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军事理论论文 >

现代信息化战争中的“五力制胜”理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9-19 共8535字
论文摘要

  战争形态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 从武器装备的发展历史看,人类战争一共经历了五种战争形态,即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核武器战争和信息化战争。 现代战争是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常规局部战争, 是信息化战争的初级形态。 深入研究现代战争的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 对于我们准确把握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的本质内涵,加快信息化武器装备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现代战争是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常规局部战争

  现代战争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 目前所说的现代战争实质上是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常规局部战争。

  (一)现代战争是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是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 打信息化战争应具备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要出现信息化军队。 按照国外信息化标准的测评方法, 一支军队的信息化装备规模只有达到 60%以上时, 才能在这一指标上具备信息化军队的特征。

  从世界范围看,美国是军队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其陆军信息化装备超过装备总量的 50%, 海空军装备的信息化程度已达70%以上。 美军称,到 2020 年前后,美军各军兵种的武器装备将全部实现信息化。 而英、法、俄、日等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届时也将基本实现信息化。 广大发展中国家军队信息化建设则任重道远。 因此,军队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现阶段的战争形态只能是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 或者称之为具备信息化战争的某些特征, 并且受其影响而发生发展,但离“信息化”还存在相当距离的战争。 较之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战争带有明显的机械化战争特点;二是传统的指挥手段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指挥控制平台不过是在机械平台的基础上嵌入了信息技术,将单个平台连接成了平台的集合;三是信息在信息化条件下起先导作用, 而非信息化战争的主导作用;四是作战力量仍然以人力为主导,依靠以火药为代表的化学能释放获得“热”打击效果,人工智能、数字化军队、以光电磁能为主要能量的各种新概念武器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二)现代战争是一种高技术战争

  高技术战争是交战双方或一方主要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及与之相适应的作战方法所进行的战争。 高技术战争是当代高技术发展并应用于军事的产物。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涌现出了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为主体的一大批高新技术。 这些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武器装备产生质的飞跃,其杀伤威力、命中精度、机动能力等作战效能空前提高,从而改变了战争的原有形态,使战争呈现高技术特征,发展为高技术战争。 高技术的一些特征在20 世纪 70 年代初的越南战争 、80 年 代的英阿马岛战争以及美国空袭利比亚等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中不同程度地得到体现。20 世纪 90 年代初爆发的海湾战争,以其区别于传统战争的作战样式、作战手段、作战方法、作战指导和作战理论而成为当代高技术战争的典型战例。 据不完全统计,在海湾战争中,仅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一方,就使用了60~70 种成千上万件高技术武器装备,其中首次使用的就达 50 多种,海湾战争由此被称为现代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试验场。

  其后发生的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 伊拉克战争进一步证明了现代战争是一种高技术战争。 高技术战争作为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时期产生的战争形态, 既有工业时代机械化战争的性质又有信息时代信息化战争的某些特点,它是一种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构成作战力量诸要素中信息的作用日益凸显的混合型或过渡性战争形态。

  (三)现代战争是核威慑下的常规战争

  核威慑是以核力量为基础, 以使用核武器相威胁,使对手害怕可能导致无法承受的核报复,而不敢发动核战争或常规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少国家发展装备了核武器, 人类一直生活在核战争的恐怖之中,但是核战争并没有爆发。 对此,许多国际关系理论家、 战略家以及政要都认为是核威慑抑止了核战争。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其著作《1999 不战而胜》中写道:“一种真正的和平的结构,只能被建立在核威慑的基础上。 ”

  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家罗伯特·吉尔平在《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 一书中说:“敌对的核国家之间的相互威慑限制了暴力, 继而保护了整个国际社会免受全面战争的侵害。 ”

