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站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兵站”一词产生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是专指近代陆军战时后勤组织。此为狭义的兵站概念。推而广之,中外古代历史上,也产生过类似于近现代兵站性质和职能的军事后勤组织,如中外历代的驿站以及中国清代的粮台等。因此,古今中外军事史上,凡设在前线与后方之间,承担交通运输等后勤保障任务的组织和机构,均可以称为兵站。此为广义的兵站概念。
而就近代兵站的内涵而言,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兵站是指设置于运输线上的各类站点; 广义的兵站则是指以各类站点为中心而建立起来的完整的军队后勤保障系统。本文通过梳理近代以来欧洲、日本、“中华民国”军队,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兵站概念,以管窥近代以来中外兵站在组织、职能等方面的发展、演变情况。
一、“Logistics”和“depot”———西方兵站
汉语“兵站”一词源于日语的“兵站”一词,而后者又是从西方“depot”、“Logistics”等词翻译而来的。因此,考察兵站的概念,首先要研究西方的近代后勤体制。
“depot”为狭义上的兵站,指交通线上的一个个具体的站点。1940 年出版的英文版《战争论》中,将补给仓库翻译为“station”。1971 年西点军校翻译自法文的《战争艺术概论》,将补给仓库翻译为“depots of supply”或“depot”。而 1931 年出版的日文版《战争论》则将补给仓库翻译为“兵站部”。
可见,从狭义的概念上讲,兵站与补给仓库的概念是一致的。
“Logistics”为广义上的兵站。英、美等国用以表达后勤的“logistics”一词,通常认为来源于希腊文“logistics”,原意为“计算的科学”。日本学者近滕清秀认为,A. H. 若米尼在《战争艺术概论》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了“logistics”一词,认为它是从法国军队的官职“Major general des Logis(宿营总监) ”中派生而来的。担任这个官职的将军原来是指挥军队的 Logis(法语是宿营的意思) 、行军和阵地构筑的。这和“兵站”中的“站”字偶尔也可以被理解成“驿站(宿营地) ”的情况是极其相似的。因此他认为: “在这个意义上,也许可以说‘兵站’是 Logistics 的正确译法。”
欧洲近代以来,随着战争的频繁发生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军队越来越远离后方基地作战,军队与基地之间的联系显得日益重要。C. von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就强调了交通线的重要地位:“虽然按照目前的给养方式,军队主要在当地取得给养,但是军队和它的基地仍然必须看成是一个整体。交通线是这个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构成军队和基地之间的联系,应该看做是军队的生命线。”若米尼更明确地指出了兵站线的重要地位: “随着军队的前进或远离基地,根据良好的战争勤务准则,必须组织作战线和兵站线。兵站线是军队与其基地之间的联络桥梁。”
这里的“兵站线”,即为军队的后勤补给线,亦即克劳塞维茨所说的交通线。这是广义兵站———战时后勤体制的概念。至 19 世纪晚期,法、德等陆军强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兵站体制。1889 年,法国颁布的《兵站勤务条例》称,兵站勤务的目的“就在于水陆交通运输和军队后方资源的利用”。《德意志战时兵站规则》称: “兵站保护作战部队和本国之间的后方联络线。”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广义的兵站概念是从交通线上的勤务机构———补给仓库发展而来的。起初是在前线与后方之间设立一些分散的仓库、补给点。随着作战规模扩大,后方补给日益重要,便将这些仓库、站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或数个交通运输线,兵站就成为一个完整的后勤指挥、保障系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logistics 成为北大西洋条约组织各国正式通用的军语,一般指后勤工作。兵站主要指交通线上具体的站点,一般用“depot”表示,也就是兵站的狭义概念。如英语为“army/ military depot ”或“service/support sta-tion”,法语为“dépt”。兵站的职能也有所拓展,即由战时拓展到平时,服务对象也不仅限于陆军。如一些国家出于保护其海外利益或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在全世界重要的海、陆交通线附近,设立了一些永久性的军事基地。这些军事基地也可以称为海外兵站,一方面对来往部队实施补给,另一方面保护经过该地的交通运输线的安全。
