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们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检索(题名词:大学生+自我管理),国内公开发表的研究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第一篇学术论文是李湘撰写的《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关于班主任工作方法的体会》一文,载于《承德师专学报》1984 年第 2 期.1984~2006 年,研究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文献数量较少,一共只有 78 篇,有的年份 1 篇都没有,文献数量最多的2004 年也只有 8 篇.随着我国在校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与大学生有关的各种问题的频繁发生,大学生自我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了研究者们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2007 年研究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文献首次达到了 10 篇,此后文献数量容易增多,2008~2012年分别为 26、19、24、32、32 篇.1984~2012 年共有211 篇研究大学生自我管理问题的文献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综观这些研究文献,它们对大学生自我管理内涵的界定、内容的诠释均不尽相同.
对有关大学生自我管理内涵及内容的研究进行梳理,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自我管理研究的进一步展开,也有利于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实际提升.
一、大学生自我管理内涵界定的不断发展
(一)早期的界定比较简单,将大学生自我管理等同于自我教育.20 世纪八十年代,国内已经开始了对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研究,尽管已经认识到大学生自我管理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和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并没有明确地界定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涵.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这211 篇文献,马怀德 1992 年在《谈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一文中首次对大学生的自我管理的内涵作了界定:"指学生通过自己的组织形式,开展有益于自我教育的管理过程"(马怀德,1992).这一界定认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组织形式,大学生的自我管理等同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显而易见,这种将大学生自我管理等同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一自"说的界定对大学生自我管理内涵的认识还比较简单,视角也比较小,看到了大学生自我管理包括作为群体的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却忽视了大学生自我管理还应包括作为个体的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当然,这种比较简单的界定与我国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及教育氛围是息息相关的.当时我国还在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高校管理与行政管理基本雷同,对人性及管理中人的积极性发挥的认识也还处于混沌阶段.
(二)界定的视角不断扩大,"一自"说拓展到"三自"说.1996 年,胡志伟、张庆春、龚怡等都从不同的视角界定了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涵.胡志伟、张礼强将大学生自我管理定义为"大学生把高校管理者对自己实施的规章制度、行为纪律、管理措施、道德规范和行为控制等活动,通过自我意识的内化后,又外化为行为自塑的活动模式,使自己与管理主体形成一种动态的互换"(胡志伟、张礼强,1996),这一定义认为大学生既是管理客体又是管理主体,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将自我意识外化为活动模式,但它更强调大学生自我管理过程中大学生作为管理客体与作为管理主体的高校管理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强调大学生自我管理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性.张庆春将大学生自我管理内涵界定为"在学校总体培养目标下,大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能动地对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成才等方面进行自我管理"(张庆春,1996),这一定义涉及到了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具体内容,但更强调大学生自我管理过程中人的能动性的发挥.龚怡、张忠怡认为,"大学生自我管理就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是学生根据学校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要求,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方法,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过程"(龚怡、张忠怡,1996),这一界定与胡志伟、张礼强、张庆春的界定相比,又有所拓展,它强调大学生要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方法来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以实现学校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这就告诉我们,大学生自我管理中不仅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还不能是盲动的发挥,它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通过运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将客观规律内化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客观规律的作用保持一致,而且不是为了保持一致而保持一致,实现培养好人才的教育目标才是其目的所在.
1999 年,霍洪典指出,大学生自我管理不仅意味着自己管理自己,还包括自己服务自己,自己教育自己(霍洪典,1999),显而易见,对大学生自我管理内涵的这一界定拓宽和发展了马怀德 1992 年的定义,大学生自我管理内涵的界定由"一自"说拓展到了"三自"说.
(三)系统思维视角的界定,进一步拓展了"三自"说.2004 年陈克江将大学生自我管理内涵界定为"在校园环境中不断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动态过程,以实现整个管理系统最佳的管理效益"(陈克江,2004),2005 年金海燕将大学生自我管理定义为"大学生为培养自己全面发展的素质而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的活动"(金海燕,2005).
陈克江和金海燕都将对大学生自我管理内涵的界定扩展到了"四自"说.依笔者看,陈克江的界定更具有系统思维的视角,站到了管理思维的高度.1、陈克江的界定不仅包含着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这"四自",而且这"四自"又相互关联、相辅相成为一个动态过程,体现了管理活动动态性的重要特点;2、"四自"相辅相成的动态过程不是为了动态而动态,也不是为了有过程而走过程,而是为了实现"整个管理系统最佳的管理效益",符合管理学的效益原理的要求;3、"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控制",在自我认识前提下通过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控制来实施大学生自我管理,明晰了大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和实施步骤,管理学就是要解决好"怎么办"、"如何做"的问题;4、这样的"四自",既有自我激励,也有自我控制,不仅将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融为一体,而且更加看重激励机制的作用,符合管理学"人本原理"的要求和现代管理"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向;5、不仅看到了大学生自我管理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动态过程","四自"相互之间要顺畅对接为一个相辅相成的动态系统,而且看到了大学生自我管理又是高校或高等教育这个更大系统的构成要素,大学生自我管理的运作和开展必须服务于"实现整个管理系统最佳的管理效益"这一系统的整体目标,这就将对大学生自我管理内涵的认知提升到了系统思考、管理思维或管理哲学的高度.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对上述211 篇研究大学生自我管理文献的学科分类,其中的 193 篇都属于高等教育.从期刊来源看,这211 篇文献中 27 篇来源于核心期刊,12篇来源于 CSSCI 期刊,研究的层次还不够高.
