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楚汉之争时期的井陉之战是历史上一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此役也被认为是使汉军在战略全局上获得优势,加速楚汉战争进程的重要战役。井陉之战中,赵军率兵二十万,在兵力数量上远远优于汉军,然而赵军在战时却大意轻敌;韩信在战前则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背水列阵,奇正并用,谋求先胜条件,塑造有利态势,以己锐气击敌惰归,从而大败赵军。
关键词:楚汉之争;韩信;井陉之战;
公元前二零五年四月,项羽于彭城大败刘邦,“诸侯皆背汉,复与楚”[1]。为摆脱这一艰难局势,刘邦采纳了张良等人的建议,制定了正面坚守、侧翼发展、敌后袭扰的战略方针。八月,刘邦拜韩信为左丞相,出兵东征伐魏。九月,韩信率军击败了魏国,生擒魏王,平定魏地。此时黄河北岸尚有代(今山西北部)、赵(今河北南部)、燕(今河北北部)三个割据势力。韩信趁势向刘邦提出进一步开辟北方战场,逐次消灭代、赵、燕,东击田齐,南绝楚军粮道,对楚军实施侧翼迂回的作战计划。随后汉军“东下井陉,不终朝而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1],经井陉之战,击破赵国;使大将李左车之计降服燕国;潍水之战,斩楚军大将龙且,擒田广,平定齐国。经一系列会战,西楚失去各国协助而实力大减,汉军并各国之地,包围西楚,为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统一全国创造了有利的战略态势。在井陉之战中,汉军经长途跋涉到达战场,以劣势兵力,奇正并用,背水列阵,灵活用兵,一举击破二十万赵国大军,斩杀陈馀、活捉赵王歇,为下步“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降燕创造了声势和前提。
一、井陉之战的基本情况
(一)作战基本经过
公元前二零四年十月,汉将韩信、张耳率领几万兵力向东进攻赵国,赵王歇和丞相成安君陈馀听说后,短时间内“聚兵井陉口,号二十万”[1],严阵以待。
当时“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1],要过太行山只能经由井陉口,这个隘口以西,是一条长约百里的狭窄驿道,易守难攻,不利于大部队行动。赵军先行占据有利地形,扼守住井陉口,居高临下,以逸待劳。此时的韩信和他的几万“新兵”,要跨越的正是这有二十万赵军扼守的井陉天险。
赵国广武君李左车分析局势后向赵军主将陈馀贡献意见,认为韩信“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1],他建议陈馀凭借深沟高垒之势,“坚营勿与战”[1],避其锋芒,自己带三万人,从小道出击,断绝他们补给和后路,这样使汉军向前不能进攻,向后不能撤退。然而赵将陈馀,以所谓“义兵不用诈谋奇计”[1]为用兵原则,认为“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1],不能避而不击。
汉军方面,韩信派出间谍探听,得知李左车的计策未被采纳,于是放心地下令部队昼夜兼程向井陉口进军,在离井陉口三十里处安营扎寨。
当夜夜半十分,韩信派轻骑两千人,每人持一面汉军红旗,趁夜色迅速从小路绕道萆山隐蔽,命令这两千精兵等汉军佯败,赵军倾巢而出追击时,迅速冲进赵军大营,拔掉赵军军旗,插上汉旗。随后韩信下令“今日破赵会食!”[1]之后,韩信又派出一万先头部队,渡河后背水列阵,自断退路,与赵军决一死战。赵军在营垒望见后,都哄堂大笑。
第二天天色微明,韩信为诱惑赵军出战,亲竖帅旗,擂战鼓,率领汉军剩余将士,直扑赵军大营。果然不出韩信所料,“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1],韩信与张耳假装不能支持,丢掉主帅旗鼓,狼狈撤退入营,落荒而逃。陈馀见状,亲自指挥赵军倾巢追击,企图一举全歼汉军。而此时埋伏在赵营附近的两千轻骑兵看见赵营已空,便迅速冲向赵营,“拔赵帜,立汉赤帜”[1]。汉军无处可退,便背水而战,一时不分胜负,赵军久战不能胜利,决定收兵回营。当赵军回营时,赵军发现自己营寨内“皆汉军赤帜”[1],士兵们顿时大乱,以为汉军已经生擒赵王,军心大乱,纷纷逃散,不但不能再战,而且不能集合成列。韩信令全军两面夹击,追歼赵军,一直追到江水水滨,斩杀陈馀、活捉赵王歇。
(二)作战的后续发展与结果