二、日本兵站
19 世纪中期,日本在军事上实行近代化改革,同时也引进了近代后勤的概念,但日本将“Lo-gistics”一词翻译为“兵站”,此为广义的兵站概念。可见,当时西方近代后勤(兵站) 体制已经十分成熟。鉴于拿破仑时代法国陆军的强盛,日本最先采用法国陆军军制。普法战争前后,经过比较,日本最终采用了德意志陆军军制。
在战时勤务制度上,日本陆续翻译了一批法国和普鲁士的兵站条令。如 1877 年(明治十年) ,翻译了《德意志战时辎重勤务规则书》,其中有兵站辎重的内容。
1880 年,日本陆军大学翻译了《德意志战时兵站规则》。1885 年,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第二部翻译了《法国兵站勤务条例》。1889 日本刊印了《德意志兵站部抄译》。1909 年日本陆军省翻译了《一九○八年德国行李弹药纵列及辎重勤务令》。日本陆军参谋本部还翻译了《1913年美国陆军后方勤务令》。同时,又先后翻译了一些国家重大战事中的兵站勤务活动。如记载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军队兵站勤务活动的《兵站》,记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远征军兵站勤务的《美国远征军之兵站勤务》。同时日本学术界也翻译了《战争论》等战争名著。目前发现的较早的版本有 1931 年大久保康雄译本和 1933 年马込健之助译本。
同时,日军也加快了本国军队兵站制度建设,颁布了一些兵站规章制度,如《战时野战高等司令部兵站规则》等。
日本“兵站”一词具有特定的范畴,即战时陆军后勤。近滕清秀指出,在日本,兵站是一个狭义的后勤概念: 一方面,它只适用于陆军,另一方面,它是战时后勤体制。
第一,“兵站”是近代日本陆军的用语,而在海军中则使用“战务”一词。两词分别用来表示与陆军和海军相关的后勤业务。在现代日本自卫队中,只有陆上自卫队沿袭了旧陆军的说法。无论在防卫厅设置法、防卫厅组织条例中,还是在海上自卫队、航空自卫队的教范中,都有“后方”、“后方补给”等用语,而没有“兵站”一词。陆上自卫队的野战条令对“兵站”的含义定义为: “兵站具有维持和增强部队的战斗力,保障作战的职能。”“兵站是物资补给、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技术保障、回收、工程建设、劳务等业务的总称。”海上自卫队用兵纲领中称: “后方包括物资补给、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基地开发建设和教育训练、管理等业务。”因此他认为,“兵站”这种说法完全成了日常用语。所以叫“后方”也好,叫“兵站”也好,在职能上并没有本质的不同。美国陆军和海军的“Logistics”概念,单就其具体的职能范围来讲,即使和日本旧陆、海军的兵站或战务(近代日本旧海军用语)相比,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
这里,近滕清秀阐明了两点: “兵站”一词是近代日本陆军使用的名词,用以概括陆军各种后勤业务,现代日本陆上自卫队继续沿用。“兵站”与“Logistics”(后勤) ,在具体职能上是相同的。台湾 1987 年出版的《日华军语辞典》中,除将日语的“兵站”直译为“兵站”或意译为“补给站”外,其他兵站相关名词中,基本上都将“兵站”译为“后勤”。如“兵站基地”、“兵站业务”、“兵站支援”、“兵站线”、“兵站部队”、“兵站部”等分别翻译为“后勤基地”、“后勤业务”、“后勤支援”、“交通线、后勤补给线”、“后勤部队”、“后勤司令部”。
第二,兵站是战时后勤系统。近滕清秀指出:“兵”字,是自卫队的禁语,而“站”字又没有出现在战后日本规定的当用汉字中,再加上“兵站”这个词又容易令人联想到是因为“兵站”工作没搞好而失败的旧军队的形象,所以现在都忌讳用“兵站”这个词。然而从本质上来讲,使用“兵站”这个用语时还应附带上种种历史上的解释。由于深受克劳塞维茨学说影响,日本旧陆军的军事学术理论认为: 后勤是专门服务于用兵的,把它说成是与战略、战术相提并论的军事学术理论是荒谬的。过去,打出统帅权独立的招牌就是为了把兵站的作用限制在军令事项的框框之内,使其与负责军政事项的陆、海军省的兵备行政在权限上完全隔绝,无法形成一个连贯性的东西,而只能具有极其有限的内容。陆、海军省所进行的动员、装备等兵备行政工作不是“兵站”,不是战务,更不是后勤,而始终只是军政事项而已。因此,兵站就停留在所谓的“作战后勤”上。