  许多军事专家认为,核威慑下的地区性常规战争仍然是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主要战争形式。 所谓常规战争,是指使用常规武器进行的战争,它是同核战争相对而言的。 常规战争是随着常规武器的发展而发展的。 古代使用冷兵器,交战双方距离很近,组织指挥比较简单。 近代作战主要使用火枪火炮,可以在几百米、上千米的距离内杀伤对方,战场规模显著扩大。 飞机、坦克、自行火炮以及各种舰艇的大量使用, 战场范围更加扩大,战争已成为诸军种、兵种合同作战的立体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各种精确制导武器和武器火控系统的出现,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红外技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 使常规武器具有更新的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地区性的常规战争从未间断, 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在准备核战争的同时也重视常规战争。

  (四)现代战争是局部战争

  局部战争是指在一定的地区内, 使用一定的武装力量进行的有限目的的战争。 人类进入 20 世纪以来,爆发了数百次战争,其中除两次世界大战以外,其他的都是局部战争,包括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四次中东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英阿马岛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等一系列局部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和苏联成为主要的竞争对手, 经过半个世纪的激烈角逐,双方的核武器力量势均力敌,常规武装力量也互有长短,它们有资格进行世界大战,但是因为谁也无法打赢一场大战而未敢首先动手。

  苏联解体以后,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世界大战在较长时期内打不起来。 但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还存在,世界各种矛盾还存在,军备竞赛依然在进行,国际社会还很不稳定,局部战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战争形态。 现代战争之所以是局部战争主要是因为: 一是现代国家或政治集团实现战略目的的手段增多。 在许多情况下,局部战争的目的最终不是完全依靠军事行动来达成的,而是配以政治、外交手段来解决;二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有巨大约束力。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 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三是新闻媒体和公众舆论的制约力增强,迫使战争的发动者不敢贸然发动战争或将战争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四是战争耗费巨大。 单从物资消耗来看,海湾战争分别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和马岛战争提高了 20 倍、10 倍、7.5 倍、4.2 倍和 3.5 倍。

  二、现代战争制胜机理是现代战争的制胜路径和规律

  任何战争,要赢得胜利,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因素。 政治因素是战争的政治基础,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首要条件;经济因素是战争的物质基础, 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军事因素受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但它是取得胜利的直接条件。 毛泽东曾经说过: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 不管科学技术如何发展,任何先进的武器装备归根结底都是由训练有素的人去掌握和操控的。

  机理是事物变化的道理, 制胜是指制服对方以取得胜利。 战争的制胜机理是指战争的制胜路径和规律。 说的通俗一点, 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 在一定的武器装备条件下, 主要靠什么打胜仗。 战争的制胜机理复杂多样,并且在不同时代、不同条件和不同类型的战争中, 各种制胜机理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农业时代的战争主要是靠搏击制胜, 兵力的数量构成了交战双方作战胜负的主导因素。 工业时代的战争主要靠火力制胜,火力打击成为交战双方作战的主导因素。 而信息时代的战争主要靠信息制胜, 信息成为提升交战双方作战能力的第一要素,与之相伴,现代战争的制胜机理也随之向信息主导制胜方向转化。

  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作为战争的一种组织形态,有其自身的特点规律、运行机制和制胜机理。 国内外学者从各个不同视角对现代战争的制胜机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一)国外制胜机理研究现状

  传统智慧强调兵力优势的决定性作用, 而冷战后若干国际冲突的结果似乎又告诉我们, 技术优势才是胜利之源, 此类单纯强调物质力量的观点能很好地解释现代战争的结果么? 美国陆军战争学院副教授与对外关系委员会的防务政策研究员斯蒂芬·比德尔,在《军事力量:解释现代战争中的胜利与失败》一书中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军事力量部署而非单纯的军事力量才是胜负的关键,物质力量本身并不是决定性的。

  该书提出了一种有关“军事力量部署”是如何决定性地影响现代军事行动结果的理论。 该理论试图推翻“兵力优势制胜论”、“时代技术特性制胜论”以及“武器系统代差制胜论”对现代战争的理解,将现代攻防战术运用作为分析的重点,形成一种兼顾学术严谨性和政策应用前景的安全理论。

  该书还为我们揭示了军事能力的若干不可忽视且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战术、兵力、技术的相互关系,为安全研究提供了更新更综合的视角。