井陉关之战,汉军取得以少胜多的决定性战果。大破赵军后,韩信奉李左车为上宾,使其计兵不血刃降燕。之后西楚不断派兵攻打汉军,“张耳、韩信往来救赵”[1],汉军不断出兵应战,并夺取赵国所属的其他城池。在此过程中,韩信还不断向汉王刘邦派遣兵力,为汉王于荥阳前线提供大量兵力。井陉之战的结果使汉军在战略全局上获得优势,不仅消灭了北方战场上最强劲的敌手,也为下一步“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降燕创造了声势和前提,并为东进击齐铺平了道路,使项羽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对加速楚汉战争进程具有重大的作用。
二、汉军面临的不利因素
(一)众劳卒罢,其实难用
对汉军而言,汉军在战前经历了远征跋涉、连续作战。公元前二零四年韩信自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出发,向北行军至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市),渡黄河后急袭魏军后方基地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于此大败魏军,生擒魏豹。后趁势东征于阏与(今山西省和顺县)大破代军,后继续向东北挺进至井陉关。自八月东征起,至十月伐赵前,韩信一连击魏破代,属连续作战,“众劳卒罢,其实难用”[1]。对赵军而言,赵王赵歇及代王陈馀听说汉军要攻打赵国,聚集重兵,严密防守,“足下深沟高垒”[1],先行占据有利地形,扼守住井陉口,居高临下,以逸待劳。此时,汉军乃以疲惫之师战久逸之师,败率极大。
(二)千里馈粮,师不宿饱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是古代战争补给的第一物资。“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16],后勤关乎胜败存亡。此役中,汉军远征跋涉,环境艰险狭窄,汉军的军粮必须从千里以外运送,补给困难。井陉口道路狭窄,车马不能并行,汉军粮秣输送滞后不济。赵将李左车通过观察,发现汉军:“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1]汉军粮草转运要经过千里之遥,官兵常常面露饥色,每到一个地方,必须先砍柴抢粮,才可以煮饭,显示大军没有隔宿之食。据此,李左车做出判断:“其势粮食必在其后”,认为汉军补给远远跟不上部队所需。鉴于这一分析,李左车向陈馀建议:由他率三万奇兵自小道出击,夺取汉军辎重,断其粮道,并从后方夹击,由陈馀本人统率赵军主力深沟高垒,坚壁不战,与汉军周旋相持。李左车认为只要运用这一战法,就能使得韩信求战不得,后退无路,不出十天,就可以彻底消灭汉军。而事实正如李左车分析,汉军连续作战,破魏击代后直接东击赵国,士兵疲乏,粮草辎重从关中补给,由大将萧何调配,自关中至井陉口,长途运输,劳民伤财,而井陉之道蜿蜒曲折,道路狭窄,补给十分困难。
(三)兵力少寡,战力不足
东征的汉军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看,都远远弱于赵军。从数量上看,“韩信、张耳以兵数万东击赵”[1],而赵军号二十万迎敌,数倍于汉军。从质量上看,刘邦兵败彭城时,“汉军皆走,相随入谷、泗水,死者十余万人”[1]。“汉军却,为楚所挤,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1],经此役,汉军兵力溃散,伤亡惨重;直到公元前二零五年十月,汉王刘邦向西撤至荥阳,溃军才稍集结,又补充萧何之“关中老弱未傅者”[1],汉军才又重新振作起来。萧何派遣的“关中老弱未傅者”[1],是年未满十七岁,还未登记入册的少年,和年已超过五十六岁(有爵位者)或六十岁(无爵位者)还未从名册中注销的老汉,说明十七岁至五十五或五十九岁的适龄役男,已征召净光,足以看出当时汉军死伤惨重,整编后士兵大都为新丁,实力低下,且大都是老弱。等到韩信灭掉魏国、击破代兵后,刘邦“使人收其精兵”[1]至荥阳抵抗西楚,此时韩信手下更是精兵尽无,战力不足。
(四)形势紧迫,侧翼危机
项羽在知道韩信连续破魏击代后,将汉军视为主要对手,调整战略目标,将重兵撤出齐国战场,与汉军对峙于荥阳、成皋一带。大形势下,刘邦据地利阻挡项羽不断的攻势,韩信如果不迅速拿下赵国,待项羽灭英布整合兵力后,派军队与赵国合击韩信,韩信难逃两面夹击的局势。面对如此险峻的形势,韩信不得不冒险进入赵国境内和赵国主力进攻决战。显然,持久战对自己极大不利,韩信要做的是一战击溃赵国主力,使赵国再无能力抵抗汉军。韩信东进进攻赵国,虽已经击败代军,杀赵将夏说,但赵军别将戚将军依然固守邬城,在侧面威胁着韩信,韩信东进,极易受两侧夹击。因此,迫于楚汉两军战略态势和自身周围条件,韩信必须速战速决,用最快的速度一战击溃赵国主力,使其无法再对汉军形成威胁。在这种情况下,韩信不但要胜而且要速胜。