1971 年出版的日本《世界大百科事典》中,较为系统地阐释了兵站等相关的概念。内称: “为向作战部队补充人员、马匹,前送物资装备,从作战部队后送伤员及战损物资,需在作战地区和本国的基地之间修建交通线,并在交通线上配置各种机构,有效地进行管理,以便顺利地实施前送和后送。这种管理工作称为兵站(后勤) 业务,有关机构称为兵站(后勤机构) ,交通线称为兵站线。”
近代日军的后勤体制使用兵站制,但这种体制只能适用于战时攻势作战,至于平时,则必须仰仗地区后勤机构实施支援。
可见,近代日本在引入欧洲近代后勤体制时,也接受了欧洲的后勤思想,即将兵站体制服务于战时陆军后勤,这一体制,一直延续到现代的日本陆上自卫队后勤体制。
三、晚清、民国兵站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清政府仿照德、日陆军军制,聘请德、日籍教练编练新军,并翻译了上述国家的军事条令、教材等,也由此引进了“兵站”一词。1905 年(清光绪三十一年) ,北洋陆军编译局编译了近代中国第一部《军语》。《军语》介绍了近代兵站的各种机构,如兵站司令部、兵站部、兵站线、兵站主地、兵站基地、兵站医院等。
从这时起,“兵站”一词正式进入中国近代军事学术和军事实践领域。中国近代兵站建设从晚清编练新军开始,进入民国后,各派力量所掌握的军队大都建立了完善的兵站组织。特别是国民革命军,从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到各战区、各集团军、军、师,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战时兵站体制。
民国时期出版的一些军语书籍及兵站研究和教学著作,对兵站概念进行了系统的解释。王保民编《军用辞典》(1931 年) 称: 兵站“即师营与作战军之间保持联络线之各机关,又战时特设之机关。战时兵器弹药全由后方运送,以维持或增进军队战斗力,故在军或独立作战之师须设兵站机关,担任军需品之输送”。汤庆曾著《兵站勤务》(1946 年) 称: “在军有军需品之追送机关,即兵站是也。”
这里主要强调兵站为战时特设,负责军需品前送任务。王学臣著《兵站勤务》称: “作战军为与本国策源地保持密切联络计,而于其联络线上,施行所要设备,运用必要机关,以补军需之不足,减除各项系累,俾作战之目的,得以容易达到,且能维持军之生存,以上诸种设施及其运用,总称之曰兵站。”
这里指出,兵站不仅承担军需物资前送,还承担伤病员等的后送任务,以免除军队自身负担。这样界定,就更加全面地反映了兵站勤务的内容。这里的兵站概念既包括兵站机构,还包括兵站勤务工作,即兵站的运用,更加接近于广义上的兵站。
由于中国兵站体制从日本引进,因此日本军界对兵站概念的界定,直接影响了清末和民国的军事学术界。从以上诸书对兵站概念的阐释可见,兵站是负责作战地(前线) 与策源地(后方) 之间联络的一系列机关、设施、人员的统称,即一个完整的后勤保障系统。兵站负责作战后勤,其大后方的后勤建设如武器、弹药、被服、医药等军需物品的制造与储存,则由军政部门负责。这与日本军队兵站的职能也是一致的。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兵站
中国人民解放军兵站从产生至今,总体上可以分为革命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两个大的历史时期。与国内外其他军队的经典兵站相比,中国人民解放军兵站具有特定的概念和职能。
(一) 革命战争时期的兵站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兵站产生于 20 世纪 30 年代,兵站概念在稳定中也有一定的变化和发展。
1933 年 8 月颁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兵站政治机关工作暂行条例》规定: “兵站的基本任务是适时和准确地将后方粮食、弹药、军用品、宣传品输送于前方,而同时将前方的一切战利品和不需要的一切器材输送于后方,因此兵站在对红军的物资保障上是有绝对的责任。兵站不但担任供给的输送工作,并且担任输送新的补充部队于前方及输送前方的伤病人员和俘虏于后方,因此兵站对新战士、伤病人员和俘虏的输送,以及运输员的动员工作上亦负重大的责任。”
抗日战争时期颁布的《八路军、新四军兵站工作条例》指出: 兵站是军队中后方勤务组成部分之一,担任军队中一切军用器材、文件和人员等前后输送的任务。解放战争时期颁布的《晋绥军区后勤部兵站工作计划》规定: “军运站(兵站) 就是直接运输武器弹药被服及医药到收物机关(有时直送到前线) 去,战利品之军工器材到后方工厂,及前线下来的与出院的伤病员的招待等中心任务。”