  该书最大的学术价值在于将“战术运用”这一非物质变量引入国际安全研究, 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种用来解释军事行动胜负的理论, 即认为兵力和技术优势只有在“正确军事力量部署”下才能发挥作用, 而劣势方正确采用攻防战术后仍能取得相对满意的战果。 这揭示了物质力量决定论的局限性, 强调物质力量的传统现实主义理论如果想成为一种经验上可靠的理论,必须将“军事力量部署”之类的非物质变量纳入其中,并提高其重要性。

  (二)国内制胜机理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现代战争制胜机理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一些研究,提出了效能制胜、精确制胜、速度制胜、科技制胜、理论制胜、威慑制胜、融合制胜、信息制胜、整体制胜、综合制胜、非对称制胜等观点。 例如:关于如何科学认识战争制胜机理, 有学者提出:(1)研究战争胜负的规律需要科学思维。 战争活动的复杂性和不可逆性, 决定了指导战争特别需要科学思维, 从最不容易看清规律的战争中找出规律。 (2)战争制胜机理的复杂性表现为多因制胜、弹性规律、不平衡作用。 战争同时存在多种制胜规律,表现为规律群的作用。 战争制胜规律的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作用机制表现为“多”和“一”的统一。 (3)以把握主动权为研究军事斗争制胜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研究军事斗争的制胜问题应以主动权为核心, 要从复杂的战争制胜机制正确理解我军的制胜传统。

  关于信息化战争制胜机理的发展变化, 有学者认为, 信息化战争的制胜机理已经从过去的数量制胜,开始向效能制胜、精确制胜、直达制胜、联动制胜、速度制胜转变。(1)效能制胜。信息化战争追求信息主导下的高效能, 双方各种资源的使用都讲究效费比, 投入战场的兵力兵器也在相对减少,并越来越趋向于小型部队作战,战争效益将大幅度提高。 (2)精确制胜。 信息化战争更加追求对能量的精确控制,强调作战力量的精确使用、作战时间的精确利用、作战行动的精确到位、作战过程的精确控制、作战效果的精确生成,在快速达成战争目的的同时, 最大限度地降低战争消耗和附带损伤。 (3)直达制胜。 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制胜机理不再通过作战效果的累积逐步实现, 而是通过对体系的破击来直接达成战争目的, 表现为以小战求大胜。 (4)联动制胜。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行动的体系化特征突出, 整个作战体系能够达到实时数据传输基础上的近乎实时的联动, 整个作战行动在追求单个平台单项指标的基础上, 更加强调整个作战体系的实时联动效应, 以整体的力量来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5)速度制胜。信息化条件下,先进的 C4ISR 系 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侦察监视、通信联络、指挥控制的无缝链接,形成了体系内顺畅联通的信息高速公路网,侦察、打击实现一体化,战略、战役、战术纵向之间,陆、海、空、天、电横向之间的信息共享趋于即时化, 指挥循环周期大为缩短,导致作战行动的速度与节奏大大加快。

  关于现代战争应着力把握的几种制胜手段,有学者提出主要有:(1)科技制胜。 科学技术既是现代战争取胜的关键因素, 又是高技术局部战争重要的制胜手段;(2)理论制胜。 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持有先进的作战理论是战争取胜的前提,运用得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威慑制胜。 随着现代战争的发展, 威慑制胜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取胜的重要乎段;(4)结合制胜。 所谓结合制胜就是在整个作战行动的全过程,将各种作战理论、作战方式手段、作战人员和武器装备等作战因素有效结合、整体应用,发挥整体和系统的作战效能;(5)速决制胜。 在未来战争中,谁速度快,谁就能占有更多的有效时间,谁就能拥有更多的优势和战争主动权, 从而取得有利的战略态势。