三、汉军胜因分析
战争具备内在规律,在正确掌握战争一般规律的前提下,精准把握特殊规律并采取正确的战争指导,对战争胜负影响极大。如上所述,在井陉之战中,汉军面临极多不利条件,但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能够全面制胜,就在于汉军遵从了战争制胜的内在规律,主要如下。
(一)韩信挂帅,为将有能
在孙子兵法中,孙子在《孙子兵法·计篇》中把选将用将的标准概括为五条,即:“将者,智、信、仁、勇、严也。”[16]井陉之战中的汉军统帅韩信正是这样一位“五能”兼备的将才。在此战中,韩信尤为突显出为将的“智”。
韩信是整场战斗的汉军主帅,韩信之“智”是汉军作战获胜的前提和重要条件。从作战全局看,在交战之初,韩信便深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6]之理,派遣间谍侦察敌情,掌握了赵军的意图和部署;交战中示弱佯退,奇正并用,在赵军大营插满汉旗,扰乱赵军军心,以“夺气,夺心”[16]。由此足以看出,汉将韩信用兵不在众与寡,而在于庙堂之算,重于用“智”。
从作战过程看,韩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获得准确情报后,结合己方情况,因势利导,辩证地分析具体问题,因敌制胜。在《孙子兵法·九变篇》中,孙子以“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16]来讲为将之“智”,意思是明智的将军考虑问题,必须充分兼顾到利与害,而韩信在井陉之战中的表现则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在此战中,韩信很清楚背水列阵、断己退路是兵家大忌,按常理分析,这样部署会对本就处于劣势的汉军雪上加霜。
然而,韩信在准确掌握赵军的作战意图后,却率部背水列阵,反常理而为之。韩信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杂于利害”,透析出了背水列阵的“害”中之“利”:一方面背水列阵使赵军以为韩信不懂兵法,从而轻视自己,贸然出击;另一方面,汉军背水列阵,没有退路,反而激发了汉军士气,汉军人自为战、舍命相搏,置之死地而后生,实现了转害为利。对于背水列阵,韩信“在害思利”,借地形不利转为助力,是真正的“智者之虑”。
(二)知彼知己,因敌制胜
孙子认为,两军相争,只有“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同时孙子还进一步指出“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16]强调了战前充分掌握敌情的重要性。在掌握了敌情,达到了“知彼”“先知”的基础上,如何灵活地采取作战指导便成了另一个关键问题。
关于这一点,《孙子兵法·虚实篇》中提道:“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16]这里强调了战法和策略的灵活变化,要因敌而变,针对不同的敌情和敌方的弱点,采取不同的制胜之道;主张指挥作战必须做到“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16],在作战过程中要“践墨随敌,以决战事”[16],这样才能“巧能成事”[16]。在此战中,“知己知彼”后“因敌制胜”,在韩信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战争开始前,韩信对比双方力量,汉军仅不到三万士兵,且为“驱市人而战”[1],自八月东征至今连续作战,士兵疲乏劳苦,反观赵军兵力号二十万,以逸待劳据险而守。在这种汉军极为劣势的情况下,了解对手的实际情况便成为重中之重,“知彼”“先知”成为克敌制胜的关键。韩信“使人间视”,得到重要情报:赵军主将陈馀刚愎自用,迂腐疏阔,自仗兵力雄厚,数倍于敌,认为汉军长途远征、士兵疲乏,断然拒绝采纳谋士李左车正面坚壁不战的作战方案,最后独断决定以优势兵力速战速决,刻板地遵从孙子兵法中“十则围之,倍则战”[33]行事。韩信在结合自身兵力寡少十分疲乏的情况下,因敌而变,迅速根据已获知的赵军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作战决策,完成了出其不意、背水列阵、奇正并用的战术策略。可以说,知己知彼,因敌制胜是汉军打赢“井陉之战”的一个重要保证。
