的70%,其中使用了750枚巡航导弹.而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仅占弹药消耗总量的8%;科索沃战争中也只占35%.从几场战争来看,美军始终把精确制导武器作为主导型武器使用,从而首次实现了非对称作战、非接触作战和非线性作战.精确制导武器打击到哪里,哪里就是前线,哪里就是战场.
交战一方在武器装备方面长短并用,从洲际、战区、战役到战术级别,各种射程梯次配备,需要什么就使用什么,长短可调,远近可用,在高中低空、远中近程,构成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严密攻防体系.战争中,首先,使用电子战方式摧毁对方的电磁辐射源,使之成为瞎子、聋子、瘫子,处于任人宰割的被动状态.其次,使用空袭战方式摧毁对方的关键性目标,强调重拳猛击、保持压力,打敌重心、中心开花,打点震面,敲山震虎,最终达到不战、少战、精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目的.最后,使用地面战方式快速推进,抢战要害目标和地域,甚至采用特种部队渗透、突击队城市穿越等行动,直接构成心理震慑,制造大势已去的态势.
这种以完整的信息化作战体系对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的单机单控,以信息化的全维联合作战集团对徒步步兵和机械化时代的单兵单元性作战模式,已经成为现代战场上最大的不对称作战格局.处于武器装备劣势的一方,由于无法控制战场、无法控制战局、无法创造战绩,而且在战争中信息不畅、孤立无援、被动挨打,最终导致丧失斗志,弃战而降.
二、加速我军信息化作战能力建设的思考
1·武器装备对战争进程和结局的影响越来越大
四场战争结果表明,在信息化战争中,武器装备对战争进程和结局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果在体系上形成代差影响就更大,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从武器装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可用性等多种指标综合评估,交战一方比另一方先进至少30年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战争的胜负结局已无悬念,处于绝对劣势一方的军队难以获取战争的胜利.这样的结论,似乎与传统的以劣胜优理论有些相悖,为什么在过去战争中能够创造以劣胜优的奇迹,而在信息化战争中却不可能?其根本原因在于战争形态产生了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战争,由于交战双方同处于机械化战争之中,尽管交战双方武器装备有先进落后之别,甚至存在严重的代差,但战争形态是相同的,双方追求的火力、机动力、防护力目标是相同的,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在战争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这些要素之间存在着价值交换的关系.在过去可以通过时间差、空间差来打胜仗,积小胜为大胜,用持久战和消耗战来拖垮对方.这些传统战法在信息化战争中不再灵验.拥有空天优势和信息优势的美军,用信息化战争的一套在伊拉克打速决战、精确战、非线性作战和不对称作战,而伊拉克一方则束手无策,只能被动挨打.
2·以强者为师,以实践为师,瞄准强者谋打赢
在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方面,美军历经20多年试验,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战争是残酷的,是不能重复的,在未来战争中不能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所以必须强调以强者为师,以实践为师.以强者为师,是学习强者之长,摸清强者之短,以最终战而胜之.以实践为师,是要提倡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借鉴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免重蹈别人的覆辙.
伊拉克战争实践是信息化战争最新的活教材,应认真研究,从中思考规律性的东西.
学习和借鉴的目的在于瞄准强者.瞄准强者,必须要注意战略和策略的把握.美国经常在军队建设、战争实践、武器装备发展和技术突破等方面进行战略欺骗,制造战争迷雾,企图把对手引向歧途,达到击败对手、发展自己的目的.因此,瞄准强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注重把握这样三个问题:
一是要瞄准重点搞跨越.要重点赶超,不能全面赶超.瞄准强手不是瞄准强国,而是瞄准强敌在台海战争中可能对我形成威胁的那一部分作战能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一定要牢牢抓住"中国特色"这个核心不动摇.不能跟风、不能尾随,不能用人有我有的比宝办法,而是要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缩短战线、突出重点,使力量能够聚焦,效能得以集中.
二是要瞄准强点抓建设.瞄准强者,可以提高军队建设和作战训练的标准.不管未来战争对象是谁,但在建设和训练上要以强者为对手,一开始就把坐标参照系定得高高的.只有这样,才会起点高、潜力大、后劲足.
三是要瞄准弱点谋打赢.瞄准强者,不是光瞄准其强、优的一面,更重要的是要瞄准其弱、劣的一面,这样才能增强针对性,达到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目的,使军事斗争准备产生威慑和实战双重效应.
3·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是提高作战能力的关键性要素
汲取四场战争中败方的惨重教训,加速我军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的重要举措.为此,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走出三大误区.长期以来,有三大误区严重制约武器装备发展:一是划代.战后以来,武器装备逐渐形成了划代的习惯,装备性能指标的评估基本沿用划代标准来进行对比,因此武器装备发展的目标很多是瞄准代差,强调技术性能赶超多,瞄准作战对象弱点少.把先进性放到了重要位置,却忽略了针对性.二是研仿.在发展新型装备的时候,总喜欢找一个母型做参照,所以搞出来的东西都能在外国武器装备中找到亲属或同类.如此发展,必然造成尾随,而尾随的质差至少在15年以上,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三是跟风.在发展新型装备的时候,总喜欢引荐外国最先进的装备和技术,这样就造成了跟风.
