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

侨兴小学创办 “农业科普教育”特色建设的设计(本科)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1-08 共7742字

  题目:侨兴小学创办 “农业科普教育”特色建设的设计

  目 录

  摘要(详见正文)

  关键词

  一、什么是办学特色?

  二、创办特色学校的意义

  三、侨兴小学学校概况

  四、创办以“农业科普教育”为特色的条件

  五、创办农业科普教育的资源

  六、开展农业科普教育的操作模式

  七、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提出改善措施

  参考文献


  以下是正文

  摘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创办特色学校或办出学校特色是当前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需要。所谓的办学特色,应该是办学思想的特色,应该是在学校鲜明而独特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建构的学校文化管理的体系,建构的促进学校进步与发展的学校教育哲学系统。
  关键词:特色 特色学校 农业科普 教育

  一、什么是办学特色?

  什么是办学特色?我在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看到“第一是特色,第二是特色,第三还是特色。特色才是你与众不同之所在,才是你超越其他校长之所在,才是你鹤立鸡群之所在。”“有特色、有风格、才能有风采、才能有地位。”这些文字好像印在了我的脑子里,在实践的感悟中解读它。我认为,所谓的办学特色,应该是办学思想的特色,应该是在学校鲜明而独特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建构的学校文化管理的体系,建构的促进学校进步与发展的学校教育哲学系统。像众多学校搞的“绘画”、“剪纸”、“合唱”等等,这只能说是学校的办学特点,因为这还只是一种方式方法的采用与变化,而不是一种思想的变革与应用。

  二、创办特色学校的意义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创办特色学校或办出学校特色是当前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需要。《纲要》明确了学校发展的方向:实施素质教育,办出各自特色。那如何选定学校的特色目标呢?任何一所学校要想形成特色,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结合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文化传统,客观地分析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某些“优势”或“强项”,并发挥这些“优势”或利用这些“强项”形成迁移或辐射,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个性特色,并以此促成学校教育工作的整体优化。专家指出:当一所学校、一位校长真正拥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时,就是一所独具特色的学校的启动。学校特色的构建,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为了标新立异而脱离实际地贴上一个特色的标签。办学特色的构建需要了解社会、时代的要求,遵循科学原理,结合学校的实际及发展状况,依此确立学校的努力方向,逐渐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三、侨兴小学学校概况

  南沙区侨兴小学(原珠江第二小学)位于广州市南沙区珠江管理区,在学校1000米半径范围内,分布着产业工人居住区、国际汽车产业园、滨海房地产区和拆迁居民安置区,是一间原属于企业办学的公办小学,占地面积19517平方米,建筑面积1979.24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为62.3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6平方米,学校边的一纵一横的公路和正在建设中的贯通南北的凤凰大道在学校东面180米处通过,使其拥有便捷完善的交通网络。校园绿化率为50%,绿草如茵,是一个环境优雅,教书育人的好地方,学校教育教学设施不断完善。

  四、创办以“农业科普教育”为特色的条件

  校外:学校拥有珠江管理区科协200亩科普教育基地的活动权,在科普教育基地内,具有完善的活动设施和农业科普教学人员。校内:拥有3000平方米的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发展劳动科教,自然科研实践的教育活动等拥有先天的优越条件;再者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践教育普遍缺乏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珠江第二小学作为农村小学,把展以农业科技体验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和德育工作、开实践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利用珠江管理区科协科普教育基地;校内的劳动实践基地;周边的农田、果园、大棚种植和丰富的农业科技人才等开展以农业科技体验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 ,通过集体体验、自我体验、换位体验和模拟体验等多种方式帮助少年儿童在家庭、学校、社会和自然等方面,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体验教育是针对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一个新命题,有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而珠江第二小学充分结合农村实际,利用体验教育理论,开展以农业科技体验教育为主渠道,通过学生乐于接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并以主人身份参与的农业实践活动,获得真实的体验,把劳动和做人做事道理转化为内在品质,把德育目标内化为基本素质,在实践与体验中,使自己的道德观念逐步成熟起来。从根本解决了德育的主动性,针对性的不足,提高德育实效,推进素质教育。从2004年开始,学校立足本地资源,利用科普教育基地和学校所拥有的劳动实践基地,学生的家庭环境,发展劳动科教、自然科研实践已有一定的基础。构建了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普教育。

  五、创办农业科普教育的资源

  (一)土地资源的利用:立足本地资源,充分利用科协教育基地和学校农业科普实践基地以及七涌的社区农业科普园地等土地资源。

  (二)师资力量

  1、聘请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蔡美露同志作为农业推广指导员,每年为学生开展农业科普知识讲座。