  关于融合制胜,有学者认为,现代战争的融合制胜趋势主要表现在:体系融合、平战融合、系统融合、信息融合、精确融合、军地融合等方面。

  关于快速制胜,有学者认为:(1)现代战争受参战国政治、经济等综合因素制约,客观上要求必须尽快达成快速制胜;(2)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在战场上广泛应用, 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作战效能, 为达成快速制胜提供了重要保证;(3)信息化战争理念的重要体现———首战即决战,使得战争具有极大的突发性、毁伤性和震慑性,为快速制胜创造了条件。

  关于一体化联合作战信息主导制胜机理,有学者认为, 作战制胜机理受制于时代特征并直接反映作战活动规律。 (1)作战要素信息化是信息主导制胜机理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2)主战平台智能化是信息主导制胜机理发生作用的物质基础;(3) 作战力量体系网络化是信息主导制胜机理发生作用的技术依托;(4)信息主导战场能量释放是信息主导制胜机理发生作用的关键环节;(5)夺得战场制信息权是信息主导制胜机理发生作用的可靠保证。

  关于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制胜机理,有学者认为,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制胜机理,是无形的、隐性的,而外在实践中又是有形的、显性的。

  其制胜机理包括:(1)整体制胜,以作战结构的优化倍增整体战力。 (2)效率制胜,以速度的提升赢得时间。 (3)效果制胜,以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达成效果。

  关于人民战争制胜机理与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主动权,有学者认为,综合制胜是人民战争的核心制胜机理, 非对称制胜是人民战争的重要制胜机理。 综合制胜,是指运用将人民群众和制约战争胜利的诸多因素整合起来的方法战胜敌人。 非对称制胜,是指在作战时间、空间、力量、技术水平和手段等方面采取和敌人不对等的方式与其作战,以己之强、之长击敌之弱、之短或者避敌之强、之长击敌之弱、之短,依靠非对称优势夺取战争主动权以赢得战争胜利。

  总的来看, 目前国内对现代战争制胜机理特点和规律、 外军制胜机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还不系统,深度也不够,迄今尚未见到一项全面系统论述现代战争制胜机理的理论研究成果。

  三、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必须突出战斗力标准

  研究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应与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紧密结合,突出战斗力标准。 战斗力是军队完成作战任务的能力, 其基本要素是人和武器装备以及两者的有机结合。 在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的生成模式正在从传统的重视物质对抗、 能量对抗发展到强调信息对抗,从重视体能较量、技能较量发展到强调智能较量, 从重视杀伤能力、 防护能力、机动能力、保障能力发展到强调信息能力,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主导因素。 在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中,衡量部队作战能力的标准主要是信息力、杀伤力、防护力、机动力和保障力。美军《2020 年联合设想》中提出,要以“信息优势 ”为基础 , 重点发展主宰机动 、 精确作战、全维防护和集中后勤四大作战能力,其实质就是要以信息技术为主导,实现美军战斗力的跃升。

  因此,相应地,从军队作战能力的视角,可以将现代战争的制胜机理分为: 信息力制胜、 杀伤力制胜、防护力制胜、机动力制胜和保障力制胜五个方面,即“五力制胜”。 它们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成现代战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 现代局部战争的实践表明, 信息力是现代战争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战争杀伤力、防护力、机动力和保障力等战斗力要素发挥的基础和前提, 信息力的强弱对军队战斗力强弱的影响最大。

  (一)信息力制胜

  信息力是安全正确地获取、传递、处理、存储、输出、反馈、占有、利用和控制信息的能力,越来越成为军队作战实力的主导因素, 它不仅渗透到作战指挥活动的各个环节, 而且渗透到武器装备和作战保障中,与整个作战体系紧密融合在一起,成为作战能力的“倍增器”。 在现代战争中,没有及时准确的情报信息支援,军队的战斗力将无法发挥,飞机、坦克、导弹找不到目标,反而成为对方的靶子。 而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则能充分发挥其战斗力,实施陆、海、空、天、电多维一体的整体协同作战,以发挥各维作战力量的整体作战效能,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 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现代战争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 夺取制信息权是取得现代战争胜利的重要前提, 于是人们提出了“信息制胜”的作战理论。 信息力制胜的根本条件:一是要掌握全面准确实时的情报信息; 二是要获取和保持信息优势; 三是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高效运用。 在美军新的作战理论中,信息力已上升为第一要素。 美军甚至还提出了信息能力可作为威慑力量使用的“信息伞”的概念,认为“信息伞”比核保护伞更具现实的威慑力。