人家摸透了这种风气之后,就进行战略欺骗,不断放风让你跟,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关键在"中国特色",应走出上述误区,加大创新力度,发展适应中国军队特色和未来特定作战对象的"杀手锏"装备.
二是要改变装备发展的牵引力.要逐渐从作战对象牵引为主转向作战能力牵引为主.50多年的装备建设实践证明,用作战对象来牵引武器装备发展永远处于被动状态,而且永远不可能满足作战需求.如果预定作战对象出现战略性变化,投巨资发展的针对性太强的武器装备将失去作用,从而造成大量浪费.经验告诉我们,变化的是作战对象,不变的是作战能力,所以,应该以信息化作战能力为牵引,拉动武器装备的发展和建设.
三是要打牢装备发展的立足点.在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中,最重要的是立足现有装备的粘合,而不是竖立一些新的烟囱.应该侧重搞好现有武器装备的结构优化,从条块分割的烟囱式结构转向系统集成、技术融合的一体化结构,即实现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历史性转变.已经竖立起来的烟囱,要进行信息化改造,使之尽快实现互联互通;正在建设之中的烟囱,坚决砍掉重复,不留遗憾;尚未建立的烟囱,坚决按照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统一技术体制的原则进行.
四是要搭车前进,开放式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技术特征、市场特征、结构特征和效能特征与机械化装备有许多根本的不同,因此发展模式必须开拓创新.由于信息技术装备具有军民两用的显着特征,因而可以采取"光坐车、不花钱"的搭车前进模式,采取从市场直接采购的模式,拿来就用.这种模式节省经费,节省时间,便于改装,通用性好,可快速升级换代,技术保障可以得到社会化支撑,因而是信息化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是要以负载为主,减缓平台发展力度.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从平台为中心转向以负载和网络为中心,这符合夺取和控制信息优势,以全纵深精确打击为主要作战手段的发展方针.作战平台和作战支援平台都是机械化时代的产物,其主要任务就是提高机动性和运载能力.在未来战争中,我常规武器装备主要是依托大陆进行作战,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不应再把发展的重点确定为作战平台,应尽快转向以C4ISR系统、信息战装备和精确制导武器为核心的信息化武器装备.作战平台发展策略应该转变,适当削减研制和建造的投入.把重点放在"买"和"改"上.所谓"买",就是利用发达国家在未来转型期内大量淘汰三代以下作战平台的时机,花较少的钱多购买一些坦克、飞机、舰艇等平台,以加速机械化进程.所谓"改",就是利用现有装备,或民用车辆、民用船舶或民航飞机改装电子信息装备和精确制导武器,以牺牲机动性、防护力来提高信息力、承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
六是要强化战斗力标准.通用装备在技术体制上要实现模块化、标准化、通用化.军种专用装备要增强通用能力,扩大与相关军兵种装备的通用和兼容度.信息化武器装备要扩展与民用装备的通用性和兼容度,战时便于军民互换和装备动员,以增大潜力.部分装备要考虑与作战对象的相关装备保持通用性和兼容性,以便战时利用缴获弹药、零部件进行补充.重视武器装备的效能评估,要在强电磁环境和恶劣环境下进行试验鉴定和装备使用,提高装备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防止出现能看不能战,中看不中用的演示性武器装备.减少型号,增大批量,先进性要服从实用性,强调实用、适用、够用的原则.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和新的作战理论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 情报支援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使情报支援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信息战是信息时代军事理论的核心,是新军事革命的重要内容.建设数字化部队与数字化战...
朱元璋承袭“大一统”观,率军征战十七年,推翻了元朝统治、实现“大一统”。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颁布《即位诏》,强调元朝国运终结,自己承天意、受天命,建立明朝,建元洪武。...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极大增强了我国国防实力以及军事战斗能力.航空军用武器装备得到了飞速发展与进步,研发的更高端、更先进的武器设备使我国成功跻身军事大国行列。下面是搜索整理的军事理论结业论文8篇,供大家借鉴参考。...
古今中外的战争史表明,任何一场战争都和特定的军事文化密切相关,因而战争的胜与负便可以从军事文化中去探寻根源。这也就意味着,在先进军事文化指导下的一方,必然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而缺乏先进军事文化指导的一方,必然落个战败的结局。19世纪末亚洲两...
军队作风,是军队在作战、训练、工作和生活上一贯表现的态度和行为,它关系着战争的胜负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在抗战时期,我军在内外环境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注重从思想、工作、战斗、纪律、管理、生活等方面全面加强作风建设,为夺取抗战的全面胜利提供了重要...
战争双方的较量,首先表现为战略决策的较量。战略指导者对打还是不打、何时打、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对战争胜负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清军在甲午战争中惨败,与清政府战略决策能力不足、决策一再失误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对清政府...
中国军事思想是中国社会各个历史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辜家和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包括战争观、国防观、作战思想、建军思想、谋略思想、军搴发展哲学等.是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战争和军事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
近年来,科学技术因素在战斗力体系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知识与信息成为战争的重要因素,使当代军事理论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量新的战争概念向传统战争理论发出了挑战.如何认识《孙子兵法》在现代战争中的价值,成为值得探索的问题.一、重战慎战兵者,国之大事,死生...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高技术不断涌入军事领域,它如同化学催化剂一样,促使战争和战役的形态,以及作战的方式和观念发生深刻变化。下面是大一军事理论论文8篇,供大家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