  2、聘请农业科普园农艺师梁丽萍同志作为农业科普实践活动指导员,指导学生开展各项农业科普实际教育活动,带领师生在农业科普园种植、试验、进行培训等各项教育活动。

  3、聘请香港鱼农协会专家洪万龙同志为学校师生进行农作物的土壤元素,填料的分析和经济作物的病虫害处理等培训。

  4、请本社区队长、农民为学生进行种植示范。

  六、开展农业科普教育的操作模式

  (一)以农业科技体验教育为主渠道,丰富知识和经验

  1、科普园中体验农业生产活动

  学生通过在科普园的体验活动,能深入了解劳动人民的艰苦,在群体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农艺师和指导员的讲解中了解土壤、气候、水份、病害对农作物的影响,了解生态、主体农业基础,科学灌溉等知识的力量,激发学生的探究协作精神,深切了解劳动人民的辛苦,动手过程中,学生们直接参与各项科技栽培项目的体验,从中学到如何运用土壤的13元素对作物的生长期的作用,用滴灌作物合理用水用肥,认识作物机械伤,蜂伤雪伤等作物五大伤和如何防治的方法,科学运用对作物产量、质量的重要性等,同时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高 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综合素质,也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品德。让学生在农业科技体验过程中掌握更多生活素材,在学习生活中有物有感,提高了学生的学科教育。

  以下是本校学生在本校科普实践基地种植樱桃蕃茄的过程:

  (1)、首先是梁丽萍农艺师为师生讲解注意事项:

  ①、栽培季节。樱桃西红柿栽培季节与普通西红柿相似。露地栽培,春播可在2月份保护地育苗,4月下旬终霜后定植,6月中、下旬进入采收期。秋播可在7月份育苗,8月定植,10月开始采收。保护地栽培可适当提早或延后栽培。

  ②、樱桃番茄忌与黄瓜间作。严格说,茄果类蔬菜都忌与黄瓜间作,因为两者之间非常容易串病虫害。也就是说,如果黄瓜生了某种虫,那么这种虫容易传给樱桃番茄。

  ③、整枝问题。现在的品种一般都是非常优良的,因此其产量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这样会使得果实和枝条过剩,影响单个果实的质量。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剪掉枝条和部分果实。

  ④、支架搭建。目前有的樱桃番茄品种,高度一般都是超过1.5m。加上其上果实非常的多,所以需要搭建支架,以支持其直立生长。提高产量和延长寿命。

  ⑤、病虫害防治。常见的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灰霉病等。防治方法: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4年轮作。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每7—10天喷药1次,连喷4—5次。虫害主要是蚜虫,可用20%杀灭菊酯乳油800—1000倍液、50%避蚜雾2000—3000倍液防治。

  (2)、在梁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苗床准备。育苗床选在未种过茄科蔬菜的地块,选肥沃田园上掺入40%—50%腐熟有机肥,每立方米营养土中混入过磷酸钙1公斤,草木灰5—10公斤,混合后过筛,铺干育苗床上。

  (3)、种子处理。樱桃西红柿的病害多由种子带菌传播,因此播前要进行种子消毒。为防治病毒病的发生,生产上多用磷酸三钠消毒。方法为:先用清水湿润种子,用纱布包好,放于10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15—20分钟,取出种子包,用温毛巾包好放于28℃处催芽。催芽期间每天冲洗种子1次,约3—4天当1/2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4)、播种。育苗床先浇水,早春播种时浇水可适当小些,夏天播种育苗床要灌足水,待水渗下后均匀撒种,再覆1厘米过筛土。每平方米育苗床用种3—5克,每亩定植面积需6—8平方米育苗床。

  (5)、幼苗管理。早春育苗应注意保温,出苗前苗床地温控制在25—30℃。夏季育苗应防雨、降温。当大部分种子出苗后要及时降温,温度控制在白天20℃、晚上12℃—15℃当幼苗长出两片真叶时分苗。⑤分苗。早春温度渐高,分苗床一般不用铺地热线。早春分苗应在晴天上午进行,采用暗水栽的方法,先开沟,再浇水,待水渗下后放苗、埋土。埋好后表面看不到泥水。株行距10×10厘米。夏季分苗在傍晚或阴天进行,方法同早春分苗。株行距10×10厘米。栽后灌水,畦上遮阳,待缓苗后去掉覆盖物。分苗床温度在缓苗前白天25℃—28℃,晚上15℃—18℃;缓苗后白天20℃—25℃,晚上13℃—15℃。早春不浇水,夏天分苗床经常浇水。幼苗长至8片真叶时定植。

  (6)、 定植。先整地,结合深翻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n、p、k三元复合肥2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平地后做150厘米宽平畦(若早春扣地膜则做高10厘米、畦面宽50—60厘米小高畦)。平畦每畦定植3行,小高畦每畦定植1行。株距20—30厘米,每亩定植4500—6000株。扣地膜的先整畦铺膜,然后按株距打定植穴定植,定植深度以子叶距地面1厘米为度。