(三)争取主动,巧妙示形
夺取战场主动权,是克敌制胜的先决条件。在《孙子兵法·虚实篇》中,孙子提出“致人而不致于人”“形人而我无形”[16]的作战理论。孙子强调,要充分发挥将领的主观能动性,使敌人处处感到行动受限,优势难以发挥,意图不能实现,而我方则可有效调动各方力量,实现自身作战意图。对于“示形”,孙子主张主动示形,“形兵之极,致于无形”[16],制造虚假信息来扰乱和误导对手,以假乱真,把“假戏”唱得越逼真,敌方对己方之假象就越是深信不疑,己方军情也就越隐蔽,以致“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16]。
在井陉之战中,韩信在战争准备阶段,“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1],在得知赵军战争动向及有良谋而不为时,韩信针对其战场特点设计了一系列战法:韩信先是派出一万名士兵反兵法而行—背水列阵,“右倍山陵,前左水泽”“自绝退路”[1],从而迷惑赵军,给赵军一种他不会用兵的假象,使赵军更加轻视汉军,引诱赵军全部出动,达成韩信作战计划。这是韩信计划的第一步,通过“示形”来获得战场主动权,制造和释放虚假信息,掩盖了汉军的真实意图,通过虚假信息实现了对敌方的误导和操纵。而汉军的真实意图则是利用埋伏的两千精锐士兵,在赵军尽出营寨后,趁机占领赵军的营垒,插满汉旗,令赵军误以为汉军援军已到,达到出敌不意的效果。这正是《孙子兵法》中“致人而不致于人”“形人而我无形”的完美运用。
(四)背水列阵,奇正并用
《孙子兵法·势篇》中提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16]“奇正”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军事思想。“正”指常规手段,公开的、众所周知的战法;“奇”指非常规手段,隐蔽的、使对手意想不到的战法。
在井陉之战中,韩信运用了背水阵只是吸引敌人进攻的诱饵。他将背水阵作为“正兵”,吸引赵军的主力来攻,与赵军正面相峙。处于背水阵的汉军,与数倍于己的赵军对垒,前有强敌,后有水阻,处于绝地,无路可退。因此,汉军人人死战,个个拼命,以一当十,士气高涨,“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33],死死地缠着赵军,为袭击赵军大营的两千骑兵创造了战机。这两千骑兵作为汉军的“奇兵”,趁赵军全军出动攻打背水阵的机会,冲进赵军的大营,拔下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军旗。这样,在赵军对背水阵久攻不下,精疲力竭地归来之时,发现自己大营飘扬着汉旗,因此军心大乱,在汉军的两边夹击下,很快崩溃,韩信因此获得了井陉之战的大捷。
韩信在井陉之战中,他的背水阵配合奇兵奇袭成功,将缺乏训练的军队带入死地,令他们人自为战,牵制赵军主力,为奇兵袭取赵军大营创造了战机。
四、结语
通观井陉之战全貌,汉军在诸多方面存在不利因素,表面上处于“弱势”,但汉将韩信通过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了汉军和赵军之间强弱的转化,为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面对强敌,韩信力求“知彼知己”,在准确掌握战场情报,了解对方作战意图的基础上,因敌而变,采取正确灵活的战法;以主动“示形”实现了战场主动权的掌握;以背水列阵激发士气,奇正并用,攻敌不备,最终取得井陉之战以少胜多的重大胜利。
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兵学理论,注重对事物整体与动态的把握,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能动转化和循环发展。慎战与善战的战争观念,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战术原则等治军思想是孙子兵法的灵魂。监狱要实现监管安全的全胜战略,...
在井陉之战中,汉军经长途跋涉到达战场,以劣势兵力,奇正并用,背水列阵,灵活用兵,一举击破二十万赵国大军,斩杀陈馀、活捉赵王歇,为下步“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降燕创造了声势和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