国内研究者们更多的是从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或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研究大学生自我管理问题,不太注重利用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管理哲学的知识来研究大学生自我管理问题.其实大学生自我管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它的研究和改进仅仅靠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或高等教育方面的理论和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也必须借助或利用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管理哲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从系统思维的视角来界定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涵,就可以拓宽大学生自我管理研究的知识领域,引导研究者们利用和借助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管理哲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来研究大学生自我管理,提升这一研究的层次和高度,为实践中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多更好的理论支撑.
也许正因为系统思维视角提升了大学生自我管理内涵界定的高度,所以后来不少研究者都按照这一视角来界定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涵,例如,李锐等都将大学生自我管理内涵界定为"大学生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为满足社会日益发展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充分地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卓有成效地利用和整合自我资源,而开展的自我认识、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的一系列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活动"(李锐,2005).
二、大学生自我管理内容的不同诠释
国内早期对大学生自我管理内容的认识比较模糊,并没有哪篇文献很明确地诠释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容有哪些,直到2000 年,这种情况才有所改观.综观这 211 篇文献,对大学生自我管理内容的诠释主要有以下几种思路:
(一)虚实兼备",纵横"结合.2000 年刘元恩提出大学生自我管理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前者解决发展方向与发展阶段的思考和设计问题,属于务虚环节,后者指自我管理涉及的方面,属于务实环节,主要包括安全、心态、健康、守纪、读书、交往、实践.将务虚和务实结合起来诠释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容,这种思路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无论是务虚方面对将来发展方向和发展阶段的思考、设计,还是务实方面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具体实施和操作,都不能仅仅从大学生自己个体的角度去思考和运作,而应该站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这样一个更高的高度来系统地思考和实践,这样的虚实结合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和成功,也有利于国家社会经济综合实力的提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从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涵诠释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具体内容.刘胜乐认为大学生自我管理内容包括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活动(刘胜乐,2001),阳国亮认为包括自我设计、自我实施、自我约束(阳国亮,2004),金海燕认为有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激励(金海燕,2005),屈善孝认为包括自我认知、自我计划、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四方面(屈善孝,2010).依笔者之见,从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涵来诠释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具体内容,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思路,但这几位对大学生自我管理内容的诠释却值得商榷.
例如,刘胜乐和阳国亮对大学生自我管理内容的诠释都缺乏自我激励,刘胜乐的诠释将自我监督排在最前面,金海燕和屈善孝的诠释中尽管有了自我激励,但都排在自我约束或自我控制之后,而按照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更重要的不是将管理对象"管死",而是将他们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将他们的潜能和创新力激发出来.
(三)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诠释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容.李娟、黄成兵认为大学生自我管理主要包括主观因素的自我管理和客观因素的自我管理两方面,前者包括自我目标管理、自我心态管理、自我情绪管理、自我激励管理,后者包括自我时间管理、自我技能管理、自我形象管理、自我金钱管理(李娟、黄成兵,2007).把大学生自我管理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这似乎也有生掰硬拆之嫌.例如,大学生自我管理目标的设定,不仅要考虑其自身的主观素质和资源,还要考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客观需求,把自身可能的发展方向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客观需求结合起来,有的放矢地扬长避短、杨长补短.他们提到的大学生自我形象管理,也不只涉及到客观因素,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和美感不同,对美的主观看法和理解不同,他们设计和表达的自我形象当然也就会有所不同.
(四)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分别界定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容.赵树雕、陈燕认为,心理学角度的大学生自我管理包括自我身体管理、自我思想管理、自我情感管理、自我神经感觉系统管理、自我意识状态管理等内容,教育学角度的大学生自我管理内容包括对自己知识、人际、人品、创新、资源、健康、认知、控制、激励等方面的管理(赵树雕、陈燕,2007).不同的学科中同一个名词概念的界定和诠释是不尽相同的,从不同的学科来诠释同一个名词亦无可厚非,但大学生自我管理不只是心理学和教育学要研究的问题,仅仅利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也解决不好大学生自我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所以笔者认为,这样来诠释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容,可能会使得大学生自我管理研究的知识领域比较狭小,不利于提升有关研究成果的质量,也会影响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实际提升.