  经过以上步骤后学生进行田间管理和每周记录生长状况到最后采收

  2、创建“特色中队”活动

  各中队定期刊出了有关农业科普知识的黑板报、农业科技想象画、农业科技手抄报、农业科技活动剪影;做好中队教室富有农业科技氛围、特色的布置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 “以农业科普知识为主题中队会”、小型农业科技类竞赛、争当班级“农业科技之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队员逐步树立“今天我学农,明天我兴农”情感。

  3、开展全校性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

  在农业科技体验活动中,应充分发挥雏鹰争章活动的作用,把农业科技活动与雏鹰争章活动进行优化整合,开展以农业科技为主要内容的争章辅导和争章活动。设置的章目主要有:“生物章”,开展动物的养殖、农作物的种植以及各样探索实验等内容;“环保章”,关注环保问题,对水、空气等环境污染进行考查,提出科学的治理方法,并开展宣传活动等;“实验章”,熟练掌握常识课本的实验技能,开展以农业科技有关的实验;“科普写作章”,广泛阅读农业科普读物,收集农业科技信息,创作科普童话、寓言、农业科技金点子、科普读后感等;“科普文艺章”,朗诵农业科学儿歌,说科学相声、演科学小品、绘农业科技想象画等科普文艺宣传活动;“小发明章”,在掌握农业知识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农业技术的点子。在争章过程中,本着从实际出发,调整“雏鹰争章”的要求,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和学生群体中的层次性,使学生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从成功走向成功。

  4、举办学校大型的“农业科技节”活动

  为了形成浓厚的学科学的气氛,造成一个蓬勃开展农业科技活动的局面,充分展示师生的工作成果,使其享受成功的喜悦,我校举办了大型的“农业科技节”活动,活动的内容包括:“农业科技实践基地”成果展示、农业科技专题班队会、农业科技主题手抄报展、农业科技小论文展、农业科技活动课,农业科技金点子征集、农业科技想象画,观看科技影片,以农技为主题的文艺汇演,等等。科技节使我校进一步形成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应用学科的浓厚氛围。

  5、举行“爱科学活动周”、“爱科学活动月”

  开展“爱科学活动周”、“爱科学活动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集中的紧扣主题,开展活动。它是我校开展农业科技体验教育的一条较好的途径,我校充分结合时事、结合实际开展“爱科学活动周”和“爱科学活动月”活动。如我们开展了“爱鸟周”、“爱蛙日”、“植树护林周”等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爱农、学农、兴农”的情感。

  (二)以社区农业科技体验教育为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以少年农校为载体,开展贯通校内外的综合实践活动

  我校成立“少年农校”, 下属病虫害研究、饲养研究、农作物栽培研究、花木栽培研究、土壤研究、农业气象”等下属机构。 以“少年农校”作为实施“农业科技体验教育”的主要途径,开展贯通校内外的综合实践活动。“少年农校”每个机构都指定专门教师负责指导,各机构单位在指导师的指导下,在校内外农业体验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小课题研究和参观调查,加强对农业科技的体验,形成对农业科技的全新认识。通过小课题研究,产生农业科技的新发现,最后写出小课题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如《玉米栽种密度的对比实验》、《蒲瓜的观察报告》、《棚室香蕉增产的几项措施》、《大棚黄瓜病害防治》《走进番石榴基地》。学生还根据研究,提出自己创造性的观点,写出科技金点子,如《神奇的番石榴》 、《吸虫器》、《听话的果树》、《新型的植物施肥器》等等。

  此外,我校还利用“少年农校”这一个少先队社团开展一系列活动,开设农业科技选修课,让学生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学会农业科技小课题研究方法、调查方法;组织成员到社会中去参观考察,写调查报告;开展科普知识宣传,通过开展“科技兴农”的系列活动,向学校周边的村民宣传有关农业科学知识,形成“小手拉大手,共创新农业”的新风尚;组织科普文艺活动、科技艺术节、农业科技活动周,让队员通过朗读科学儿歌,画科普图画,参加科普文艺演出,出科普内容的手抄报等,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发动,培养爱科学的志趣。