综上所述,各个历史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兵站的概念基本一致,即兵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组织的一部分,是其交通运输保障机构,主要负责军队平时和战时的交通运输勤务。1948 年 8月,军委总后方勤务部部长杨立三在谈到兵站职能时指出: “兵站即后勤,兵站工作应包括一切后勤工作事宜,卫生、被服供应、修配工作等。现在华东之兵站仅负责运输线的事宜,即粮秣、弹药等军需之运输。但至少军邮应和兵站在一起,保证文件报刊之传递运输。兵站警戒应由兵站负责。
兵站线上一切桥梁、公路的建筑等事宜也归兵站负责。再就是民力之组织与管理。”
华东兵站的职能反映了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兵站的整体状况,即以交通运输为主。显然,在革命战争时期,“兵站即后勤”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兵站的理想状态,而不是现实情况。这较民国政府军队和日军规定的“兵站即后勤”的概念有较明显差别: 一是职能范围上的缩小。中外近代兵站职能广泛,负责军队战时各项后勤业务的领导与实施,涉及战时供给、卫生、军械、交通、邮政等后勤保障的各个方面。而中国人民解放军兵站的职能较为单一,主要负责部队交通运输保障工作,在地位上只相当于前者所属机关———交通、邮政部门。二是在时间范围上的扩大。中外兵站是为战时军队后勤保障而建设,战后则撤销。而中国人民解放军兵站则是在整个革命战争时期都是存在的,没有平时和战时之分。
以上的差异,是由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发展的实际决定的。革命战争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开始并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而是依据革命战争的实际需要,相对独立地发展各类后勤业务。这样,就使各类后勤业务的发展有先有后。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红军的供给、卫生工作必不可少,就优先发展这两个部门。而交通运输工作开始并不占重要地位,因此,这项工作主要由供给部门来承担。随着红军转入正规战争阶段,与后方的交通运输工作变得十分重要。于是,便从供给部门中分离出兵站组织,以专门承担交通运输任务。此后,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制造、管理工作的产生与发展,又先后成立了独立的军工部门和军械部门。这样,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后勤部门各司其职,其共同的领导机关,或是军区、野战军的司令部,或是后勤部、后勤司令部。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兵站在职能上较其他军队兵站缩小的原因。同时,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其后勤组织一直承担部队平时和战时的后勤保障任务。因此,兵站也就一直存在着,承担军队平时和战时的交通运输任务,没有其他军队战时建立、平时裁撤的特点。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为,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兵站在继承中外经典近代兵站的基础上,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建设的实际需要,又有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兵站继承了中外兵站以交通运输为主的核心职能,并将其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的常设机构。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兵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体上由战争时期转入和平建设时期。兵站概念也在继承革命战争时期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有所发展。1979 年出版的《辞海》称,兵站是“战时军队在后方交通线上设置的供应、转运机构。主要负责物资的接收、保管、转运和伤病员的接收、后送,以及过往军队人员的接待等工作。”
这一概念突出了兵站的战时职能。1997 年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中,对兵站进行了全面的界定,将兵站分为三类: “战时由战区后勤分部派出的、沿交通线设置的综合保障机构。是对部队实施后勤保障的基本单位。分为基地兵站和野战兵站。