  (二)杀伤力制胜

  杀伤力是杀死和毁伤敌方有生力量的能力。杀伤力是武器装备的主要指标, 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重要保障。 杀伤力制胜是通过一系列火力作战行动,实现信息化条件下火力战目的的过程。如果说从冷兵器到热兵器是增大武器装备杀伤力的一次飞跃; 从热兵器到核武器就是一次更大的飞跃; 从核武器到信息化武器则是武器杀伤力的全面大提高。 现代局部战争的实践表明,火力借助信息成倍地提高了打击精度和压制威力, 信息与诸军兵种远程火力高度融合, 以精确的火力机动和高效的火力毁伤为基本形态, 以信息火力一体化打击为基本手段,直接达成一定作战目的。

  (三)防护力制胜

  防护力是有生力量、武器装备、技术器材等所具有的抵御敌杀伤、 破坏和恶劣自然条件侵害的能力。防护自己是为了更好地杀伤敌人。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战场上,防御一方不仅面临空地(海)一体的精确化火力打击的威胁, 还面临着高强度电子压制、 网络攻击和各种新概念武器打击的威胁,提高全方位软硬防护能力是制胜的关键。

  (四)机动力制胜
  
  机动力是兵力或兵器所具有的进行空间位移的能力。 恩格斯曾经指出:“军队在运动中要比停驻时有 4 倍的价值。 ”拿破仑也曾提出“运动是战争的灵魂”的著名论断。 机动制胜思想是随着军队机动能力提高、 机动作战成为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后才出现的。 早期由于军队机动能力低,受地形限制,战斗通常摆“阵”而战。 后来由于马匹用于作战,骑兵出现,军队的机动能力大大提高,机动作战的样式越来越常见, 机动制胜的思想才慢慢得到体现。 在信息化时代,战场的透明性增强,精确打击能力提高,信息实时共享,以机动求生存、机动造势、动中聚优等灵活机动、攻防一体的机动作战样式将更加普遍, 机动性强的军队易于取得战略战役主动权,因而获胜的可能性较大;而失去了机动性的军队,即便有坚固工事的依托,也很难摆脱失败的阴影。

  (五)保障力制胜

  保障力是保障军队建设和作战物质需要的能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道出了古时作战后勤保障的重要地位。 现代战争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参战军兵种全、武器装备种类多、技术复杂、战损率高、消耗剧增,对保障的依赖性空前增强。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战争就是打科技、打装备、打保障。 所以保障是否有力,不仅会直接影响战斗力,甚至将关乎战争的进程与全局。 因此,如何顺应信息技术为核心, 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变革趋势,全面提升平战结合、军民融合、联合作战与联合保障整体实力和水平, 成为克敌制胜的重要方略。 目前,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需求的联合装备保障模式已进入各国兵家视野:精确保障、全维保障、伴随保障、超常保障、优势保障等新方略竞相推出,在联合作战的框架下形成全维的、交互作用的“链式”保障体系,它们与陆海空天电联合战场环环相接,链链紧扣,全向驱动,把整个联合作战装备保障体系推向更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王 凯.数 字化部队[M].北 京 :解放军出版社 ,1999:20-22.
  [2] 王增铨 . 现代战争的高技术化趋势与特点 [OL].
  [3] 理 查德·尼克松.1999 不 战而胜[M].北 京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8.
  [4] 罗 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 王洪民,刘志斌.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新特点[J].现代军事,2000(2):20.
  [6] 李 卓.战争制胜的秘密 ———评 《军 事力量 :解释现代战争中的胜利与失败》[J].国际政治科学,2010(3):110-124,134.
  [7] 刘 革军.从 《2020 年 联合设想 》看美军未来发展方向[J].现代军事,2000(10):5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军事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