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

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管理的措施(本科)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4-11-03 共3873字

题目: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管理的措施
 

  目录
 

    摘要(详见正文)

    一、 支持与重视女性教育

  二、运用文化范式进行课程监控

  三、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四、教育信息化

  参考文献

  以下是论文正文

 

  [摘要]本文阐述的是作者关于高校教育质量管理的浅显的思考.主要从重视女性学生的教育,采取文化范式进行课程监控,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四个方面展开思考.

  [关键词]高校教育质量管理 女性高等教育 文化范式 课程监控 生态文明

  不同于历时九年以普及科普文化知识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作为大多数学子参加工作岗位前的最后一站,高等教育直接关系到社会精英群体的素质与国家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因此,高校教育质量管理尤为重要.下面是身处大学教育进程之中的我关于大学教育质量管理的四点浅显的思考.

  一、支持与重视女性教育

  由于政府政策的支持与自身对其生育行为的控制,女性解放与女权运动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女性有机会接受更多教育,获得更多权力.戈尔丁等人(Goldinetal)在2006年研究发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早期,女性与男性相比,包括收入及受教育程度在内的各项指标,其比率比起初很慢后来则很快的速度增长.1960年,完成本科教育的男女比例为1.60:1,这个比例在2003年则变为1:1.33,在读男女比例从1960年的1.55:1到2003年的1:1.30.在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完成本科教育与在读的男女比例也有类似变化.以身为全国最早的五所财经院校之一的天津财经大学为例,近年来男女学生人数比例在1:2左右波动.由此可见女性在高校中所占比重之大不容忽视.

  另外,女性获取大部分企业高层管理职位必备的MBA学位的人数也大幅增加,据伯川德和卡茨(BertrandandKatz)于2010年研究发现学习MBA的女性比率从1970年的4%上升到2006的43%.而沃尔夫(Wolfers)2006年利用execu-comp数据发现,女性CEO数量从1992年的4%上升到2006年的34%.这些数据表明,高校为企业输送的女性人才所占比重逐渐上升,女性在高等学校所受教育的质量与企业与社会经济利益息息相关.

  女性高等教育对社会政治也有影响.在乌干达,阿赫科(Ahikire)于2003年研究调查发现,新的地方政府把更多与财富有关的位置给予女性以期政府能够更廉洁.多勒和盖缇(Dollor and Gatti)在2001年通过研究100多个国家提供的国家层面的宏观数据发现,女性在国会中占据比例越高,其国家腐败水平越低.而2011年,斯娃密等人(Swamyetal)运用从不同国家调查得到的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数据研究表明,女性对腐败的容忍度远低于男性.

  由此可见,国家政府为女性提供更多从政的机会有利于抑制腐败现象的发生而绝大多数女性公务员出自高等教育机构,因此,高校重视并支持女性教育有利于给政坛注入廉洁的活水.具体而言,高校进行质量管理时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高校应提供专门为女性学生服务的心理咨询与指导机构,帮助女性梳理自我心理境况、减轻心理压力以及根据个体性格特点培养其处世所需的洞察力;其次,学校可以提供硬件和软件条件鼓励并引导女性学生创建女性交流互助团体,充分了解当今时代女性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为改善而努力.

  二、运用文化范式进行课程监控

  高等学校课程监控制度是国家教育制度、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变革的一个缩影实践经验表明,过去"孤胆英雄"式的独断独行课程监控管理和"管家式"的全面监控并不可取,亦不适应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从入出发构建学校文化,培育人的自由健全个性并创生学校文化的文化范式是当今高校适宜采取的范式.学校发展从政治范式、经济范式(包括其变式:绩效范式、资源范式和特色范式)走上文化范式是时代必然趋势,也是逻辑的必然结果.因此,在进行课程监控时,高校应运用文化范式来评估教师教学和督导学生学习.

  文化范式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体现为人本管理.高校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人才的竞争.

  高级管理人才和高职称、高学历人才是高校的战略资源,将成为各高校的争夺对象.因此,高校应实行人本管理,认真识别教师的需求和期望,以教师的满意和学校的发展和核心,创造宽松的教学科研环境,加大激励机制,让教师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高校应对主要的教学管理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如岗位职责、考核、奖惩、教案、课堂、实习实验、学生考勤及课外作业、监考、成绩评定、考试、事故处理等管理制度.

  文化范式的另一方面体现为顾客导向.学校的顾客包括学生、家长、社会等,其中学生是最重要的顾客.高校应以顾客为导向,认真理解和识别学生的各种需求,树立学生意识和质量意识,关注学生、了解学生、服务学生、让学生满意甚至超越学生的期望.文化范式的第三个方面体现在质量管理目标的可见性与可行性上.