(五)从涉及的具体事务方面诠释大学生自我管理内容.崔文子、杨俊福认为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管理、技能管理、时间管理、金钱管理、品德修养的管理(崔文子、杨俊福,2005),马秋丽认为有学习管理、交往活动管理、计划组织实施能力管理、资源与机会管理、行为动力系统管理、自我控制能力管理、责任心管理、健康管理(马秋丽,2005),李满林认为有学习与能力培养的自我管理、理想与志向自我管理、思想品德自我管理、日常生活自我管理、人际交往与情感自我管理、身心健康自我管理(李满林,2007),赵淑敏归纳为自我认知、目标管理、时间管理、金钱管理、公共人际管理(赵淑敏,2008),谭艳芳概括为学习管理、资源管理、人际交往管理、人品管理、健康管理(谭艳芳,2009),任自然总结为对目标的管理、对学习的管理、对时间的管理、对健康的管理、对资源的管理(任自然,2011),吴茶水则将其归纳为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规划未来的能力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金钱管理能力的培养、自我情绪管理的培养(吴茶水,2012).从涉及的具体事务方面来诠释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容,也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思路.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实践不断丰富,人们对大学生自我管理内容的诠释和归纳也应该不断拓宽和加深,将来也还要不断拓展.
三、结语
由上文可见,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大学生自我管理,他们对大学生自我管理内涵的界定也不仅相同.从系统思维视角来界定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涵,提升了大学生自我管理内涵界定的高度,也为丰富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研究打开了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管理哲学等知识领域之门.随着大学生自我管理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大学生自我管理内容的诠释也在进一步拓展和丰富.
大学生自我管理内涵界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自我管理内容的不同诠释,也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大学生自我管理研究和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实际提升都是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仅依靠哪门学科的知识或哪个部门、哪个方面的努力,需要利用多门学科的知识,需要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长期的协同努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保印,岳益.大学生自我意识与自我管理[J].河南财经学院学报,1990.3.
[2]马怀德.谈大学生的自我管理[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社版(通辽),1992.3.
[3]胡志伟,张礼强.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J].台州师专学报,1996.5.
[4]张庆春.浅谈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基本原则[J].理论纵横,1996.3.
[5]龚怡,张忠怡.引导大学生能动地开展自我管理[J].思想·理论·教育,1996.S1.
[6]霍洪典.大学生的管理与自我管理[J].德州师专学报,1999.3.
[7]陈克江.大学生自我管理浅说[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
[8]金海燕.大学生自我管理探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5.6.
[9]李锐.21 世纪大学生成功的关键---自我管理[J].甘肃科技纵横,2005.5.
[10]刘元恩.论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底线[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0.4.
[11]刘胜乐.试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6.
[12]阳国亮. 论大学生成才教育与自我管理[J].高教论坛,2004.1.
[13]屈善孝.探析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
[14]李娟,黄成兵.浅谈大学生自我管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S1.
[15]赵树雕,陈燕.试论大学生自我知识管理[J].科教文汇,2007.11 上.
[16]崔文子,杨俊福.浅议当代大学生的自我管理[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3.
[17]马秋丽.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6.
[18]李满林. 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容及类型[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5.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大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场所,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动手能力,还能在实验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高效率地辅助科研工作,最大程度地利用实验室...
作为社区教育发源地之一的加拿大社区学院,在其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进程中,为加拿大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世界各国中学后教育(post-secondaryeducation)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别具一格的加拿大教育行政体制及其独树一帜的...
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截止2012年底,全国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职高专院校已达1288所,在校生1000多万,这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高职院校有必要转变观念,对现有学生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1绪论早在一百年前,爱国人士黄炎培就提出了职业教育。我国现代高职院校教育正式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培育了大量优秀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高职院校无论是在规模、招生人数还是教...
高校学生工作人性化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管理,即在学校管理中依照现代化人本管理的管理理念,把人看做第一要素,把发展人、完善人作为根本目的,在学生工作和学生管理过程中合理满足从事学生工作队伍人员的物质和精神性要求,关注学生个性,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学生...
一、教育管理已成为中国教育未来的改革核心中国职业教育传统的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开放式管理、研究性管理、校本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以及信息化、网络化的出现,都在改变着职业教育学校结构及管理方式。加快职业教育改革,汲取和借鉴国内外管...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
题目: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管理的措施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支持与重视女性教育二、运用文化范式进行课程监控三、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四、教育信息化参考文献以下是论文正文[摘要]本文阐述的是作者关于高校教育质量管理的浅显的思考.主要从重视女性学生...
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有机成分,它依据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展开,旨在更好地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规划和掌控,对高校教育质量和学生整体素养影响深远.人本管理是一种以人治为核心的新型管理理念,它重视教学活动中涉及的各类人员,既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
校园的安全管理是学校的首要任务,确保学生和教师的安全一直是学校日常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学校有义务确保孩子的安全。近期,在校园中发生的安全事故比较多,如校园行凶和校园踩踏时间及食物中毒等,这对校园的安全管理发出了警报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