  2、建立校内外农业科技体验基地

  我校开辟了校内“红领巾农业科技体验教育基地”,在基地里种植了西葫芦、板栗南瓜、黑玉米、黄玉米、黄瓜、草莓、樱桃蕃茄等一系列的蔬菜和水果,饲养了鸽子、肉兔。通过亲自种植、饲养,进一步认识了水果、蔬菜的成长过程和家畜的生性特点,学习了实际本领,培养了实践能力。我校除了建立学校自己的实践研究基地,还到社会上寻找一些规模较大的含有一定农业科技成分的农场、果园、农田、养殖场,做为我校的校外体验教育活动基地,如七冲的龙珠新村的果园。还聘请社区的有经验的农民为辅导员,请他们为学生讲解农业科技知识,为学生解答农业科技方面的问题,还请他们指导队员开展种植、养殖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动、植物的生活、生长习性,使学生会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对农业科技的体验。学习到更多的农业科技知识,为提高科技素质奠定基础。

  3、创建“绿色童年十个一”的体验教育工程

  农业科技体验教育丰富的活动、深入的体验,必将为学生会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留下“绿色童年”的回忆,基于该活动对儿童具有深远教育意义,我们提出了创建队员“绿色童年十个一”的体验教育工程。该活动的十个“一”活动具体为:    (1)种一样农作物

  (2)读一本科技书刊、画册

  (3)看一次农业科技电影、录像或电视节目

  (4)观察记叙一个农业科技自然现象

  (5)写篇农业科技小论文

  (6)提一个农业科技小建议

  (7)给家庭选一项致富技术

  (8)听一次科学报告会

  (9)栽一盆喜欢的花卉

  (10)搞一件农技小发明

  4、开展农业科技“小手拉大手”活动

  由于部分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不高,在科技农业、效益农业方面缺乏经验知识,为此,我校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把农技知识带回家”等活动,该活动主要是学生会把平时的调查实验的过程中得出来的农业知识通过传单、社区板报等形式向社区做宣传,把农业科技知识带回家中与家长进行交流,活动中《黄瓜病虫害的防治》、《黄瓜增产的几项措施》、《黄瓜酸霉病的防治》《土壤酸碱性的测定》等研究报告,十分受群众和队员家长的欢迎,为周边农业科技种植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三)以家庭农业科技体验教育为有效补充形成教育合力

  1、深入家庭农业实践,体验农业科技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深刻,持续的时间也长,开展农业科技体验教育要充分挖掘家庭教育的因素。家庭教育的功能、途径和方法与学校的教育不尽相同,教师无法代替家长,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因素是农业科技体验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农村小学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家庭,在他们的家庭中有着丰富的农业科技经验和农业科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会参与家庭农业实践,可以弥补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时间上、程度上的不足。因此,我们给学生会每人布置一些家庭方面的实践作业,参与家庭农业实践,帮助家长解决一些浅显的农业科技问题,这样,一者可以让队员有更为充分的农业科技体验,二者可以减轻家长的劳动力方面的负担。

  2、观看农业科技电视节目,体验最新农业科技

  在队员体验最新农业科技方面,除了上面讲到的阅读课外科普读物外,还鼓励学生看一些科技教育的电视栏目,这是一条学生会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途径。如今的电视对儿童科普教育都十分重视,创办了丰富的科普教育栏目,如中央电视台—7(军事、少儿、农业频道)的“致富经”、“科技信息”,中央电视台—10的“科技博览”等等,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3、通过家长连谊会、家访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连谊会是学校与家庭、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家访是联系队员家长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家长连谊会、家访的作用,对开展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校在开展活动的过程当中,时刻与家长、社会保持联系,通过下发《农业科技体验教育课题研究家长交流函》,开展家访活动,充分听取家长对活动的意见或建议,同心同德为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出力。其中,对于家访该项工作,我校把它列入《教师量化考核》中,并作为重要的内容,确保家访活动深入、持续、有效的开展。家长连谊会在农业科技活动的规划、部署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课题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和帮助。

  七、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提出改善措施

  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农业知识有所增加、动手能力大大提高、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但是在活动的开展中我们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

  1、在活动过程中突破口找得不够准。学生参与活动的实践多,理论知识少,无法深入挖掘学生的探索能力。2、校本课程的编写没有横向相连、内容松散。3、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校本培训力度不够。4、在活动中与其它学科联系不足,未能有机结合、互相推进。

  针对以上的问题,在今后继续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在活动中找准突破口,优化各种活动,多开展农业科普理论课程,使学生以理论联系实践。开发学生的横向及纵向思维,加强学生自我的总结及分析能力。2、继续完善校本教材,深化校本课程,请专家指导并参与教材的编写。3、加强教师的培训,让教师学会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开放性课程。4、与其它学科有机整合,特别是与科学、综合实践等科目的紧密结合,互相推进。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一版.
  2.黄尧:《成人教育卷—90年代中国教育改革大潮丛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第一章第三节.
  3.崔允郭:《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版.
  4.赵勇:《体验教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版.
  5.朱纪华:《现代小学科技教育》,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版.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科普论文
返回:教育教学管理论文