  高校质量战略是高校战略的灵魂.高校质量战略的制定,应以现代质量观为导向,综合考虑质量、规模、结构、效益之间的关系,与学校的内外部环境相适应.高校质量方针是学校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是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系统的推动力.

  高校质量目标是在质方面所追求的目的,应与学校的质量方针保持一致.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具体表现为一系列质量指标包括定性和定量目标,如学生一次性毕业率或就业率、学生和教师的满意度、教学差错或事故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学习能力、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等.质量目标包括远期如五年目标和近期如学期或年度目标.质量目标应在各职能部门和院系或教研室进行分解并公布在校园局域网上让所有学生有机会浏览.

  三、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瑞典学者胡森(Husen)认为,质量就是"人们期望学校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局限在认知领域的变化",高校应站在未来的角度用长远的眼光来培养与管理学生.

  一方面,学校应培养学生确立关爱自然的道德义务、确立关爱未来的代际意 识,养成生态主义的消费观念.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实行:第一,改革教育内容,将生态教育融入课程体系;第二,构建校园及社会生态教育环境;第三积极有效的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

  另一方面,生态教育不仅仅在于自然的保护,也在于影响自然的人类的潜在思维.大部分高校存在学生好逸恶劳、不思进取,整日沉迷于电子游戏与网络小说之中,这类人在步入社会后很少有能够创造社会财富的,却和其他人消耗几乎同等的自然与社会资源,人性潜在的消极的思维对于生态来说是一种罪恶.

  因此,提高心理咨询机构、创生活泼积极的校园文化间接有利于生态文明的成长.

  高校教育服务承担着直接向学生提供高等教育服务及其他服务的功能,包括专业设置、招生、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生管理、教材征订、就业指导、医疗、住宿、餐饮、心理健康咨询、毕业生后续服务等.高校应根据学校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对教育服务实现过程进行策划,明确关键活动和控制准则,通过保证过程活动质量来达到保证高等教育服务质的目的.从而为学生积极进取创造外因与助力.

  四、教育信息化

  高校教育信息化主要是教育的网络化.上世纪年代以来,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校园网、信息系统、网络教学、现代教学实验环境等.特别是校园网的建设和发展,对高校的教学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校园网具有电子办公系统、电子备课、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电子阅读、电子图书馆、教学信息查询等多种功能.

  因此,充分利用校园网信息的存储、传递、集成、便捷、排序等特性,将会迅速提高高等教育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教育的网络化是指基于网络进行软件的开发研制,程序与教学内容、教学体系以及学校专业特色相适应,给学生提供一个预习、扩展、自学的平台.要求软件的学习内容丰富,体系结构合理,知识信息展示形式多样.

  网络课程包含为学生自主学习而设计的结构化资源库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具体分为教学信息资源部分、扩充内容资源部分和视频教学部分.其中教学信息资源部分包括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材及参考书目、习题解答、电子教案、自行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以及演示动画等.扩充内容资源部分包括背景资料和补充材料等.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运行环境为Windows 2003 Servers服务器的全自动录播系统,利用超声波进行教师位置精准定位,对教学进行全程录像发布到校园局域网上,以便于学生自学.

  同时可以设置教师轮值,在线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的矛盾日趋明显.而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因此高校质量管理系统应以现代质量管理理论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进行科学设计和创新.其中重视女性的高等教育、运用文化范式进行课程监控、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以及教育信息化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四个方面.

  参考文献

  [1]杨文士,张雁.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4.

  [2]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37.

  [3]施良方等.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

  [4]张新平.教育管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5]张应强.中国教育研究的范式和范式的转换-兼论教育研究的文学范式[J].教育研究2010.10.

  [6]教育部.中国教育督导制度简况[EB/OL].杨晓江.试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建立[J].云南教育,2002,20(24):69-73

  [7]  杨晓江.试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建立[J].云南教育,2002,20(24):69-73

  [8]王天兵.浅析生态文明观中的大学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13,(4).

  [9]王丰.Web信息资源整合系统的技术研究及实现[J].物理技术教学,2009,03(17):7-8

  [10]李燕.多媒体录播系统在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11]Jurkus.F.Anthony,JungChul Park,LorraineS.Woodara.Women in Top Managementand Agency Costs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1,(1).

  [12]Walt,DeNavas.Proctor. and Lee. Income,Poverty, and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inThe United States:2005[J].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Administration,2006,(9).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