平时在长距离军事交通线上设置的为过往部队提供食宿保障的机构。设在边境口岸负责转运出入境军用物资的保障机构。”2011 年,新版《军语》将兵站分为两类: “由联勤分部或兵站部派出,沿交通线设置的综合保障机构。分为基地兵站和野战兵站。平时在军事交通线上设置的为过往部队提供食宿保障的机构。”
这里的第一类兵站之所以删除了“战时”二字,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平时遂行的各类非战争军事行动,也需要设置兵站。《军事后勤总论》将兵站定义为: “军队沿交通线设置的后勤保障机构,其基本职能是负责物资的中转、补给和伤病员的救治、后送。通常编有指挥和专业勤务部门,设立仓库、医院和运输、装卸、修理、食宿、加油等保障分队,以及工程、警卫、通信等辅助分队。有的还开设若干分站。对保障部队的行动具有重要作用。”
这些概念,一是体现了兵站的平时和战时职能。中国人民解放军平时在新疆、西藏、内蒙古等边疆地区建立常设兵站线,以沟通内地与边疆地区的战略联系。同时,在执行抢险救灾等其他非战争军事行动中,设立临时兵站线,进行交通运输保障。战时则建立临时兵站线,执行战役运输勤务。二是突出了兵站的综合职能。兵站一般由联勤部或联勤分部派出,其勤务内容从革命战争时期单一的交通运输保障职能向交通、通信、供给、医疗、装备等综合保障职能发展,其服务对象也由原来单一的陆军向陆海空发展,这些变化,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兵站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近代以来中外兵站概念的考察可知:兵站为战时陆军后勤组织,其发端于近代欧洲的法、德等陆军强国,传入日本后被称为兵站。清末新军在近代化过程中,从日本引进了兵站体制,并在民国政府军队中得到继承和完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正规化建设过程中也引进了兵站体制,并根据自身需要进行了改造。使其在职能上、在内容上缩小,即以交通运输为核心工作。在时间上拓展,即从战时延伸到平时。现代以来,中外兵站的职能趋于一致,即在兵站勤务内容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兵站日益注重兵站的综合保障职能。在时间上,外国军队兵站在平时也有设置。同时,在服务对象上,各国兵站服务于陆海空各军兵种,而不像以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陆军。
一、强军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总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2013年3月,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明确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
19世纪中叶,接连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打痛了闭关锁国的清政府,彻底推翻了沉浸在自我陶醉中的统治阶层。部分开明官僚主张中体西用,试图进行洋务运动拯救岌岌可危的清王朝。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大力操办之下,兴办兵工厂、购买西方武器,甚至还创...
张鸣岐,字坚白,山东无棣人,举人出身,国子监监生,后入岑春煊幕府。1904年4月,岑春煊主政两广总督时期,张鸣歧任总文案,兼管练兵处,积极襄助岑春煊推行新政。1906年10月,清廷任命张鸣岐为广西布政使,署理广西巡抚,1910年升任两广总督。直至辛亥革命...
尽管战略学是一门显学,但对于什么是战略学,或什么是战略学研究的对象,国内外学者多众说纷...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源于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并结合我国近代革命实践而形成的重要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当代价值。其内容包含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理论等。其中,毛泽东军备思想对我国当前的战争准备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其进行研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